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石冀平:父親憶《土地革命時期紅十五軍團78師和抗戰時期115師344旅689團的戰史》
點擊:  作者:石冀平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發布時間:2020-02-22 18:07:52

 

1.webp.jpg

石厚剛(1914.2-2001.11.1)

【導 語】此回憶是我父親生前為39集團軍戰史撰寫提供的史料。我父親石厚剛1929年參加革命,是紅15軍團(39集團軍的前身)的老戰士,從紅15軍團組建就在這支部隊戰斗,直到1940年。紅軍時期在這支部隊歷任連指導員、營書記、團總支書記。抗戰時期開始到1940年歷任連指導員、團組織股長、旅組織科長。這支部隊在這段時期的戰斗他都親身經歷過,可以說是無役不與。此文就是對這段戰斗經歷的回憶和和記錄。父親去世后十幾年后,我才偶然發現這個手稿。看后感覺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尤其在一些歷史細節方面。這些細節非常具體地反映了人民軍隊建立發展的艱苦歷程,和革命前輩付出的巨大犧牲。在當前不忘初心的主題教育中,這種親歷的史料對教育黨員干部尤其是青年黨員同志還是有積極作用的。

——石冀平


1.webp (1).jpg

憶《土地革命時期紅十五軍團78師和抗戰時期115師344旅689團的戰史》

——為編寫三十九集團軍軍史而作

(1935年九月至1940年五月)

 

作者:石厚剛


前  言


紅十五軍團的前身是鄂豫皖蘇區的紅二十五軍和陜北蘇區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1935 九月十八日在陜北蘇區延川縣的永年鎮合編為紅十五軍團(二十七軍編為紅十五軍團81師,三六年二月東征調歸總部直屬,脫離十五軍團建制)。十五軍團前身是這兩支紅軍,紅二十五軍創建和捍衛了鄂豫皖蘇區,紅二十六軍創建和捍衛了陜北蘇區,兩支紅軍合編成的紅十五軍團在勞山戰役和榆林橋戰斗的偉大勝利對粉碎敵人第三次圍剿陜北蘇區和迎接中央紅軍到達陜北起了戰略性的重要作用。和中央紅軍會合后的直羅鎮戰役的勝利為黨中央把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土地革命時期這兩只紅軍隊伍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給予極大威脅,當時國民黨的報紙經常咒罵這兩支隊伍的領導人徐海東和劉志丹同志。到1937年8月,15軍團改編為115師344旅。參加平型關大戰,參與建立晉東南和冀南抗日根據地,南下支援新四軍建立蘇北根據地。抗戰勝利后開赴東北參與建立東北根據地。參加了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后又南下參加解放了武漢,長沙,廣東。39集團軍是有紅軍基礎的集團軍之一,在歷次革命戰爭中屢立戰功,威名赫赫,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作為當年紅15軍團的老戰士,我將對過去我所經歷和了解的過往做一點回顧。由于我在1939年春調離689團到旅政治部做組織工作,1940年5月旅主力南下蘇北時我留在冀魯豫軍區,因此只能到記述1940年為止。
 
一、陜北紅軍的組建和發展

1933年由陜北黨的領導者謝子長和劉志丹等同志在中共北方局的指導下發起組建工農紅軍,先后組建了紅1、2、3團和西北抗日義勇軍,以及騎兵團組編的紅26軍42師。師長楊森,政委張明先。1935年1月1、2、3團編為紅27軍84師,師長楊棋,政委張達志。陜北紅軍主力是紅26、27軍。26軍是陜甘南梁地區發展組建的,27軍是陜北發展起來的。1935年5月4日在王家灣成立了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前敵指揮部,劉志丹任總指揮,直接指揮紅26軍的第2第3團,27軍42師的1、2團及西北抗日義勇軍,27軍84師的1、2團,共兩千余人。在劉志丹的指揮下拔除敵人據點和攻打縣城。1934年8月至1935年8月先后攻下安定、延長、延川、宜川、保安、安塞、靖邊(后撤出)。我控制了6個完整的縣城,成為陜北根據地的中心地區。經過一年的艱苦轉戰擴大鞏固了陜北蘇區,把陜甘和陜北根據地連成了一片。在這一年的艱苦轉戰中有兩次粉碎敵人圍剿的決定性戰斗,一是1935年5月7日至9日的安定縣楊家園子戰役(包括吳家寨和馬家坪戰斗)消滅國民黨86師高桂滋兩個建制營,合計殲敵千余人。繳槍8百余枝,輕機槍20余挺,重機槍2挺,82迫擊炮2門及其它軍用物資,藥品,糧款和騾馬。八月初至八月中旬采用打援戰法全殲閻錫山護路軍的第二團,斃俘副團長以下二百余人,俘敵千余人,繳獲長短槍千余只,迫擊炮兩門,輕重機槍二十余挺及大量其他軍用物資。經過這兩次戰役,陜北紅軍大大改善了裝備。補充更換了槍支,充實了彈藥,壯大了士氣。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是普遍真理,不創建陜北紅軍就不可能有陜北革命根據地。
    

二、陜北紅軍指戰員的出身成分,官兵關系,武器裝備和戰斗作風


陜北紅軍成員的百分之八十是農民子弟,百分之二十是教育爭取過來的俘虜兵。因部隊成員農民出身占大多數,部隊自然就有濃厚的自由散漫的農民習氣。一參軍就行軍打仗,部隊根本沒有時間進行軍政訓練,因此游擊習氣也比較嚴重。但指戰員的政治覺悟很高,相互的階級友愛關系很好。那樣的艱苦條件下,從來沒有開小差的,真正是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軍隊。另外官兵關系也很好,上至總指揮下至士兵大家吃的一樣,住的一樣,穿的一樣,從不鬧意見。真是生死與共的關系。陜北紅軍也沒有后方被服廠,指戰員都穿農民便服,色澤不一樣式不一,新舊不一,有什么穿什么。大家都沒有被子,連劉志丹也沒有。他的馬上只有一個小破毯子,不論行軍打仗還是住宿睡覺就是一身衣服。紅軍和農民的唯一區別是槍和帽子,沒帽子就在臂上綴一塊小紅布表示紅軍。由于條件限制陜北紅軍4月到9月都不穿鞋,行軍打仗都赤腳,腳板都有銅板厚的繭子。雖然艱苦一些,但夜行軍不出聲易隱蔽也是優點。陜北紅軍在兩次戰役之前槍支彈藥十分短缺,近一半戰士無槍,拿的是大刀梭鏢和土槍,或拿幾個土造手榴彈。步槍也是老79和老套筒,每支槍只有幾發子彈。部隊雖然裝備差,但戰斗力很強,指戰員都有為革命而戰的政治覺悟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只要和敵人一開戰就奮不顧身,光著上身赤著腳猛打猛沖,充滿一口吃掉敵人的英雄氣概。真正體現了人民軍隊為人民革命勝利而忘我現身的革命精神,這是值得后來者學習和發揚的。
 

