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中國國防部公布2月5日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核戰略專家認為,這標志中國攔截敵方導彈的手段和能力更加成熟。
2月5日,網絡上出現有關在吐魯番夜光云奇異景象的照片。該照片顯示吐魯番夜光云照片,好像天上絲路一般。分析認為,自然形成的夜光云肉眼極難見到,而人造航空器穿過大氣層的中間層時,它帶去的大量塵埃會給夜光云的形成創造條件。
▲2月5日,網絡上出現有關在吐魯番夜光云奇異景象的照片
2月6日上午,中國國防部主動發布信息,證明2月5日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試驗是防御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軍方第三次公開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成功的消息。 此前兩次分別發生在2010年1月11日,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2013年1月27日,中國在境內再次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美國和日本進行過類似中段反導攔截試驗。
此外,2014年7月23日,國防部新聞局稱,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反導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不過與此前兩次進行的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相比,這次沒有提及是在哪個階段進行攔截。
反導攔截技術按發射地分為陸基、?;吞旎?,分別指反導系統在陸地、海上和天空發射。按照攔截時機不同可分為三大類:“助推段”防御系統,“末段”防御系統,以及“中段”防御系統。
中國核戰略專家楊承軍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遠程彈道導彈的中段是在大氣層以外飛行。在大氣層外進行攔截能有效減少對我方地面目標附帶毀傷,攔截高度越高對我方造成損失越小。
對于此次試驗,楊承軍認為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進行反導反衛防御能力的建設。此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是按照預定規劃日程進行的試驗,是正常和例行性的。
對于三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成功之間的差別,楊承軍認為,每一次試驗檢驗的目的并不一樣,比如要檢驗不同的攔截高度、命中精度、 毀傷威力、攔截方式等等。但毫無疑問,三次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的成功標志中國攔截敵方導彈的手段和能力更加成熟。
但楊承軍也表示幾次成功不能過于樂觀、沾沾自喜,離真正的實戰化還有一段距離。“目前進行的試驗我們對攔截的目標是預知的,包括發射時間、飛行軌跡、飛行速度等等,然后實施攔截。但是真正到了作戰時候,很多信息都是未知的,要對發射時間、地點、什么性質的導彈等諸多信息意義作出判斷,才能啟動反導攔截程序。”
新聞背景
在2016年中國曾對外公布陸基中段反導系統及其進行試驗的視頻畫面。中國專家認為,中國的陸基中段反導系統實際上是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維護大國間的戰略平衡而做出的巨大貢獻。
彈道導彈的飛行分為三個階段,而反導攔截則在對應的階段內實施。首先是助推段(又叫上升段、初段),這個階段是從發動機工作開始,末級發動機停機為止,這時導彈飛行加速快,外形特征明顯,末級發動機停機時導彈速度達到最快。這一段攔截的優勢是目標特征大,目標不能做大幅度機動,但對反應速度要求較高。導彈末級發動機熄火后導彈進入慣性飛行階段,在導彈再入段之前,都屬于中段,這段時間導彈的飛行時間最長。最后進入末段或者再入段。由于不同的彈道導彈彈道高度不同,再入段的高度也不盡相同,這個高度通常是按照其末級發動機停機的高度計算的。目前的末段反導系統大多是從傳統防空導彈系統發展而來,例如美國的“愛國者-3”、俄羅斯的S-300和S-400,不少國家具備這類反導系統的研制能力,包括印度、法國等國家。美國的“薩德”則是個例外。
當彈道導彈處于彈道頂點時,速度會達到最低點,所以在中段攔截的一個特征是導彈飛行較穩定,有一段的速度較低。特別是對于中遠程攔截,末段的速度太快,很難攔截,也只有在中段實施攔截。美國的相關系統包括陸基中段攔截彈和反導型“宙斯盾”系統配備的“標準-2”系列攔截彈,前者可攔截洲際彈道導彈,而后者目前尚只能攔截中程及以下的彈道導彈。從此次公布的導彈外形看,中國的陸基反導系統體積與美國的陸基中段攔截彈相當。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