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自1946年3月戴笠死后,國民黨的情報工作愈來愈垃圾,從上到下被我黨間諜滲透成篩子,常公也拿不出有效的應對措施。國民黨軍方專門從美國引進一批最先進的無線電測向儀,專門用于測定華野總部電臺位置,他們太迷信美國測向儀技術,不太重視人力情報搜集。再說沂蒙山區是老區,人民覺悟高,不配合國民黨,所以很難搜集到有價值的情報。在孟良崮戰役前,國軍的魯中作戰計劃已經泄露,1947年5月11日粟裕就收到張靈甫將要攻打坦埠的情報,所以華野能在孟良崮戰役中搶了先機。
第一兵團司令湯恩伯的情報來源主要依靠一線軍官匯報和飛機偵察;其次是便衣隊搜集和俘虜供述,便衣隊搜集的情報量少且質不高,因為他們得不到沂蒙山百姓的支持與信任,從俘虜口中得到情報也同樣如此。因此戰前國軍情報系統無法準確掌握華野主力位置和動向,所以湯恩伯對華野主力動向“極為迷茫”;張靈甫也感嘆:“對手飄忽,來去自如”,而自己則是“一進一退,俱多牽掣”。
與之相反,華野的情報系統非常高效與精準。國軍方面參與制定此次魯中作戰計劃的有劉斐(國防部參謀次長)與郭汝瑰(國防部作戰廳廳長),他們都是我黨的秘密黨員。山東國軍各部隊中有不少我黨的秘密黨員,有完備的組織與情報傳遞網絡。華野的前線部隊也配備了不少情報人員,能及時把前線各種情況上報到總部。
華野司令部內設“四中隊”,負責無線電偵聽工作,破譯戰場范圍內的各種無線電波信號,同時也負責指導各縱電臺的監測工作。所以葉飛才說“對我來講,戰場是完全透明的”。比如整74師張靈甫下的命令;各旅、團之間的聯系;師部的每一次遷移;張靈甫與黃百韜要在什么時間在什么地點動用多少兵力,這些無線電信息都被“四中隊”偵聽與破譯了。
華野司令部參謀處下屬的偵察科主要負責戰地情報工作,同時也領導各縱偵察部隊的情報工作。9縱的偵察部隊在抓“抓舌頭”時,碰巧抓了74師57旅的傳令兵,搜到一份湯恩伯命令74師攻打坦埠的作戰計劃。這份作戰計劃很快被送到粟裕手里。
粟裕匯集了多方面的情報,得出結論:張靈甫的整74師準備攻占華野司令部所在地坦埠,而1縱、4縱、8縱都在附近,可以就近調動。粟裕決定改變作戰計劃,把原計劃圍殲第7軍與整48師改為圍殲整74師。此時華野9縱正趕往河陽途中,粟裕命令野司摩托車傳令兵飛奔叫回了許世友,9縱返回后和4縱一起從正面拖住整74師,1縱、8縱從整74師左右兩翼穿插分割與整25師、整83師的聯系,最終整74師被華野全殲于孟良崮。
作者:浮生若夢 ;來源:world看見微信號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