三、25,26,27 三軍會師成立15軍團及78師的誕生


陜北紅軍和25軍會師前由于兩次戰役的勝利,部隊擴大裝備改善,陜北紅主力(26,27軍)擴大到三千余人。1935年八月下旬,陜北紅軍主力在延川縣的文安驛馬家溝一線休整了幾天。為了鞏固擴大根據地,劉志丹率部北上打橫山,因敵人有防備,在城墻上構筑了堅固工事又加之部隊對地形不熟,在半夜攻城時云梯被打斷,城門也被沙袋堵死,因此部隊傷亡很大,彈藥消耗也很大,故而撤出了戰斗。回師南下在王家灣休息了幾天,隨后開到延川永平鎮一帶與從鄂豫皖轉移出來的紅25軍會師。25軍是鄂豫皖的人,他們說話陜北人不懂。他們穿的黑青布衣服,頭戴綴紅布五角星的八角帽,腳上穿的是草鞋,背包上有雨傘,肩上背的槍,看起來很整齊威武。陜北紅軍很歡迎紅25軍,雙方互派代表慰問。25軍向陜北紅軍每個連派一個機槍射手教如何使用和保養機槍,陜北紅軍很感謝老大哥。隨后兩天開了小型聯歡會,彼此學習交流氣氛融洽。9月18日部隊都集合在永平鎮的石油礦廣場上,紀念九一八事變和組成15軍團,在搭的主席臺上,西北軍委主席聶洪鈞宣布成立15軍團,軍團長徐海東,政委程子華,副軍團長兼參謀長劉志丹,政治部主任高崗,副主任郭述申。下轄三個師,25軍編為75師,師長張紹東,政委趙凌波,該師下轄兩個團。26軍編為78師,師長楊森,政委張明先。下轄兩個團,232團團長王安太,政委黃羅斌。234團團長郭寶山,政委馬丕雄。整編命令宣布后,徐海東和劉志丹都講了話,號召大家緊密團結互相學習,為粉碎敵人三次圍剿擴大紅軍而努力。大會開得很熱烈,省蘇維埃副主席崔田民在臺上領著大家喊口號,顯示出紅軍高昂的士氣和無堅不摧的英雄氣概。在大會之前,西北工委和鄂豫陜省委開了聯席會議,為適應斗爭需要決定組建陜甘晉省委。
 
四、粉碎對陜北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

1、勞山戰役。15軍團成立后為了粉碎第三次圍剿,我軍隱蔽急行軍進到延安和甘泉之間的大小勞山地帶,布置圍城打援(圍甘泉打延安來援之敵)。以81師圍攻甘泉,75和78師設伏于大小勞山的東西山頭,我軍9月28日進入設伏陣地。大小勞山都是森林地帶,部隊在此設伏了三天,干糧吃完了就吃野果和酸棗充饑。西北快進入十月就很冷了,但指戰員都穿著單衣赤著腳頑強的堅持著。直到10月1日東北軍的何立中部三個團進入伏擊圈,根據軍團的沖鋒號令,75師和78師從東西兩面沖下山頭,經過三四個小時戰斗殲敵兩個團,一個團逃回延安。此戰擊斃敵師長何中立以下千余人,俘虜敵團長以下四千余人,繳獲輕重機槍百余挺,迫擊炮十余門,長短槍兩千余枝,都是沈陽造的馬步槍,子彈數十萬發,還有電臺、藥物、騾馬及其他軍用物資。戰斗結束后我們都換了裝備,一律是馬步槍,子彈也充實了,指戰員的戰斗情緒和必勝信心進一步增強。勞山戰役后78師兩個團合編成232一個團,團長韓先楚,政委周慶安(都是25軍的干部),田守堯任78師師長(也是25軍干部)。
 
2、榆林橋戰斗。榆林橋距離甘泉60華里,位于洛河北岸,筑有城墻,有東西兩個城門。城頭和城周圍都筑有堅固工事,是敵人的重要據點。駐有東北軍一個團和一個加強營。我75師攻北山,78師從南面渡過河直攻城堡。守敵很頑強,從拂曉一直打到黃昏才結束戰斗。我軍傷亡也很大,主要是巷戰很激烈,一墻一屋都要爭奪。此戰斃傷敵千余人,俘虜團長高福元以下千余人,迫擊炮數門,輕重機槍數十挺,長短槍一千余只和其它軍用物資。這一仗意義很大,那個高福元團長經我教育釋放后,對推動張學良接受我黨結束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起了積極作用。戰斗結束后,崔田民同志調78師任政委。為了挖掉敵人耳目為直羅鎮戰役創造條件,團長韓先楚政委周慶安率領我團于11月7日攻克張村驛站,此地的反動地方武裝十分頑固,數小時才攻克,斃俘敵一百多人,繳獲槍支百余枝并繳獲了很多糧食,將反動頭目交地方處理。10日又攻擊套筒塬,此地也是土豪劣紳組織的地方武裝,也十分頑固,打了兩個多小時未打下,韓先楚怒發沖冠親自帶頭沖鋒,頭部負傷也不下火線。在他的指揮和鼓舞下最后全殲了敵人。這兩個據點打下后,等于挖了敵人的耳目,我們很容易封鎖消息,有利部隊運動,給直羅鎮戰役創造了條件。
 
3、直羅鎮戰役。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在毛主席、周付主席和彭德懷的領導下組織了直羅鎮戰役。此戰是由紅一軍團和十五軍團共同發起的。兩個軍團在直羅鎮的南北山上隱蔽設伏。11月20日敵109師進至直羅鎮一帶。21日拂曉我軍發起攻擊,經幾小時戰斗,敵人大部被殲滅,敵師長牛元峰率殘部數百人逃至南山的土寨中,企圖頑抗待援。我78師師長田守堯政委崔田民命我們2營圍攻山寨。敵人此時已斷糧斷水,只能殺馬充饑。正當我二營要攻擊時,周恩來,彭德懷,徐海東和田守堯親臨我二營陣地,在問明情況后,周恩來副主席命我圍而不攻困死敵人。到23日夜敵人見待援無望,開始突圍。24日拂曉全殲敵人,牛元峰被擊斃。百姓說牛元峰死在牛頭山是命里注定。此戰殲敵一個師又一個團。繳獲槍支五千余枝,輕重機槍180挺,數門迫擊炮,兩部電臺和子彈20多萬發,此戰役徹底粉碎了對陜北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為中央將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五、二打橫山

