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古城(1937年海倫.斯諾拍攝)
延安,舊稱膚施,夏,屬雍州。商,屬鬼方。古城始建于戰國,稱“高奴”。秦漢屬上郡,隋唐設延州、丹州、敷州等。宋屬永興軍路,升為府,是邊陲重鎮。元代置延安路,明代改設延安府,沿至清代。古城延安“三山對峙”,寶塔山、清涼山和鳳凰山;“二水”指南河與延河,在寶塔山下匯合,流經延長,在羅子山匯入黃河。延河是黃土高原一條極普通的河流和山間聳立一座雄偉的寶塔山,同根同源相伴為生。稱中國革命的母親河和革命圣地的象征和標志。1937年1月13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后 ,國民黨東北軍撤出延安,中央派紅一團接管延安城。在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領導下,一支從吳起鎮到瓦窯堡,又到保安城的中央軍委機關正式遷駐延安。拂去一路征戰的煙塵,走進黃土高原的舞臺,在歷史的長河中吹響了中國革命的號角。從此,延安成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陜甘寧邊區首府,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和戰略總后方。既是工農紅軍長征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奪取全國解放戰爭的出發點。中國共產黨在這里運籌帷幄,做出了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奪取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3日下午,中央機關和毛澤東等領導人,經過兩天徒步170公里到達延安。從楊家灣進入北門,當中央機關、軍委的隊伍進入延安城,歡迎的隊伍從北門到大砭溝,從四面八方簇擁的人群,舉著五顏六色的三角旗,上面寫著“歡迎黨中央,毛主席進駐延安”、“歡迎抗日領袖”等,口號聲、歡呼聲、鑼鼓聲、嗩吶聲、鞭炮聲震耳欲聾,響徹整個山城。朱德總司令帶著全副武裝的隊伍提前來到人群中,毛澤東衣著十分儉樸和戰士一樣,頭戴八角帽,身穿黑色棉衣,外披灰色補丁的粗布大衣。牽著一匹小紅馬,微笑地向歡迎人群揮手致意。14日上午,由城防司令部和抗日救國會主持,在延安南關大操場召開軍民歡迎大會。由部隊官兵、機關工作人員、各界人士和群眾,氣氛非常高漲。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郭洪濤主持并致辭,毛澤東在會上發表了講話。他號召延安軍民團結一致,抗日救國;加緊生產,支援前線;加強統一戰線,共同抗日……抗日救國會副主任馬生有代表延安人民講話,商會向黨中央及紅軍戰士贈送慰問品。

從此,歷史選擇了延安,延安成就了中國革命。在西北黃土高原的版圖上,一個響亮值得自豪、驕傲的地方,成為舉世聞名的革命圣地,成為照耀中華民族前進的燈塔,用鮮血和汗水鍛造出延安精神,指引我們走向新的征程,創造出新的輝煌。1937年,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黑暗、最沉重、最弱小的時代。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已處在水深火熱,流離失所,被大屠殺之中。大好河山將被淪陷,慘遭踐踏,到了亡國滅種危在旦夕的時刻。這一年,中華民族開始覺醒,全面揭開抗日戰爭的序幕;這一年,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華兒女掀起愛國高潮,積極投身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1937年3月23~31日,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開六屆擴大會議。討論西安事變和國民黨三中全會后中國共產黨的任務。聽取張聞天、毛澤東的兩個報告討論的結論:討論張國燾右傾機會主義,毛澤東、張聞天、朱德、彭德懷等30多位代表,揭發和批判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嚴重錯誤。張聞天做了總結講話,給張國燾改正錯誤的機會和時間,會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張國燾錯誤的決定》指出他錯誤的性質和主要內容。肅清張國燾錯誤路線在黨內軍內的影響,啟到了決定性作用。4月15日中共中央發出《告全黨同志書》號召全黨“為鞏固國內和平,爭取民主權力,實現對抗戰而斗爭……”16日,張國燾出逃邊區,在武漢投靠國民黨特務集團。18日中共中央做出《關于開除張國燾黨籍的決定》。

