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范勇鵬最近在一檔節目中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上一門課的時候,一位歷史學教授跟我講了一個事兒,他說Doctor Fan,你知不知道,我們美國早期的工業化的資本積累,絕大多數來自于你們中國的鴉片貿易,我當時都不相信!"
說句實在話,國師聽到這樣的觀點之后也是驚訝頗多,所以我跟范勇鵬先生做了一樣的舉動:閱讀大量的資料。經過一段時間的研讀,我深以為然。
盡管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鴉片貿易可能一直是"英國人"的專利,但身為大英帝國長子的美利堅合眾國實際上也是深深的參與其中,其貿易份額一度達到了42%之多。而這些鴉片貿易產生的新權貴,則是美國此后政治、經濟生活的主力軍,美國45任總統中,33任總統在血緣上和鴉片販子有直接關系。
其中細節,請聽我道來。
1805年,美國第一艘販毒船滿載一百二十四包另五十一箱煙土從土耳其的士麥那運往美國,再運往中國。通常認為,這三艘雙桅方帆船是美國對華鴉片貿易的開始,但目前并沒有證據表明,之前的美國人就沒有參與這個罪惡的行為。
在此之前,美國只能向中國出口毛皮和貴金屬,并苦于茶葉、絲綢帶來的巨大貿易逆差。英國人對于印度緬甸等鴉片種植地的控制,讓他們似乎壟斷了這項貿易。但美國人清奇的腦洞一下為他們打開了對華鴉片貿易的大門。
他們找到了另外一個鴉片種植地——土耳其,并開發了全新的貿易路線。盡管路途遙遠,但售價幾乎三倍于成本,是一樁相當值得做的"生意"。
產自中東的鴉片質量差,但勝在價格低,一下子打開了中國的"下沉市場",受到了普通民眾的"熱烈歡迎",讓鴉片不再成為富人階級"獨享"的"福壽膏"。中國人還特地將此區分,稱土耳其鴉片為小土,印度鴉片為大土,當然這也導致了有很多中國"奸商"將小土摻到大土里以次充好。
在開發了波斯灣的原料產地后,其利潤率更是提升了25%。由于鴉片走私貿易只需要給中國的貪官污吏塞錢,不需要納稅,因而這樁生意比原來"合法"的毛皮生意更好做,吸引了大批美國商人。
1805~1834年期間,美國向中國共輸入鴉片一萬六千三百零五箱(估計),在1817-1818年兩個年度來看,美國輸入中國的鴉片占到了對華輸送鴉片總數的42%。
許多商人也趁此崛起或者重獲生機,比如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百萬富翁約翰·雅各布·阿斯特(John Jacob Astor)在和中國的毛皮貿易中起家,1812年英美戰爭期間,他的貿易份額被英國人擠占,于是他只能另尋他路。
1816年,他開始從事鴉片走私貿易。約翰先到土耳其買了10噸鴉片轉賣到中國。通常認為,在1816-1825年期間,約翰向中國輸送了數十萬磅的鴉片,成為他最掙錢的"副業"。
英美兩國之間在鴉片貿易上互相競爭又互相勾結。美國人利用價廉的土耳其煙打開了市場,英國人則下了狠心直接大規模擴大生產,一下子拉低了印度鴉片的價格,美國人的利潤大大受損。不過后來英國人又允許美國人在印度加爾各答到廣州之間的航線上自由通行。
自從美國開始向中國輸入鴉片后,美國對華白銀輸入就少了許多。1836年只有每年不到一百萬元,而在二三十年前大約是400萬元,這使得清朝白銀荒變得更為嚴重。
鴉片戰爭前的中英、中美鴉片貿易實際上還是"小打小鬧",鴉片戰爭后的規模才更為可怖。
1839年的禁煙運動中查出了巨量的走私鴉片,在數量上美國旗昌洋行位列第三。這當然一下子戳到了英美的痛處,如果沒有鴉片貿易,他們的貿易優勢和最具有"生命力"的商業活動將會被終止,這顯然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
于是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就耳熟能詳了。英國悍然發動了對華戰爭,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幾乎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只有像老將關天培守廣州和鎮江2400英烈盡數戰死等為數不多的抗英戰例。
1842年8月29日,清朝和英國政府簽訂了屈辱的《南京條約》,割地賠款開五口通商,期間竟然沒有經過一次正經的談判。不過清朝的大臣們倒是覺得最屈辱的事情是大清皇帝的名字跟黃毛夷婦(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并排而寫,倒不是割地賠款開口通商之類的。
1844年美國人尾隨而至,和中國簽訂了《望廈條約》,要了跟英國人差不多的條件。
實際上清朝政府上下覺得這些條約普遍認為這是權宜之計,對于洋人可以隨意糊弄、欺騙。《南京條約》的文本根本就沒有頒布,一直放在兩廣總督的衙門里落灰。條約里規定了此后英國人可以進廣州城生活,但地方官員就是不履行,各種打太極,中國人也不把英國人當人看,還是當做"不是人"的"蠻夷",這可氣煞了安格魯薩克遜民族。
