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日前報道,曾獲奧斯卡提名的導演拉奧-佩克執導的電影《青年馬克思》(The Young Karl Marx)日前在紐約公映 。
影片描寫了馬克思在19世紀中期輾轉于西歐各國的流亡生活及其思想體系的形成過程。 這部電影開始于馬克思在擔任《萊茵報》主編期間受到普魯士政府打壓被迫移居巴黎,結束于《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影片以1840年代經濟蕭條、人心思變的歐洲為背景,描寫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識與結盟,以及當時歐洲左翼知識界對社會變革的思考和爭論 。
影片的公映引起了美國社會強烈反響,特別是年輕人紛紛在書店或圖書館尋找馬克思的著作閱讀。馬克思的故鄉德國小城特里爾,也將引發旅游熱潮。
據BBC報道,英國民調公司ComRes民調數據顯示,英美年輕人日益傾向馬克思主義 。此外,總部位于英國的輿觀(YouGov)調查公司民調顯示,美國“00后”一代中,近半數人更希望生活在社會主義制度中,而不愿意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
近日,BBC廣播4頻道“今日”(Today)節目邀請了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馬克思主義協會會長,三年級的法律系學生費歐娜·拉莉(Fiona Lali)現身說法。
拉莉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對資本主義喪失了信心。雖然共產主義看起來很酷,一些人將學生擁抱左翼政治暗示為一種時髦現象,但她認為這是一種污蔑:“留給年輕學生的是這樣一個世界,無論經濟還是社會組織,都沒留給他們一點機會。”拉莉指出,“我們的生活標準不如我們的父輩,我已經不可能擁有自己的住房,而且一畢業就背上了4萬英鎊(約合36萬人民幣)的債務。”
位于倫敦的馬克思紀念圖書館的Meirian Jump指出,近日來上課的年輕人明顯增加,慶祝《資本論》150周年的講座報名人數已經爆滿。她指出:“對現狀,尤其是對經濟緊縮和新自由主義的不滿,讓人們有了再次探索社會主義的熱情。”
導演拉奧佩克對記者表示,影片所帶來的社會強烈反響,令他深感驚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