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11月30號發表署名仲音的社論。文中提到,近三年來,我們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靠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靠的是舉國上下同舟共濟、同心抗疫的團結偉力。當前,我國本土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復雜,一些地區聚集性疫情與散發病例交織,新增本土病例數持續增加,社會面篩查出的新增本土病例數持續增加,隱匿傳播風險依然存在。堅決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既要筑牢科學精準、切實有效的疫情防控屏障,也要鑄就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
據國家最新疫情數據通報,截至27號,中國大陸單日新增感染人數正式突破4萬。從25到27號三天時間,國內感染就已經突破10萬。
本輪嚴峻疫情的起點是11月11號,從那天開始,國內新增感染人數就在不斷上漲,隨著感染增多,國內輿論場被迅速引爆。很多問題擺在所有中國人面前,為此,有人爭得面紅耳赤,有人甚至為了一兩百美元就走上了背叛國家的不歸路。痛心之余,深感撕裂之嚴重,分歧之巨大,隨著中情局的拙劣表演,有些話已經到了非說不可的地步。先回答關于新冠疫情的靈魂五問。
防疫阻礙經濟發展嗎?
血飲反復強調,防疫與經濟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體。道理已經講太多,就不再重復或者延伸了,直接以數據說話。下面,血飲羅列躺平各地區的經濟數據以供對比。
一、港澳地區
根據新華社報道和澳門地區統計暨普查局數據顯示,2022年澳門第三季度經濟再遭重創,比去年同期萎縮33.4%;防疫管控嚴格的2021年,澳門全年經濟增長18%,這是澳門十年來經濟增速最快一年。
據11月11日官方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高云城”(香港)經濟繼續處于衰退之中,且降幅大幅擴大,實際GDP同比下降4.5%;防疫管控的2021年,“高云城”經濟增速為6.4%。
二、越南
2022年11月10號,越南股市單日暴跌5%,同時越南第五大銀行遭到擠兌,債市暴雷引爆了越南房地產,同時,越南本幣開始貶值,越南同時遭遇了股債匯樓四殺齊下。
防疫管控的2021年,越南股市上漲25%,一舉突破1500點,大量訂單和就業開始涌入越南,美元對越南盾的匯率也從23200上漲到了22600,2021年一季度更是取得了經濟增長6.5%的增速。
三、美國
2022年11月22號,經合組織發布報告稱,美歐經濟增長正在急劇放緩,預測美國經濟今年將增長1.8%,明年增速將放緩至0.5%;2020年1月反口罩的特朗普執政,美國爆發疫情以后美股熔斷,差點崩盤,當年美國經濟增速為-3.5%。
從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美國執行嚴格的口罩佩戴以及保持公眾社交距離。2020年3月,經歷熔斷的美國股市從18000點反彈到了接近37000點,翻了一倍不止,美國散戶也賺得盆滿缽滿。2021年美國經濟增長5.7%,為美國近40年來經濟增速最快的一年。
四、德國
2022年10月6日,德國下調了對該國2022年和2023年的經濟預期,預計2023年德國將陷入經濟衰退。德國經濟部將2022年的全年經濟增長由春季預期的2.2%下調至1.4%,而對2023年的經濟預期則更為悲觀,預計德國經濟將會陷入衰退,萎縮0.4%。
2021年,疫情管控相對嚴格的德國經濟增速為2.2%,是德國10年來經濟增速最快的一年。
五、日本
2022年7月,安倍被殺,日本開始全面躺平,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日本名義GDP折合31419.74億美元,同比下降14.6%。
疫情管控嚴格的2021年,日本經濟增速為1.6%,這是日本經濟5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
六、韓國
2022年11月27日,韓國央行發布的初步核實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0.3%。
2021年,尚未躺平的韓國GDP增速為4%,這是韓國經濟10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
七、中國
股市方面,2020年3月,中國打贏武漢抗疫戰,之后實行嚴格防疫管控措施。當月,股市開始從2900點一路漲到了2022年年初的3700點。對于這波行情,很多股民對此深有體會。
出口方面,2020年中國貿易順差為5338億美元,2021年貿易順差為6764億美元,加起來超過印尼GDP總額,為歷史之最。與之對比的是,傳統出口大國,防疫相對寬松的日本、韓國、德國,在2022年全部出現貿易逆差。
投資方面,2020年中國引入1444億美元的外資,超越美國成為當年全球吸引外資第一大國。2020年,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中國吸引外資大幅增長兩成,以1734億美元再創新的歷史紀錄。在多項利好加持下,2021年,中國經濟取得8.1%的增長率,是10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最快的一年。
2022年,10月24號,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中國第三季度GDP數據,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70269億元。以此類推,預計中國今年GDP總額約為116萬億,2022年GDP增速約為1.43%。1.43%增速,意味著中國地方債已經技術性違約,債務危機進一步深化。與2021年8.1%的經濟增速相比,這個增長確實激發了很多人的焦慮與不安。
與三季度數據不太理想一樣,國內經濟也開始下行。我們知道,PMI指數位于榮枯線50以上代表經濟上行,但11月30號公布的數據顯示,PMI已經下跌到48.0。原本這一指數在今年6月已經增長到50.2以上,但是6月底感染猛增以后,PMI就迅速下跌到49.0,進入11月以后,更是跌到了48.0,這代表感染增加以后,中國經濟已經從上行轉入下行通道。
從上面的多組數據可以看出,防疫和經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關系,防疫做好了才能保住經濟增長。至于那些鼓吹防疫阻擋經濟發展,恨不得明天中國就自由擁抱躺平的磚家,如果在最簡單最直白的數據面前,也依然執迷不悟繼續反智的話,那就再次凸顯了某一區別定律:磚家能隨時隨地變成豬,而豬不能隨時隨地變成磚家!
