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前些年,許多媒體、特別是各大網站都發(fā)表過關于解放前上海公園是否存在“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告示牌的文章。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是這樣寫的:
【“一提起老上海,相信除了《夜上海》之外,很多喜歡歷史的人會想到租界,而一提起上海租界,相信大多數人的記憶又會直接定格在那塊掛在外灘公園門口的木牌,上面醒目地寫著一行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其實,今人關于這句話的記憶大多來自于教科書或文藝作品的傳播,如1964年為慶祝建國15周年推出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以及1973年上映的《精武門》中李小龍扮演的陳真飛身踢爆木牌的一幕。長期以來,中國人從來沒對此產生任何懷疑。直到1994年,上海歷史博物館研究員薛理勇發(fā)表《揭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流傳之謎》一文,對這一木牌的真實性提出質疑。一石激起千層浪,該文雖在當時引來一片反駁之聲,卻也收獲了不少粉絲。隨著類似文章的不斷推出,關于這一問題的爭論越來越激烈,雙方各執(zhí)一詞,互不相讓,至今沒有定論!”】
還有一篇是這樣寫的:
【“在電影《精武門》中除了東亞病夫牌匾外讓人銘記外,李小龍一腳踢碎外灘公園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的場景更讓人印象深刻。關于這塊牌子的真實性有很多猜測,上海女作家陳丹燕曾經去到過倫敦和美國的圖書館去翻找史料但一無所獲,又找到了為《精武門》制作這塊道具牌子的制造者,得到的回答是這只是在一個玩笑似的過程中被打造出來的。吳芳思在《口岸往事》中談到一度傳說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告示牌,可能是憤怒的中國民眾的‘發(fā)明’。陳丹燕也正面回答了這個問題:‘它其實來自公園的游園規(guī)則,最早一條是‘這個公園是外僑社團專有,非外僑者不能進入’。后來又由于發(fā)生狗咬傷孩子事件,公園又加了一條規(guī)定,‘狗和騎自行車的人也不能入內’,這些規(guī)則被某些有別樣企圖的人聯(lián)系起來,變成了‘華人與狗不準進入’。她在考據后認為它的存在來自于那個年代有著極端民族主義情緒的左翼文人們的以訛傳訛。”】
現在真相來了。
2019年9月16日,俄羅斯國家電視臺首次播放新中國成立彩色紀錄片《中國的重生》。其中有一集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前夕上海獨特的風貌和歷史事件,以及70年前蘇聯(lián)攝影師拍攝這座城市的獨特鏡頭。透過這些鏡頭可以看到,一方面上海是十里洋場高樓林立,另一方面是中國人民極度貧窮的真實面貌。其中有一個鏡頭特別引人注目:一塊用中英文寫著“犬與華人不準入內”的牌子被憤怒的中國人拽下。
(該鏡頭在2分10秒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那兩篇質疑“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文章中,也提到“即使‘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塊極具侮辱性的牌子并非真實存在,也扭轉不了當時被以租界方式進行殖民的歷史。”但筆者認為,現在真相來了,用證據說話是最有力的。如果把這個最新證據補充到那些質疑的文章中去,發(fā)表一個“最新修訂版”,才有助于真正達到“扭轉不了當時被以租界方式進行殖民的歷史”的目的。
另外還有質疑文章舉出史料認為,是當時中國人在游園時的不文明行為,造成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因此,“可見,所謂‘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事出有因,與其說是帝國主義的壓迫和欺凌,倒不如說是我們給自己臉上抹了黑。”
這樣的結論不是沒有一點道理。但這是小道理,而小道理是要服從大道理的。從大道理講,這樣的結論是違背社會主流的價值觀的,也是違背史學常識的。比如說,我們中國人民在整體上今天的社會文明程度距離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難道就可以否認1949年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正義性嗎?
當然,我們完全應該正視我們的不足。因此,如果我們要做到真正不忘歷史,我們就應該在精神文明方面做得比發(fā)達國家更好。鄧小平早就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方面都超過資本主義。鄧小平在1979年11月26日曾告訴外賓:
【“你們如果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來,可以看到中國的社會風尚是非常好的。”】
他在1986年1月的講話中,希望“奮斗至少十年”恢復到那個時期的黨風和社會風氣。
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黨風和社會風氣建設,一定會超過中國歷史上的任何時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