直羅鎮戰役結束后,我們做了短期休整。中央為陜北根據地北部的安全,調我78師北上,以78師,28軍和軍委騎兵團組成北路軍。我78師進到瓦窯堡由周恩來同志檢閱,同時宣讀命令。任命劉志丹為司令員,宋任窮為政委。當晚劉志丹和宋任窮召集78師連以上干部開會,交代北路軍的任務。因為78師是北路軍的主力,劉志丹同志又是78師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因此他在78師有很高的威信。所以由他專門召集我們開會。

這時已是1936年1月了,雪下得很大,北風刺骨。指戰員很多沒有鞋襪,只能用毛氈裹腳。穿的是破空心棉襖,干糧是炒高粱花。部隊進到橫山縣城,布置圍城打援的戰役,由28軍圍城,78師和騎兵團在城北設伏。此處是沙漠地帶,吃飯和飲水都很困難,我們用高粱花就雪充饑。設伏了三四天,來援之敵發現我主力,不敢增援返回榆林。部隊為保存實力未攻城,隨即回師瓦窯堡休整了幾天,接著開往永坪鎮甘谷驛一帶回歸15軍團建制。
    
六、東征山西

1936年2月,一軍團和十五軍團集結在甘谷驛一線待命東征。為適應形勢紅軍改為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同志兼政治委員。毛主席還到我們15軍團檢閱了部隊,出發前部隊做了充分準備,政治上做了深入動員和教育。27日出發,經過三天行軍開進到延川縣東河口鎮一線隱蔽待命。一軍團為左翼在綏德和清澗之間的東河畔渡河,十五軍團于2月20日晚開始渡河,一船可乘一連人,騾馬拴在船尾渡河。75師為一梯隊,78為第二梯隊。于21日拂曉渡河完畢。

旗開得勝的蓬門戰斗:75師剛渡過黃河就迅速拿下晉軍在賀家凹的碉堡,消滅兩個連,摧毀敵縱深火力點。由于首戰勝利,使我后續部隊順利渡河。75師乘勝占領晉西重鎮義牒鎮。后在開進途中我78師得知敵一個營駐在蓬門鎮,師長田守堯政委崔田民果斷決定消滅該敵。命我二營繞到后山占領制高點,由上往下攻,1營和3營由師首長直接指揮(78師就一個團,由師直接指揮營)由川溝猛攻蓬門鎮并斷其退路。敵人在北山上有一個連防守,我前衛5連一沖敵人就垮了,我軍追擊到村下,敵全營如驚弓之鳥亂成一團,企圖往縣城方向逃竄,又被我1、3營截住,兩面夾攻將敵人全殲,我軍幾乎無傷亡。戰斗俘敵3百余人,繳獲槍支2百余枝,機槍數挺,這是我78師首戰的勝利。24日我們開到石樓縣,做攻城準備。后又接到命令由少量部隊圍而不攻,主力繼續前進。26日進至雙池鎮,我師在此休整了幾天,同時開展了群眾工作。閻錫山長期在山西進行反共宣傳,群眾對我們有誤解,我們每到一村群眾都跑了。經過我們耐心宣傳和實際行動群眾才回到家,除了宣傳我黨我軍的抗日主張,每到一村就進行調查,調查出來土豪劣紳,師政治部的沒收委員會就將他們的財產沒收,除了一部分軍用外,其余的都分給貧苦百姓。雙池鎮是個大鎮,高利貸資本家開了一個大當鋪,百姓當的東西很多,我們宣布開當還主,附近幾個村來了幾千人認當領物。群眾十分高興,我們趁此進行了宣傳講演。啟發群眾覺悟,動員他們參軍。在這個鎮住了三四天,我師擴大了一百多人,建立了抗日救國會和游擊隊,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大戰兌九峪:紅軍東渡后,閻錫山集中十幾個團于兌九峪,企圖與我決戰或逼我西渡。由于情報失誤,我們認為敵人只有兩三個團,故準備集中一軍團和十五軍團全殲敵人。于3月10日從東面圍攻兌九峪之敵,當時天氣極冷寒風刺骨,我軍在敵人的連天炮火下反復沖鋒,打了一天也無進展。敵人不斷增加兵力,火力不斷加強,后來才發現敵人有14個團。因此方面軍司令部決定撤出戰斗。我15軍團返回雙旗鎮一線,繼續開展群眾工作。

雪戰演武鎮夜戰交城縣:3月18日為調動和分散敵人,擴大紅軍影響開展群眾工作,決定兩個軍團分開行動。一軍團向洪洞,趙城,臨汾一線挺進,15軍團北進威脅太原轉戰晉西北。19日我78師進至汾陽東北之演武鎮,敵人為阻止我軍進迫太原,用一個師一個騎兵團兵力加上飛機,采用步、騎、空前堵后追我78師,我軍與敵激戰在演武鎮。當時大雪紛飛,百米不見目標,指戰員臨危不懼反復沖鋒,斃敵數百人終將敵人擊退,掩護軍團直屬隊安全通過,也策應了75師攻打文水城。后我78師受到軍團首長表彰。20日我78師急行軍百余里夜襲交城。這次戰斗對地形不熟悉,部隊疲勞同時器材也不足,而敵人又防守有備。戰斗于夜12點開始,部隊分兩個梯隊,一營從城南攻,2營從城西攻擊。激戰4個小時,因云梯夠不上無法登城,部隊拂曉撤出戰斗向岔口鎮轉移。敵兩個旅尾追我師,軍團首長為擺脫尾追之敵,派軍團騎兵連突襲距離太原50里的晉祠,迫使這兩個旅回防太原。閻錫山又集中二十多個團的兵力尋殲我15軍團,我軍采用游擊式的運動戰與敵人周旋。

