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2019年6月24日晚間,萬業企業(600641)發布了一份重磅公告,宣布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以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旗下的芯鑫融資租賃簽訂合作備忘錄,公司將發起并設立集成電路裝備集團。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資本市場廣泛關注!業內人士稱,這將是我國目前產業鏈最為齊全的集成電路裝備集團!
萬業,打造集成電路裝備最全產業鏈平臺。
經記者了解,裝備集團總投資額達15億元,其中萬業企業與微電子所擬共同出資8億元,芯鑫租賃為裝備集團提供意向性融資額度5億元。
根據組建方案,萬業企業與微電子所擬以各自持有的集成電路裝備類公司股權作價入股,擬入股的裝備公司都是國內集成電路裝備領域不同關鍵設備的領先公司。通過細分領域優質公司的集聚,裝備集團將擁有目前集成電路裝備領域最齊全的產業鏈。
半導體設備是集成電路產業鏈中最核心的生產基礎,兼具資金密集與技術密集的特點,技術門檻高、資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長,進入壁壘很高。
我國半導體設備整體國產化率不足20%,國產化程度相對較低。
集成電路制造工藝繁多復雜,共計1000多個工藝步驟、涉及上千種材料、用到數百種專用設備,而每一種設備和工藝又涵蓋了幾十個學科和工程知識。
其中集成電路設備是技術含量最高,也是人類迄今制造過的最復雜的設備之一。
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鏈猶如一個倒金字塔,半導體設備作為基石,支撐起了幾十萬億美元的信息產業。
目前一條20nm工藝集成電路生產線投資額就高達100億美元,半導體設備價值約占75%以上,比黃金還貴。
放眼整個集成電路裝備市場,目前大多數核心設備都被國際巨頭壟斷。雖然中國在一些細分市場國產設備廠商已經取得突破,例如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的刻蝕機,盛美、至純的清洗機已進入產線驗證,長川科技的后道檢測設備已實現國產替代。
但我們也同樣需要看到,集成電路裝備國內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做到協同生產。
萬業企業通過集聚中科院微電子所、大基金旗下芯鑫融資租賃等多方力量的自主創新模式,有望抓住我國集成電路關鍵設備國產化的歷史性機遇,順勢打造一個能夠提供自主可控設備的設備集團。
攜手中科院微電子所、大基金旗下芯鑫租賃公司
萬業可謂要技術有技術,要市場有市場
中科院微電子所是裝備集團的重要參與方,其誕生起就是中國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事業的開創者與開拓者。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已經成為國內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究與開發機構,也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集成電路裝備及工藝前瞻性研發牽頭組織單位。微電子所的戰略定位是:中國微電子技術創新的引領者和產業發展的推動者,在集成電路先導技術、微電子器件與集成技術、物聯網核心技術與應用等方面重點推進。擁有2個基礎研究類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微電子重點實驗室、硅器件重點實驗室),4個行業服務類研發中心(中國科學院EDA中心、先導中心、封裝中心、存儲器中心),8個行業應用類研發中心(通信中心、汽車電子中心、健康電子中心、智能感知中心、智能制造中心、電子系統中心、光電研發部、電磁信息應用中心),3個核心產品類研發中心(硅器件中心、高頻高壓中心、設備中心)。可以說,中科院微電子所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最為關鍵的設備技術的頂級機構,也是國家集成電路制造和裝備的技術總師和02專項的主要指導單位,扶持了中芯國際、長江存儲、中微半導體等國家重點布局企業。
中科院微電子所旗下擁有眾多集成電路裝備領域優質企業,其中全部都是承擔國家02專項的關鍵裝備頭部公司。如提供電子束圖像檢測與制程優化系統的中科晶源;提供單片晶圓表面濕處理設備、微量化學污染檢測服務的無錫華瑛;提供集成電路光學檢測設備且已取得國內頂級芯片制造廠商批量訂單的中科飛測;提供中高端集成電路測試設備且年裝機數量呈爆發增長的上海御渡,提供磁存儲器刻蝕機、ICP-CVD、金屬刻蝕機等的魯汶儀器等。
