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貿易沖突的日益嚴峻,學術界對保護主義的討論熱度大增,絕大多數學者對保護主義持批判態度,但就如何認識保護主義的本質以及應對思路上存在較大分歧。以德國歷史學派為代表的重商主義推薦的保護政策只是針對幼稚產業,而當今美國政府發動的保護主義則把美國具有優勢的高科技產業作為著力點,這些明顯的差異被西方經濟學忽視了。如果用西方經濟學的邏輯來理解保護主義,就無法深刻理解保護主義的前世今生,也就給不出合適的對策,甚至會引起誤判。保護主義是通過各種破壞手段阻礙正常的經濟合作,西方經濟學通常反對保護主義并捍衛自由主義,但保護主義與自由主義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由于自由主義的不穩定性造成了二者之間鐘擺式的輪換;保護主義與自由主義是西方經濟學的隱性和顯性的兩個版本,當然兩者也都沒有擺脫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庸俗性。
一、保護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共同目的是維護壟斷
保護主義因表面上與自由主義相對而得名,但兩者的策略并不是獨立的,而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保護主義和自由主義在時間順序上總是互相替換,這是因為資本主義的實踐具有不穩定性,常會物極必反。保護主義和自由主義是同一內涵下的兩種極端表現,是否定之否定發展規律的體現。
從歷史上看,英國作為古典自由貿易倡導者,在其失去霸主地位之際,立刻轉向保護主義;美國作為新自由主義的倡導者,一旦相對衰落,就會出現如特朗普總統推行的“美國第一”政策。可以說,只要有需要,西方國家就會毫不猶豫地實施有利于本國利益的政策,雖然有時裝作不情愿的樣子,我們切不可被西方輿論假象所迷惑。也就是說,自由主義和保護主義經常扮演“好警察、壞警察”的把戲,當保護主義當道的時候,自由主義往往會扮演成與保護主義不同立場獲取信任,借勢規勸受到保護主義威脅的國家放棄抵抗,順從霸權國的要求。近期,有一些信奉西方經濟學的專家就在公開場合建議我們停止促進經濟發展的舉措,主動停留在全球價值分工的低端,放棄科技發展。這其實都是自由主義和保護主義在不同條件下維護壟斷權利的經濟思想的表現。
拋開西方經濟學的種種“教條”和“規訓”不談,(新)自由主義在追求效率的掩蓋下,本性是一種強力偏袒強者的制度。其忽略不同國家不同發展階段和競爭能力差異,要求按照強者制定的規則進行競爭,并且把干涉看作扭曲市場的不合理行為,強力推進贏者通吃的格局。西方國家經常使用比較優勢理論來掩蓋自由主義的野蠻性,落后國家發展初期當然還離不開比較優勢,但如果觀察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會發現發達國家并未依賴比較優勢,發達國家追求的是壟斷優勢,壟斷是自由主義的動機。從歷史上我們看到,推行西方自由貿易的國家都是強者,在方式上往往采用暴力和脅迫,從而導致了殖民主義與自由主義伴生,新殖民主義與新自由主義共存的現象。
由于種種原因,包括發展中國家掌握了經濟發展的經驗從而快速發展,實力不斷上升,導致原有國際格局發生變化時,現有霸主立刻會把自由主義政策調整為保護主義政策,其目的就是盡量延續壟斷利益,從對增量的獨占轉為對存量的維護。今天美國實施的保護主義,并不是保護幼稚產業發展經濟,而是強力限制別國對其壟斷優勢的挑戰。美國在外部條件發生變化時,即刻拋棄自己制定的不合理制度安排,用一套更加不合理的話語加以替換,指責別國的發展,限制其他國家的競爭。這也說明美國多年來樹立的經濟學學科體系的真實目的是為美國利益服務,而不是反映所謂的規律。
三、當前美國發起貿易戰是新自由主義進入“超賣”階段的必然結果
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主導的幾百年歷史中,自由主義與保護主義之間內在的聯系脈絡非常清晰,自由主義勃發期是霸權國全力擴展國際利益的階段;保護主義盛行則是在霸權國遇到挑戰時極力維護既得利益的手段。自由主義和保護主義密不可分,保護主義本質上是自由主義進入“超賣”(Oversold)階段的體現。與真正的重商主義主張應該根據發展階段來實施分組發展的市場經濟不同,自由主義和保護主義主張贏者通吃的市場經濟,新自由主義并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發達國家通過操控知識,故意給重商主義貼上了保護主義標簽,而把自由主義與其孿生兄弟保護主義分離,獲得主流地位。
20世紀80年代,里根總統在撒切爾夫人的支持下對全球實施了新自由主義改造,國際三大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關貿總協定(1995年改為WTO)相繼被新自由主義改造。面對歐洲和日本企業對美國企業的競爭,美國潛移默化地改造了知識產權制度,知識產權從保護發明者利益的手段轉變為維護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競爭力的重要工具。發達國家大量向海外投資,用低廉的要素價格,換取發展中國家的比較優勢紅利,攫取了大量的經濟利益,但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卻沒能通過吸收外資讓國家富裕。新自由主義自身具有不平衡性,在全世界范圍內造成的是富國愈加富裕,窮國愈加貧窮;在發達國家內部也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由于資本的逐利性,大量海外投資和外包使得發達國家的中低收入者的工作受到了來自低收入國家的競爭,而經濟全球化匯集的財富則被頂層收入者所獨占,1980年美國收入最高的前1%的人群獲得了國民總收入的10%,到2016年則達到了20%,與此同時,收入后50%的人群在國民收入中的總份額從20%下降到13%。事實上,自80年代以來,美國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就已經陷入了長期停滯。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新自由主義作為一種經濟制度已經破產,卻沒有新的思想替換新自由主義。隨著中國等國家實現經濟起飛,新興經濟體憑借其龐大規模,已經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尤其是中國從2010年開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這種變化也體現在經濟占比上,美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由2001年的33%下降至2016年的24.7%,主要發達國家(包括美國、歐盟、日本)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由70%下降至不足一半,以金磚國家為主體的新興經濟體在國際經濟總量中比重日益上升,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變化,保護主義此時發作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破除保護主義,必須深刻理解保護主義的訴求。從歷史發展規律看,一輪保護主義盛行往往是一波自由主義的尾聲,目的是延續和維護壟斷利益,任何有助于保護主義目標實現的舉措都反而會加重保護主義的程度。
當前,美國試圖以超常規的貿易訛詐為武器,重要一點就是消除對其壟斷利益的挑戰,維持其對市場的壟斷地位。中國的發展客觀上影響了西方在全世界收取壟斷租金的地位,這是保護主義發出訛詐的根本原因。
由于保護主義是霸權國為了延續壟斷地位而實施的政策,如果一味滿足保護主義的要求只會助長保護主義的發展,以要價回應要價才是現代國家之間處理競爭問題、制止保護主義無休止蔓延的良策。此外,當前保護主義泛濫,對抗保護主義不是單一國家能夠解決的問題,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參與應對,構建經濟發展新秩序。二戰后美國利用大國優勢,通過市場準入等手段,在世界各個地區取得政治經濟利益,這種方式被稱為經濟杠桿,美國使用這種方式塑造了延續至今的世界秩序。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龐大的單一市場,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應該秉持正確的義利觀,善用經濟杠桿,聯合世界上能夠聯合的國家,共同抵御保護主義。
來源:《紅旗文稿》2018/17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