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國臺辦官網(wǎng)截圖。
2月28日,國臺辦、國家發(fā)改委等29個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促進兩岸經(jīng)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對臺商及臺灣居民到大陸投資、經(jīng)商、就業(yè)、學習及生活等方面給予了31項優(yōu)惠政策。在大陸兩會即將召開之前發(fā)布惠臺新政顯然有著強烈的指向性。
28日,國臺辦發(fā)言人安峰山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出臺《若干措施》,是貫徹落實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這31條措施有三大特點:
一是各項措施圍繞國家重大行動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等,為臺企臺胞提供與大陸企業(yè)、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二是量身定制,充分考慮到臺資企業(yè)和臺灣同胞的特殊情況和需求,回應臺企臺胞的普遍關切,提出針對性強的解決辦法;
三是受益廣泛,涵蓋多個領域,開放力度之大、范圍之廣、涉及部門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將切實擴大臺企臺胞特別是基層民眾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國臺辦發(fā)言人安峰山。
新的惠臺政策讓未來臺灣人才可參加大陸134項國家職業(yè)資格考試,可申請參與大陸“千人計劃”。臺商可參與“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適用與大陸企業(yè)同等政策;此外,臺商可以特許經(jīng)營方式參與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可公平參與政府采購。臺灣金融機構、商家可與中國銀聯(lián)及大陸非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合規(guī)開展合作,為臺灣同胞提供便捷的小額支付服務。臺灣征信機構也可與大陸征信機構開展合作,為兩岸民眾和企業(yè)提供征信服務。
臺灣科學研究機構、高等學校、企業(yè)在大陸注冊的獨立法人,可帶頭或參與大陸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申報,享受與大陸機構、高等學校、企業(yè)同等政策。受聘于在大陸注冊的獨立法人的臺灣研究人員,可作為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負責人申報,享受與大陸人員同等政策。文化方面,大陸對臺灣人士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jié)目和電影、電視劇制作可不受數(shù)量限制。放寬兩岸合拍電影、電視劇在主創(chuàng)人員比例、大陸元素、投資比例等方面的限制。
正如安峰山在新聞發(fā)布會上闡述的,這些惠臺政策“前所未有”。給臺灣居民到大陸發(fā)展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對臺灣民眾來說無疑是一份大禮包。
大陸的這些惠臺新政,是在兩岸新形勢下,經(jīng)過深思熟慮而制定的。對兩岸的融合、發(fā)展將起到極大的作用。
臺當局剛對其所謂的“內(nèi)閣”進行了人事調(diào)整,將一干深綠,甚至有著明顯“臺獨”意識的人員調(diào)整進入了“決策層”,試圖以強硬姿態(tài)對抗大陸。接著對于美國國會通過“臺灣旅行法”興奮不已,以為可以無顧忌玩弄臺灣民意,加大“臺獨”步伐。這時大陸發(fā)布惠臺新政,臺當局顯然沒有想到,顯示出荒腔走板,驚慌失措。
兩天來,臺當局及其綠媒大肆詆毀、抹黑大陸的惠臺新政,用極其拙劣的手段欺騙臺灣民眾,企圖掩飾其真正的心虛,引起大眾的嘲笑。
28日上午,國臺辦宣布了31項惠臺新政后,臺陸委會在當天下午便發(fā)表聲明,稱大陸惠臺新政“是以利益換取臺灣的政治認同,是陸方整體對臺政策一環(huán)。陸委會將持續(xù)關注后續(xù)發(fā)展,以及對臺相關產(chǎn)業(yè)和人才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
臺灣《自由時報》的報道標題截圖。
臺陸委會的聲明在臺灣民眾中引發(fā)廣泛的嘲諷。
3月1日,臺陸委會又再次舉行記者會,稱大陸的31項惠臺新政是“單方面”的,是“口惠而不實”,是“心理戰(zhàn)、文宣戰(zhàn)”,強調(diào)“任何涉及到兩岸人民權益與福祉的措施,應該與臺灣協(xié)商。”甚至發(fā)出恐嚇“開放臺商投資中國基礎設施與臺灣民眾可擔任中國各種職務等,都與我國現(xiàn)行的法律有所抵觸,因此我方要仔細檢視厘清,提出相關因應措施。”
