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9年進入政府部門后,我的職務在變,從主任科員升到副部,但有一條沒有變,就是堅持自己動手、自己動筆、自己動電腦,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一個標點一個標點地摳。中央財辦就是這樣一種工作方式,領導班子成員都是親自動手,官越大,寫的越多。”
7月7日,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楊偉民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8年夏季畢業典禮上講了上述這番話。
講話伊始,楊偉民說,“我過去一直在政府部門工作,大半生干的就一件事,碼字。成千上萬的漢字,如何組合、如何配置才能有用,才能實現效率最大化呢?我把自己30多年組合文字的體會說給大家聽聽,也許對大家今后會有點用。”
隨后,他與畢業生們分享了自己長期以來從事文稿起草工作的“五要、五不要”。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注意到,楊偉民長期從事國家中長期規劃和產業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曾是國家重大產業政策的主要參與者和執筆人之一。他曾擔任中財辦副主任近7年時間。中財辦素有“中南海智囊機構”之稱。
公開簡歷顯示,楊偉民生于1956年,早年曾下鄉插隊,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后分配到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任教。之后,曾分別于1983年、1986年,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和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學習研究工業經濟、企業管理和產業政策理論。
1989年,楊偉民調入原國家計委產業政策司。之后歷任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等職。2011年出任中財辦副主任一職。今年3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并出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今年6月14日下午,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全體大會上,楊偉民發表演講時,自曝去職消息,稱自己已不再擔任中央財辦副主任一職。
他當時表示:“我不是一個金融人士,我是非金融人士。原來主辦方邀請我來參加,可能因為我原來的身份,但是我要告訴大家我已經不再是中財辦副主任了,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我下面講的和中財辦沒有關系了,完全是我個人的意見。”
楊偉民曾參與了國家“八五”、“九五”計劃《綱要》的起草,全面負責“十五”計劃《綱要》起草和組織協調,曾任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起草組成員,國家發展改革委“十一五”規劃《綱要》起草組組長,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在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中長期規劃、城市化、區域經濟等領域,發表了100多萬字的學術論文,著有《中國的產業政策——理論與實踐》等。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注意到,在分享文稿起草的“五要、五不要”時,楊偉民結合了自己曾參與的重大政策的起草過程。
起草文稿第一點,他認為要研究,不要寫文章。“好的文稿是研究出來的,不是做文章做出來的。寫不出來、寫不好的,肯定是因為沒有想法,沒有想法肯定是研究不夠。我們的研究,不同于研究機構的研究,屬于問題導向型、對策建議型、方案比選型研究。研究方式也不是事先列個課題,拉開架勢寫,很多情況下,研究是貫穿到一篇文稿從拉提綱到成稿的幾十遍的反反復復的修改中的。”
"要研究,是因為責任重大。我們的研究成果直接體現為總書記的講話、黨中央的文件、全國人大批準的規劃,成為黨中央決策、國家意志、政府工作重點。如果新詞很多,口號很響,空話套話滿滿,但看了以后,不知道怎么干,這樣的文稿,就不是好文稿。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反復研究的結果,不是為了寫文章寫出來的。”楊偉民說。
第二,他認為寫文稿“要思考,不要淺嘗輒止”。“對任何問題,都要深入思考,刨根問底,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像剝洋蔥一樣,由表及里,一層層剝,找出最終的病根。這樣形成的看法,肯定是獨特的。”
楊偉民談及了北京的城市病。“病根是功能太多,功能走了,人才能走。治療城市病,必須動外科手術,疏解北京功能。疏解到哪里去呢?重點是天津、河北,這就有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才有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
寫文稿的第三點,楊為民認為要“要創新,不要人云亦云”。“創新是起草文稿的靈魂。解決中國特有的發展難題,既不能全盤照搬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也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經濟學,必須敢想,敢于突破理論的、體制的條條框框,有創新性思維,超前性意識。”
作為十八屆三中全會起草組工作班子成員的他,回憶起了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的起草過程。
他表示,當時領導要求大家創新,在哪些方面創新呢?作為改革文件,必須在基礎性制度上創新。“中國40年的改革,一直是圍繞兩條主線展開的,一是產權制度或所有制改革,二是市場化改革。最后,反復研究討論,把過去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改為‘決定性’作用。這種創新,其意義不亞于當年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當年雖然提出了這一改革方向,但沒有定義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基本點上留下了尾巴。改為決定性作用,就是要告訴全黨全社會,雖然我們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共同規律我們必須遵守。”
隨后,楊偉民講到了“要堅持,不要輕言妥協。”
他談到了“十一五”規劃的編制。“我們提出主要污染物減排10%的約束性指標,盡管有關方面一直不同意,但我們一直堅持,并請當時的國家發改委主要領導事先向國務院領導小范圍匯報一次,這樣國務院領導事先有了思想準備。第二天國務院全體會討論時,有關方面剛要提出不同意見,就被國務院領導擋回去了。事后看,二氧化硫和COD減排10%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就看你是不是真干。十八大報告對生態環境形勢的判斷說得很重的,即‘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當時有的領導認為說過了,但我們堅持不改。十八大一結束,北京就遭遇了嚴重霧霾,后來大家說,幸虧沒有改。”
楊偉民告誡清華畢業生們說,“真理是堅持下來的。‘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應該是文稿起草者的職業準則。對各方面意見,有些不得不妥協;有些能堅持就堅持,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堅持下來的內容,往往最亮眼的、最有用的。”
講話最后,談到“要動手,不要捉刀代筆”時,楊偉民談及了文章開頭所述的自己從主任科員升到副部一直堅持自己動手起草文稿的經歷。
“我給大家說這些,不是讓大家從事這個職業。碼字其實是很苦的,一旦上了車,很難下來,所謂的樂也是不過是苦中求樂。”他說。
“政事兒”(微信ID:xjbzse)綜合報道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正部級領導批機關怪風氣:如果說你是筆桿子,糟了!你的仕途就這樣了…
2017-03-01罕見省部級高干在中央黨報公開表達“不滿”:我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2016-05-23?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