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張挺博丨關中農村:童年時過年的回憶
點擊:  作者:張挺博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3-01-22 00:34:06

 

1.jpg 

 

“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干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艱苦抗疫的寒冷冬夜,聆聽兔年春節走來的腳步聲,感受習近平總書記新年賀詞傳遞的溫暖,每一個平凡的你我,仿佛都看到了自己一年來全力奮斗的身影。一聲聲暖心的問候、一句句真摯的“點贊”,讓我們笑中帶淚、淚眼含笑卻又滿懷豪情。心懷美好夢想,每一位了不起的中華兒女,以奮斗的姿態風雨兼程、篤定前行,踏石有痕、抓鐵有印。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餃子、蒸年糕,打燈籠、放鞭炮。”這是小時候喜歡的一首兒歌,那個時候對于“年”的盼望很多很多,所以過年就成了孩子們一年中最快樂的事情。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進了臘月門,天天有年味。從臘月初一到大年三十,人們迎年、忙年、樂年的氛圍越來越濃。年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對于年,人們追求的是一種歡樂的心情,一種大人孩子對美好生活的感受,一種希望日子平安富足的愿望。年里面所蘊含的那種韻味和親情,始終深深地縈繞在每個華夏兒女的心中。我的家鄉三秦大地的關中地區六十年代農村過年和全國各地一樣,也有自己獨特的過年習俗。

 

(一)臘八年

 

臘月初八,過年的序幕徐徐拉開。喝臘八粥肯定是少不了的。臘八粥是用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各種豆子混合在一起,熬成香氣四溢的粥飯。除了臘八粥還有臘八菜,把紅蘿卜、白蘿卜、豆腐等一些菜蔬,切成小方塊用油炒熟的。然后就著臘八粥里一起吃,也非常可口。臘八節也要吃炒菜、喝酒,稱之為過小年。

臘八節后男人就要忙著辦年貨了。購買敬祖先的祭品、過年禮品、包粽子的蘆葦葉、江米、肉類、蓮藕及其他各種菜蔬食品。女人著手用白苞谷釀稠酒。因為白玉米釀成的稠酒顏色比較鮮亮,待客體面。

農村時臘月里家家戶戶房頂上的煙囪道,一天到晚不停地冒著熱氣騰騰的煙霧,那都是家庭巧婦正在蒸煮各種主食的信號。

 

(二)大掃除

 

劈好的柴禾堆滿了墻根,院子清掃得干凈,豬圈添了一層新土,鋤鐮锨镢也收拾入庫。還有一項重要工程就是家里的大掃除。戴上一頂草帽,穿上件肥大的舊衣裳,趁著飯后陽光明媚,男人們把女人和孩子從屋里喊出來,自個兒里里外外地清掃起來。先里里外外、旮里旮旯清掃一番,把一年中沉積的灰塵一掃而光。直到掃得墻壁清亮,再把灰土倒了出去,灰頭土臉的男人才有工夫露出欣慰的笑容。這不僅關系過年的整潔,更重要的是寓意來年的時運。清掃完,就要刷白墻面。60年代到70年代,關中農村基本還是用土坯磚做成的糊基砌筑的土墻,墻面也是泥巴抹的。刷白墻面時先用加了麥秸的粗泥打底,再用加谷糠的細泥罩面。土質墻面必須用“白土”刷墻。這樣才能和墻面粘牢。刷墻一般用舊笤帚,有條件也可用棕刷子。屋子小、人手多一天刷完,屋子大、人手少得兩天完成。刷白墻面,屋里、屋外、庭院、門前煥然一新,走近可聞到彌漫的泥土清香味。

 

(三)貼窗花

 