中國醫療資源足夠應對躺平嗎?
在上篇文章中血飲特別提出了,目前國家防疫最重要的就是阻止醫療資源擠兌和院內感染出現。那么,中國醫療資源能夠應對躺平嗎?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國際莊”(石家莊),率先在11號左右放棄核酸檢測,結果七天后,它就后悔了,因為感染在猛增,到26號該地區感染人數就突破1380人。“國際莊”被迫重新恢復疫情防控,分別在11月21日到25日以及11月26日到30日,對轄區內6個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雖然重新恢復,但感染導致的危害卻已經開始出現。這個危害就是醫療資源的擠兌和院內感染,這些是裝瞎媒體一直回避卻又真真切切發生的事實。
隨著“國際莊”當地患者入院增加,門診和科室地區的醫護人員已經被大量感染,因為是大量涌入病患隨著醫生被到處抽調,就連醫院食堂工作人員都被感染,最讓人恐懼的院內感染開始出現。以“國際莊”五院為例,開始專門騰出胸科醫院收治病人結果也同樣癱瘓,醫院人滿為患堵塞急診、占滿床位,包括流產大出血的自然住不進醫院。醫院進不去群眾就只能去門診就醫,陽性病人滿城到處傳染不說,沖擊其他醫院的門診,又導致其他院的發熱門診關閉。如此,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國際莊”看到了躺平的惡果,所以才在10天以后重新開始全員核酸檢測。但就像核臟彈產生污染一樣,生化病毒已經污染了醫院環境,陽性環境同樣會傳染病毒,更可怕的是堅守一線的醫護人員很多罹患新冠,即便陽性環境可以消殺清除,但已經大面積感染的醫護人員短時間內又如何能夠恢復?即便強行上崗,請問大家,發現給自己看病的醫生都陽了,你還敢讓免疫力低的老人和孩子去問診嗎?
“國際莊”僅僅躺了十天就已經出現如此惡果,這再次凸顯了一個極其現實的問題,中國的醫療資源相對14億人口的體量是極其單薄的。“國際莊”人口1120萬,在北方也是屈指可數的千萬級大都市,醫療資源應該算是很充足的了,但依舊經不起10天的折騰。
再想想看,中國最多的是農民,最廣大的地區都是農村,“國際莊”這樣的千萬級大城市尚且如此狼狽,難道我們還要指望那幾個鄉村衛生院挑起消滅新冠的重擔?為了應對醫療資源不足,國家正在各地建設方艙醫院,但是有磚家呼吁國家一概取消方艙建設。血飲不禁想問,如果感染擴大后患者不住方艙難道住你家?如果患者得不到治療,你能負得起責任嗎?
疫情除直接導致院內感染和醫療資源耗竭外,還會導致另一個危害,那就是藥品短缺。這次疫情國內疫情重災區四川、石家莊、廣州、鄭州、武漢,這幾個省市同時也是國內中成藥的主要生產地區,其中石家莊以嶺、神威藥業分別是治療新冠的蓮花清瘟膠囊、小兒清肺顆粒的主要生產廠商,武漢和四川分別是午時茶和九味羌活丸、荊防顆粒生產廠商。除了這些產品外,這些地區還是全國各大藥廠生產幾乎所有藥品的醫藥中間體供應基地。因為醫藥生產操作工和技術人員需要長期培訓,一旦感染無法上崗就會出現空缺。
一旦這些地區大規模感染破防,那么,全國范圍內的藥品供應將直接停頓。
從醫療為核心的生化防御體系上看,醫生就是生化防御的士兵、藥品就是他們的武器彈藥,醫院就是他們的軍事基地和要塞。一旦士兵減員、彈藥枯竭、軍事基地和要塞被攻陷,國家將流血漂櫓,陷入人間煉獄!
