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教授的“廣義價值論”按貢獻分配,貢獻從何而來?
蔡繼明教授認為:“經過40余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摒棄了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單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制度,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議),那么,中國特色經濟學體系應以何種價值理論為基礎,才能對其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做出科學的邏輯一致的解釋呢?”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蔡繼明教授一開始,就對改革的意圖的理解是錯誤的。他認為我們不搞計劃經濟,也就是不搞社會主義了,也等于是否定了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我們的經濟學理論也就要由他來另起爐灶了。蔡教授看問題太簡單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全中國勞苦人民在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了28年浴血奮戰,犧牲了無數中華優秀兒女,千辛萬苦才建立起來的。會這么容易的,開一次會就可以從根本上加以否定,改旗易幟的嗎?!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想拋棄就可以隨便拋棄的嗎?鄧小平同志說:“在改革中,我們始終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一是共同富裕。”(《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1958年9月23日)這就很清楚地表明了:作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兩條根本原則。是改革中必須遵守的原則,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的。在第二屆價值理論專題研討會的專家發言中,一般是打著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旗號,來否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按勞分配理論,而為資本主義私有企業剝削雇傭勞動制進行辯護的。而蔡教授走得比別人更遠。他是公開地把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與資產階級的新古典價值論和斯拉法價值論相提并論,并一齊加以否定的。那么他的所謂“廣義價值論”和“按要素分配論”是不是比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更加科學、合理、準確地反映了私有制企業的生產關系和分配關系呢?!不知道蔡教授同意不同意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創造世界”。或者他認為:“貢獻創造世界”?但是蔡教授好像從來沒有把他的“貢獻”加以科學的量化。也從來沒有說明“貢獻”是如何產生的?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勞動創造世界”。因此我們分析蔡教授的所謂“生產要素”,就是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知識和數據等,蔡教授認為是“各種非勞動生產要素”的“貢獻”。我們認為實際上世界上是不可能存在非勞動的人類貢獻的。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他的“非勞動貢獻”的內容,到底是什么吧?1、資本(這里的資本已經不是貨幣形態。是購買回來的勞動力、原材料、土地、廠房、生產工具也即機器)進一步分析:勞動力(工人)是通過勞動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的主力軍。其余都是曾經的勞動產品,在過去的生產過程中已經計算過“價值”。如果再計算價值就是重復計算。所以只能計算“成本”。不能算作新的“貢獻”。)可見資本購買的除了活勞動,其余的也全部是勞動產品。一樁也離不開勞動。2、技術、知識、生產管理工作者:是屬于腦力勞動的范疇,同樣是資本雇傭來的雇傭勞動者。在按資分配的條件下,資本支付的仍然是技術工作者的勞動力價值,剩余價值仍歸資本家占有。如有作為監工的“狗腿子”,他們的收入,屬于從資本剝削的剩余價值中分一杯羹。3、至于資本家,a、他可以完全不過問企業的生產,依靠分紅利,這是不是剝削?b、他還可以為剝削服務,如打罵工人,克扣工人,這不能算勞動吧?!C、如果資本家兼工程師,那他就是參加一部分腦力勞動,這部分可以算為勞動,不是剝削。可見按資分配,對雇傭勞動只支付相當于勞動力價值的工資,而將他們的剩余價值占為己有的資本家(所謂的企業家)所得完全是剝削。如果資本家購買生產“要素”的資本是從國家銀行貸款。那他就是空手套白狼,無本萬利。這還不是剝削,難道天上會掉餡餅?!蔡教授的所謂的“按貢獻分配”的所謂理論,完全沒有科學的根據,能夠拿出來,只能佩服他的勇氣可嘉。但是,客觀地說:實際在今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這種理論所起的作用,不過就只能是起著掩蓋許家印等買辦資本家按資分配殘酷剝削雇傭勞動遮羞布的作用而已!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