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新社2018年的數據統計,中國境內的間諜人數高達11萬人,其中有近7萬人是中國國籍。這一數字不僅令人震驚,而且揭示了一個嚴峻的現實:我們中的很多人可能無意中成為了間諜活動的一部分。
隱蔽戰線:探秘中國11萬間諜的真實身份
梁成運,1945年出生于中國香港,1983年赴美國某中部城市經營餐廳。1986年,美國間諜情報機關人員多次約談梁成運,向其出示證件,表明身份,要求梁成運與其合作。
1989年,美間諜情報機關與梁成運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將他招募為線人,約定秘密聯絡方式,承諾每月支付1000美元,并根據業績發放獎金。同年,梁成運加入美國籍。
為了包裝梁成運在美國的社會形象,美方挖空心思為其打造“人設”,虛構了其在英國就讀大學、在聯合國擔任官員、去越南參戰等履歷,還要求他主動向美國州議員捐款以抬高身價。
為了提升梁成運在華人華僑中的影響力,美方提供資金,指揮他通過捐款等方式擔任了多個華僑社團的會長、榮譽會長、理事長。
為了擴大梁成運在中國的知名度,美方指揮其赴中國開展慈善捐款,設法打造“愛國慈善家”的“假面具”。
在這些偽裝的加持下,梁成運受美間諜情報機關指使,對我大肆開展間諜情報活動:
—貼靠刺探。梁成運通過餐敘、拜節、組織僑團活動等方式,貼靠我駐美機構和人員,刺探情報,監視在美華人華僑,并通過專用手機和電子郵件,隨時向美間諜情報機關報告。
—監控竊密。梁成運一旦獲悉中國人員赴美開展公務情況,就會向美間諜情報機關報告,并按照美方設計,將赴美人員帶到美間諜情報機關提前安裝有監控設備的餐廳或酒店,套取情報,甚至設置色情圈套,企圖脅迫策反我方人員。
—釣魚執法。梁成運還充當美間諜情報機關誘餌,協助開展釣魚執法。美方要求梁成運到指定地點與目標人員見面,誘使對方從事敏感物項交易,拼湊“證據”,炮制所謂“中國間諜案”。
在數名美國間諜的指揮下,梁成運為美間諜情報機關搜集大量涉華情報。美間諜情報機關總部負責人授予他“功勛獎牌”。
美日在華情報活動
美國和日本在華的情報活動越發激烈和復雜。美國中情局局長威廉·伯恩斯曾表示,美方在中國重建的情報網絡已取得重大進展,并計劃繼續推進在華獲取情報的能力,這意味著美國在華的間諜數量還將繼續增加。另外,美國情報機構中央情報局(CIA)宣布組建一個“中國任務中心”,以集中資源對中國進行情報偵集活動。
美國CIA“中國任務中心”: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宣布組建一個專注于中國的“中國任務中心”,集中精力和資源對中國進行情報偵查活動。此外,CIA局長威廉·伯恩斯還提到,中俄在新興技術尤其是網絡安全上對美國構成威脅。
袁克勤案:袁克勤原本是日本北海道大學的教授,后被日本情報機關收買,利用他的中國公民身份來中國刺探情報。被中國安全機關依法逮捕之后,他的兒子竟然還要求中國政府放人
日本間諜案:從2015年開始,被中國政府抓出來的日本間諜達17個。例如,中國在3年時間內抓捕了10個日本情報人員,并破獲了數百起中國臺灣針對大陸的間諜活動
日本“網絡安全部隊”:岸田文雄政府宣布建立新的千人規模“網絡安全部隊”,可能用于搜集海外敏感信息。這支“網軍”未來可能借著日本企業的全球網絡出海
列舉間諜行為
情報收集:搜集關于政府、軍事、科技、商業等領域的敏感或機密信息。
監視和偵察:通過物理監視或電子監控設備對目標進行長期跟蹤觀察。
滲透和潛伏:間諜可能偽裝成普通公民、學者、商業人士等身份,潛入目標組織或國家。
網絡間諜活動:利用黑客技術、惡意軟件等手段侵入計算機系統,竊取數據和信息。
秘密通訊:使用加密通信、隱秘信號等手段,與情報機構或其他間諜保持聯系。
招募和利用內線:發展和利用有價值的內部線人,如政府官員、企業員工等,以獲取敏感信息。
散布假信息和進行心理戰:散布虛假或誤導性信息,以影響公眾輿論或決策。
非法地理勘測:未經允許對重要地理位置進行測繪或攝影。
在國際政治舞臺上,間諜戰一直是一個隱秘而復雜的話題。它不僅關系到國家安全,也關乎每個公民的日常生活。我們需要提高警惕,學習識別間諜活動的跡象,共同維護我們的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作者:大熊本人 ;來源:大熊思考筆記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