當然,這段時間內他們最好的"報復"手段就是瘋狂向中國輸入鴉片,腐化中國的整個社會。在五口通商時期,整個東南沿海"一片糜爛",英美的鴉片遍布各地。
1847年,上海進口1.64萬箱鴉片,到了1859年,上海進口的鴉片就達到了3.3786萬箱,這個數字是20年前全國的總和,鴉片貿易額在許多中國的通商口岸中占到了第一位,而美國在鴉片貿易中占到了三分之一的份額,排名第二。龐大的鴉片銷售額也直接抵償了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
這樣大規模的走私貿易自然有著清政府官員的默許,尤其是沿海的官員們,他們往往向鴉片商販收取銷售總額百分之三的灰色收入,并且和英美之間勾結在一起壓榨人民、販賣毒品,只要不是那些高級官員在眼前,這些鴉片能大搖大擺的上街。
但盡管如此,英美之間仍然覺得收入還不夠暴利,他們要爭奪下一個制高點:鴉片貿易合法化。《望廈條約》中規定,條約簽訂12年后可以重新修改,但清政府并沒有重新修約的打算。英法借口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于1856年10月挑起了這場戰爭,美俄在后方坐收漁翁之利。
英法聯軍突入北京,火燒圓明園,成了中華民族永遠的痛。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四國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進一步的擴大了對華貿易的侵略,同時也終于將鴉片貿易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甚至一些中國的省份都開始種植鴉片販賣。
自此之后,鴉片開始更加肆無忌憚的在中國社會橫行,毒品在精神和物質上侵蝕著這個古老的民族。 而美國也正是在這幾十年的鴉片貿易中,獲得了巨大的利潤,極大的促進了此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因為罪惡的鴉片貿易,美國社會產生了新的一批權貴精英,這些新權貴精英的誕生標志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前美國完成了初步的資本原始積累,對美國的工業化進程起了極大的推進作用。他們促進美國工業化的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大量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如投資慈善事業、修建醫院、鐵路、學校等,造就了一批美國早期城市的輝煌。
二、利用這筆資金開設工廠創造更多的財富,極大的促進了美國早期的工業化進程。
三、這些美國富人通過"個人聯合"的方式,左右美國政壇,使美國政府為工業化全力開路。
1834年波士頓的城市規劃圖
來自波士頓的珀金斯家族(Perkins)最能體現美國新興權貴的"崛起"歷程。帕金斯家族是第一批在廣州設立貿易辦事處的美國家族,其目的就是販賣鴉片。
這個家族開辦的公司手底下只有七條船,但在1826年卻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批百萬富翁。拿到這筆錢之后,帕金斯家族等波士頓新權貴立刻"回報鄉親父老",積極的投身到對家鄉波士頓的建設當中去。
塞勒姆州立大學歷史學家戴恩·莫里森說:"這筆錢改變了波士頓的面貌,使波士頓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真正的公民城市之一。"(That money changes the face of Boston and makes it possible for Boston to develop a reputation as one of the world's true civic cities)
這筆"不義之財"(在當時的美國販賣鴉片是合法的)到美國搖身一變,成了"善款"。
Thomas Perkins的肖像
托馬斯·珀金斯(Thomas Perkins)首先投資了昆西采石場到波士頓之間的鐵路,一些歷史學家稱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鐵路。帕金斯家族還將資金廣泛的投入到蒸汽船、礦山和鐵路的修建上。
波士頓所在的馬薩諸塞州在公共開支上極大的依賴鴉片貿易,他們通過這筆錢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橋梁,維持著法院、消防部門和學校、醫院的開支。另一方面,鴉片貿易促進著波士頓的慈善事業。帕金斯家族就資助了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麥克萊恩醫院和波士頓雅典娜醫院,一些以鴉片巨頭的名字命名的圖書館、大學、中學,孤兒院和盲人學校等等,相繼在這個時代出現。
這些鴉片富豪對家鄉的貢獻,使得波士頓成為了美國早期歷史中"看起來最有人情味"的城市,只不過這樣的"人情味",是建立在大洋彼岸無數中國人的痛苦之上的。