圪洞鎮的運動防御戰:我15軍團和劉志丹,宋任窮率領的28軍(紅軍總部為鉗制調動敵人增強我軍實力,命令28軍于3月21日在陜北羅峪口東渡黃河配合作戰)在白文鎮一帶會師集結。敵20個團向我靠近迫我決戰。我為避免決戰,78師一夜急行軍一百多里進到圪洞鎮構筑防御工事進行運動防御,掩護全軍安全通過以擺脫敵人。4月8日敵人前衛部隊與我師激戰一天,敵人未進一步。9日敵軍全線進攻,因是運動防御,我們主動放棄了兩個山頭。到下午劉志丹,宋任窮率28軍來和我軍協同作戰,10日黃昏撤出戰斗。為迷惑敵人15軍團繞道南進,同時為分散敵人,28軍西進襲擊三交鎮,劉志丹同志不幸犧牲。我15軍團在3月18日至4月14日這二十多天中轉戰晉西北,行程一千八百余里,大都是夜行軍和急行軍,部隊沒睡過一個好覺,指戰員十分疲勞,不少人患上夜盲癥和浮腫,而且打的大都是遭遇戰。31日在曹家坡殲敵一個營,一個炮兵連。4月12日在興莊和師莊之間消滅敵一個團,俘敵團長。幾次遭遇戰共殲敵2個團,繳獲山炮三門,無線電一臺,槍支子彈甚多,擴大紅軍數百人。4月14日我軍團甩掉敵人,進到大麥郊一帶休整。

整編部隊:15軍團在大麥郊一帶休整了一個星期,這是東征以來唯一得到的休整時間,通過修整指戰員體力得到了恢復。為適應戰斗,部隊進行了整編。原75師的兩個大團改編為兩個師,223團編為73師,225團編為75師,78師番號不變,。全軍團的營改為小團。每師轄3個小團,每團4個步兵連1個重機槍排。我78師1、2、3營改為2、3、4三個小團。原81師調離15軍團,歸方面軍司令部直接指揮。整編后軍團在大麥郊的廟院里召開15軍團連以上干部大會,程子華作了總結,我還記得他講了一段有趣的話:我們15軍團轉戰晉西北,當了閻錫山的好參謀長,我們要他到哪他就到哪,真聽指揮。他還講了這次東征的意義,給我們很大的鼓舞。

掩護紅軍西渡回師陜北:由于紅軍東征的勝利威脅了閻錫山的統治,他要求蔣介石派兵山西協同作戰。蔣介石派了10個師的兵力由晉南渡過黃河,沿著黃河北上封鎖黃河,企圖協同晉軍把我軍消滅在晉西北。我紅軍為了保存實力避免決戰,決定回師陜北。我78師奉命在婁家峪,羅正堡一線進行防御阻擊敵人北上,掩護紅軍西渡。5月2日與蔣25師打響,我軍采取運動防御延緩敵人北進,有時也短促反擊一下。經三天兩夜的戰斗給敵重大打擊,擊斃五六百人。4日下午擺脫敵人,晚上十點來到黃河渡口,看到程子華政委親自指揮部隊有序渡河,他自己最后渡河,軍團首長這種臨危不懼的精神給了指戰員很大鼓舞。5月5日拂曉前全軍完成渡河。

七、西征甘寧

回師后15軍團進到延川的賈家坪一帶。我78師駐在棗坪子。方面軍在大相寺召開了全方面軍團以上干部大會,總結了東征的經驗,布置了我軍西征的任務目的和各項政策(對敵,對少數民族和統戰政策)。隨后休整了兩個禮拜,進行軍政訓練和教育,指戰員體力也得到了恢復。西征前組織上進行了調整,紅78師師長調紅軍大學學習,韓先楚副師長升任師長,政委仍是崔田民。連和團級干部做了個別調整。動員的內容是:為鞏固和擴大蘇區必須打出去,政治口號是實現西北革命大聯合(指一、二、四方面軍回師)。同時準備援綏,支援傅作義綏遠抗戰。

為適應西征,紅一方面軍組成西方野戰軍,彭總任司令員兼政委。15軍團長仍是徐海東,政委程子華。5月19日出師西征,西征軍編隊是:一軍團為左路向甘肅曲子,環縣挺進,15軍團為右路向陜西三邊挺進。我78師途徑寧條梁進迫安邊。我師暫時歸彭總直接指揮,他令我師攻擊安邊城。此前75師攻擊未克,因為敵人構筑了堅固的城防工事。我師二次攻擊安邊時敵人打斷云梯,部隊無法登城于拂曉前撤出。一方面繼續圍困敵人,一方面再次準備器材。此時鄧寶珊率一個騎兵營來解圍,師首長令我三團出擊敵人(團長彭義隆,政委周慶安,總支書記石厚剛)。安邊地處沙漠地帶,城西北是山丘,敵人占領后向我射擊,當時團里幾位同志商議后決定由彭義隆率一連和三連正面沖擊,石厚剛帶二連向后面迂回,周慶安指揮4連和重機槍排掩護部隊沖擊并做預備隊。我軍發起沖擊后,鄧率部逃竄,在我火力追擊下數名敵人落馬。除了繳獲幾枝槍外,還撿了鄧寶珊的禮冒,可見其狼狽。10日,宋時輪(繼劉志丹后任28軍軍長),宋任窮率28軍協同我師攻城,我師暫歸他們指揮。我師買了很多黑色炸藥,又撿了敵機丟下未炸的炸彈,在城墻50米處挖地道,一直挖到城下,將炸藥裝進大甕里,預備晚10時爆破。師首長命我三團為突擊隊。由于沒有經驗,部隊離爆破點太近了,結果爆破時連部隊隱蔽的房子都炸塌了,一些人被埋在瓦礫下一些被震昏,用了一刻鐘才整理好隊伍沖鋒。結果敵人先于我占領了爆破口,部隊只好撤出。

