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劉建:紀念朱德元帥誕辰135周年 ——艱難的歷程 堅定的信念
點擊:3598  作者:劉建    來源:鳯凰看世界 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1-12-20 09:26:37

 

朱德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他的一生是不斷追求真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一生。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他不斷拋棄舊我,完善新我,在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逐漸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為了尋求革命真理,毅然拋棄高官厚祿,于1922年到北京、上海和法國、德國尋找中國共產黨,最終使自己由一個佃農的兒子和滇軍名將成長為堅強而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朱德找黨的故事

 

1886121日,朱德出生在四川省東北部大巴山西麓的儀隴縣。朱家世代租佃,生活貧苦,從誕生的那天開始,朱德就承受著痛苦的煎熬。從懂事起,朱德就耳聞了有錢人的為富不仁,目睹了地主官吏對窮苦人的欺壓,他深切地感到這個人世“有欠公平”,希望走到外界廣闊的天地“尋找新的生活。”

 

1892年,朱德被家庭挑選到私塾讀書,當時,近代中國正處于劇烈動蕩的年代,私塾先生經常向朱德講述清王朝的腐敗無能,外國侵略者的貪得無厭,甲午戰爭后中國面臨的瓜分危機,維新志士的變法主張,啟發朱德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勉勵他立志報國。這些思想,對青少年的朱德產生了重要影響,使他萌發了拯救中華民族的愛國意識,思索著走出狹小偏僻的山鄉,到大山外的廣闊天地學習更多知識。

 

 

青年時期的朱德

 

1905年,家里借錢供朱德參加科舉考試,朱德順利地通過了縣試和府試,到院試考秀才時,清政府取消了科舉考試。轉而朱德先后考入了南充縣和順慶府的(今南充市)新學堂讀書。在這里,閱讀了鄒容的《革命軍》等進步書刊,第一次接觸到“革命”的字眼,并從親身體驗中逐步感悟它的含義。

 

1907年,在“教育救國”、“強身救國”思潮的影響下,朱德到成都報考上四川通省體育學堂,從此他又步入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社會環境。在那里,朱德以優異成績學完各門課程,同時聽戴假辮子的教師提倡“自由平等”、批評“舊制度”的講課,并且有機會閱讀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此時,朱德的眼界更加開闊,產生了“推翻皇帝,建立一個好的國家”的認識。他多方探聽同盟會的消息,希望自己也成為同盟會員。

 

投筆從戎去

 

1908年,朱德由體育學堂畢業,回到儀隴縣擔任縣高等小學堂的教師。然而,朱德到校不久,舊勢力就對他發起攻擊。對此,朱德勇敢地給予回擊。一年的教書生涯使他看到封建勢力的頑固,新舊思想斗爭的尖銳。這時,資產階級革命派和農民群眾組織的武裝斗爭,有力地震撼清王朝統治的消息也頻頻傳來。面對現實朱德深切地感到“教書不是一條生路”,決定重新選擇新的救國之道。

 

 

朱德(前排左一)與講武堂部分同學合影

 

1909年,23歲的朱德經過70多天的艱苦跋涉終于走進了云南省會昆明的城門。幾經周折,朱德考進了云南陸軍講武堂丙班步兵科,開始接受緊張的軍事教育。由革命黨人控制的講武堂,實際是云南革命力量的重要據點。講武堂的教學大都是仿照日本軍事學校的模式安排的,每天上課六小時,下操兩小時,功課繁重,要求嚴格。

 

朱德這時確信自己找到了一條可以拯救中華民族的道路,他把學習和訓練看作實現救國目標的必要條件,認真學習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努力掌握每個訓練動作的要領,學習成績很快名列前茅,得到同學的敬佩和教官的贊揚。在講武堂這所革命的大熔爐里,朱德的思想迅速地變化著,他設法躲過清朝耳目的監督,如饑似渴地閱讀在學校秘密流傳的各種革命刊物,如《民報》《天討》《革命軍》《警世鐘》《猛回頭》《云南》等。又到由桂赴滇正在等待派遣的青年愛國將領蔡鍔那里借閱了孟德斯鳩的《法意》,有關華盛頓、彼得大帝、明治天皇改革政治的書籍以及共和派猛烈抨擊帝制派的秘密報刊。

 