雖然此次公告未說明雙方具體的入股標的,但隨著眾多集成電路裝備類公司尤其是參與國家02專項的頭部公司的入股,裝備集團將形成全產業鏈布局的領先優勢。在平臺集聚作用下,資源整合及優勢互補作用凸顯。作為牽頭方的萬業企業已然占據集成電路裝備產業的高起點,未來或將發展成為集成電路裝備產業的標桿企業。
作為合作方的芯鑫租賃,將利用其在集成電路裝備融資租賃領域的專業優勢和業務網絡,與裝備集團形成戰略性合作伙伴關系。芯鑫租賃是由國家大基金牽頭,聯合龍頭企業共同設立的一家專注于集成電路行業融資租賃公司。
對于組建裝備集團的牽頭方萬業企業,去年年底剛完成對集成電路優質標的凱世通的收購,從而切入了集成電路核心裝備產業之一的離子注入機領域。值得一提的是,萬業企業收購凱世通等一系列炫目的資本創新舉措,還贏得了界面“年度資本創新”與“年度價值企業”兩項殊榮。
此次萬業公告中還透露,合作各方將指定人員成立籌備組,并選舉籌備組組長和副組長,并會積極與地方政府接觸溝通,從而選擇裝備集團的落戶地點,而所涉及的其他前期工作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籌備工作。集團正式落地后,勢必對當地集成電路產業鏈完整及成熟形成重要的支撐,進而聚集為全國集成電路設備材料產業基地。
擺脫地產依賴,肩負國家使命和重任
萬業設備集團受益國產替代,贏得大基金青睞
2015年低董事長朱旭東領導的浦科投資(曾成功投資了先進半導體和瀾起科技等知名IC企業)成為萬業企業的大股東之后,萬業就開始確定轉型,并投入事關國家戰略的集成電路行業。
2016年提出未來五年戰略發展規劃,力爭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競爭力、具備新興產業基因的上市公司”。
2017年7月,以10億元認購首期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基金20%份額,該基金作為上海5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組成部分,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上海臨港芯成投資公司、上海國盛集團等單位共同出資組建。
2018年7月,大基金6.77億元收購7%股權,成為萬業第三大股東;
2018年12月,萬業完成對半導體設備企業凱世通的收購。
至此,萬業的三大股東分別為浦科投資(28.16%)、三林萬業(13.53%)、國家集成電路產投基金(7%)。這也意味著完成了從國家到上海地方的資源整合和力量集結,并蓄勢待發向集成電路行業轉型。
而就在今天,萬業牽手與微電子所、芯鑫租賃,總投資 15 億元,吹響了向集成電路裝備全產業公司進軍的號角。
根據SEMI統計數據,2017-2020年間,每年半導體設備資金支出都超600億美金。
2017-2020年間,全球將有62座新建晶圓廠投入營運。這其中,中國大陸將有26座新的晶圓廠投入建設與營運。直接代工國產半導體設備旺盛需求,但是國產設備的自給率程度卻很低。
2018年我國半導體設備進口金額為112.3億美元,國產設備產值15.9億美元,自給率僅為12%。而此次裝備集團的建立,根據記者初步預估有望在3年內累計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完成國產設備自給率提高至20%以上。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日益深化,“中興、華為事件”突顯了我國集成電路核心技術、產品及零部件缺失的掣肘影響,亟需在自主創新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此次多方戰略合作可以看作是對以市場主體為核心的自主創新模式的探索,這一模式不同于以往以技術研發為主的自主創新模式,重點在于關鍵產品的市場化和產業化,這也是我國集成電路裝備領域長期難以突破的瓶頸。
此次合作的中科院微電子是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技術研究機構,其研發的技術和產品一般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得到國家層面政策支持;
萬業企業擁有資本市場的融資和整合優勢,作為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成果轉化的承載平臺,有利于合作企業做大做強,形成規模優勢;
芯鑫租賃依托國家大基金,擁有廣泛的產業資源,為市場化主體對接所需的發展資源,幫助市場化主體獲取競爭優勢,在關鍵領域打破國際壟斷。
此次集成電路裝備集團的成立,不僅推動集成電路裝備產業“科研、金融、產業”的融合,將會對標世界裝備龍頭企業,在中國打造出世界一流的自主品牌,促進集成電路裝備的國產替代水平的提升,對長期掣肘中國集成電路的裝備產業鏈發展及成熟具有現實意義。
萬業企業肩負國家使命和重任,傾力打造一個能夠提供自主可控設備的設備集團。未來更將贏得大基金的更大力度支持,未來可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