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來源 | 加西周末
原本以為“氣數已盡”的新冠又開始作妖!
科學家發出警告,檢測到一種新的新冠變種毒株,正在全球快速傳播!
英國、歐洲多國都有現蹤,可能在“幾周內”成為主流毒株!
據報道,這種新變種依然是Omicron的分支,名為BF.7。
目前已經在英國發現數百病例,并已經悄然占據比利時新冠病例的四分之一、占丹麥、法國、德國病例的10%。
數據顯示,英國的新冠感染和住院人數近日再次飆升,一周增近20%,疫情大有卷土重來之勢。
倫敦國王學院教授Tim Spector表示,目前,英國新冠R值已經超過了1——1個陽性可以傳染1個以上的人。
到10月底或者11月初,英國每日新增病例將飆升到60萬到65萬例!
雖然目前科學家們沒有指出,近期的這種上升是否與最新變種BF.7有關,但這種新變種的出現還是引發了專家們的擔憂。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系Stuart Ray 博士表示:“多個國家的相同增長優勢使我們有理由認為 BF.7 正在站穩腳跟。”
“我們從 Alpha 到 Beta 到 Gamma 到 Delta,再到Omicron 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們可能自滿了。這可能會讓人認為疫情已經過去了。”
但是,BF.7的橫空出世并快速傳播讓科學家們再次側目:對于新冠,我們可能有點盲目自信。
就在周四,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發出了警告。
世衛組織Covid-19技術負責人Maria Van Kerkhove表示,新冠病毒仍在世界范圍內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強度”傳播。
但是,“我們追蹤世界各地變體和子變體的能力正在減弱,這限制了我們評估已知變體的能力,也限制了我們跟蹤和識別新變體的能力。”
Maria指出,“目前,我們正在追蹤大約 200 個 Omicron 子譜系,我們正在追蹤BA.5,我們還在關注BA.2.75 、BA.4.6 和 BF.7。”
“這種病毒傳播得越多,改變的機會就越大,”她說,“這是我們深感關切的事情。”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周四也指出,隨著病毒繼續傳播和變化,“出現更危險變種的風險永遠存在”。
“大流行尚未結束。我們在一條長長的黑暗隧道里呆了兩年半,我們才剛剛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明,但距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隧道仍然很黑。”他說。
譚德塞還表示,“在大多數國家,限制措施已經結束,生活看起來像大流行之前的樣子。每周的死亡人數繼續下降,但每周依然有 10,000 人的死亡, 10,000人還是太多了,這些死亡中的大多數是可以避免的。”
大流行中,死亡還只是一個方面。近日的好幾個新冠研究帶來的都是悲觀結論。
在加拿大,UBC教授主導的一項研究顯示,長新冠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自身免疫性疾病!
當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身體的健康部位,而不是保護身體免受入侵的病毒和細菌的侵害時,就會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比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狼瘡等。
加拿大2孩媽媽Sara Olson也是新冠后遺癥患者,兒子9歲女兒11歲的她,曾是幼兒園老師。
但是,自2021年1月感染后,早已轉陰的她卻“一直生活在黑暗中”。
腦霧、精神分裂癥、疲勞、呼吸和其他癥狀,長期以來折磨著她,“到今年春天,我還不能站立,我需要一個助步器。”
“這個星期六我就41歲了,我沒想到我在這個年齡需要用助步器。”
Olson說,她還被診斷出患有肌痛性腦脊髓炎,現在她最擔心的是,她永遠無法從長新冠中恢復過來。
另一邊,美國研究者周四報告稱,與從未感染過的人相比,感染過新冠的人一年后出現一系列腦損傷的風險更高,可能會影響數百萬美國人。
這項為期一年的研究發表在《自然醫學》雜志上,其中評估了新冠對44種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
結果顯示,與從未感染過的人相比,感染過新冠者出現腦損傷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比例要高出7%。
研究團隊稱,這意味著大約有660萬美國人會因感染新冠而出現腦損傷。
該研究資深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Ziyad Al-Aly表示:“研究結果顯示了新冠的長期破壞性影響。”
研究還指,感染病毒的人出現記憶問題的風險增加了 77%;
患缺血性中風的可能性要高出50%;
患癲癇或癲癇發作的可能性高80%;
患焦慮或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可能性高43%;
42% 更有可能遇到運動障礙,包括不自主的肌肉收縮、震顫和其他類似帕金森的癥狀;
此外,聽力異常的可能性要高出22%,視力問題增加30%
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已經夠驚悚了,英國的研究也來加碼:
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在感染COVID-19一年后,發生血栓的風險仍然很高!
研究人員估計,到 2020 年,COVID-19 在英國導致超過 10,500 起額外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其他血栓相關事件。
雖然風險會隨著感染時間的推移而下降,但研究者發現,在感染新冠后長達 49 周內,患者發生靜脈血栓栓塞 (VTE) 的幾率幾乎是未感染者的兩倍。
新冠已經快3年了,我們早已想扯下這煩人的桎梏,迫不及待地回到大流行前的生活。
但,在新變種和長新冠的黑暗隧道中,我們還是小心為上。
(來源:“行走的記憶”微信公眾號轉自“加西周末(ID | westcanadaweekly)”,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新冠不是大號流感,新冠更像是長期艾滋:躺平共存導致的反復感染將誘發“慢性冠狀病毒病”的大流行
2022-10-05世衛警告!新冠新變種BF.7正全球傳播 "幾周內或成主流"!
2022-09-26新冠流行期,這個縣醫院純中醫藥防護,1200多名醫護人員零感染!
2022-08-2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