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否應當反壟斷的問題,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反壟斷是一個政治和法律問題,和市場經濟有一定關系。由于市場經濟本身具有外部性,因此,幾乎所有市場經濟國家都有反壟斷法。數字經濟時代如何針對基礎設施“自然壟斷”現象制定完善的法律,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法律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決策者高度關注的政治問題。數字經濟時代,如何針對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提高其透明度,防止其出現壟斷經營現象,這是立法者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工業經濟時代基礎設施建設存在所謂的“自然壟斷”,網絡經濟時代基礎設施建設同樣有所謂“自然壟斷”。“因特網”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數字經濟時代基礎設施建設同樣會出現“自然壟斷”嗎?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阿里巴巴集團壟斷行為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布之后,一些學者認為,數字經濟時代應當制定符合數字經濟發展規律的法律制度體系,工業化時代反壟斷法能否解決數字經濟時代的壟斷問題,這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言外之意,工業經濟時代存在基礎設施壟斷現象,網絡經濟時代同樣存在基礎設施壟斷現象。阿里巴巴集團之所以形成今天這樣的規模,與資本密集投入有關,與基礎設施建設“自然壟斷”有關。人們無法想象,在一個國家或者在地區會擁有許多大型網絡交易平臺,經過激烈競爭之后必然會導致出現“自然壟斷”現象。因此,對阿里巴巴集團市場占有份額應當辯證分析,如果只看到阿里巴巴集團的市場占有率,只看到阿里巴巴集團在相關市場的支配地位,而沒有看到這是競爭的結果,那么,在反壟斷的過程中,有可能會顧此失彼。
坦率地說,這些學者觀點有一定的市場。反壟斷本來就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國家,壟斷是否應該禁止,經濟學界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學者認為,壟斷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當壟斷出現價格上漲,投資者就會蜂擁而至,壟斷就會被打破。所以,通過制定法律反對壟斷,顯然是愚蠢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是,應當禁止行政壟斷,鼓勵建立公平競爭平臺,如果競爭導致資本集中,出現所謂的“自然壟斷”,政府不應干預,相反地,政府應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投資者能順利進入該市場,重新形成公平競爭的局面。
坦率地說,這是不了解市場經濟內在規律所產生的錯誤認識。資本集中最終必然會導致壟斷出現。這一點在許多產業都充分表現出來。如果對資本條件下形成的所謂“自然壟斷”缺乏足夠警惕,允許資本長驅直入,在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形成所謂的基礎設施“自然壟斷”,競爭就會戛然而止,消費者合法權益就很難得到有效保護。
是否應當制定反壟斷法,反對壟斷包括“自然壟斷”,根本不是一個學術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市場是多元化主體競爭的場所。在市場競爭中,不同市場主體有可能會通過競爭,取得優勢地位,也可能會通過市場之外的活動,要求國家制定法律規范,確保自身的利益不受損害。在一個多元化競爭時代,反壟斷法出現本身,就是不同市場主體討價還價的產物。如果把政治法律和市場經濟截然區分開來,認為國家不應該制定反壟斷法律制度體系,那么,就是對市場經濟一知半解。
資本主義條件下反壟斷法產生,首先是市場主體市場之外博弈的結果。反壟斷法不是市場經濟競爭的結果,反壟斷法是政治博弈的產物。只要了解政治法律的屬性以及政治法律與市場經濟之間的關系,就不會對反壟斷法產生抵觸情緒,當然也不會對反壟斷法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政治法律作為上層建筑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反映生產關系發展狀況。反壟斷法也是如此。數字經濟條件下,資本的投入,必然會形成“自然壟斷”。雖然從表面上來看,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鐵路網絡,只能有一個通信網絡,但是,在不同法律制度體系下,基礎設施建設和經營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到目前為止,美國廣大農村地區仍然沒有完整的通訊網絡。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國是一個自由資本主義國家,投資者認為投資農村地區通信網絡得不償失,因此,美國廣大農村地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由中國通信企業承擔。雖然美國聯邦政府和美國國會禁止中國通信企業在美國經營,但是,要想把美國國內所有農村地區中國通信網絡經營者清理出去,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美國正在為排斥中國通信企業付出代價。
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本,而資本本身具有一定的外部性。當大量資本投入中國網絡經濟領域,建設所謂基礎設施的時候,中國網絡經濟時代基礎設施必然會出現“自然壟斷”。這是市場經濟的常態化表現,同時也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中國網絡經濟發展大量使用外來資本。包括阿里巴巴在內許多電子商務企業公司主要股東不是來自于中國,而是來自于海外投資者。阿里巴巴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地點是開曼群島,因此,如果從注冊屬地原則來看,阿里巴巴并不是一個中國企業。但正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處罰決定書所指出的那樣,依照中國反壟斷法和中國行政處罰法,中國市場監管機構具有管轄權。對阿里巴巴集團公司處罰完全符合法律規定。
但由此產生的問題是,如果外國資本在中國投資建立基礎設施,影響中國數字經濟或者數字產業的發展,如何打破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壟斷局面,促進中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呢?
