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4月24日,上海舉辦了“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與傳承創新發展”研討會,會議以主會場+分會場視頻連線的形式召開,會上,參與一線抗疫的院士專家張伯禮、黃璐琦、仝小林、蔣華良等做了主題發言,通過一系列的數據顯示了中醫藥參與抗疫的優秀成績。除此之外,上海中醫藥大學徐建光校長、南京中醫藥大學胡剛校長、浙江中醫藥大學陳忠校長、中國科學院、上海市等多地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中西醫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黃紅書記致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出席并講話。
“絕大多數病人都不需要使用西藥”,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上海市醫學學會會長徐建光這么說。但徐校長還說:“但并不是拒絕西醫”,而且他強調,中西醫優勢互補,互為對方創造條件。
正如,我們能比較快的取得階段性勝利,輸出有效的中國經驗,原因有多個,其中之一就是中西醫結合的方案。
那徐校長為什么會說“絕大多數病人都不需要使用西藥”呢?我們來看看徐校長此觀點所依據的事實。
第一,我國新冠肺炎患者輕型、普通型占90%以上
在戰疫的總結階段,我們回過頭去看我國新冠肺炎患者各種分型所占比例,可以得到幾點很重要的啟發。輕型、普通型患者占90%以上,也就是說重型、危重型患者占比不到10%。能夠將重型危重型患者比例控制到這樣一個低水平,中國怎么做到的?
首先,是主戰區大概用了20天的時間就做到了“應收盡收、應治盡治”。雖然只有八個字,但這背后是國家集體動員的自上而下的統一行動,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方艙醫院、社區防控等等。
其次,是中醫藥的大面積介入、是仝小林院士牽頭的“武昌模式”社區防控經驗、是清肺排毒湯的邊臨床邊研究、是江夏方艙醫院的零轉重癥經驗。
比如,“武昌模式”帶來的直接效果,武昌的疑似病人確診率,1月28日90%多,2月2日隔離點仝小林院士研發的武漢1號方全覆蓋之后,到2月6日的確診率就降到了30%多點,到3月5日,就只有3%了。這意味著武昌區絕大多數疑似患者來不及轉化為確診病例,就已經治好了。
再比如,唯一一家中醫整建制接管的江夏方艙醫院,從2月14日開艙,到3月10日休艙,在26天運營中收治564人,治愈482人,治愈率85%(其余方艙平均治愈率70%)。82人(含14名有基礎病)尚未達出艙標準而轉至定點醫院。更主要的是,江夏方艙做到了零轉重癥,是16個方艙中唯一實現零轉重癥的。江夏中醫方艙,中醫藥覆蓋100%,其治療經驗分享給其他方艙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后,其他方艙的轉重率也下來了,平均在2%-5%。
還有,官宣為中國特效藥的清肺排毒湯也是成績斐然。使用清肺排毒湯治療了1262例新冠患者,這1262例病例里沒有一例輕癥轉為重型、普通型轉為危重型的病例。
再次,我國的傳染專家們提出的各種隔離防護措施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列舉的事實都對降低新冠重癥危重癥比例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中醫藥在輕型、普通型患者的救治上有很好的效果
在輕型普通型患者救治上,中醫藥效果不比西醫差,甚至更快更好。而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有機結合,也產生了1+1>2的效果。
實際上,在整個救治過程中,我國的西醫同道們一直非常嚴謹,但卻也一直沒有找到很有效的藥物,這是事實。對于西醫同道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疾病,而西藥是單靶點作用的,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是一種摸索的狀態。但是對于中醫來說,有幾千年和瘟疫的戰斗史,正如鄧鐵濤鄧老所說:我們掌握了幾千年來各種各樣的病邪,到了人體里面所發生的規律,所以我不管它SARS如何變,不怕。我主要目標不在(病毒)那,主要目標是在人體上面,中醫有句話叫做“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以,中醫比較快的就有了三藥三方的有效方案。
第三、中醫的治療費用比較低,效宏價廉,可以為國家節省巨大的醫療費用支出
比如,輕型、普通型用中醫藥治療,花費是比較低的,清肺排毒湯大概需要200元左右。而有效地阻斷輕型向重型患者轉化,這對節省醫療費用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意義和價值。
而正是基于這123點事實,徐建光校長才會那樣說,當然,這也是一個理想的狀態,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背后本身也是很具有啟發意義的。
對比海外諸國的情況
再結合新冠全球大流行的情況來看,我們也能更深地體會到中國經驗的寶貴之處。
海外諸國如此高的死亡率,也表明了這些國家的重型危重型患者比例應該是高于中國的。
歐美國家,根本做不到中國的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他們的防疫隔離措施令人智熄(具體如何,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盤點西方令人智熄的防疫),而多個國家因為醫療資源有限,對待輕癥患者采取的是不治療原則,這也就意味著很多輕癥患者可能就轉化為重癥患者了,而且可以判斷這種轉化率應該不低。
而且,他們沒有中醫藥這一套醫療體系,在救治上,他們同樣一直沒有找到有效的西藥。
美國一騎絕塵的確診人數以及死亡人數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最后,想呼吁的是,此次參與一線抗疫的中醫隊伍僅占13%,卻創下了斐然的成績,國內國際也都認可了中醫藥在抗疫中所起的作用,那么在將來,國家應當更加重視中醫藥在傳染病學方面的發展,若能真正做到中西醫并重,定能在將來創造更好的成績。
來源: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壬岷:“大多數新冠病人都不需要使用西藥”,這位大學校長說的在理
2020-04-28美國的實際情況恐更糟:在新冠疫情暴發前,三分之一的死亡證明是錯誤的
2020-04-28?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