美國歷史學家哈達德(Haddad)不得不承認:"鴉片確實是美國能夠將中國經濟實力轉移到美國工業革命的一種方式。"(Opium was really a way that America was able to transfer China's economic power to America's industrial revolution. )
菲利斯·福布斯·克爾編撰了一本她曾祖父羅伯特·貝內特·福布斯的書,他的曾祖父是一個鴉片大亨
這些歷史在美國社會中流傳并不廣泛,波士頓的鴉片大亨的后代也幾乎從來不討論自己家族的財富來源,但仍然有一些美國知識分子深知此事,并且引以為恥。
比如波士頓雅典娜醫院就曾經公開發表一份聲明,聲明中說:"我們自己的遺產,如許多歷史性機構的遺產一樣,揭示了其內在的矛盾。我們承認,帕金斯兄弟以犧牲其他人的生命為代價建立了自己的財富......同時通過慷慨的慈善事業支持了大量的教育,醫療和文化事業。"(Our own legacy, like that of many historic institutions, reveal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We acknowledge that the Perkins brothers built their fortune at the expense of the lives of others ... while supporting a great number of educational, medical, and cultural causes through their generous philanthropy.)波士頓雅典娜醫院還鼓勵人們挖掘這段歷史,以警醒世人。
鴉片大亨的后人菲利斯·福布斯·克爾曾經撰寫了一本關于他的曾祖父羅伯特·貝內特·福布斯的書,公然揭露了這種罪惡的行為。她還曾袒露,親戚和祖母一起吃飯的時候,曾經一起諷刺曾祖父是一個毒販,惹得老太太很不高興。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這些權貴成為了美國早期工業化的排頭兵,極大的促進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正如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范勇鵬轉述的那樣:美國早期的工業化的資本積累,絕大多數來自于對華的鴉片貿易。
此后,美國45任總統中,33任總統和鴉片貿易沾親帶故(不出五服),占到總數的73%。其中,羅斯福總統的外祖父沃倫·狄蘭諾(Warren Delano Jr.)就是旗昌洋行合伙人之一。美國國父之一,第三任總統杰斐遜的外孫艾倫·倫道夫(Eleonora Randolph)也嫁給了鴉片販子頭目約瑟夫·庫里爵(Joseph Coolidge IV)。
盡管鴉片貿易收獲頗豐,但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和美國對西部的開發,這樣的貿易最終還是銷聲匿跡,并在1880年中美之間的協定中被正式廢除,中國成為了原料供應地和美國工業產品的傾銷地(后續的鴉片走私仍然存在,只不過規模較小)。
不過,美國罪惡的鴉片貿易還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后果。鴉片貿易推動中東地區不少國家形成了大規模種植罌粟的"歷史傳統",延續至今。現如今土耳其東部及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區被稱為"金新月",和我們熟知的金三角、銀三角、黑三角并稱為世界四大毒品產地,其中阿富汗的毒品產量最大,根據2014年的統計結果,阿富汗占到全球鴉片產量的85%,海洛因產量的77%。
這些毒品產地也成了"滋養"塔利班武裝的肥沃土壤,讓美國人頭疼不已。
這可真是"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
參考資料:
1、Jacques M. Downs 《American Merchants and the China Opium Trade, 1800-1840》
2、《America's First Multimillionaire Got Rich Smuggling Opium》
3、Martha Bebinger《How Profits From Opium Shaped 19th-Century Boston》
4、許曉冬 王詢《美國對華鴉片從走私到公開貿易的演變》
5、甘開鵬《美國來華傳教士與晚清鴉片貿易》
6、李守郡《淺談美國早期對華鴉片貿易》
(來源:紅色文化網)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73%的美國總統祖上對華販毒,教授:美國資本積累大部分來自鴉片
2019-09-06?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