五天克兩城:我師奉命將圍困安邊的任務交給28軍,西進回歸15軍團建制,16日進到距離定邊三十多里的地方,偵知定邊城內只有敵一個營和三四百民團駐守。韓先楚,崔田民果斷決定決定夜襲定邊城。命部隊原地休息吃飯并準備器材,每團制作兩架云梯。晚九時左右開始向定邊運動。十二時距離城池五里部隊展開,約一小時進入陣地(城外一百多米有一道土墻正好掩蔽部隊)。我團一連和三連扛著云梯秘密運動到城下,二連和四連是預備隊。師部規定誰先登城就吹吃飯號,意思是將敵人吃掉了。在師的統一號令下部隊奮勇登城,輕重機槍一起向城墻掃射。約二十分鐘各團相繼登城成功,四周都響起號聲。肅清城墻上的敵人后又與敵展開巷戰,于四點左右結束戰斗。俘虜敵人數百,繳獲槍支數百枝,戰馬一百多匹及大量軍用物資。17日進城當天就對官僚富豪的資財進行調查,得知國民黨84師師長高桂滋在定邊開設有大皮毛行(壟斷三邊的皮毛),當即沒收,同時向豪紳富商募集抗日經費。除募集到大量布匹和鞋襪(部隊急需)外,還籌集到1萬多銀元。在定邊休息了兩天后,部隊向鹽池出發受命奔襲鹽池城。開到距離城墻三十里時稍事休息喝水吃干糧,晚11點部隊運動到城邊。12點打響,由于疲勞又地形不熟,而且有的團被向導帶錯了路,結果延誤了統一攻城時間。打了兩個小時未能登城。師首長命令部隊撤出戰斗,到成周邊村莊休息,準備再次登城。我三團奉命從東城墻登城,由團的幾位領導率領各連干部詳細偵察了地形,確定了兩個登城地點,一個主攻一個佯攻,并將部隊運動路線和掩護的火力點都做了布置。在現場各連紛紛要求擔任突擊任務,團長彭義隆決定一連主攻,二連預備,四連佯攻。三連是團總預備隊。各連隨后做了動員,晚1點打響。經一小時激戰,各團突擊連相繼登城吹響吃飯號,后續部隊聽到號聲迅速登城。守城敵人是馬鴻逵的一個騎兵營和縣保安團。騎兵不擅馬下作戰,因此部隊一登城敵人就亂了,沒怎么抵抗就垮了,天未亮戰斗就結束了。繳獲戰馬四百多匹,槍支四百多,電臺一部及大量軍用物資。同時沒收了大量鴉片和皮毛。我78師五天連克兩城,是韓先楚,崔田民兩位師首長在沒有受命的情況下主動靈活地抓住戰機取得的勝利。兩城的攻克擴大了蘇區,打通了前后方的交通,對解決蘇區的經濟困難起了很大作用,繳獲的五百匹戰馬組成了軍委騎兵團,在遼闊的草原地帶十分需要這類快速的兵種,我78師因此受到了彭德懷和徐海東的表揚。

西進予旺縣:城防移交28軍后,我師西進回歸軍團建制。部隊經過的地區不是戈壁灘就是荒山禿嶺人煙稀少,走幾十里也看不到村莊。缺糧缺水是最大的困難,因此部隊出發前動員全體指戰員背糧,上至師長政委下至馬夫每人背一袋糧食(5斤左右),有水壺的都裝滿水。路上斷了糧和水就用大洋買。我至今記得,我團有一個連(大概是三連)因司務長失誤少帶了糧食。我們宿營的那個村還比較大有十幾戶人家,但沒有水源。每家在院里挖一個水窖積雪水和雨水吃,因此我們動員部隊盡量少用水不洗臉洗腳。我們用大洋百姓的買水喝,積水很臭,百姓常年喝這種水。因為這是國民黨統治區,富戶都跑了窮人沒跑但沒糧食。我們那個連吃了富戶一百多斤糧食,走時我們寫了一個字條,上面寫了我們吃了多少糧食。我們把字條粘在棍子上插在糧囤上,白洋放在下面。我們部隊走出沒兩里地,那戶人家就拿著白洋追上來。他說你們紅軍真好,我不應該跑,白洋我不能要,我活了幾十年沒見過這么好的軍隊。經我們一再宣傳解釋他才勉強收回白洋,并且一再說歡迎你們再來。當天晚上我師進到予旺堡軍團司令部,軍團首長檢閱了我們師并講了話,表揚我們師五天連克兩城的戰績,同時命我師在城關休整待命。

對峙洪城水:我78師休整了十幾天后,7月中旬奉命進駐寧夏的距離韋洲縣城20里的洪城水地區,任務是監視駐在為韋洲城的馬鴻逵的一個騎兵旅和一個步兵旅。防止他們對我襲擊和干擾我們的地方工作。這里是個大村莊,水源豐富。我師在此進行訓練并開展群眾工作。當時最大的困難是缺糧缺菜,糧食經常要在幾十里外去籌集,或者和敵人爭奪地里的秋收。我們很大一部分糧食靠收割逃亡地主地里的糧食。此地根本無青菜,有時買點辣椒,每個人分一個就著鹽當菜吃。收的糧食在石頭上摩擦脫皮,脫不凈就連皮一起吃,每天吃兩頓飯。偶爾搞到大牧主的羊,每連分兩只算是改善生活。到九月初上面傳達2,4方面軍過了草地要與我們會合了,實現西北革命大聯合。部隊號召每人打一雙襪子和一副手套(每人發半斤羊毛都學會了打)慰勞他們。為了迎接二、四方面軍,75師和騎兵團協同一軍團一師在海源的何家堡戰役中殲滅了馬鴻賓的35師和東北軍的兩個團,俘敵千余人,繳獲戰馬一千多匹,槍一千多枝。為爭取他們抗日(特別對東北軍),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按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對他們宣傳我黨的抗日主張。隨后釋放全部被俘人員和武器戰馬。這一做法對促進西安事變起了積極作用。

為二、四方面軍安全進入蘇區,必須阻擊尾追他們的敵軍。當時胡宗南的五個師一直尾追他們。二、四方面軍經過雪山草地很疲憊,為掩護他們,我78師韓先楚師長奉命帶我們一個團進至海原地區阻擊敵人。我團采取運動防御連戰三天兩夜,每天翻山越嶺邊打邊退,每天退個三五里,目的是延緩敵人的前進。敵人也很謹慎不敢冒進怕受伏擊。到第三天經過飛機偵察發現我軍兵力和意圖,因此敵軍用步騎空聯合向我進攻,一個騎兵師向我迂回,一個步兵師從山上向我進攻。這是一場惡戰,有的連隊傷亡過半,部隊十分疲勞。子彈也打光了。一天喝不上水,這比吃不上飯還難熬。我們一直堅持到天黑,師長率我團突圍出去,經一夜急行軍,天亮進入蘇區回歸建制。