新冠真的無害嗎?
新冠爆發以后,很多磚家鼓吹新冠無害論的反智言論。請問,《自然》《科學》《柳葉刀》這些國際醫學權威雜志報道的新冠后遺癥都是捏造的嗎?國際衛生組織報道全球新冠超額死亡1490萬,武漢疫情死亡3869人,這些死去的難道不是活生生的人?
新冠爆發以來,“超額死亡”一直是衡量新冠真實死亡的數據。所謂超額死亡,指的就是除了新冠導致的直接死亡,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包括受醫療擠兌影響無法及時就醫而死于新冠以外疾病的間接死亡。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僅在今年8月份,日本新冠超額死亡1.3-1.7萬人。這些人中只有7000人死于新冠,剩下幾乎都死于醫療資源擠兌。眾所周知,日本人均醫療資源遠超我國,就是這樣發達的日本一個月死于新冠的就這么多,如果人口大國中國躺平了,那一定是人間煉獄。
再來看下“高云城”(香港)數據,截至11月28號,“高云城”感染人數457323人,其中出院98471人,死亡10718人。從這個數據看出,高云城住院人數為109189,這么算下來,“高云城”感染新冠住院比例為23.8%,死亡率為2.3%。
“高云城”是一個移民城市,居民主要來自于廣東、福建等華南地區,一直是標準的躺平試驗區。如果按照“高云城”的住院比例,中國一旦躺平,那么,患者中的23.8%的人就要全部住院。按照躺平派理論,新冠爆發自然要群體免疫感染,那么,預計將有3.33億人躺在醫院里,3239萬人死于新冠。請問,誰能負得起這個責任?
2021年4月份,印度爆發新冠,單日感染突破34萬以后,火葬場的爐子燒塌,民眾只能就地焚燒新冠死者的場景難道還不夠慘嗎?現在,中國躺平必將傷亡慘重,當初笑話印度的人,現在你還笑得出來嗎?
躺平后制造業會騰飛嗎?
新冠疫情爆發以后嚴重沖擊全球經濟,這種沖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是大宗產品漲價。美國爆發疫情以后,為了挽救幾乎崩盤的股市開始大規模印錢,直接導致國際大宗產品漲價,年內美元走強又導致日韓德等國本幣貶值。
日元、韓元、歐元貶值疊加大宗產品暴漲,導致工廠還沒有生產就已經虧本。很多日本工廠大量取消訂單就因為年初簽訂的供貨合同,但是年內日元暴跌接近50%,導致進口原材料本幣計價也飆升了50%,所以很多日本工廠寧可賠付違約金也不愿意按時交貨(因為加工制造業的成本本來就微薄,怎么都不可能超過50%,所以他們寧愿違約也不愿意交貨)。交貨導致訂單大量取消,于是客戶流失。從事制造業的都知道,客戶一旦流失轉向同行,就很難再被搶回來。訂單消失導致開工不足,但是工人工資、機器設備等成本還要維持,收入銳減同時成本上升,長期下去,制造業倒閉就是遲早的。日本央行目前開始大量拋售美債換取美元干預日本匯率的原因就在于此!
