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最近的中國經濟數據陰雨連連,GDP增長速度放緩、進出口下滑20%、PPI負增長且創新低。實際上,不僅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很糟糕,即便長遠看來,中國經濟長期放緩已經成為大趨勢。中國經濟怎么了?原因才哪里?
一、二十年的超低生育率已經掏空中國經濟的人口基礎
經濟就是人的需求和滿足人的需求的活動,因此人口就是經濟的生命載體。說白了,經濟就是人口的需求總量和經濟技術條件可以達到的需求滿足總量。比如,要買汽車的年輕人多了,汽車產業就會興盛,反之則相反。再如,俄羅斯遠東一些城鎮沒有了人口,那些房地產等就不再是財富。
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加之強制計劃生育和一胎政策的因素,中國從1995年左右就開始進入超低生育率,這就意味著二十年左右以后(即現在)新勞動人口的快速減少和老齡化的飛速發展,導致消費活力和創新活力弱化,經濟長期放緩已經無法避免!
中國總勞動年齡人口已經從2013年的頂峰后開始減少。同時,改革開放前三十年所積累的勞動人口,可以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可以從農業轉移到工業和服務業的農村勞動人口已經基本轉移完畢,農村剩下的基本是老幼婦孺。這就是說,中國農村人口工商業化、城市化的飛速發展時期已經過去了!
不僅如此,超低生育率還在快速提高中國的養老壓力。如果從勞動年齡人口中減去在校生、失業、低收入和提前退休的人數,中國在2010年之前即進入了深度老齡社會(贍養比約為5:1),即5個納稅(費)的勞動人口供養1個老年人;可能在2020年提前進入超級老齡社會(贍養比約為2.5:1),即2.5個納稅(費)的勞動人口供養1個老年人。
二、低工資低保障高房價高物價嚴重擠壓多數人口的購買力
經濟生產的根本目的是服務于人的需要,只有商品和服務通過貨幣中介轉給消費者,經濟才能持續有活力的循環。否則,廣大消費者沒有購買力,就像1929年美國經濟大危機一樣,經濟循環必然崩潰!
但是,中國一直持續低工資、低社會保障,使許多民眾缺乏購買力又不敢消費;同時又高房價、高物價,嚴重透支民眾的消費購買力。為了給GDP“打雞血”,又通過不斷的投資創造GDP,在缺乏民眾購買力的情況下,形成大量的產能過剩和外匯儲備(國內消費不足,出口大于進口,外匯儲備增加,貨幣投放隨之增長),又加劇通貨膨脹、房地產泡沫和國內外經濟失衡!
1952年,中國民間消費占GDP的比重是69%;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占到45%;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的時候,下降到42%;2008年則下降到35.5%。而政府消費則從1952年占占GDP的16.5%上升到2008年時的差不多30%,且民生投入占比很小,眾多老百姓在上學、看病、買房這三座大山的壓迫下苦苦掙扎著。
多數民眾拿著低工資、承受著高房價,還要承受高物價。中國高物價的重要原因,就是高稅收、行政管制和通貨膨脹。中國稅收占消費品價格的比重竟然高達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國老百姓每購買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稅收,必然造成高物價。
三、行政管制與壟斷導致巨大經濟成本和民生成本
作為從一個計劃經濟和國有經濟過渡而來的國家,中國存在大量行政管制和國有壟斷,這些無不都推高了中國經濟的運行成本、降低中國的經濟自由、擠壓民營經濟活動,也必然提高民生成本。
移動、聯通、電信壟斷通訊,所以中國電話費高;中石油、中石化壟斷石油供給,所以中國油價高;地方政府壟斷城市土地供應,所以中國房價高;政府掌握著大量高速公路,所以中國過路費高;國有銀行體系壟斷銀行貸款,國企占有過多信貸資源,所以中國民間利率高……2008年壟斷行業以占全國8%的員工卻獲得了全國工資總額的55%……全國人民都在供養行政管制和國有壟斷。
四、缺乏自由法治導致巨大財富掠奪和貧富差距
經濟就是生產和消費的循環,經濟循環的媒介就是貨幣或可以變現為貨幣的財富。如果財富分配非常不公正,貧富差距巨大,多數人口缺乏購買力,那么經濟循環就會受到嚴重阻礙,潛在的生產力潛能得不到釋放,甚至導致經濟危機或經濟停滯。
中國經濟十分缺乏自由和法治,其結果是經濟運行、財富分配與權力、關系密切相關,金錢和權力相結合攫取大量財富,導致貧富差距懸殊。典型的例子如房地產,地方政府獲取巨大土地出讓金和稅費收入,相關房地產商獲得巨大利潤,普通民眾卻承受著高房價。
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2012》數據顯示,目前中國10%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占整個社會總收入的57%,10%最富家庭擁有84.6%的家庭總資產。而在發達國家大國中貧富差距最大的美國,10%最富家庭也僅擁有59%的家庭總資產。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認為基尼系數每上升0.01,儲蓄率就上升0.76個百分點。反之,如果貧富差距縮小,消費率就會提高,內需不足就會得到緩解。
五、官造GDP透支未來經濟增長
普通民眾消費不足,各級官員為了創造經濟業績,就大力通過投資來拉動GDP增長,比如加大工業和房地產的投資。
通常,一個發展健全的國家,其GDP中鋼筋水泥(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只占10%~20%,而2009年中國的鋼筋水泥的比重是55%,這幾乎是超出了國際標準的3~5倍以上,顯然這是不可持續的。
過度投資拉動GDP的結果是,短時間內GDP增長了,地方官員的業績上去了,但帶來大量產能過剩、空城、空工業園、巨額債務和資源破壞、環境污染,透支未來經濟增長!
總結來說,吃空中國經濟的五只大老虎分別是:超低生育率及人口紅利消耗殆盡、低工資低保障高房價高物價擠壓民眾購買力、行政管制與壟斷推高經濟成本和民生成本、缺乏自由法治所導致的財富掠奪和貧富差距危害經濟循環、官方推動的GDP透支未來經濟增長。
與這五只吃空中國經濟的大老虎做斗爭,就要加大改革、放權、擴大經濟自由、增強法治建設及放開生育乃至鼓勵生育。其中,涉及改革的是為了釋放人口的經濟活力,放開生育或鼓勵生育是培養未來經濟的人口基礎——因為經濟就是人的需求和滿足人的需求的創造,沒有人口就沒有經濟,沒有人的需求也就無所謂財富。
實際上,與這五只老虎做斗爭,挽救中國經濟和民生,絕不僅僅是政府的事,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力量去推動。這并不是為了政府的經濟業績,而是為了絕大多數人的經濟改善和民生幸福。所以,相互告知吧,更多的人了解了原因、上下齊心才能更好更快的解決問題。(本文作者:劉忠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遷組文:民營企業干社會主義的一個樣板 ——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調查
2024-09-17張志斌:脫貧鄉村如何走“共富路”?——夏縣水頭鎮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調查
2024-08-2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