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個在紅軍長征中,有一支紅軍川滇黔邊游擊隊的故事。故事開始是這樣的。1949年解放大軍進入西南地區。在大軍前進的路上,突然看到有幾十個中年農民打扮的人走上前來。他們一來就向解放軍的首長詢問,周恩來首長在哪里,我們要找周恩來首長。部隊的干部感到很驚訝,也很奇怪,這是一群什么人吶,怎么上來就要找周恩來同志。部隊首長不敢冒然行事,就把情況向上級做了匯報。
上級來了一位領導干部。這位干部也完全不了解到底發生了什么情況。他們細細詢問了這群農民。這些中年農民開始講述事情的過程。
1935年,紅軍長征到了西南地區。這個時候或許遵義會議即將召開,也或許遵義會議剛剛開完。但是中革軍委已經決定,為了掩護紅軍主力的順利轉移,要在川滇黔地區組織一支紅軍游擊隊。最后,紅軍主力各部抽調了一共四百余人來組織這樣一個隊伍。在這支游擊支隊與主力紅軍分別之前,周恩來專程到游擊縱隊的駐地做了動員講話。他說,“根據目前情況,紅軍要在川滇黔邊創建新蘇區,抽調你們組建川南游擊縱隊,一是要在川南開展游擊戰,牽制和打擊敵人,配合中央紅軍戰略轉移;二是要保護、安置好傷病員;三是創建根據地,建立蘇維埃政權。”周恩來最后語重心長地勉勵說:“你們要服從中央決定,高高興興地在川南堅持戰斗,直到取得最后勝利。我們今天在這里暫時分開,將來是會見面的。”
周恩來對這支游擊縱隊的講話,十幾年來一直都讓部隊的戰士們牢牢地記在心里。在與主力紅軍分手后,這支不到一千人的游擊縱隊在川滇黔交界之處,狠狠打擊著國民黨軍隊,而且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這些勝利讓國民黨方面一直以為,這支部隊就是紅軍主力。他們誤認為,主力紅軍并沒有離開這一地區,所以國民黨方面就展開大規模部署,準備消滅這支紅軍部隊。
這支紅軍游擊縱隊還廣泛開展對群眾的宣傳和動員工作,以獲得這個地方群眾的支持。然而,畢竟隊伍數量有限,而且一直沒有能夠建立起更大面積和更加穩固的根據地。部隊的彈藥與后勤補給一直都非常困難。但是這支紅軍部隊的士氣一直不減,而且他們仍然利用各種機會去打擊和消滅敵人。
然而,由于眾寡力量的懸殊,部隊減員很大。后來,由于一個游擊隊的支隊長叛變,向國民黨方面透露了這支紅軍部隊的大量信息,國民黨終于了解到這支紅軍隊伍的具體情況。國民黨就更加大了對這支紅軍隊伍的圍剿力度。有一次,一支部隊遭到國民黨軍隊的伏擊,受到了很大損失。時任川南地委書記的徐策受傷被俘,當場就被國民黨軍隊殺害。
這支紅軍隊伍在敵后堅持了十五年。一直到解放戰爭延伸到大西南地區,這支部隊只剩下一百多個戰士了。他們終于看到了勝利,他們也勝利地完成了當年中央交給他們的任務。這支隊伍的戰士們牢牢記住當年周恩來對他們講過的話,他們堅持一定要見到周恩來同志。
由于當時的時局變化很大,這支堅持下來的紅軍游擊隊沒有能夠參與到解放戰爭后期的戰斗和任務。他們中的大多數留在當地從事地方黨政工作。他們自然也沒有機會到北京去見周恩來。這應該也是他們戰斗生涯中最大的遺憾。他們當中有兩位女同志,后來輾轉在1938年到了延安,見到了周恩來與鄧穎超同志。她們向周恩來和鄧穎超同志講述了她們這支隊伍的戰斗經歷。周恩來深情地對她們說:“你們雖然沒有走到延安,便你們走得比我們更艱難呀!”鄧穎超同志說:“戰斗太頻繁殘酷,難以堅持下去,拖得太久了。烈士精神永存,將鼓舞人民繼續前進。”
看到這支隊伍的戰斗經歷,以及他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心里也是澎湃不已。他們經歷的艱苦,經歷的流血犧牲,足以感動我們今天的人們。但是有一點,讓我更加敬佩。那就是他們在那樣的一個年月,基本就相當于孤立無援。但是他們革命精神不減,戰斗意志不減,革命理想信念不滅。這更是難能可貴的。
試想,這些紅軍戰士們,遠離大部隊,遠離黨的上級組織,甚至與黨的組織脫離了一切聯系。但是他們依然保持的革命的樂觀主義,相信革命一定會勝利。而且他們在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依然保持著旺盛的斗爭精神。除了個別人當了叛徒之外,其他戰士中沒有人當逃兵,沒有人哀聲嘆氣,沒有人驚恐萬狀。這樣的革命意志是多么難能可貴呀!那些跟著大部隊繼續長征的戰士們,當然也是好樣的。鄧小平說,當年他就是跟著走。能跟著走也很勇敢。而那支紅軍游擊隊離開了戰友,離開了上級,卻依然能夠保持旺盛的斗爭意志,仍然能夠把斗爭堅持到底,這要比跟著走不知要艱難多少倍。跟著走的紅軍戰士,從某種程度上,由于跟許多同志們在一起行進,在一起戰斗,沒有太大的精神壓力。而川滇黔紅軍游擊隊的戰士們,幾乎是孤軍奮戰,他們的壓力要大得多。在這樣的壓力下能夠繼續進行戰斗,那得有多么強大的精神力量啊!
我們的先烈們,我們的革命先輩們,他們的事跡,他們的精神,在今天的一些人們看來,距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但是看到這支紅軍游擊隊的事跡,我感覺到,我們今天的人們完全有理由繼承這樣的革命精神和斗爭意志,而且也完全應該做得到。像美國電影《第一滴血》中的藍博,在好萊塢那里算是一個孤膽英雄。但這個好萊塢制造的英雄在美國的現實中是否存在過,這是存在很大疑問的。而我們的紅軍游擊隊,說他們是孤膽英雄是在埋沒他們,他們這個英雄的戰斗群體,比起藍博一類虛構英雄來,不知要高大多少萬倍。他們中大多數不過是普通的農民。但是他們參加了紅軍,參加了革命,而且經歷了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難以想象的苦難和艱辛。而他們對革命的信念始終不改,革命的熱情始終高漲,這才是最為艱難的啊!我們為我們中國革命有這樣的英雄而自豪,我們為我們的黨有這樣堅定的戰士而驕傲。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最寶貴的基因,這樣的基因會一定傳承下去。中國共產黨人所開創的共產主義事業一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1936年,小男孩為證明參加過長征,對毛澤東坦言:不信可以問賀龍
2022-10-18葉劍英五談長征“草地電報”,毛澤東感嘆一生:是他“救了黨,救了紅軍”
2021-12-06?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