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后,胡宗南的十幾萬重兵尾追而來,企圖一舉消滅我軍。我軍選擇地形有利的山城堡(盆地)地區設伏,此戰以一方面軍為主,二、四方面軍配合。11月21日敵軍一個師進入設伏區,我三面出擊。經激烈戰斗,于下午五點結束戰斗。殲敵一個旅又兩個團,俘敵數千繳獲槍支彈藥甚多。此戰役我15軍團78師打的很猛繳獲很大,再次受到彭總的表揚。此戰擴大了根據地,也使張,楊二人看到了我軍的實力,對西安事變起了進一步促進作用(統一戰線也是以實力為后盾的)。

1936年5月下旬至12月12日半年多的時間里,我紅一方面軍的西征,轉戰陜甘寧十余縣,消滅了馬家軍三個建制團,三個建制營和兩個連及各縣民團武裝,動搖了馬家軍的統治,開辟了縱橫數百里的新根據地,建立了人民政權和武裝。團結和宣傳了回族群眾。豐富了蘇區的物資來源,特別是食鹽,皮毛和甘草,這成為后來陜甘寧邊區外貿的主要貨源。因此這次西征的意義是很大的。

西安事變后我15軍團南下北上:西安事變消息傳到部隊,大家歡欣鼓舞又唱歌又跳舞。12月下旬15軍團奉命南下支援張,楊,保衛西安右翼的安全。我軍經甘肅慶陽挺進到西安城郊,又經灞橋鎭,蘭田縣,藍橋鎭,黑峪口進駐商州和丹鳳地區。一面宣傳組織群眾和擴大紅軍,另一方面設置戰場備戰,準備迎擊從河南入陜的國民黨中央軍,配合張楊保衛西安。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我軍團又奉命北上,從商州出發經慶陽進駐西鋒鎮以北的驛馬關地區整訓,這是有史以來較長時間的整訓,用了近半年時間。部隊開展了軍訓,政治和文化教育及體育活動,特別是體育活動非常活躍。1937年5月4日開了體育運動會,進行了球類和田徑賽,并且邀請了國民黨25師的籃球隊來比賽,我們還勝了他們。大家像打了勝仗一樣高興。這次整訓大大提高了部隊軍政素質,體力精神也煥然一新。
 

八、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后東渡抗日


七七事變后全面抗戰爆發,7月14日決定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八月上旬15軍團奉命從驛馬關一帶出發,經寧縣,旬邑等縣進駐三元縣的橋頭鎮,一面改編一面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教育。8月20日我15軍團進行改編,左權代表中央軍委向部隊講話并宣讀改變命令。我15軍團三個師改編成兩個團,每師原來的三個團合編成兩個營,78師原二團和四團的兩個連編為一個營,原三團和四團的兩個連合編一個營。15軍團番號是115師344旅,轄兩個團既687團和688團。78師編成的兩個營分別編為687團和688團的第二營。旅長是徐海東,副旅長是黃克誠(既政委),參謀長陳漫遠。687團團長張紹東,副團長田守堯,參謀長蘭國清,政治主任崔田民,付主任譚甫仁。688團團長陳錦繡,副團長韓先楚,參謀長盧紹武,政治主任劉震,副主任吳信泉。改編大會宣布換帽子時,大家很抵觸。有的人把發的國民黨帽子用腳踩一下或屁股坐一下才戴上,把紅軍帽仔細打進背包保存好。改編部隊又進行了深入的教育,使大家明白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意義及改編的必要性。經過教育提高大家的覺悟穩定了情緒。但由于取消了政治委員制度,削弱了政治工作,一度出現了不受黨紀約束的現象,滋長了軍閥主義作風,個別人個人主義膨脹走上了叛變革命的道路。

首戰平型關:9月10日左右我旅奉命東渡黃河抗日。經富平,澄城進到芝川鎮渡口東渡山西。渡過黃河后進入山西境地,經榮和縣和絳縣開往侯馬車站,此時正是秋雨季節天天下雨,道路泥濘不堪,指戰員的衣服背包都像水里撈出來的。我們走了五天才到侯馬車站。為等車皮又在此住了兩三天,9月17日左右才坐上火車,都是罐子車。因為各地都有日本間諜,因此火車到站一停就是一兩個小時,我們從侯馬到太原,火車走了兩天三夜,大約20號才到太原。此時日軍八架飛機正轟炸太原。21日拂曉前開進到原平車站,部隊下車吃了飯,隨即行軍越過晉北的黑佛山,行程兩天到達距離平型關二十余里的一個村莊待命。24日休息一天,部隊補給了閻錫山發的彈藥和手榴彈,排以上干部一人發一個防毒面具,戰士每人一個水壺和一些壓縮餅干。24日夜12點向平型關出發,25號拂曉我344旅進到平型關的東山頭設伏(343旅在西山頭),兩山之間是公路。到九點左右,敵人近百輛汽車和數十輛馬車及掩護部隊共一千多人開始進入視線,10點進入伏擊圈。在師部統一號令下各部隊向敵人發起沖擊,到12點把敵人輜重部隊全殲,部隊用幾分鐘整頓一下準備發起第二次沖鋒,因為敵人的掩護部隊搶占了幾個小山嶺和一個土地廟負隅頑抗。第二次沖鋒我軍傷亡較大,687團第二營奉命消滅小山上的敵人的一個小隊,在全營火力掩護下六連沖向敵人并展開肉搏戰。經一個多小時戰斗,一直由山嶺殺到山溝里最后抓了一個活的,但他死活不走還咬人,戰士一氣之下將他捅死了。我們六連也傷亡了二三十人。整個戰斗到下午三點半才結束。近十里的山溝里躺滿了敵人的尸體和死馬,汽車上裝滿了大衣,子彈,餅干和罐頭,還有大米白面及香煙等物資。我們每人用繳獲的呢子大衣包了一大包戰利品上山集結。這一戰意義很大,但我軍也付出較大代價。我們四個團共傷亡數百人,687團副團長田守堯和685團副團長楊勇都負了重傷。戰斗結束后部隊撤至東山溝里的幾個村莊待命。第二天派部隊到汽車上搬面粉。時過五六天,687團二營奉命夜襲團城口,原來偵察有敵人一個小隊駐守,二營晚10點出發,翻山繞道走了五六個小時于夜四點左右到了團城口的后山,控制了制高點。4點打響直到天亮才發現不是一個小隊而是一個中隊,因此我軍撤出戰斗返回原地。至此平型關戰役全部結束。我3344旅挺進到晉北的靈丘,廣靈。輝原,蔚縣等地開展地方工作,建立抗日政權(閻錫山政府的人都跑了),擴軍和籌集經費。一個多月里687團擴軍七八百人。到12月,344旅到五臺縣一帶休整。687團團長張紹東,參謀長蘭國清以看地形為名帶了一、三營的營長和連長,團部的參謀和警衛員逃跑叛變。這給687團造成很大損失。我們2營是78師編過來的,與他關系不深,他未敢帶二營的干部走。張、蘭事件對全軍是一個震動,主要原因是取消了政治委員制度,削弱了黨的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為此黨中央和軍委決定恢復政治委員制度。