第二個是新冠后遺癥導致勞動力短缺,就引發市場占有下降。
大宗漲價可以干預匯率,但是,新冠導致的勞動力短缺,卻是長期的。目前,美國已經出現的勞動力短缺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病患者增多以及后遺癥,勞動力因病減員所致。新冠后遺癥導致的人手不足,直接體現就是工廠產量下降,訂單無法交付導致現貨不足。供貨不足,導致現貨遭到瘋搶。
現在除中國以外,日韓德都因為疫情感染導致開工嚴重不足。日本豐田、德國奔馳汽車交付嚴重拖后。澳大利亞單日到港只有兩臺奔馳GLS,還是當地4S店提前預訂,結果整個澳大利亞加價爭搶這兩臺車。日本豐田汽車等供貨嚴重不足,訂單積壓沒有現車,只有中國國產車還有現車,國產車迎來供銷兩旺。
經過多年發展,國產車質量飛速提升,新能源車更是突飛猛進。據了解,今年1-8月份,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16.6萬輛,同比增長200%。中汽協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69.1萬輛和66.6萬輛,月度產銷量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倍,繼續保持產銷兩旺態勢。
在西方車企因為疫情陷入現車不足的時候,中國企業開始馬力全開。拒絕躺平的中國汽車制造業實行嚴格核酸檢測,進入工業園需要48小時核酸檢測,工人兩班倒。長安汽車產銷兩旺下,工廠全閉環管理,生產沒有受到重慶疫情影響,與鄭州富士康是天壤之別。大量國產汽車供應全球,已經搶占俄羅斯市場,占據第一。從2020年國產汽車僅占俄羅斯市場的3%達到2022年第三季度達到26%。雖然有美歐制裁的原因,但如果我國陷入疫情,無法按時交付,這些市場豈不是被其他國家搶走?如果現在制造業躺平,新冠后遺癥導致工人減員、開工不足,即便有堆積如山的訂單,中國也無法供貨,豈不錯過搶占日韓德汽車市場的好機會嗎?
同樣的案例適用于幾乎所有的工業制造業領域。比如光伏多晶硅,目前這類企業日進斗金,原因就在于國際大宗產品價格暴漲,德國卻又犯賤的制裁俄羅斯能源進口,這不僅導致原材料不足,又遇到了長新冠后遺癥導致的制造業減員。為了應對危機,歐洲開始大面積采購清潔的太陽能電池板,這直接刺激了國內光伏產業爆發式增長,作為原材料的多晶硅和光伏面板等配套產業鏈開始加班加點、全力生產,如汽車行業一樣,出現了供銷兩旺的火爆局面。
當很多人還在抱怨疫情沖擊經濟的時候,卻不知道,疫情對西方經濟的沖擊更加嚴重。日韓德等制造業大國因為開工不足出現貿易逆差的時候,中國卻在嚴控疫情的2020-2021年這兩年掙到了12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這些錢足以解決國內因為抗疫導致的財政不足。如果我們冒然躺平,那么地方財政不僅會因為財政大量支出而破產,中國更不可能用高達萬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來填補國內養老金等支出漏洞。
事實一再證明,一旦破壞“動態清零”環境,全民躺醫院吃藥,員工短缺,產出不足;接著就是制造業訂單下滑,人民收入下降;后面的結果,除了“顏色”,我實在想不出還有別的歸途。反過來,只要中國能夠實現“動態清零”,那么,經濟增長必然能夠進入上行通道,而且能夠依靠世界工廠地位從全世界爭取大量美元,大量貿易順差和“動態清零”的安全環境又會吸引高達1400多億美元的資本進入。正反對比如此鮮明,答案毋庸置疑。
什么是適合中國的防疫政策?
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哲學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表明了事物的發展不是直線式前進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從開始的嚴格防疫過程中出現了一刀切、核酸檢測作假、鐵條封門阻礙居民外出就醫等現象,再到“二十條”對這些現象糾偏,中國對新冠防疫的認識也是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斷螺旋式上升。我們一方面在糾正亂象,一方面也沒有否定“動態清零”防疫政策。
在血飲看來,中國未來的防疫政策應該是“外緊內松”。內松方面,貫徹“二十條”不層層加碼,最大限度保證人民生產生活,特別是一定要保證物流暢通。同時,根據已有數據以及中國毒株都是境外輸入這個客觀事實,中國應該重新對入境者回歸“14+隔離”,只有境外輸入的毒株擋住,國內的疫情就會和緩。2021年的時候很多疫情都是冷鏈傳入,這就是最直接證據。
同時,防疫原則必須重新確認依靠人民打贏防疫戰爭的原則不動搖。人民是我們防疫必須依靠的靠山,而不是防疫針對的對象。放棄官本位,更多理解與獲得民眾支持才是抗疫戰爭勝利的決勝關鍵!
那些一直呼吁中國放開防疫管控的國家,是清晰看到中國成功防疫后的經濟成就和社會穩定的,但這種成就卻是他們永遠無法抵達的高點。因為,沒有以民為本的執政黨,沒有強大的組織能力和人文關懷,沒有利他主義精神的偉大人民,他們永遠做不到。
十二月三號,血飲將會發布本文的下半部分,歡迎各位親后天中午準時收看。再次提醒,之前文章讓大家購買的藥品盡快購買,大家以后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請各位讀者多多保重!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血飲”,修訂發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