2日,臺“國安局”官員也發(fā)表講話,稱“惠臺措施絕非北京說了算”,他同樣發(fā)出恐嚇“中國開放臺灣專業(yè)人士可申請‘千人計畫’與‘萬人計畫’,也違反《兩岸人民關系條例》,臺灣人不得赴中擔任黨政軍職等規(guī)定。”
臺灣《自由時報》的報道標題截圖。
同日,上午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在臺“立法院”備詢時稱:“國人到中國發(fā)展,必須特別留意政治上的目的”,他大言不慚地說:“中國勞動條件未必比臺灣好”,同時又稱,他已請“副院長”施俊吉針對中國推出的惠臺措施進行政策研究。他表示,要解決臺灣的低薪問題,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擴大投資臺灣,調(diào)高基本工資雖然也是一個方法,但應該是在臺灣經(jīng)濟成長后、水到渠成的調(diào)整會比較好。
臺灣行政負責人賴清德2日上午備詢截圖。
臺灣綠媒這兩天對于大陸的惠臺新政幾乎都用一些詆毀的政治用語進行評論,如“統(tǒng)戰(zhàn)”、“糖衣炮彈”、“拉攏”等等。
臺灣綠營政客也紛紛走上前臺表演,淡江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教授翁明賢稱,“中國所實施的單一惠臺措施會形成新的‘一國兩區(qū)’的概念,把臺灣當成中國一區(qū)享受國民待遇,產(chǎn)生磁吸效果,未來可能不只涉及臺灣人前往中國,更有可能是雙向流動。惠臺措施可能也將影響《兩岸人民關系條例》的修法,不只沖擊兩岸國際外交,也沖擊內(nèi)部問題,蔡政府應該要思考如何因應。”
呂秀蓮1日發(fā)表專門談話。
前臺灣當局副領導人呂秀蓮,也專門發(fā)表談話,稱“中國惠臺措施是柔性統(tǒng)一臺灣”,她在談話中稱“中國此項惠臺措施是比武嚇更加厲害的‘柔性統(tǒng)一臺灣’。”
二、臺當局的荒唐無恥
簡單歸納一下臺當局及其政客和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出主要有如下三層意思:
一是大陸惠臺政策有政治目的,是統(tǒng)戰(zhàn);
二是是大陸惠臺新政是單方面的,臺灣不承認;
三是臺灣民眾不能接受大陸的惠臺政策,否則就是“違法”。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來看看以上的三點有何說頭:
大陸此次宣布的惠臺新政,是因應兩岸新形勢的一項重大舉措。那么,臺灣當下是怎樣的一種新形勢?其實這已是眾所周知的。
自民進黨蔡英文上臺以來,一開始臺灣不少民眾對其處理兩岸關系確實是抱著很大期待,相信她所宣示的可以“維持現(xiàn)狀”,相信她不至于把兩岸關系帶入完全“斷流”,相信她不敢急于走“臺獨”路線。
可是,很快人們就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蔡英文所說的“維持現(xiàn)狀”根本不是她選舉時承諾的“現(xiàn)狀”,而是民進黨所長期鼓吹的現(xiàn)狀,那就是不承認“一中”,甚至民進黨黨綱的“臺獨”。在此情況之下,兩岸關系的“速凍”“斷流”就自然形成。而民進黨面對此狀況,完全沒有因?qū)k法,蔡英文更沒有絲毫能力解開這個結。漸漸的“臺獨”勢力從表面上的熱鬧到被臺灣民眾唾棄。
從去年11月份臺灣各大機構、媒體的民意調(diào)查結果來看,臺灣民意正在發(fā)生迅速轉(zhuǎn)變。對“臺獨”的支持率持續(xù)下降,認同“我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比例上升,而“我是臺灣人”的比例下降。愿意到大陸工作、求學的人在不斷增加。這些就連一些綠色媒體也不再否認。
在這種形勢之下,大陸不可能再用以往的“輸送紅利”的做法,更不可能對臺灣當局實施優(yōu)惠政策,而是將優(yōu)惠政策直接惠顧臺灣民眾,讓臺灣民眾真正體會到大陸“一家親”的感覺,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讓臺灣民眾有獲得感”。這次的31項惠臺新政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出臺的。這與過去“官方對官方”而百姓無感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
大陸這些惠臺新政的實施,必將讓臺灣民眾體會到大陸的真情實意,更有利于兩岸的大融合,為兩岸最終統(tǒng)一必將帶來積極的效果。
如果臺當局及其政客是指這方面的“政治目的”,認為這樣做是“統(tǒng)戰(zhàn)”,那說的正是。難道非要符合民進黨的“臺獨”路線,讓戰(zhàn)火在兩岸之間燃起,令臺灣民眾遭受戰(zhàn)爭的痛苦才是對的?
說到惠臺新政臺當局“承認”與否的問題,民進黨當局太不自量力了。
馬英九時期大陸能與馬當局協(xié)商諸多惠臺政策,是因為國民黨承認“九二共識”,承認“一個中國政策”。民進黨既然連起碼的底線都放棄,怎么可能想得到大陸與之對話的“權利”?大陸在宣布實施“M502航線”時就已經(jīng)放出了明確的信號:大陸今后的動作不會向臺當局打招呼,更不可能理會臺當局的感覺。這次惠臺新政直接面對臺灣民眾怎么可能向臺當局打招呼,更不可能存在什么協(xié)商的問題。
民進黨當局真是太自以為是了,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太癡心妄想了!