進步書刊拓寬了朱德的知識視野,他開始擺脫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束縛,平日常與同學集會,討論如何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又同范石生等四人以互助互勵、拯救中華為宗旨,成立了“五華社”。革命思想的教育,革命環境的熏陶,促使朱德完全接受了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第一學期后的一天,他獻血宣誓,秘密加入了同盟會,成為孫中山民主革命旗幟下的一名堅強戰士。加入同盟會標志著朱德立志為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從此,他走上了徹底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的革命道路。

 

滇軍一名將

 

19118月,朱德從講武堂特別班畢業,分配在新軍十九鎮()三十七協()七十四標()二營見習,期滿任左隊司務長、排長等職。課堂上,他耐心地給士兵們講解學科。操場上,他模范地帶著士兵們練習術科。朱德還在“新軍中提倡上下一致,廢除打罵體罰制度,受到士兵們的愛戴”。

 

19111010日,湖北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在武昌發動起義,震驚中外的辛亥革命就此開始。消息傳到云南,朱德立即和事先約好的同盟會、哥老會會員及傾向革命的積極分子20多人在西山腳下秘密集會。

 

1030日,在蔡鍔、李根源等人的領導下,昆明爆發了“重九起義”。當天晚上朱德沖鋒陷陣,在火線上被起義軍總指揮蔡鍔提升為七十四標二營“敢死隊”連長,帶隊參加攻打總督衙門。在攻打總督衙門的過程中,朱德英勇善戰,表現出色,蔡鍔當面嘉獎他:“才華出眾、智勇雙全、軍政兼通。”云南光復后,為援助四川革命,軍政府派遣兩個梯隊入川,朱德任隊官,隨第一梯隊出發。援川軍沿路擊敗清廷駐各地的巡防營,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深受四川人民的歡迎。

 

19124月,成都、重慶兩軍政府合并,四川宣告統一,朱德隨軍撤回云南。5月,云南省軍政府在昆明舉行援川軍慶功大會,會上蔡鍔贊揚朱德:”在云南辛亥革命和援川戰斗中指揮有方、戰功卓著。”授予朱德“光復”、“援川”勛章各一枚,并晉升為少校營長。不久,朱德重返講武堂,任生徒隊區隊長兼軍事教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由此看到了一線希望和光明。朱德此時感到無比欣慰,他熱切地期待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統一、民主、進步的國家。然而他夢寐以求的景況不曾在中國大地出現,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一轉眼之間已經落到反革命的手中。4年后,在時代大潮的推動下,朱德又高舉護國、護法大旗,投身到維護共和制度的戰斗之中。

 

1913年夏,朱德回到原來的部隊,任步二團一營營長。接著隨部奉調滇南,駐防蒙自、臨安等地。朱德駐防滇南兩年多的時間里,辛亥革命后的中國處于大動蕩之中。袁世凱竊踞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務后,賣國獨裁,葬送了革命成果,隨后公然黃袍加身復辟封建帝制。身在偏遠山巒叢林中的朱德,密切關注著國家的命運和前途,對袁世凱的行徑極為不滿,積極準備參加反袁斗爭。

 

 

19151225日,蔡鍔、唐繼堯宣布云南獨立,組織護國軍。圖為任護國軍支隊長時的朱德。

 

191512月,蔡愕抵達昆明與唐繼堯等人秘密策劃,決定在昆明發動武裝起義,組織討袁護國軍進軍四川。朱德在護國戰爭中,憑著強烈的使命感,憑著人民的擁護,巧妙地利用山地作戰,特別是在“棉花坡”戰役中創造了以少勝多的戰績,打出了護國軍的威名,贏得“勇猛善戰,忠貞不渝”的聲譽。他所率領的三支隊受到總司令部的嘉獎,獲得首先進入瀘州的榮譽。朱德因戰功晉升為少將旅長。

 

袁世凱死后,段祺瑞任國務總理,黎元洪繼任大總統,掌握國家權利的仍舊是爭權奪利的軍閥政客,他們在帝國主義的支持操縱下進行著激烈的爭斗。1917年因對德參戰問題發生了激烈的“府院之爭”,結果,段祺瑞重新上臺,對外賣國對內實行獨裁,并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自居,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國會。段的行為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7月孫中山聯合陸榮廷、唐繼堯,揭起“護法”旗幟。唐繼堯任護法軍政府元帥,在云南組織靖國軍征討北洋軍閥,并電令在川滇軍先平川亂然后北伐,任命駐防瀘州一帶的朱德為靖國軍第二軍第十三旅旅長。為反對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維護《臨時約法》的尊嚴,朱德又投身到戰火硝煙中。9月他率部與川軍劉存厚部交戰,12月擊潰劉部攻克瀘州。

