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朱曉明|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一面高揚的旗幟
點擊:5566  作者:朱曉明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發布時間:2019-05-21 12:15:19

 

       杜繼文先生是當代中國學術界著述豐富、德高望重的宗教學家、思想家。在熟悉他的老中青幾代學者中,我可能是結識杜老比較晚的一個。2010年前后,在杜老的盛情邀請和鼎力推薦下,我開始參加中國無神論學會的學術活動,聆聽了杜老許多富有哲理和激情的講話,閱讀了杜老許多既有科學性又有戰斗性的文章和著作。耳濡目染杜老扎實深厚的學術功底、寬闊開朗的人格魅力、溫暖親和的長者風度,給無神論學會的學術研究增添了旺盛的生機、蓬勃的活力、日漸興旺的人氣和綿延持續的動力。

  杜繼文先生是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的大家,是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無神論學科領軍人物。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內興起了一股偽氣功熱,杜繼文先生在對練功癡迷者的調查中,發現了所謂“中國新世紀”的“人體科學”,于1995年撰寫了《有神論的新載體和新時代新宗教運動》的調研報告。這份調研報告后來以《“法輪功”何以成勢?——氣功與特異功能解析》為書名,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199989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這本書修訂版的出版消息,在反邪教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依法取締“法輪功”,終結偽科學,遏制愚昧迷信的歷史背景下,中央批準和支持創辦《科學與無神論》雜志,開展無神論宣傳教育與研究。雜志的宗旨是:宣傳科學精神,開展無神論教育,維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推動科教興國戰略實施。(杜繼文:《<科學與無神論>雜志創辦三周年的回顧與展望》,《科學與無神論》2003年第1期)雜志19998月試刊,9月正式創刊,到現在已經辦了二十年,杜繼文先生一直是雜志的主編,親自主持著雜志從堅持辦刊宗旨,到確定選題、聯系組稿、編輯出版等一系列繁雜的工作。一位年屆九旬的前輩,為堅守陣地,高揚旗幟,辦好《科學與無神論》雜志,嘔心瀝血,殫精竭慮,是我們學習和敬重的楷模。《科學與無神論》雜志2013年被納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數據庫,2014年成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20181116日,又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評價研究院納入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刊哲學類擴展期刊。

  杜繼文先生在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取得了頗具影響力的成果。其中有兩個方面,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學科建設。

  2013年底召開的主題為“紀念毛澤東《加強宗教問題的研究》批示50周年”的首屆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無神論論壇上,杜先生發表了《毛澤東關于<加強宗教問題的研究>的戰略意義》(見《科學與無神論》2014年第2期)的演講。

  關于加強科學無神論學科建設的重要性 杜先生認為,許多涉及有神論的問題,必須從科學無神論的角度給以審視和研究以及必要的理論回應。同時,科學無神論的學術建設,有許多課題需要啟動,包括:馬克思主義及其政黨有關宗教和無神論的基本理論、基本政策的闡釋和研究;對于無神論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與歷史地位的研究;對當前國外無神論思潮的譯介與研究;無神論同宗教、科學以及與社會發展、生活方式、世界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關系;科學無神論在科學社會主義運動、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及黨的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杜繼文:《關于科學無神論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科學與無神論》2009年第1期)

  關于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界定 杜先生說:“什么是無神論?無神論就是實事求是,認為世界上沒有神、鬼和天堂、地獄以及其他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實際存在;人的命運掌握在人自身手里。這是事實,也是真理。”(杜繼文:《科學無神論和它的社會責任》,《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我認為就是以科學為依據,從哲學的深度研究宗教神學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探究一切鬼神論的謬誤及其所以謬誤的原因;同時深層次地討論如何正確地認識世界、正確地思維、正確地實踐。無神論并不是簡單地否定神,不信神,而是學習和教人以正確的思維方法、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與科學和社會的整體進步銜接起來。”(杜繼文:《關于我國宗教學的馬克思主義研究》,《科學與無神論》2009年第5期)