12月底部隊轉移到河北阜平縣的洪子點一帶,組建689團,將687團和689團的第二營(原78師所編的兩個營)組建689團,各團又擴編了幾百人。每團仍轄三個營。689團團長韓先楚,政委崔田民,參謀長胡繼成,政治主任康子祥,(既康子強)副主任黃惠良。689團一面開展整訓一面待命打仗。此間689團配合688團參加了溫塘戰斗,在戰斗中688團團長不幸犧牲。2月底344旅越過正太路進入太行山。

689團在粉碎九路圍攻中的馬莊戰斗:我旅進駐武鄉段村,東村一線待命,大約在三月底四月初,日軍趁我立腳未穩之際,調集日偽軍數萬人分九路向太行圍攻。朱老總率領我八路軍和國民黨的幾個軍進行反圍攻(朱老總是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所以也可指揮國民黨軍隊)。我689團從東村出發與敵人周旋待機殲敵。我撤出后,敵軍對這一帶進行大屠殺,沒跑出去的都被殺死。敵人剛離開我軍趕到,情景慘不忍睹。一個小坑里就有十幾具無頭的尸體,五六十個婦女不論老少都被強奸并被殘忍殺死。敵人的獸性激發了指戰員的極大憤恨和殺敵勇氣。這次反圍攻戰斗八路是主力,國民黨的幾個軍都是四川的雜牌軍一觸即潰,沒什么戰斗力。長樂村戰役是反圍攻的主要戰役,我只記述我689團在韓先楚團長指揮下的馬莊戰斗。馬莊是地處半山腰一個小村莊,只有幾戶人家。日軍一百多人占領了馬莊正前方的一座小山固守山頂,這是日軍左翼的重要支撐點,敵人可居高臨下,因此這就成了必爭之地。劉伯承令689團奪取此山(我團臨時歸他指揮)。689團受命后立刻進行戰斗準備,團政委康子祥(崔田民已調往344旅任政治部主任)對全團做了動員,韓先楚召集營連干部看地形和分配戰斗任務。主攻任務交給二營,營長顏東山,教導員賀大增。戰斗在10時打響,一直打到下午兩點未果。敵人利用輕重機槍擲彈筒和有利地形,向我沖鋒部隊密集掃射,三次沖鋒犧牲了兩位連長和五位排長,傷亡近百人。韓先楚命令暫停攻擊,要二營派一個連從背后迂回,要正面攻擊部隊組織投彈手,用輕重機槍掩護運動到敵人陣前投擲手榴彈掩護部隊沖鋒,但攻擊仍未奏效。韓先楚看到攻擊受阻,他氣的眼發紅嘴發紫,罵了一聲娘的我就不信攻不上去,接著把鋼盔往頭上一扣,叫警衛員把手槍上了膛(他左手殘疾不能拉槍機),怒發沖冠的往二營陣地跑,團部人員一看團長往前奔,大家都跟著往前沖。韓先楚來到二營沖鋒出發地,大喊一聲跟我沖啊,營長顏東山一看也大喊一聲跟我沖呀。全營指戰員看營長帶頭沖鋒,一起奮不顧身地往前沖。敵人倉皇撤退,正遇上迂回的八連,形成對敵的兩面夾攻。就在半山腰與敵人展開肉搏,除了敵人隊長帶三十幾人先跑了以外,其他都被我們擊斃和挑死。本來可以活捉幾個,但戰士因戰友的巨大犧牲氣紅了眼,一個不留全挑死了。此戰打死敵人七八十人,繳獲槍支四十余枝,擲彈筒兩個,機槍兩挺。我傷亡也很大尤其干部傷亡大,主要是因為干部帶頭沖鋒。689團這一仗打的很出色,朱老總親自來我團慰問。在遍布石頭的山溝里集合全團指戰員講話,朱老總說:689團雖然傷亡很大,但這仗打的硬。689團是一個很有戰斗力的部隊,要保持這種作風。部隊不能傷了元氣,總部決定決定給你們補充五百新兵,要保持這個團滿員。朱老總的講話給我們很大鼓舞。各連會后討論時都說咱們能打硬仗,主要是團長帶頭打硬仗。這仗是劉伯承指揮的,他的指揮部在689團右側山上的樹林中,觀察戰斗很清楚,689團打硬仗的作風也是他向朱老總匯報的。1943年我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時,我同組的一位叫王明坤的同志,他當時在129師任測繪股長,長樂村戰斗中他就在劉伯承身邊。我們談起那場戰斗時,他說你們689團和日軍肉搏時,劉伯承興奮的直拍手,連說打得好打的硬,你們團真是無堅不摧。