 

初識馬克思

 

1918年,朱德奉命移防瀘州期間仍任旅長,兼任瀘州城防司令。他十分同情備受兵災匪患的老百姓,他率部為老百姓剿匪除患。老百姓分別為朱德各建了一個政德碑,上面分別刻著“救民水火”“除暴安良”的字跡。

 

然而,長年的軍閥混戰使國家陷入“四野蕭蕭風雨急,中原黯黯鬼神愁”的悲慘境地,朱德“陷入了一種懷疑和苦悶狀態,在黑暗中摸索而找不到真正的出路”,進而他認識到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無法解決中華民族的出路問題。

 

191710月,俄國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它為全世界的先進分子送來馬克思主義,使人們開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五四運動”興起后,大量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的書刊開始涌入瀘州,朱德閱讀了《新青年》《每周評論》《新潮》等進步刊物,開始從別人的文章中初步了解馬克思主義;了解沒有強權、沒有專制、沒有私產制度的社會圖景;了解蘇維埃俄國的情況。

 

這些知識把朱德帶到了一個新的天地,他常和摯友孫炳文一起討論俄國十月革命為什么能取得勝利?中國為什么屢遭挫折?感到一定是在某個根本性問題上出了毛病。毛病在哪里?他們無法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但卻認識到,用老的軍事斗爭的辦法不能達到革命的目的,無論如何也要到外國學習,看看外國是怎樣維護它們的獨立的。在黑暗、腐朽的社會氛圍中,朱德沒有放棄對光明未來的追求,他努力從苦悶和仿徨中掙脫出來,不倦地探求著中國的出路和自己的前途。

 

1920年,滇軍撤回云南,朱德隨軍回滇。當時唐繼堯已完全墮落為反動的新軍閥和土皇帝,朱德積極參加了顧品珍等人策劃的“倒唐”斗爭。唐繼堯敗走香港,朱德在朋友的勸說下暫時留駐云南任陸軍憲兵司令官及警察廳長等職。任職期間,他盡忠職守,為新政權的建設努力工作。

 

 

1921年春,朱德(前排左三)和部分滇軍將領在昆明合影

 

1921年,昆明學生舉行愛國游行,軍警拘捕了數人,朱德了解情況后,立即釋放被捕學生。同年,昆明地區流行白喉癥,死者甚多,朱德命令軍醫部長采取防治措施,并開辦了一所由警察廳管轄的隔離醫院,控制病況。昆明街道無下水道,雨季污水四泛,他又招請商界人士商議集資修建,為城鎮建設辦了一件實事。朱德還下令禁止煙毒販賣和統一征收地畝捐款,這些措施深受人民歡迎。朱德關心人民疾苦的動人事跡,至今仍銘記在云南人民心目之中。新的職務是符合朱德意愿的,但它卻不能淡化朱德憂國憂民的情思。工作之余,他請來外語教師,學習外文攻克語言關,為出國尋求真理作準備。

 

1922年春,唐繼堯重新打回昆明,控制云南,朱德再也無法忍受,憤然離滇尋求新的道路。5月,朱德抵達重慶,受到川軍第二軍軍長楊森的熱情款待,許朱德以師長職務,要求他留川幫助自己與其他軍閥爭雄。立志尋求救國救民新路的朱德,婉言謝絕楊森,毅然登上北往的旅途,他去尋找孫炳文,共商出國大計。

 

婉拒孫中山

 

 

1922年在上海時的朱德

 

19227月初,朱德的好朋友孫炳文告訴正在北京的朱德,他的好朋友李大釗去年參與組織了一個新黨——中國共產黨。這個黨與國民黨不同,是代表工人階級利益,代表貧苦大眾利益的。孫炳文向朱德介紹,中國共產黨黨綱就是反對封建軍閥魚肉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華,號召勞動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奪取全國政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朱德聽后,當即表示要去見李大釗,要求加入這樣的先進政黨。很不巧,他們趕到李大釗那兒正巧李大釗到南方去了。

 

