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柳漢平,今年87歲,家住郴州市蘇仙區南塔辦事處湘林家屬區,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在全國廣泛開展“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等系列活動中,我應南塔街道辦、郴州市九完小等單位的邀請,向大家講述攻克方形山、金城反擊戰、奇襲白虎團這3個抗美援朝故事。
攻克方形山是我參加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戰斗。1951年5月,還未滿十八歲的我,便在家鄉長沙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
當年8月入朝,我被分配到68軍203師608團3營8連。我們走的都是山路,腳上起滿血泡,11底才到達前線。稍作修整,緊接著便開始實戰演練,準備了3個多月。
當時天氣炎熱,我們每人背著日常生活用品和槍支彈藥,足足有60多斤,行軍十分艱苦,平均每天要走百余里,才到達位于北漢江東岸的一座代號為“方形山”的無名高地。
這個高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南北朝鮮的分界線。我們608團之前已經對這里發動過兩次攻擊,為一勝一敗。1952年9月這次反擊戰中,為了讓敵軍摸不清我軍的套路,我軍將炮火從一次改為多次,慢慢地消耗敵人的耐心,麻痹敵人。
9月底,我軍炮兵就開始向敵軍陣地實施炮擊,在對目標進行破壞性射擊后,即轉入延伸射擊。敵人誤認為我軍將發起突擊,馬上從隱蔽的坑道中進入掩體,在掩體里以大口徑機槍配合敵軍縱深的炮兵對我軍可能的攻擊道路交叉射擊長達半小時之久。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我軍并未發起攻擊,而是在虛張聲勢一陣子后就沉默。如此反復,我軍一連對方形山進行了五輪炮擊,韓國軍隊認為我軍只是對他們的陣地進行火力打擊,而不是進攻。有了這個認識后,韓軍就沒有從坑道里再出來了,而是縮在里面睡覺,敵人的炮火也停止進攻。
9月29日凌晨,我軍悄悄摸出陣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突破了敵前沿陣地,一舉沖上了方形山頂頭,將敵軍全部堵在坑道里。隨后我軍以手榴彈和手雷逐個摧毀敵人的坑道。經過激戰,我軍完全占領了方形山。
在這次攻擊戰中,敵人的飛機狂轟濫炸,只聽一聲巨響,炸彈揚起的土浪將我掩埋。待戰友們將我挖出時已是奄奄一息,在醫院治療一天一夜才蘇醒過來。
金城反擊戰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后一次戰役。1953年6月8日,中美雙方終于達成了“關于戰俘遣返問題的協定”,向和平邁進了決定性一步。但韓國李承晚集團以就地釋放為名,扣壓了朝鮮人民軍2.7萬名戰俘,并狂妄叫囂“單獨干”和“北進”,企圖破壞停戰和談。
為了懲罰李承晚集團,我們20兵團以及第24軍,總兵力達到24萬人,同時集中了1360門火炮,向金城轎巖山的韓國四個師團展開進攻。
1953年7月13日21時,濃云密布,大雨欲來。我軍1000多門火炮在一片沉寂中突然齊聲怒吼,短短20多分鐘內,在東起北漢江、西至下甘嶺幾十里的南朝鮮軍陣地上傾瀉了一萬多發炮彈。到處濃煙滾滾,鉛色的陰云被映成一片紫紅。
經一晝夜戰斗,我們68軍全部完成了突破任務,消滅敵首都師一個多團及第6師一小部,在10公里的正面上前進了7至9公里。
我們8連作為預備隊,進攻從傍晚開始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敵機不時在頭頂盤旋,有時扔下炸彈,我們在戰壕里反擊南朝鮮軍隊,有的戰友犧牲了,我們來不及悲傷,后面的人就得立馬補上,真是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叫苦。
這一仗打得“白虎團”虎威掃地、首都師靈魂出殼,成為南朝鮮軍永遠的痛。
奇襲白虎團是抗美援朝最經典一仗。在金城反擊戰中,203師乃至整個68軍發揮超常,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戰績。
68軍決定由203師609團2營擔負穿插任務,指示助攻部隊607團抽出一個偵察班配屬穿插營。607團在挑選化襲班時,副排長楊育才在偵察排挑選了10名智勇雙全的偵察員,并配上2名朝鮮族聯絡員當翻譯組成化襲班。
14日零時,在穿插過程中,化襲班巧妙地讓過了敵人。他們從一名稀里糊涂尾隨該班的敵軍逃兵口中問出了當晚的口令,并進一步確定了“白虎團”團部的準確位置,以最快的速度插到二青洞指揮所附近。
此時,“白虎團”指揮所正在開會,壓根就沒想到志愿軍會出現在眼前。化襲班分成3個戰斗小組,一頓猛打,當場將“白虎團”團部搗毀,繳獲該團虎頭團旗,殲敵97名,俘敵19名。
我們8連作為第二梯隊,配合兄弟軍隊進攻。由于是夜間作戰,敵人不時發射照明彈,發現我們隱蔽到草木中,便用機槍掃射,那聲音就像下暴雨一樣。我們只好用尸體做掩護,趴在尸體堆下面躲避。待照明彈燃盡,我們又玩強向敵陣地發起進攻,誰都沒有畏懼,但還是犧牲了不少戰友。大家都知道,打仗拼的就是意志!
當日18時,我們203師攻占了月峰山及以南高地,俘獲了從二青洞逃走的敵首都師副師長林益淳。這是我軍在朝鮮戰場上活捉的南朝鮮軍級別最高軍官。
在審訊時,林益淳一直不開口,只知道哭。直到7月27日簽訂停戰協議后,他才感嘆道:“我們吃的是罐頭,打的是自動化,天上是飛機,地下是坦克;看看你們士兵,個個面黃饑瘦,除了牙齒是白的外,全身都是泥土,連人都難以辯認。你們的武器與我們相比差遠啦,既無飛機,又無坦克,不講話就是不服氣!唉,為什么這么好的條件,還做了你們的俘虜?”
1955年,我從朝鮮回國轉業到地方工作。當有人問我為什么要從長沙調到郴州工作時,我笑著說:“服從組織安排。當年與我并肩作戰的那些戰友,不少人犧牲了,他們就沒有機會提任何要求。能活著回來就很幸運了!我根本沒有什么資格居功自傲,給黨和政府提要求。”唉,朝鮮的天氣,晚上出奇的冷,有時達到零下40度,有一半的戰士手腳被凍爛了。我的10個手指在行軍時凍爛,如今伸縮已不靈敏了,每到冬天手指還會癢。
只有經歷過戰爭,才知道和平是多么可貴。抗美援朝這段經歷成了我一生的寶貴財富,每當工作或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我就拿它跟抗美援朝時期對比一下,兩者對比,這點困難算得了什么!
轉眼,70年過去了。我深刻體會到有國才有家,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已達到小康,一定要倍加珍惜。但我們更應該銘記,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們!
講述:柳漢平 整理:張貴付 (郴州市蘇仙區作協)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