接著就是糊窗紙、貼窗花。這項工作在臘月二十六、七、八以前完成。一進入臘月,手巧的姑娘和媳婦們互相交換各自保留的窗花樣子。窗花樣打濕貼在白紙上,拿到煤油燈上熏黑,窗花樣子就印在紙上了。稱之為“熏窗花”。然后把幾張白紙和窗花樣子沓在一起,用細紙條捻成小紙釘或者針線縫牢固定好,再用專門的小剪刀剪窗花。一次剪出來就有好幾張。再下來就是用顏料染色,按圖案中枝葉果實的內容渲染成五顏六色,貼到窗戶紙上,遠遠看去花花綠綠,大大增加了節日喜慶氣氛。

殺豬,是關中農村齊心幫忙的事兒,只要一聲招呼,熱心的鄉黨紛紛來家里幫忙。你看,鄉黨們殺豬宰羊忙得不亦樂乎,每天天不亮就給豬的長鳴所驚醒。殺豬的時候有人去拉前腿,有的去扯后腿,旁邊看的鄉黨估量這只豬有多少斤重,有多少斤油。到了分肉的時候,東家三斤西家五斤,不大一會兒就被鄉黨們一一買走。

養了一年的大公雞,這時也到了宰殺的時候。

 

(四)蒸年饃

 

到了臘月二十七、八蒸年饃。關中農村有專門的蒸饃鍋,直徑至少50公分以上,鍋較深,至少放兩層荊篳蒸層,再加一層草圈,一次可以蒸三層。頭天晚上就開始發酵起面了。年饃一鍋一鍋的蒸。蒸饃至少進行一整天。蒸的饃品很多,一般有豆腐包、豆沙包、粉條菜包、實心饅頭,還有串走親戚的花禮饃、來客回禮的棗花饃、鉈鉈饃,林林總總品種繁多。臘月二十八、九,開始作肉食,主要是蒸碗子。臘月二十九,貼春聯,貼門神,換灶爺。除夕就開始正式過年。白天喝稠酒,吃炒菜,晚上下餃子,聽秦腔。

?

(五)聽秦腔

 

“祖籍陜西韓城縣,杏花村中有家園……”秦腔是西北地區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古時陜西、甘肅一帶屬秦國,所以稱之為“秦腔”。因為早期秦腔演出時,常用棗木梆子敲擊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傳全國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體系,對各地的劇種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并直接影響梆子腔成為梆子腔劇種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藝樸實、粗獷、豪放,富有夸張性,生活氣息濃厚,技巧豐富。

2.jpg

 

和說軟語的南戲不同,秦腔是從心里“吼”出來的。在八百里關中大地,若不是“吼”秦腔,如何能與這厚實的土地和厚重的歷史相得益彰。若不去“吼”秦腔,如何來表達秦川關中人們的熱情和赤忱?看著樸實無華的關中小院,看著小院里樸素豪爽卻活得如此深情的人,歇腳納涼,逢年過節,唱秦腔;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到處聽得到秦腔;老人小孩,姑娘媳婦,都能‘吼’兩嗓子秦腔。邊聽著秦腔,臨睡覺前,家庭主婦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全家新衣裳,鋪在睡覺蓋的兩層被子之間,這樣初一早上穿起來暖和舒服。

除夕夜的那一頓年夜飯,在農村孩子們眼里,是一年中最為香甜可口的一餐,大口吃肉,滿嘴流香。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年夜飯已不像過去那么“誘人”。常見的情形是,全家人一邊圍坐在桌邊開心地吃著年夜飯,一邊觀看電視節目。爽朗的笑聲從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的窗口里飄溢而出,村里村外,喜氣洋洋。

 

(六)年初一

 

從大年三十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年的感受最濃最深厚。午夜時分,是放鞭炮的時刻。這時候,火光四射,響聲連天,成了歡慶的海洋,此刻也是年味最為沸騰的時刻。門上大紅的燈籠映照著鮮艷的春聯,村子里一下子進入歡樂的高潮。

