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1964年是紅軍長征出發30周年,全軍上下和文藝界紛紛籌備紀念活動,歌頌和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提振全國人民的革命熱情。
14歲就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蕭華將軍,是長征的親歷者,許多報刊都曾邀請他撰寫回顧長征的文章。
那么,蕭華將軍會為這次活動,獻上什么樣的禮物呢?
蕭華,原名蕭以僔。1964年,由于長期超負荷工作,蕭華患上了嚴重的肝炎。4月下旬,經中央軍委安排,時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的蕭華上將與夫人王新蘭來到西湖療養。
對于長征,蕭華有著難忘的記憶。他一直想創作一部表現長征的作品,但因工作繁忙,始終未能動筆。這一次,蕭華終于有了圓夢的機會。
經過一番斟酌,蕭華決定以組詩的形式進行創作。他從長征的歷史進程中,選取了遵義會議、四渡赤水、過雪山草地等12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完成了組詩的整體結構。
蕭華的夫人王新蘭見證了蕭華創作的整個過程,并給創作提供了不少靈感。
馬子躍 《長征組歌》首演演員
蕭華問他夫人:“你給我講一講,你過雪山草地,想什么了?”
他夫人說:“當時是小娃娃,想不了很多,感覺就是冷、餓和走不完的路。”
蕭華說:“可以了”,然后就把“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這句歌詞寫出來了。
長征路上的一幕幕畫面,演化成蕭華筆下一段段飽含深情的詩句:被迫離開根據地時的迷茫和不舍、艱難的行軍、殘酷的戰斗、英勇犧牲的戰友、過雪山草地時的艱險……
然而,由于長時間的情緒波動和超負荷寫作,蕭華的病情日益加重。
蕭霞 蕭華上將之女:
經過幾十個日夜的努力,12首組詩終于創作完成,取名《長征組詩——紅軍不怕遠征難》。
蕭華讓秘書把初稿送往北京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之后又修改了七八次,直到11月中旬才定稿。
隨后,蕭華決定為其譜上曲。他點名把這個任務交給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并要求創作出一個比較通俗、易學易唱、具有民族特點的曲子。
戰友文工團接到任務后立即進行部署,決定由具有豐富聲樂創作經驗的副團長晨耕、生茂、唐訶與擅長寫分聲部的遇秋四位作曲家組成一個譜曲班子,對《長征組詩》中講述長征內容的前10首詩進行譜曲。
1965年4月上旬,譜曲工作終于完成。他們將蕭華原作標題《長征組詩》改動為《長征組歌》。隨后,四位作曲家帶著初稿前往杭州向蕭華匯報,為了充分表現出創作的效果,他們四人組成了一個臨時演唱小組。
接下來的幾天里,蕭華不顧身上的疾病,每天用一個上午講解兩首歌詞,詳細講述了組詩的創作過程和對音樂的要求,以及長征途中與歌詞相對應的歷史故事。
1965年7月19日,戰友文工團到天津人民禮堂預演《長征組歌》,接受詞作者蕭華的審閱。
第一曲《告別》剛剛結束,蕭華就泣不成聲,臺下也哭成一片。
演出結束后,蕭華十分感慨地說:“同志們,看了演出我很感動,我的病好像已經好了一半,你們也是給我做了活的思想工作。你們演出得很好,感激你們!”
隨著正式演出時間的臨近,《長征組歌》已然呼之欲出。
人們翹首以盼,靜待這部紅色經典史詩拉開大幕!
(來源:“CCTV國家記憶 ”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