  關于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鮮明特點 杜先生概括了三點:唯物史觀的理論,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貫徹始終的科學精神。(杜繼文:《科學無神論和它的社會責任》,《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關于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在當代中國的重要價值 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科學無神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世界觀起點和基石;科學無神論是一種幸福的、積極的生活方式;科學無神論必然導向合理的社會制度。杜先生深刻地指出:“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盡管是批判的,但并不是消極的。它建立在相信和依靠人民大眾的基礎上,在實際地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與文化的條件和提高科學精神和認識水平上發揮作用。因此,它更重要的是積極的,是為了建立一種與宗教生活不同的正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這樣,科學無神論必然成為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有機成分,與未來的共產主義理想銜接在一起。”(杜繼文:《科學無神論和它的社會責任》,《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杜繼文先生的《科學與無神論文集》,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之一,20145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在杜先生的引領和推動下,近年來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學科建設開始邁出新的步伐,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二是針對學術研究和意識形態領域的錯誤思潮,敢于亮劍,積極發聲。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澄清理論是非,劃清政策界限,擴大了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

  近年來,杜繼文先生的長篇論文,如:《“研究宗教”亟須撥亂反正,“批判神學”必須開展補課》(《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年第5期),《讓什么主宰中國的命運:是鬼神信仰還是科學理性?》(《科學與無神論》2013年第1期),《是什么“宗教觀”“ 宗教學”?——兼論“學術神學”》(《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第四輯·2014),《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科學與無神論》2015年第2期)等,都引起學界的重視和反響。

  教育與宗教相分離,始終是杜繼文先生關注的一個重要領域,并為此撰寫了《校園當以科學拒絕宗教》、《在科學問題上明辨是非是校園拒絕邪教之徑》、《關于宗教神學進入國家教育系統和科研機構問題的商榷》、《關于認真落實“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立法的呼吁》等大量文章。

  杜繼文先生經常主動提出議題,召集無神論學會的專家學者進行專題座談。2015318日,杜繼文先生在當前宗教工作形勢和政策問題座談會上作了題為《當前宗教的新特點與應當注意的問題》的發言;2015524日,杜繼文先生在“無神論者與中國傳統文化”研討會上作主題發言。2017112日,杜繼文先生召開學習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研討如何抵御宗教對群眾的精神誘惑和思想滲透專題座談會;201763日,杜繼文先生提議就正確認識宗教與民族的關系問題,防止“教族捆綁”進行專題研討。杜先生很早就提出,宗教是后天給予的,民族是與生俱在的,不能把宗教同民族混為一事。(杜繼文:《<科學與無神論>雜志的時代責任》,《科學與無神論》19999月創刊號)。

  杜繼文先生十分重視和關心無神論學科中青年人才的培養。他受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宗教學專業博士生導師,親自授課、指導,培養了第一批無神論研究方向的博士。20149月至12月,杜先生給博士生上課,我們得到消息,也乘機蹭課、旁聽。杜先生先后講了“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理論基礎及其在科學無神運動中的地位”“無神論是人類文明和思考的成果”“中國的宗教和無神論的特點”“當代無神論的任務”等課程,使我們受益匪淺。

  杜繼文先生在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方面,數十年篳路藍縷、辛勤耕耘。201812月,中國無神論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特向杜繼文先生頒發了中國無神論學會第一個“終身成就獎”。頒獎辭寫道:“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中國正經歷改革開放之大變革,亦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他自覺傳承起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于問學的人文理性傳統,始終行走在新文化再造的前列,捍衛著中華文化那片不受怪力亂神侵擾的精神高地,為減少人的迷信與怯弱,增加人的自信、力量與榮光不懈努力。他是我國佛教哲學研究的大師,是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事業的旗幟,一面民族精神的旗幟,一面時代精神的旗幟!”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任繼愈先生開創,杜繼文、李申等先生傳承和發展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宗教和無神論研究的定力和鍥而不舍的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作為主流意識形態在人民群眾思想中的主導地位”的重要指示,努力建設科學無神論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推進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中國化,推動中國文明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科學無神論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中國無神論學會榮譽理事長,本文是2019428日在一次座談會上的發言)

作者簡介

姓名:朱曉明 工作單位:中國無神論學會

職務:榮譽理事長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