正月初一一大早,男女老幼大人小孩都穿著新衣服,歡歡喜喜的過大年了。一早家里的堂屋供桌上,靠墻擺放上祖先的牌位,點上蠟燭,老少男丁依次上香跪拜祖先,給族中、屯上的長者拜年,往往是家里來了一撥又一撥,磕頭拜年的人絡繹不絕。村里的男人們會拿出村里的鑼、鼓,輪流替換,歡天喜地敲打起來。鑼鼓演奏得嚴格按鑼鼓樂譜敲擊,最常見的鼓樂譜調是“秧歌”和“社火”兩種。鑼鼓喧天,村里頓時洋溢著節日熱鬧的氣氛,年氣格外濃郁。過年時,村里一般會架設一個大秋千供孩子們玩耍。

初一還有熱鬧就是大隊干部敲鑼打鼓給烈軍屬們拜年。

從初五到十五,喜慶的氛圍連綿不斷,走親戚、擺宴席、扭秧歌、看秦腔、吃元宵、猜燈謎……熱鬧的花樣比比皆是,年味純樸而濃郁。

 

(七)臊子面

 

臊(sào)子面是陜西特色傳統面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在陜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等地方流行。臊子面歷史悠久,其中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雞蛋等,做法簡單。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對于陜西人來說,臊子面的配色尤為重要,黃色的雞蛋皮、黑色的木耳、紅色的胡蘿卜、綠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既好看又好吃。

岐山臊子面是關中地區的傳統特色面食,屬于臊子面的一種。傳說起源于周朝,有其悠久的歷史。清代已經很馳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點是: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岐山面在關中地區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喪、逢年過節、孩子滿月、老人過壽、迎接親朋等重要場合都離不開。

 

(八)走親戚

 

初二開始走親戚了,先來的必然是女兒女婿,其次干兒干女。再下來就是其他小輩親戚了。接待來客少不了七碟子八碗,臊子面,常見的菜肴有豆腐炒粉條、肉炒蓮菜片、醋溜紅苕絲等。當然,蒸碗子是少不了的。待客喝的稠酒、白酒都是溫熱的。主食大部分是豆腐肉臊子面。年夜的餃子熱氣騰騰地上桌了。包餃子的時候,為圖吉祥如意,大人們會在餃子里包進一部分硬幣、大棗,誰如果吃到,預示著一年財源茂盛、早早發財。大人們還會在院子里生上一盆火,帶著孩子們供天地和列祖列宗,按照風俗接財神迎喜神,燒香磕頭,祝愿平安幸福。接著,大人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壓歲錢,一一發到孩子們的手里,孩子們拿到盼望已久的紅包,過年的滿足勁兒也到了最高峰。

 

(九)送燈籠

 

過了初十,開始長輩給孩子們送燈籠。一般都是舅舅、姑父、姨夫、干爹等男性長輩來送的。因為女主人還得留在自家待客,是走不開的。送燈來不外乎紅色火葫蘆、大亮子花燈、蓮花燈幾種。一般送燈都是兩個燈、一把小蠟燭、一捆麻花。燈籠送到十二歲,孩子到十二歲了完燈則要送大紅宮燈,待客也是非常隆重的。玩花燈一直進行到正月十五才結束。人山人海的集市上,大人和孩子不停地走走瞧瞧、討價還價,清脆的鞭炮聲、爽朗的叫喊聲此起彼伏。

3.jpg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從小年開始,街頭巷口就陸續見到放鞭炮的孩子們。按照農村鄉下習俗,小年、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五、十五,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的。只不過,小年是中午放,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五、十五是晚上放,這是正式的放炮時辰。鞭炮是農村孩子過年的寵物。鞭炮在空中爆響的一聲聲轟鳴,把寒冷冬夜里原本寂靜的農村一下子變得熱火了起來。

 

(十)年過了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年的歡樂達到最高潮。村村鬧社火、放花火。緊張忙碌和暫短歡樂之后,一切回歸平靜。孩子們準備上學,大人們又為新一年的生計而奔波操勞了。年就算過完了。

年,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對于年,人們追求的是一種歡樂的心情,一種大人孩子對美好生活的感受,一種希望日子平安富足的愿望。年里面所蘊含的那種韻味和親情,始終深深地縈繞在每個華夏兒女的心中……

 

(作者系中國聯通政企客戶事業群高級政工師;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