延安鳳凰山下革命舊址(1937.1~1938.11)1937年1月13日~1938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參謀部、作戰研究室、紅軍總參謀部、中共中央機要科,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等遷駐鳳凰山麓下的李家窯后又搬到“吳家窯”,這里成為中共中央所在地,成為領導中國革命的中心。這里曾是當地有名的鄉紳,吳鴻恩的私宅。他特意將整個院落讓給中央紅軍辦公,居住。我輕輕地踏在錯落有致的石板路上,腳下被風雨侵蝕,透著歲月斑駁沉淀的記憶。偶爾,發現石縫中鉆出幾棵嫩草,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我徑直邁進南面幽靜的一處舊居,院落對面是三孔磚石混合的窯洞,窯門檐上方刻有“泰伯貽謀”幾個字,意思是子孫繼承祖輩“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的家訓。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們在延安插隊的北京知青舉行一次拉練活動,在延安接受紅色教育。第一次走進這個院落,看到這幾個字,就知道這家主人姓吳。泰伯自號句吳,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長子,為春秋吳國始祖。我的始祖是泰伯的弟弟季歷,我和這家是同根同族。面前是三間坐北朝南,陽光充足的堂夾房,中間是會客室,兩邊是臥室。右面是1937年4月初周恩來,從西安返回延安,朱總司令將臥室一側讓給周恩來和鄧穎超居住,在這里周恩來曾七次外出同國民黨談判。進入房間,靠窗戶是一面火炕,炕上放著一張炕桌,靠墻是炕柜,上面擺放著一個手提褪了色,磨損嚴重的皮箱,炕席上兩床簡單的被褥。對面是一張簡易的桌子和兩把木椅,桌上放著一盞小煤油燈。左面是朱德總司令和夫人康克清的臥室,里面的擺設與右面大體一樣。這里陳列著朱德當年用過的一條舊毛毯,上面布滿了補丁。在此期間,朱德參加南京國防會議、洛川會議和六屆六中全會,并開往抗日前線,領導華北敵后游擊戰爭和創建抗日根據地。

朱德、周恩來在鳳凰山下舊居(19371.~1938.12)1937年1月,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的陜北之行深受感動,她親眼目睹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信仰,中共領導人不在乎個人安樂、財富和權力與士兵一樣的艱苦生活,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受到百姓的擁戴與國民黨的宣傳有著天壤之別。第一次來到延安,經過二十多天跋涉后,見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總司令等人。1890年,史沫特萊出生在美國,1918年參加社會黨和世界產聯,積極爭取言論自由和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斗爭。1929年來華,在上海結識魯迅、茅盾等人,積極參加進步文化運動。為外國報刊撰寫報道中國蘇區革命斗爭和見證了一個被載入史冊的事件“西安事變”。當天采訪朱德,在史沫特萊的文章里是這樣描述朱德:他剛五十歲,帶著一張和藹的臉,面部已經有了皺紋,他寬大的嘴不停地說:“歡迎、歡迎……”,雙手向我伸出來,我雙手抱著他的脖子,然后在他的兩頰各親了一口。那時,史沫特萊穿羊皮大衣,貂皮帽子,高筒馬靴,一身戎裝,英姿颯爽,別有一種女性的美。像一顆璀璨的明星,出現在延安的街頭。她不顧個人安危,深入抗日前線采訪,詳細介紹中國革命圣地延安,生動向全世界介紹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真實情況。而對朱德這個熱情的見面禮,延安人從來沒有見過,更是中國革命隊伍里也從來沒有見過……面對單純、親切、平易近人的朱總司令,史沫特萊在翻譯傳遞的交談中發現他很有個性,談吐、素養和生平深深被吸引,決定為朱總司令寫一部個人傳記。朱德驚訝地問道:“為什么呢?”她的回答是:“因為你是一個農民,中國人十個有八個是農民,而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人向全世界談到自己的經歷,你是第一個開口的農民……”朱總司令真誠、坦率,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偉大無產階級革命者的人生道路。

