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產黨的哲學就是斗爭的哲學
——發揚斗爭精神理論研討會紀要
11月15日,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在京舉辦發揚斗爭精神理論研討會。來自首都的有關專家學者19人出席會議。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原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逄先知,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科揚,中紀委駐國務院僑辦紀檢組原組長林文肯,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原部長姚有志,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學術委員會主任彭光謙,中央檔案館研究館員齊得平,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左鵬作重點發言。

與會同志認為,習近平同志關于“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頑強奮斗”的重要講話,著眼黨和人民偉大奮斗目標,總攬國際國內發展大勢,洞察黨內思想政治實際,既有鮮明的無產階級黨性原則,又有科學的方法論,既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又有長遠的指導性,是徹底唯物主義者的宣言書,是警醒廣大黨員干部的晨鐘暮鼓,是新時代深化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動員令。

與會同志談到,對立統一是宇宙間的普遍法則。無論客觀世界還是主觀世界,都是由矛盾構成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沒有矛盾、沒有斗爭,就沒有世界。共產黨人說共產黨的哲學就是斗爭哲學,強調發揚斗爭精神,是在把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對于主體建設提出的要求,體現的是徹底唯物主義者尊重客觀實際的科學態度和創造歷史的主動精神。沒有斗爭精神,沒有艱苦卓絕的斗爭實踐,我們的黨就沒有今天的興旺發達,我們的人民就沒有今天的自由幸福,我們的國家就沒有今天的繁榮富強。
對于共產黨人來說,講斗爭,講斗爭精神,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光明正大的事,沒有任何輸理的地方。然而,由于復雜的國內外、黨內外原因,一個時期以來,卻形成一種羞談斗爭、回避斗爭的傾向,好像誰講了斗爭就是極左,就是違背世界潮流,而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愛的囈語、恕的說教則成為一種時髦。
求實地說,社會上存在這種傾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種傾向竟然成為我們黨內一些領導干部的思維定勢。他們愛惜羽毛,怕當戰士,熱衷于為自己塑造開明紳士形象,在關系黨和國家命運的重大斗爭面前不敢亮劍、模棱兩可、首鼠兩端,在各種政治力量當中兩邊討好、四處結緣、八面玲瓏,其結果是讓消極、敵對的東西囂焰日長,讓黨和人民的事業受到損害。這樣的領導干部已經喪失了起碼的黨性原則。“領導干部要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士”,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于這些領導干部來說不啻振聾發聵的當頭棒喝。與會同志指出,發揚斗爭精神絕不是一味蠻干,絕不是暴虎憑河。把發揚斗爭精神說成一味地沖沖沖、斗斗斗,是敵對勢力的一種惡意歪曲。世界上的矛盾千差萬別,有人與自然的矛盾,有敵我矛盾、人民內部矛盾、黨內矛盾,有人的自我矛盾……矛盾的性質不同、表現形式各異,而且處于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發揚斗爭精神的目的是取得勝利,達到預想的結果。這就需要我們客觀求實地把握矛盾的性質,與時偕行地看待矛盾的發展,因時因勢地采取不同的斗爭策略。一般地說,對于人與自然的矛盾要用共生互利的方式來解決,對于敵我矛盾要用對抗性的方式來解決,對于人民內部矛盾要用非對抗性的方式(如政策調整、糾紛調節、說服教育等)來解決,對于黨內矛盾要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來解決,對于自我矛盾要用自我革命的方式來解決。但是在具體的解決過程中,上述一般性原則又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處理敵我矛盾,有時要針鋒相對,有時要迂回曲折,有時還要做出必要的戰略退卻,就像列寧簽訂布列斯特條約那樣。對于一些特殊的敵我矛盾,我們還要采取特殊的斗爭方式。比如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對于國民黨戰犯,我們就采取了專政和教育改造相結合的策略,結果成功實現了矛盾的轉化,把人民的敵人改造成了人民中的一員,總之是“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就是斗爭本領,這就是斗爭藝術。無論是斗爭精神還是斗爭本領,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中固有的,只能從實際斗爭中來。在斗爭中磨練斗爭意志,在斗爭增長斗爭本領,是進行干部培養的不二法門。有些干部特別是青年干部,一遇到風險考驗就大腿肚子轉筋,就是因為安逸日久。“庭院豈生千里馬,花盆難養萬年松。”到艱難困苦中去,到大風大浪中去,應當成為每一位干部特別是青年干部的自覺選擇。
與會同志認為,在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環境中推進民族復興大業,風險前所未有,挑戰前所未有,矛盾的復雜性、多變性前所未有,我們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牢牢掌握斗爭的主動權。
習近平同志關于“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的科學論斷,在林林總總中抓住了主要矛盾,在撲朔迷離中明確了斗爭的焦點。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的生命線,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只要有了這兩條,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即使犯了某些錯誤,也能很快糾正;即使一時陷入被動,也能最終贏得主動。倘若拋棄了這兩條,走向復興的中華民族必將重陷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淵。正是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才成為國內外敵對勢力必欲顛覆而快的目標,新自由主義也好、憲政民主也好、歷史虛無主義也好,和平演變也好、西化分化也好、顏色革命也好,經濟制裁也好、地緣封堵也好、國際離間也好,其矛頭所向莫不在此。我們必須把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和社會主義制度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處理好堅持、發展和落實的關系。首先是堅持,沒有堅持一切都無從談起;其次是完善,完善是為了更好地堅持;再次是落實,沒有落實堅持和完善都勢必落空。與會同志強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集中體現,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最高政治保證。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就是維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就是大局中的首要大局、政治中的最大政治。以舍得一身剮的勇氣與一切損害“兩個維護”的東西進行堅決的毫不妥協的斗爭,是發揚斗爭精神的中心內容,是全黨同志必須擔當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