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柳傳志等人于1984年在國內創立聯想,至今聯想已在行業中存在了30余年。曾經聯想在國內,甚至全球市場中有取得過輝煌。目前聯想的產品包括有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一體機、智能手機、服務器等。在國人們的心目當中,聯想其實就是一家大型的電腦組裝廠商,沒有什么太核心的技術。或者也可以說,如今的聯想,其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累于自己缺少了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技術,且難以自拔?但是國內也有人稱,聯想雖然是一家商業為主的公司,但這并不影響聯想在國外市場上取得成功。值得一提的是,聯想有屬于自己的頂尖實驗室,如大和實驗室、NEC實驗室、神奈川實驗室、中國合肥實驗室,研發的方向主要在模具設計、特性設計和產品優化。
當年,正值國內的通訊產業剛剛興起之時,在聯想擔任總工的倪光南主張聯想走“技工貿”的路線,并親自帶領一個事業部研制大規模集成程控電話通訊設備,為此耗費了不少的錢。而柳傳志身為聯想的總經理,則主張聯想走“貿工技”的路線。因為在柳傳志看來,聯想沒有那么多的資金,不應該去研發技術含量高的設備產品,高技術含量的設備更應由國家來負責研發。而倪光南認為,就算聯想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完全可以引入硅谷風投的方式來解決之。可是,柳傳志堅持要讓聯想走“貿工技”的路線,便強行解散了倪光南所帶領的那個事業部。“倪柳之爭”的事件亦為國人們所知曉。
【從“倪柳之爭”一開始,媒體就把這解讀為“市場派”與“技術派”的一次決斗。倪光南退出后,聯想逐漸縮減技術研發,轉向個人電腦制造。1996年聯想的市場占有率首次超越國外品牌,位居國內市場第一,電腦制造業務賺取的利潤以及來自資本市場運作所得,也支撐了柳傳志的多元化戰略,聯想和柳傳志最終走上了神壇。盡管柳傳志的“貿工技”之路在很長時間內飽受人們詬病,聯想也被稱為“沒有技術”的制造企業,但市場的成功最終說明了一切。在當年的會議上,曾茂朝曾表示:“這(免去倪光南職務)是出于不得已的一種取舍,這樣的取舍對聯想集團今后的順利發展,無疑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再來回顧當時與聯想同時代的華為、中興。華為、中興都是通過研制大規模集成程控電話通訊設備起家的,后來這兩家公司都在全球通信行業中取得成功,且很有名氣,真就算得上是高科技公司……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聯想電腦當中的操作系統是微軟的,芯片是Intel的,聯想方面在生產聯想電腦的過程中充當了什么角色?
2018-05-08錢昌明:資本的猙獰與私有化的罪惡——由“于歡傷人案”引發的聯想
2017-04-02?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