史沫特萊采訪毛澤東、朱德及中央領導人(1937.1)
史沫特萊運用自己外國記者的身份,幫助中國因戰爭流離失所的民眾爭取國際援助。國際紅十字會醫療救濟和世界各國的捐款,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白求恩就是受她的影響來中國的。中國是史沫特萊的第二故鄉,后因病返回美國并出版了許多中國抗戰時的書籍,并為中國的抗戰籌募了資金。1950年新中國剛成立,她就溘然長逝,臨終她對家人說:“若有中國朋友來看我,請在我遺體面前唱一曲中國國歌,如有可能,請把我的骨灰葬在中國大地,唯有在那里,我的心靈才能得到安寧。”她為異國他鄉付出了所有,她筆下的抗戰奮斗史《中國在反擊》、《中國的戰歌》、《中國人民的命運》、《中國紅軍在前進》等,是史、是傳、是文學巨著,是很有影響的書籍,客觀、樸實、發出正義的聲音。她不是中國人,但她是我們的親人。遵照她生前的遺愿,將她的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奔走了半生的她,值得我們感激。“中國人民之友,美國革命作家”這是對她最高的評價。1955年史沫特萊的《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一書出版問世。這本書記錄了朱德六十歲以前所走過的路,生動展示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的一幅波瀾壯闊的畫面。走進西面是兩個院子,紅軍總參謀部作戰研究室和機要部門舊址。坐西朝東是參謀長彭德懷、劉伯承、滕代英、肖勁光等人曾在這里居住過。洛川會議結束后,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奔赴抗日前線。為了保衛陜甘寧邊區的安全,中央軍委成立了八路軍后方總留守處,肖勁光任留守處主任。后改為留守兵團,肖勁光任司令員。毛澤東要求肖勁光抓好這支來自各方面隊伍的建設,要訓練出打不爛,拖不跨,戰斗力很強的正規兵團。在舉行留守干部會上,毛澤東做了指示:“同志們,黨中央決定在西北立足,建立鞏固的根據地,靠誰呢?在前方靠英勇作戰的部隊,在后方就要靠你們留守兵團。軍隊是根據地賴以生存必不可少的武裝力量,你們把留守任務看的同前線抗日救國一樣重要。”毛澤東拍著肖勁光的肩膀,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大家說:“我在延安就靠這位老兄,靠你們留守兵團……”大家都笑了。毛澤東當晚寫下了“任務重于生命”六個大字。肖勁光在延安留守兵團8年,勝利完成了保衛黨中央的任務。

鄧穎超和蔡暢、夏明、劉英在延安(1938)
對面坐北朝南是作戰研究室,紅軍參謀部下設:作戰局、情報局、通信局和管理局。進入室內對面墻上掛著三張地圖:“八路軍挺進華北抗日前線形勢圖、陜甘寧邊區略圖、日軍進攻盧溝橋示意圖”,里間是情報接發電臺室。后面院子是中央機要科駐地,這里是黨中央、軍委十分重要的工作部門,是黨的咽喉命脈。中央的號令、作戰戰略、文件等都是通過這里傳向各個方面。科長是從中央蘇區就擔任機要科長的鄧穎超負責,后來由葉子龍接任。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飛機轟炸延安后遷移到八路軍總部王家坪。最北面的院子是毛澤東的舊居,分前后兩院,前院是機要室、警衛室、廚房。后院是坐西北朝東南的三孔石窯洞,這里是毛澤東和賀子珍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1937.5~1938年毛澤東在這里接見曾參加秋收起義、井岡山部分同志和寧都起義同志談話的地方。邁進中間的廳堂,墻上掛著毛澤東與白求恩談話的照片,中間靠后墻陳列著當年木質隔開的屏風,里面是簡易的廚房,前面是一張木質的桌椅和玻璃柜,展示當年毛澤東用過的一床網套。墻上掛著一幅毛澤東會見印度援華醫療隊和南京考察團長涂思宗,偕侍從參謀楊蔚拜訪毛澤東的照片。右面是毛澤東辦公和臥室,火炕上擺放著一張小炕桌和兩床簡單的被褥,左面是毛澤東的書報室,土炕上放著簡單的木板床,周圍堆滿了書籍,地上放著一張簡單的木桌和書柜。

