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里,“新制造+新零售”成為國內工業領域的一大熱詞。
具體什么是“新制造”,解釋起來并不困難,“過去30年,制造業講究規模化、標準化,未來30年講究的,是智慧化、個性化和定制化”,這無疑會創造一個新的工業藍海市場。
過去一些年里,中國制造業更多強調“自動化+信息化”的融合,在這一背景下,工業自動化程度的提升空間有多大,“機器換人”是否在持續、廣泛推進,這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藍海市場。
很長時間,中國制造業要靠著自然人的密集勞動來完成任務,過去,國內一個空調的生產車間里有大概200人,一個手機的車間內大概有500人,一個蘋果iPhone的代工車間內要有800人,以此看來,機器替代人工存在巨大的空間,這也是巨大的市場機會。
不過,在“新制造”的背景下,看問題需要有更立體的視角。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感應器等前沿技術的創新發展,中國制造業正面臨一場劇變,變化的絕不僅僅是硬件層面,而是軟件、觀念、商業模式的系統性變化。
而當今階段,中國最有可能在“新制造”上取得突破,在新一代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等方面,中國已經建立起足夠的科技自信并與世界領先水平看齊。
大數據、云計算、移動支付、LBS(精確定位)等通用技術不僅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讓協同設計、柔性制造等成為可能。
中國被譽為“世界工廠”,擁有完備的制造體系,2017年中國工業總量已經超過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總和。加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優勢地位(市值排名全球前十的互聯網企業中,中國占四席,美國占六席),中國有機會打造出全球規模最大、類型最豐富的工業大數據。
“新制造”的突破口,或者說是互聯網與制造業的結合點,是工業云平臺。這是目前搶占制造業數字入口的關鍵,也是工業新藍海的入口。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