東進冀南夜戰威縣:馬莊戰斗后休整了幾天。1938年5月初,129師副師長徐向前率領我團和129師771團及騎兵團東進冀南,開辟冀南根據地。我團通過平漢線,經廣宗縣進南宮縣,住在離縣城十幾里的五道寨村休整了七八天。指戰員都是山里人,打仗也是打的山地戰,一到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住大村莊吃饅頭面條,大家都很高興。但對平原作戰就不熟悉了,因此這幾天主要是進行平原作戰訓練。大約5月中旬,我團奉命攻打威縣。威縣距離南宮大約七八十里,當時偵知駐威縣的日軍月二百余人,另外有偽保安隊數百人。我軍隨后進行政治動員和器材準備,每個營捆兩架云梯,每人帶兩天干糧。早上出發,中午到達七級鎮。部隊一邊休息吃飯,一邊進行編隊和分配任務。韓先楚決定二營主攻北門(此時營長顏東山調走,調來另一位營長我不記得名字了),一營在東門佯攻。三營是預備隊。部隊下午六點出發,決定當晚襲擊威縣。11點部隊展開,12點打響。二營兩個連登上城樓,日軍不守城樓而守距離城墻一百米遠的一座高層建筑。在高處用輕重機槍和擲彈筒向城墻射擊,城墻上無地形地物可利用,下城的通道也被火力封鎖下不去,打到4點,兩個連傷亡過半二營長犧牲,一營也未登上城墻。故韓團長下令撤出。二營長和一百多指戰員都犧牲在城墻上,重傷員也未運下來。部隊撤到縣城周邊的幾個村莊對縣城形成包圍態勢,韓團長十分著急和生氣,決心要打下來。他命部隊休息,同時對城內敵情和地形地物進行詳細的偵察,準備再次攻城。第二天團里召開連以上干部會,韓團長對戰斗失利做了總結,同時表達了一定要攻克的決心。他紅著眼咬牙切齒的說:打不下來我韓先楚不算人!他的表態給與會干部很大鼓舞,大家紛紛表示決心一定打下來。會上除哀悼二營長的犧牲外也指出他的失誤,部隊登城后他沒有指揮部隊散開隊形展開進攻,而是獨自拿步槍向敵人射擊放棄指揮的職責。韓團長指出指揮員的職責是指揮,而不是逞個人之勇充當普通士兵,這是有勇無謀戰而必敗的指揮員。會議剛結束,偵查員帶了兩個老鄉回來報告說敵人向西逃跑了。韓先楚氣的說:便宜他們了。隨后派參謀帶各營管理員進城看房子,部隊進駐縣城。我們一進城就詢問城墻上一百多指戰員的下落,居民氣憤地說:日本鬼子在城墻下挖了一個大坑,連活的帶死的都埋了。大家聽了十分憤恨要為他們報仇。韓團長馬上派偵查員向廣宗,巨鹿,平鄉等縣偵察,得知幾個縣的日軍和漢奸都跑向了邢臺。威縣戰斗給敵人很大震撼,敵人怕我再次攻城因此趁夜逃跑。據居民講,敵人逃走時十分狼狽,那次戰斗打死日軍和偽軍百十人,日軍逃跑時把尸體都裝在卡車上運走了,漢奸給埋了。通過這次夜戰威縣,我軍收復了四個縣,對開辟抗日根據地立了大功。689團進駐威縣后,各營和團直屬隊各組織一個工作組到各區宣傳組織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并做擴軍工作。部隊剛要布置軍政訓練,又接到命令要我團打琉璃會(會道門),當時南宮,威縣一帶土豪劣紳利用這個組織保護其財產。這個組織聲勢很大而且很殘忍,129師一個團政委帶兩個警衛員去南宮縣城開會,中途居然被他們截住用鍘刀鍘死。我團來到南宮孫村附近,正遇到琉璃會向我撲來,會徒不穿上衣臉涂紅色,手持大刀梭鏢叫喊如野獸。他們自認刀槍不入,似乎不拍死的向我撲來。因他們都是受騙群眾,韓團長開始命令朝天開槍,結果他們真認為刀槍不入更加猖狂。韓團長命令用八二迫擊炮轟兩炮嚇唬一下,結果兩炮未向密集人群開就把他們嚇得一哄而散。我團乘勝追擊捉了一千多人,繳獲一千多大刀梭鏢。經教育把人放了,會首送縣政府處理,武器焚毀。隨后部隊在威縣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軍政訓練,補充了三四百新兵。7月我團又奉命剿匪,1938年魯西北的臨清,堂邑,清河等縣土匪猖獗,到處是司令。大股的幾千上萬,小的幾十幾百。有一個自稱王司令的聚眾數千人占領臨清,我奉命剿滅之,但他們提前跑了。部隊又返回威縣整訓。

返回太行歸還建制:9月底,我團返回太行歸還344旅建制。行經廣宗,大名,館陶,清豐等縣,沿途消滅了幾個偽保安團隊,在過平漢路時消滅了漢奸扈全錄的一個團。當時他們駐在一個火車站,站里堆積大量物資。韓團長決定突襲,二營從北面,三營從南面,一營從東面攻擊。敵人毫無抵抗力,一小時解決戰斗。這次最大的收獲是繳了大量面粉。團長命令每人扛一袋,走了兩個小時就進入了太行山。休息一夜后,第二天翻了一座大山來到南菜園一帶休整待命。不幸的很,那里正流行瘧疾,沒幾天近一半人染病。團里開會研究對策,除了藥品短缺外,好在有面粉吃,菜也不缺,不到一個月疾病控制住了。到11月我團又奉命向長治一帶轉移,經兩天行軍到達長治。12月又開到子長縣,一直住到1939年5月。此間344旅在高平召開了第一次黨代會。黃克誠做了工作報告,他特別指出:軍隊要在黨的絕對領導下才有活力才有戰斗力,才能發展壯大成為有強大戰斗力的新型人民軍隊。朱老總也從總部趕來參加會議并做了講話,他說:18集團軍是共產黨創造領導的人民軍隊,一定要接受黨的絕對領導。我們在敵后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不受國民黨的約束。他的講話給代表和列會干部很大鼓舞,消除了一些糊涂認識。會上也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總結了經驗教訓。1939年至1940年4月,344旅轉站在晉東南的十幾個縣,因國民黨發動第一次反共高潮,到處搞摩擦破壞。國民黨40軍和閻錫山的部隊駐在我太行根據地的東西兩翼,同時又勾結日軍隨時準備進攻我們。為此我們在政治上就要爭取主動,揭露他們。每到一地我們就召開群眾大會,張貼標語,當時的口號是: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

1940年4月,344旅東進南下支援新四軍。由黃克誠率領687,,689團和旅直越過平漢路東進冀魯豫,688團留在太行歸129師戰斗序列。過平漢路時日軍發現我意圖,派一個團堵截我軍,就在鐵路邊和敵人大戰一天。特務營打的最厲害,傷亡一百多人,營長也犧牲了,我亦擊斃敵人二三百人。撤出戰斗后繼續東進與楊,崔支隊會合。剛會合十幾天日軍就從平漢路調集近萬人向我進攻,我軍為了實現戰略任務,避開敵人,由黃克誠率687,689團和旅直少數人(旅司令部,政治部,供給部,衛生部都留在冀魯豫)南下蘇北加入新四軍序列,皖南事變后改編為第三師,黃克誠任師長兼政委。楊得志,崔田民留在冀魯豫,建立冀魯豫軍區,并分別任司令員和政委,開創冀魯豫根據地。

(來稿者:石冀平,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有修訂)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