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說,西安一家資產過千億元的國企的董事長(女)84年生人34歲,兩位董事,一個(女)93年生人25歲,還有一個(女)95年生人23歲,最小的這位畢業剛一年,都小小年紀已當成國企的大領導了,這職位讓天下人都會在她們面前慚愧汗顏。
當今中國,小小年紀當企業大領導的已經不在少數,已占中國經濟七八成的私有企業,也即家族企業,在經過多年發展后,都將換成第二代當家,第二代中已很多人在小小年紀接了老子的班,或者正準備接班,資本的家族傳承,無論怎么說都象是天經地義的,有誰質疑呢?娘胎里指定繼承,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都市電視劇里,一群群的俊男靚女們,不是這總就是那總的,跟現實很配。
中國人的思維,有時真難穩定和琢磨,應西方一個叫荷馬的說過的一句話:“凡事既可以正著說,也可以反著說。”就看想怎么說了。拿接班來說,國人談到古代帝制家天下,則罵帝位世襲,現在私企董事長傳給兒孫,則認為無可置疑,贊美西方君主立憲君虛實相,則罵嘉靖皇帝幾十年不臨朝聽政讓首輔大臣主政,假如嘉靖臨朝主政,則又罵皇帝攬政獨裁,現在政府要管市場,則罵政府干預市場,而市場出了問題,反過來又罵政府不作為。中國以前搞老中青三結合的傳幫帶,則罵論資排輩,反過來就搞年輕化,化者,徹頭徹尾,化里化外也,一搞年輕化,就搞越年輕越好,以致國企里剛畢業的學生就能當大領導了。
雖或智慧不分男女,本領不分老幼,人才從來不以年齡論。姜子牙七十二歲垂釣,讓“愿者上鉤”,甘羅十二歲拜上卿,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其子蘇軾,二十一歲名動天下。但年輕化后,是僅從年齡上分別本領了,年齡一大,很可能就被邊緣化了。
如果分析的話,這很可能是受了科技人才成長現象的干擾。在科學技術研究領域,西方有成就的科學家往往都是在低年齡段里取得,蓋因為年輕人還不受更多知識的約束而能自由無畏地馳騁,二有大量集中的精力投入研究,但科學界的現象并不能適用于社會領域。同樣還有一個領域,軍事領域,也不能適用于社會領域,有官員為佐證提任年輕人沖大任,常說紅軍時某某十幾二十幾歲已經是軍團長軍長師長了,這是不懂常識的胡說。打仗從來都是年輕人的天下,年齡大一點,一不能奔跑,二拉家帶口,負有家庭責任,有誰能撇下家當兵打仗呢?只有未成婚的年輕人才能沒有顧慮地沖鋒陷陣,在都是年輕人的隊伍里,當大將軍也常是有的,霍去病十七歲封冠軍侯,石達開二十歲封翼王五千歲。
而社會領域,尤其社會管理中,通常都是需要有年齡層次,有經驗多寡之別的,如果不承認這個客觀社會事實,一定會造成社會矛盾,即使古代小皇帝即位,要么周公輔成王,要么太后垂簾聽政,要么顧命托大臣,都靠的是年長能壓陣,經驗豐富。學徒時代,學徒工哪個不是潛心辛苦地學徒幾年,甚至十幾年,師傅認可之后,才可以出徒謀生呢?
應當承認,人與人在少數中確有大能人和奇才,他們可能靠自己的才能而出世,也可能未遇機緣或被埋沒,劉邦朱元璋確有本事,而韓信遇項羽不過就是個執戟郎,遇劉邦卻能金壇拜將,但是大多數人之間,人與人的本領并無顯易差別,也就不存在特別明顯的是年輕還是年長的界限了,在一般性管理的用人上,就要側重于年齡層次上的銜接和穩固性了,以前講老中青三結合,帶一程,送上馬,最后再送一程,是符合社會一般規律的。如果非要違反這一般規律,到處讓年輕人居于要位,而要年長的聽命服從,這樣的社會不會是一個穩定和諧的社會。
如果需要特別人才,或想發現和儲備特別人才,那都是需要特別應召。秦國用商鞅變法,徙木立信,獎勵軍功,是成就秦一統的基礎。對待賢者的態度,如郭隗言:“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役處。”則有稷下學宮,燕昭王招賢,孫權擺招賢館,劉備三顧茅廬,漢之高祖武帝下詔求賢。設擂招親,也是民間招才的手段。
再回到開頭西安三位年輕國企女領導的問題上,從報道和新媒體披露出來的信息中分析,三人好似并沒有特別才能之處,另外這種國有企業并非有什么特別之需,非招特別之人不可,這種用極其年輕的人負責過千億元的企業,總讓人感到有種不負責任之嫌,除了感覺不負責任之外,還會讓人遐想她們一定有不一般的關系,剛畢業一年的女生,怎會飛速地被委以重任呢?
國企不是私企,自己家的企業別人無權干涉,但國企是人民的企業,國企用人,群眾有權監督。這就是社會主義國有企業比私有企業進步的地方。
多說的話。近日一位年輕的縣委書記在中央黨校秋季畢業典禮上的一篇發言,火遍了新媒體,有人夸贊說“值得背誦”,有人說“詞藻華麗”,我看既無背誦的價值,更無什么詞藻的華麗,只算一篇空洞無物的文字堆積,應景之文,所謂的華麗詞藻,無非都是拾別人牙慧的雜燴。體制內這種干部不少,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站在高處,不僅陶醉于自我欣賞,且對群眾也藐視了。
文風反映黨風。黨八股式的學風培養黨八股式的文風,黨八股式的文風還需要黨八股式的學風,文風學風關系黨風。體制內不僅需要改造那些黨八股式的浮躁空洞的學風文風,而且也有必要送進些體制外的新風。
但現在體制外的新風是很難進入體制內的,除非有“旋轉門”的背景,才可以從體制外的董事長轉身為體制內的總經理,一般人是連做夢都夢不到的。
古人尚且知招賢,中國夢的新時代,就要能勇于打破體制內外間的藩籬障礙,破除當前體制內干部一刀切式的年輕化政策,也從體制外,發現人才,廣攬人才,任用人才,唯有如此,不僅為體制內吹進新風,而且才能順利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忠魂:貿易戰到底誰怕誰——議“美國購買中國產品須使用人民幣”
2018-05-30特朗普最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 | 多國家宣布:棄用美元,改用人民幣!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
2017-09-2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