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提到的是,新京報刊發上述報道時,使用了《要考慮長時間封閉給群眾帶來的壓力,將心比心》這個讓人感到溫馨的標題。
疫情雖向好,惡語也傷人 下雨多日,今天終于風和日麗獲準可以出門了,然而因為街道執勤人的一句話,令心情立刻變得如霧霾般沉悶。 事情很小也簡單。在我們這個地方,諸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納入醫保后,買藥必須一月去醫院一次,如果想一次開兩個月的藥,即使出差探親也不行,疫情發生封城以來同樣如此。好在市里日前意識到這個情況,于是臨時規定,在查驗身份、填寫相關承諾后,可以向這部分病患網開一面,憑執勤點發放的臨時通行證去醫院看病取藥。 我因為患心臟病且做過手術,需要每日服藥,很榮幸成為疫情中受到這種關照的人,于是得知消息后特意起了個大早,在分別于小區門口、街道路口完成值班人詢問、填表、測溫、身份查驗等程序后,終于領到通行證獲準去指定地點開藥。 正是陽光燦爛時,走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大街上,有點鄉下人進城的新奇,也有點重獲自由的喜悅。但不敢慢慢體味,匆匆在定點藥房買過藥,想到家里還有食物需要采購,于是我在返回時往前順便多走了幾步,想看看路邊超市是否營業。 然而,就是這段50米左右的距離被給我發放通行證的執勤人瞧見。這位忠于職守的年輕人在我返回路口交還通行證時,開口竟說了一句令我十分詫異的話:“你這個人還很不安分呢!”我問小伙子什么意思,他反問道:“你不是買藥嗎,去前邊干什么?” 我的天,僅僅多走幾步就遭此惡語!我耐住性子向他解釋去前面的原因,小伙子不聽卻說我狡辯。我問前面是禁區還是有什么特殊規定?他重復著先前的話:“說你不安分就是不安分!”
誰都知道,在漢語語境中,“不安分”多含貶義,與不當、不妥、不聽話、不守規矩意思相近。這種莫名其妙的惡毒攻擊令愉悅的心情蕩然無存,我忍不住對小伙子發起火來:“什么叫不安分?我多走幾步路違反了什么規定,有什么不行?這是監獄嗎,你們是不是要把市民當勞改犯看管?” 見我不依不饒,旁邊一起值班的于是開始打圓場:“別生氣,它給你開玩笑的。” 這讓我更加生氣,我反駁說,我們都戴著口罩,彼此也不認識,誰能看出來他在開玩笑?我40多天好不容易出一次門,基本生活秩序變成這樣,你們真不知道這種話太傷人心?氣頭上我連續發問,還要求查看通行證上是否有出行路線的規定,直到把想說的話說完,小伙子不再吭聲我才離開。 不過,回家路上想想,那位小伙子也是履職而已,規定雖然有些苛刻,但他不是制定者,于是在得知我居住的小區門衛與路口那班人彼此熟悉時,我特意把情況向小區門衛作了反饋,并請轉達我對那位小伙子的歉意。值班門衛是個有擔當的女孩子,聽說此事后,也連忙代表路口執勤的那班人向我表達歉意。 一件小事雖然過去了,但它一直沉甸甸地壓我心頭,給人的思考也很沉重。 大疫當前,誰都理解各級政府出臺相關封閉措施的良好用心。正因為理解,所以百姓是百依百順,對各項規定一直給予積極配合與自覺執行,可以說,全國疫情迅速好轉,正是得益于億萬百姓這種積極配合作保證。可遺憾的是,政府一些工作機構和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處理問題時仍然習慣于機械任性,缺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直到把意圖良好的事情搞壞搞砸,還不知道錯誤出在哪里。以本市為例,新冠肺炎已連續十幾日實現零增長零死亡,這種情況下,人們好不容易獲批出一次門,不僅就近順便多辦點事合情合理,就是繞街道走點閑路,也完全是天性使然,是人最基本的的生活權利,怎么能稱為“不安分”呢?難道把人關在家里變成活著的死人,管理者你才高興滿意?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