恐嚇對于希望到大陸發(fā)展的臺灣民眾來說,除了鄙視和厭惡不會起到任何作用。
本次的31項惠臺政策沒有一條附加政治條件,說穿了就是給予臺灣民眾與大陸民眾一樣的國民待遇。臺灣民眾心知肚明。至于如何解決《兩岸人民關系條例》的相關問題,那是臺當局自己的事情。民進黨當局當然可以再次采取粗暴的手段進行“修法”,若真敢如此,從兩岸長遠的發(fā)展來看,也只會更加激起臺灣民眾的憤怒,不會帶來任何結果。
因此,臺當局在面對大陸惠臺新政的荒腔走板,充分暴露了其荒唐無恥的真面目,落得令人恥笑。
在媒體相關的報道下面,臺灣民眾的留言充分說明了這些。筆者隨手挑出幾條看看臺灣的民意:
臺灣民眾部分留言截圖。
“蔡政府自己無能提振經(jīng)濟,留住人才,卻只會對對岸對臺人釋出的利多窮極酸語,以‘人才流失,產(chǎn)業(yè)外移,國家安危’為由,試圖阻擾人民前往投資、工作與就業(yè),禁止人民赴陸。‘追求個人美好幸福未來的自由與權力’,這是什么樣的政府......”
“空心無能的假臺獨蔡政府,已被看破手腳,所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要生存,要活命,大自然所有生命體皆在找出路,這是物競天擇的必然反應,別拐彎抹角胡亂牽拖一通”
“自由時報阿,2010年不是說ECFA對臺灣是包著糖衣毒藥嗎?這么快忘啰!不敢說用ECFA第16條終止契約嗎!菜英九們不敢說,你們媒體也就噤聲當做不知道喔!糖衣毒藥就不敢終止了,不了了之,哪糖衣炮彈算什么?現(xiàn)在說的話,與2010說的有何不同嗎!照抄一遍而已啊!”
“至少還有糖衣,反觀冥盡黨只有無能空心大頭菜有事還變身神隱阿桑,毫無作用選顆西瓜都還比牠有用!!!”
“臺灣要搶衛(wèi)生紙?唉!搶不動!還是糖彈好!”
“小英政府也可以退出31項政策留住年輕人,吸引國際精英,這需要我教嗎?”
“只剩下可以推出32項民生用品漲價,你不要都不行”
“現(xiàn)在政府能為我們做啥~老子等你一年了,再等你三年啦~”
“臺獨要緊張了,盡說些酸酸的風涼話,不知如何是好。”
在這次臺灣荒腔走板的過程中,還有一支力挺民進黨當局的大陸力量,那就是流亡在海外的“民運”分子和邪教輪子功分子。
實際上,大陸海外“民運”組織長期得到臺灣當局的支持和資助,特別是得到民進黨和“臺獨”勢力的資助。這點已不是什么秘密。
1日,《自由時報》特別報道了一條新聞,題目為“中國推出31條惠臺措施 專家:臺青年千萬別受騙”。報道稱:“2018年臺當局外交部訪問學者徐沛博士對大陸31項惠臺政策表示,中共最擅長的就是宣傳,也最會無中生有、把黑的講成白的,因此呼吁臺灣年輕人千萬不要上當受騙。”
臺灣《自由時報》報道的標題截圖。
這篇報道滿紙荒唐,胡說八道連小孩都能體會得到,所以根本不值一評。但是,這個“專家”的身份卻是大有來頭。
筆者對這個“專家”有所了解,不妨簡單扒一下她的皮。
徐沛,1966年3月22日出生于四川康定市,畢業(yè)于四川外語學院德語系,畢業(yè)后在四川樂山擔任德語導游。1989年參與運動,后跑到德國,參與“民運”,后來又成為一名邪教輪子功的積極參與者和鼓吹者,2004年加入德國國籍。
被臺當局視為“專家”實為邪教輪子的徐沛。
這個徐沛從一個德語導游,慢慢變成了一個“民運”和輪子功的專家,便成了人權活動家、作家、詩人。輪子功已成為其信仰,在海外發(fā)表了大量的反中國黨和政府的文章,是輪子功媒體的主要寫手。她特喜歡出風頭,所以時不時會上演一些令人瞠目的丑劇。其中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舉辦國將中國列為主賓國,徐沛為了對此抗議將自己關在籠子里展示,丑態(tài)盡顯,丟人現(xiàn)眼,惡心至極。
而民進黨當局就是專門接納、利用大陸這樣的人,而且還常將他們奉為貴客。正是如此,大陸一些所謂的“民運”分子和邪教輪子功者才會與“臺獨”勢力沆瀣一氣,進行各種反中活動。從這點也可以看是,那些海外的“民運”分子,從來就沒有想到過“爭取民主”,只不過是分裂祖國、被分裂勢力圈養(yǎng)的狗而已。而這也很符合民進黨的做派。
大陸惠臺新政不僅惠及廣大的臺灣同胞,也對“臺獨”勢力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中國統(tǒng)一的巨輪滾滾向前,必將碾碎一切分裂勢力!這是歷史的必然!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wǎng)【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wǎng)》,網(wǎng)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nèi)容 相關信息
占豪:美國不接受中國武統(tǒng)臺灣?今天,你真沒資格說這話!
2018-02-23大過年的,美國司令狂妄叫囂:不接受大陸武統(tǒng)臺灣!
2018-02-18黃安給臺灣歷史分了期:已到“淫亂末期” 統(tǒng)一才合乎天道
2018-02-0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diào)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