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干勇在“粵港澳大灣區先進電子材料高峰論壇(2019)暨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落 戶寶安簽約儀式”上發表“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材料技術創新體系,支撐制造業強國建設”主題演講時給出上述答案。
干勇院士正在進行主題演講
據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鐘海介紹,深圳300萬商事主體,企業超過190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萬家,各類創新載體超過189家,2018年深圳高新技術產值2.38萬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值超過2萬億,全社會投入研發超過1億元,GDP達到2.4萬億元。
在干勇院士看來,像深圳這樣對科技的布局、對技術支撐的布局、對產業化銜接的布局在全世界估計也很少見,這是一個一流方陣該有的特征。
干勇院士表示:新材料已成為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新興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創新體系是我國未來發展的三大基礎要素,而電子信息材料及其技術創新體系是當前尤為突出的問題所在。
“補短板首先要讓材料研發搞上去”
“目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與國外發展差距明顯,究其根本在于我國在電子陶瓷和人工晶體材料、半導體材料、化工材料、有色金屬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顯示材料等新材料產業方面的基礎保障能力不強,無法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供相應的材料配套支撐,最終導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過分依賴國外的技術和產品,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
據悉,電子信息產業元器件生產需要數十種材料,缺一不可,且大多數材料具備極高的技術壁壘,因此材料企業在電子信息行業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而日本在硅晶圓、合成半導體晶圓、光罩、光刻膠、藥業、靶材料、保護涂膜、引線架、陶瓷板塑料板、TAB/COF、焊線、封裝材料等14種重要材料方面均占有60%及以上的份額,在全球范圍內長期保持著絕對優勢。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國在大多領域尚處空白。
從信息技術的5個方面來看,我國虛擬現實與數字媒體、微電子與光電子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網絡通信與先進計算尚可對比,信息安全在近幾年有所進步。但總體而言,我國當前的信息技術與國際領先水平差距巨大。
資料顯示,我國正成為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投資重心,但存在的行業問題卻不斷暴露。
2017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2601億美元,隨著國內市場不斷擴大,國內300mm硅需求將在2年內從當前的40萬片/月增長至100萬片/月。屆時,我國300mm硅基材料每月缺口近80萬片,而每萬片投資需10億美元。目前,300mm硅基材料目前基本為國外壟斷,核心芯片大量依賴進口,中低端芯片對外依存度80%,高端芯片對外依存度超90%。
與此同時,集成電路制造業能力不足,工藝技術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1.5到2代,缺乏核心競爭力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場席卷全國的“芯病”讓干勇院士不禁感慨:“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
在電子信息產業部分領域,我國也相應地取得一些成就,這也正是干勇院士對深圳能夠扛起大旗抱有信心的原因所在
“爭取在部分領域成為標準制定者”
光電子器件研發周期長,技術高,更新迭代速度快,技術需長期積累。其中,光通信網絡、大數據、超級計算機都離不開的光交換和光互連預計在未來5-10年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正在積極建立標準化的集成工藝平臺,選擇光交換和光互連的核心芯片及集成器件進行重點突破,并帶動其他集成器件的發展。
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產業已經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五代移動通信(5G)等下一代通信技術,中國將成為標準制定的主導者和產業推動者之一;移動智能終端設備進入國際第一陣營;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傳輸和光交換設備,軟件定義光網絡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進一步發展云計算與大數據優勢也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另一個制高點。以城市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結合大規模視頻監控和城市運行數據為基礎,實現人、車、物、事件的實時感知與城市管理的綜合服務。
干勇院士表示,“我國已有400多個城市在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管理,中國將來的智慧城市可能在國外會作為一個示范。”
從信息技術到電子信息材料,從新一代通信技術到云計算與大數據,作為支撐國家重大戰略發展目標的支柱產業之一,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本文根據新材料在線®采編素材整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