拒絕外來資本顯然是荒謬的,也是不現實的。中國絕大多數電子商務企業資本來自海外,中國今后將吸引更多外資,投資中國的數字經濟,中國不會向外商投資企業關上大門。但是,如果過度依賴外來資本,中國數字產業必然會處處受制于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風險就會越來越大。正因為如此,中國政府曾經一度要求中國國有企業投資數字經濟。可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有企業投資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同樣存在壟斷問題。
中國高速鐵路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由于高速鐵路投資規模相對較大,回收周期相對較長,因此,中國高速鐵路投資出現嚴重虧損的局面。到目前為止,國家鐵路集團股份公司每年都有上萬億虧空。雖然從財務角度來看,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鐵路出現盈利,但是,只要分析北京到上海高速鐵路資本狀況人們就會發現,國有資本的引入,解決了高速鐵路建設財務費用問題,再加上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采取委托經營模式,經營成本被大幅度削減,北京到上海高速鐵路才勉強實現賬面上的盈余。如果采取這些方式減少中國高速鐵路的虧損,那么,中國高速鐵路表面上的盈利,很可能會給中國未來財政帶來沉重的壓力。
中國高速公路建設另外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中國在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大量引入社會資本,采取“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經營模式,可是,由于高速公路引入社會資本之后,缺乏足夠的透明度,結果導致中國高速公路網絡出現嚴重虧損的現象。到目前為止,中國高速公路仍然處于全行業虧損狀態,人們不知道這種現象將持續到何時。由于高速公路實行收費還貸,因此,中國國內商品流通成本越來越高,一些企業寧肯經營外貿經營業務,也不愿意經營國內貿易。究其原因就在于,居高不下的流通成本,導致中國企業經營國內貿易面臨虧損風險。即使那些長期從事高速公路運輸的汽車司機,也對中國高速公路收費制度頗有微詞,因為高速公路收費增加了他們的經營成本,同時也增加了他們的經營風險。極少數高速公路貨車司機采用極端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釀成人間慘劇。
國有企業投資建設高速鐵路出現嚴重虧損,民營企業投資建設高速公路同樣存在嚴重虧損現象。借用外來資本加快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又會出現所謂“自然壟斷”現象,中國數字經濟該如何發展呢?
筆者認為,如果從“自然壟斷”概念出發,試圖為阿里巴巴以及類似的電子商務企業卸責,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說到底,“自然壟斷”現象存在于工業時代、網絡時代、數字時代。既然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自然壟斷”現象,那么,就必須認真研究“自然壟斷”自身發展規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通過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解決自然壟斷中出現的普遍性問題。
“自然壟斷”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普遍現象。當越來越多資本集中在某個企業,該企業修建的基礎設施被普遍接受,自然壟斷“就會形成,投資其他企業修建的基礎設施就會面臨巨大的風險。
當年微軟公司為了在操作系統中捆綁網絡瀏覽器,拒絕開放源代碼,結果導致許多網絡瀏覽器軟件企業破產倒閉。美國一家網絡瀏覽器軟件企業向美國聯邦司法部舉報,美國聯邦司法部向法院起訴,要求微軟公司開放源代碼,允許其他企業網絡瀏覽器在美國微軟公司的操作系統上運行。經過曠日持久訴訟,微軟公司最終與美國司法部和解。美國微軟公司允許自己的操作系統搭載其他軟件公司編制的網絡瀏覽器。可是,由于美國微軟公司網絡瀏覽器市場占有份額相對較高,再加上消費者已經習慣使用美國微軟公司網絡瀏覽器,因此,美國微軟公司網絡瀏覽器,始終處于市場支配地位。不過,隨著移動終端設備的普遍應用,美國微軟公司的網絡瀏覽器市場份額逐漸被瓜分,美國微軟公司被迫調整自己的業務,生產人工智能產品,現在美國微軟公司已經成為美國重要的軍火商,專門為美國軍隊生產人工智能頭盔。
資本力量在數字經濟時代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數字經濟時代基礎設施建設既不能排斥外來資本,同時也不能排斥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從資本的角度尋找解決“自然壟斷”的答案,顯然是緣木求魚。
既然各種資本都可能會形成“自然壟斷”,在討論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的時候,就必須從政治法律角度出發,通過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一勞永逸地解決數字經濟時代基礎設施建設可能出現的壟斷問題。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如果用“自然壟斷”為阿里巴巴集團以及其他電子商務企業卸責顯然是不合適的。“自然壟斷”客觀存在,而且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將會長期存在下去。解決自然壟斷問題,不能從市場競爭中尋找答案,不能依靠市場經濟運行機制來解決“自然壟斷”問題,只能通過完善法律制度體系,依靠政治法律手段,從根本上解決“自然壟斷”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
此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阿里巴巴的處罰,顯然留有余地。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阿里巴巴集團作為數字經濟時代重要基礎設施平臺企業,長期利用自己的支配地位,獲取了豐厚的利潤。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阿里巴巴的處罰,嚴格依照中國反壟斷法規定,但是,在處罰額度方面,采用相對較低的標準,也就是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之所以沒有采用10%的計算標準,對阿里巴巴集團實施嚴厲處罰,就是考慮到阿里巴巴的基礎設施對于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如果過于相信資本的量,而沒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增加透明度,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利益,那么,阿里巴巴未來發展將會面臨更加嚴重危機。事實上,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在第一時間表態,“誠懇接受,堅決服從”。這標志著阿里巴巴集團已經意識到,作為網絡經濟時代基礎設施經營企業,必須承擔自己的法律責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取信于民,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數字經濟時代站穩腳跟。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