孫炳文說,我們要到歐洲去勤工儉學,要從上海走,可以到上海找另一位中共領導人,黨的中央局書記陳獨秀。不久,朱德經過北平返回上海,去找正在上海的中國共產黨負責人陳獨秀。恰好這個時候,朱德的好友金漢鼎也到了上海,他對朱德說,孫中山最近從廣州來到了上海,很想見一見滇軍的將領。當時,孫中山比朱德要大20歲,是朱德從青年時代起就十分景仰的革命先行者。于是,朱德隨同孫炳文、金漢鼎在法租界的一幢寓所里見到了他仰慕已久的孫中山。這時,孫中山由于所依靠的粵軍將領陳炯明在英帝國主義和直系軍閥的支持下發動武裝叛亂,被迫離開廣州回到上海,他正在籌劃如何奪回廣州,重建共和政府。他打算借助滇軍的力量,討伐陳炯明,希望朱德等能夠重返滇軍,助他一臂之力。朱德雖然同情孫中山此時的處境,但是,10多年的親身經歷使他對孫中山希望借助一部分軍閥的力量去打擊另一部分軍閥的做法已不再相信。

 

孫中山對朱德說:“怪我缺乏知人之明,致使錯用陳炯明,給革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朱德回答:“這些大小軍閥,往往打著革命的旗號,拿著國民政府的供奉,可羽翼一豐便調轉槍口向革命進攻!大總統,您應該有一支自己的軍隊,一支真正為國民而戰的軍隊!”孫中山欣慰地說:“好,我黨有你們這樣的忠貞之士,何慮革命不能成功?如果你們回到已移駐廣西的滇軍中去,組織滇軍到廣東攻打陳炯明,并答應先付給軍餉10萬元。重整軍威,打回廣州,如何?”金漢鼎接受了這個要求,朱德則婉言謝絕孫中山,因為他已經下定了出國學習的決心,并向孫中山說明了緣由。孫中山向他建議:“如果要出國學習,不如到美國去。美國科學發達,又沒有封建背景,相反有許多進步的制度。”朱德說:“我們愿意到歐洲是因為聽說社會主義在歐洲最強大,歐洲已經出現了新的社會力量,也許對我們更有好處。另外,作為一個軍人,還想親眼看看歐洲大戰的痕跡,學一學那次大戰的經驗教訓。”孫中山表示:“這個主意好。學成歸來,仍然可以報效祖國嘛!革命前程遠大,雖然各人選擇的道路不同,但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強盛。”

 

受挫陳獨秀

 

8月下旬,朱德懷著極大的期望和孫炳文一起到上海拜訪陳獨秀。他向陳獨秀說明,自己報考過云南陸軍講武堂,在滇軍中擔任旅長,參加過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并明確表示到上海來尋找共產黨、要求加入共產黨的愿望。陳獨秀說:“要參加共產黨的話,必須以工人階級的事業為自己的事業,并且準備為它獻出生命。像你這樣的舊軍隊的高級將領,需要長時間地學習和真誠地申請,要以工人階級的世界觀為自己的世界觀。”

 

朱德說:“盡管我是一名軍閥部隊的軍官,但我的部隊是紀律嚴明的,是不騷擾百姓的,我愿意加入共產黨。”然而,陳獨秀對朱德問道:“你是國民黨員了,共產黨與國民黨是有區別的,你知道區別在哪里嗎?”朱德回答:“如果為了個人的享受,我就不會來找共產黨了,我可以回到軍閥部隊中去,可以成就個人的功名利祿,但我正因為要拋棄這些,為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奮斗,所以,我才選擇了共產黨!”然而,陳獨秀并沒有對朱德的入黨要求明確表態,既不說同意吸收朱德加入中國共產黨,也不說反對朱德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問朱德是否讀過《共產黨宣言》和馬克思的《資本論》。

 

朱德回答沒有。朱德說:“我一直在軍隊,西南又地處偏僻,這些書籍很難找到。不過,看過一些您和李大釗先生主編的雜志,像《新青年》《新潮》……”陳獨秀認為朱德對馬克思主義知之甚少,便找來一些馬克思主義的著作讓朱德學習。朱德當即表示:“我可以學,盡快補上這一課,做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朱德本以為接下來陳獨秀會同意他加入共產黨,但是,陳獨秀仍然沒有任何這方面的表示,他告訴朱德,“共產黨是極為嚴密的組織,與國民黨不同,不是申請一下或者經人勸說就可以加入的,我們現在發展黨員,都是在一起共事參加革命活動經過考驗認為合格才發展的,共產黨員必須有堅定的革命意志,必須經受嚴峻斗爭的考驗,而且,這樣的考驗不是一個很短的時間,而應該是長時間的。

