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戰爆發了。
秦將王離率領20萬常備軍與章邯率領的30萬驪山動員部隊匯合,以秦國舉國之力大舉攻趙,將趙王歇包圍在了巨鹿,無奈之下,趙王派使者向各諸侯國求援。
彼時,由于懼怕暴秦,六國軍隊裹足不前,只敢支援糧草和軍械,不敢跟秦軍正面交鋒,數月的作壁上觀導致關東軍的糧食都快耗盡了。
這個時候,年輕的項羽跳了出來,違背楚國權貴們不可輕易挑釁的命令,率領楚軍渡河后,命令全軍砸了吃飯的家伙,鑿沉運輸的載具。 沒有了退路的楚軍,只能硬著頭皮跟秦軍死磕。 而這個時候,原本作壁上觀的各路盟軍突然看到了機會,迅速跟著項羽去攻擊,打得秦軍慘敗,也讓項羽一戰成名。 如今,相似的局面再一次出現。 本周,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能源大動脈,北溪1號和2號管道的3條支線同時遭到破壞爆炸,天然氣不斷噴涌而出,將大片海面染白,形成直徑超過1公里的“氣泡圈”。 一時之間,管道究竟是人為還是事故眾說紛紜。 不過在政事堂看來,答案并不復雜。 這種埋在海底的管道別說都是30年以上的設計使用年限,別說自己壞掉,想憑借民用設備將其破壞都極其困難,更別說同一時間將三條直線全部爆掉,幾乎可以確定就是人為的。 而且,管道那么長,可以作案的地方很多,爆炸的地區既很巧合在在北約成員國丹麥的海域內,又碰巧在不易進行修復的深水區,明擺著就是不想讓俄羅斯有機會在這個冬天能夠維修這個管道。 在過去的半年時間里,兩條北溪管線是俄羅斯對歐盟最重要的籌碼,通過反反復復的檢修和斷氣,操縱著歐盟選民們的情緒,冬天的威脅也成為懸在眾多歐洲政客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雖然北溪天然氣管道已經停止輸氣一個月,但是管道里面充盈的天然氣,為俄羅斯與歐盟提供了巨大的戰略模糊空間,也使得歐盟領頭羊的德法在俄烏沖突中保持著曖昧,北約各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始終難以達成共識。 如今,北溪管網的被毀,頗似佩婆的強行訪問,導致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戰略模糊不存在了。 歐盟的“綏靖派”政客也無法再指望俄歐之間緩和,歐洲憤怒的民眾們也無法再呼吁取消俄羅斯的制裁,大家都不能寄希望于俄羅斯北溪管道的高抬貴手,只能與寒冬直接面對。 如果政事堂猜的沒錯的話,這是北約內部強硬派們“項羽”的獨走,在俄羅斯推動四洲公投之際,通過破釜沉舟式的攤牌,逼著曖昧了大半年的歐洲跟著北約走,一起參與對俄羅斯的圍剿。 甚至可以說,本次俄烏戰爭期間北約少壯派炸北溪管道,跟97年空襲南斯拉夫期間北約少壯派炸我大使館頗有相似之處,而這也是為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是破壞,但美國國務院仍然對此不置可否,西方的主流媒體普遍也對此降低輿論溫度。 接下來的劇本,大概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97年的劇本,俄羅斯抓住北約少壯派的漏洞和政局,在全球大肆宣揚美國破壞歐洲的能源主權,導致歐盟與美國離心離德,孤立美國的石油軍工集團。 一個是22年的劇本,俄羅斯對此憤然不已,將怒氣撒在臨近的烏克蘭和歐盟身上,用無差別的攻擊和罵戰甚至對俄境內外國人攻擊來傾瀉自身的怒火,導致圣母心又沒有退路的歐盟對俄羅斯憤然分手。 這對于我們來說無所謂,前者會打破美國在歐洲的優勢局面,迫使拜登政府不得不在11月的亞洲峰會的關鍵時刻,掉頭回歐洲去跟俄羅斯死磕;后者會讓俄羅斯在西歐博弈中慘敗,不得不向東方大國廉價甩賣各式各樣的非賣品。 對于歐洲民眾也同樣沒什么差別,今年冬天,俄羅斯的天然氣肯定指望不上了,面對凜冬將至,只有神秘東方的電暖器和電熱毯,能夠拯救萬民于水火。 作者:顧子明 ;來源:政事堂2019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