毛澤東與賀子珍的舊居(左);毛澤東在鳳凰山舊居的書房(右)我輕輕地撫摸著,凝視著八十七年前,毛澤東廢寢忘食地在這張木桌、木椅和一盞小煤油燈下,旁邊一方跟隨他幾十年的硯臺、毛筆,在這孔普通的窯洞里,毛澤東完成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實踐論》、《矛盾論》四篇著名文章。在日本飛機轟炸聲中,在防空洞里又寫出《反對自由主義》、《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先后在這里完成并發表了16篇文章。1937年5月17日~6月10日,在延安召開了白區工作會議,論述當地一系列政策和策略原則,是由“左”的錯誤向正確路線轉變的重要標志。并完整制定并提出“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十六字方針,黨的正確路線在白區工作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1938年春,受毛澤東、周恩來的指示羅瑞卿搬進毛澤東的隔壁,埋頭筆耕完成一部20多萬字,書名為《抗日軍隊中的政治工作》。詳細介紹了人民軍隊開展政治工作經驗的書,幫助抗日前線的干部士兵對國民黨軍隊進行政治宣傳工作。

毛澤東在鳳凰山舊居接見世界學聯代表團柯樂曼一行(1938.7.2)1938年7月2日,毛澤東在鳳凰山舊居會見世界學聯代表團柯樂曼等一行人,并回答他們提出:關于邊區在中國的意義和作用。毛澤東認真、詳細地指出:邊區是一個民主的抗日根據地,把抗日戰爭與民主制度聯合起來,以民主制度的普遍實行去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他的意義,就是全國人民懂得這種制度是抗日救國。作用就是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堅持持久戰,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指出抗戰勝利后,中國共產黨主要任務是建一個自由平等的民主國家,有獨立民主的政府,有一個代表人民的國會,有一個適合人民要求的憲法。這個國家各民族是平等的,經濟向上發展的,人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信仰的完全自由。這樣的國家,還不是社會主義國家,這樣的政府,也不是蘇維埃政府,乃是實行徹底的民主制度與不破壞私有財產原則下的國家與政府。托馬斯.亞瑟.畢森,是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的東亞問題研究專家,曾擔任美國政府的東亞政治經濟顧問。1928年來中國,1937年6月訪問延安,采訪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紅軍領袖的風采。將見聞、圖片、拍攝的大量珍貴照片、影像,用鉛筆采訪記錄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理論和奮斗實踐的同時,為世界了解中國以及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做出的艱苦努力,并為共產黨人精神魅力和信念,轉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從一位西方學者客觀、真實的視角,記錄中國革命的正義性和歷史的必然性,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而艱辛的歷程,有力的證明。畢森在筆記上這樣寫道:“延安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胸中充滿了高尚道德情操。在那個環境里,個人私欲必須向崇高的理念折腰”。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毛澤東一代革命領導人會頑強不屈奮斗著、堅持著,這種精神有著豐富的內涵精髓,拼搏奉獻,積極進取,是我們黨的血脈和紅色基因,是值得我們深刻思考和研究的。

英國著名記者托馬斯.亞瑟.畢森日記《1937,延安對話》加拿大華人作家李彥整理,翻譯并出(2019.1)
正如1937年10月,英國記者貝特蘭在這里拜訪毛澤東后,在日記里這樣寫的“我遇到的人當中,沒有誰能像他那樣使我如此強烈地感受到智慧的能量……”注:畢森《1937,延安對話》一書,曾英文出版,當時沒有引起關注而石沉大海。2019年1月,旅居加拿大華人作家李彥,經過翻譯,整理后。塵封八十多年的筆記,在中國才得以出版發行,該書具有黨史價值和現實主義的一本好書。
(作者系北京知青;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