 

我覺得,像你這樣的身份,還是回到舊的軍隊去起積極的作用比較好,站在國民黨那兒幫助革命也是一種辦法,何必非要參加到中國共產黨中來呢?”朱德要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愿望沒有實現,剛剛叩開準備進去的大門卻被砰然地關上了,朱德后來回憶說:“那些日子真難過,我感到混亂和絕望。我的一只腳還站在舊秩序中,另一只腳卻不能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

 

幸遇周恩來

 

 

旅歐時期的朱德

 

在中共最高領導人那兒“碰了壁”,絕望中的朱德并沒有放棄追求真理的信念,而是極為虔誠地翻閱著陳獨秀給他的幾本革命理論書籍,這里面包括了陳獨秀的幾本著作。這時他已認清學習馬克思主義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在國內雖然加入共產黨受挫,但此時的朱德已拿定主意,他要到歐洲去,要到革命的發源地去,去接觸原汁原味的革命真理。

 

 

朱德從上海到歐洲的路線圖

 

到了法國巴黎,朱德和孫炳文住在一個中國商人的家中。一天,房主告訴朱德,聽說一些到法國留學的青年學生組織了一個叫共產黨的團體,這個組織的負責人叫周恩來,此時正在德國柏林。這時,朱德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他和孫炳文決定,乘火車前往柏林。

 

 

朱德和孫炳文在伯林合影

 

1022日,朱德和孫炳文在柏林瓦爾姆村皇家林蔭路找到周恩來的住址,心情十分興奮。見到周恩來,朱德說明了來意,他介紹說:“我叫朱德,字玉階。他叫孫炳文,字濬明。”談話中,朱德了解到周恩來才24歲,比自己小12歲,心底由衷地感到佩服。朱德把自己為了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從云南找到上海,再找到歐洲的經歷一股腦兒地說了出來。他傳奇般的經歷和堅強的意志深深打動了周恩來的心。周恩來細心地傾聽,不時地在本子上記著。其間,孫炳文也表示想加入共產黨。

 

朱德全部講完,周恩來略加思忖后對朱德說:“大哥,你們還沒有吃飯吧?如果沒有,我們先一起吃飯再說。”吃過飯,周恩來問清楚朱德、孫炳文他們居住的地方,表示有關入黨的事,還要繼續交流,并最終要征得張申府的同意。在接下來的6天中,周恩來天天與朱德接觸、交談,終于摸清了朱德的真實想法,知道他是舍棄了所有,一門心思要投入先進政黨的懷抱。通過交流,周恩來發現自己與朱德情趣相投,都喜歡蘭花和音樂,他們也交流對貝多芬音樂的感悟。

 

周恩來對朱德、孫炳文說,我們同意你們的入黨要求,由我做你們的入黨介紹人。朱德和孫炳文喜出望外,幾乎都熱淚盈眶:“真的嗎?”周恩來撫慰道:“真的,你們太激動了!”朱德喜極而泣:“我……朱德闖蕩半生,今天終于……終于像唐僧上西天取經一樣,得成正果,得遇……得遇知己!謝謝你,恩來同志。”但周恩來馬上對他們叮囑道:“在沒有正式批準之前,我們可以接收你們為候補黨員。根據目前的形勢,你們不能對任何人說自己的中共黨員身份,這事必須保密,不能公開。”朱德在入黨之前已經是滇軍名將,在任滇軍第三混成旅旅長時,收入就有15200元,但接受了共產黨的新思想,要為人民打天下,他毅然拋棄了一切優厚待遇,甘愿艱難困苦,尋求革命真理。

 

 

 

朱德填寫的中共旅莫支部和共青團旅莫支部黨、團員調查表

 

后來,直到南昌起義開始前,黨組織才公開了朱德的共產黨員身份。而正是因為有了朱德,人民軍隊才在南昌起義受挫的情況下走出了困境。南昌起義部隊余部在朱德帶領下,經過“茂芝會議”和“贛南三整”,堅定了革命信念,保留了革命火種,并把在“湘南起義”后壯大的革命隊伍帶上井岡山同毛澤東帶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最終將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朱德一生追求真理,一生堅定信念,一生“不忘初心”。毛澤東同志稱贊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榮”。

 

朱德同志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為中國革命成功、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豐功偉績,為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勛,深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愛戴和崇敬。朱德同志在畢生奮斗中表現出來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風范,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

 

來源:鳯凰看世界微信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