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軍事】美兩艘航母前往南海舉行軍演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7月28日發表題為《與中國的冷戰會是什么樣子?》的文章,內容編譯如下:
上周,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發表了一次演說,很多人把這次演說比作對中國的冷戰宣言。他說,自尼克松政府以來盛行的與中國“盲目接觸的舊模式”已經不復存在。
蓬佩奧的演說清楚地表明,這兩個大國之間的關系近幾個月已經到達最低谷。但這種對抗到底會是什么樣子?以下是一些看法。
資料圖片:4月22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記者會上講話。(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不同于上一場冷戰
理查德·方丹和埃利·拉特納在《華盛頓郵報》上稱,回顧冷戰歷史在更大程度上會令美中關系變得模糊而不是明晰。最初那場冷戰是由北約和華約成員國之間的對抗所界定。他們指出,這兩個集團之間幾乎沒有經濟活動,戰略地區的不結盟國家相對較少。今天的情況并非如此,世界各國同美國和中國都有牢固的安全和經濟聯系。就連蓬佩奧都在上周的演說中承認,“中國已經深深融入全球經濟”。
美中兩國之間的聯系也比任何時候的美國和蘇聯都緊密得多。巴黎政治學院國際歷史教授馬里奧·德爾佩羅在《衛報》撰文稱,兩國之間的互動既是全球化的產物,也是全球化的推動力:美國依賴中國的制造業工廠,并依賴中國購買其國債,而中國依賴美國接受它的出口并教育數十萬大學生。他寫道:“這種相互依賴現在定義了美中關系,并揭示了這些聯系是多么特殊和堅定。”
因此,中美之間任何沖突的展開和解決都很可能與冷戰不同。
“脫鉤”將重創經濟
納撒尼爾·塔普林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由于中美兩國經濟緊密相連,令它們“脫鉤”需要付出非常高昂的代價。美國人使用在中國生產的iPhone手機和個人防護用品,他們上的大學也因為幾十年來投資不足而靠支付全額學費的中國學生維持。
塔普林寫道:“如果‘脫鉤’繼續進行,那么美國或許需要為基礎研究以及美國科學和數學教育投入比現在多得多的聯邦資金來填補缺口。這可能意味著提高稅收,以及為抵消可能出現的中國人才流失而對來自印度和其他國家的外國人才實行更友好的移民政策。最后,美國消費者需要準備好為一條安全、多樣的供應鏈支付更高價格。”
漢普夏學院和平與世界安全研究榮譽教授邁克爾·T·克萊爾在《民族》周刊撰文指出,令美國供應鏈多樣化的過程將漫長并且艱難。雖然目前由中國工人從事的工作可以轉移到墨西哥、泰國或越南等其他低成本制造業中心,但他預計這種轉移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他說,從短期來看,“一場不斷加劇的冷戰所帶來的第一個后果可能是從新冠肺炎經濟崩潰中復蘇的速度不如預期”。
合作才能防范危機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布雷特·斯蒂芬斯寫道,哪個國家會贏得這樣一場對峙,這一點目前不得而知。他說,由于腐敗和無能,美國海軍的狀態已經下滑。他問道:“如果美國和中國在某次由南海某個環礁引發的事件而大打出手,我們有信心獲勝嗎?”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貝爾弗科學和國際事務中心的國際安全問題研究員蕾切爾·埃斯普林·奧德爾說,防止這些危機的最好辦法是合作,而不是零和競爭。在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電池和電動汽車方面,中國的生產、出口和安裝量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它的可再生能源研發投入也是世界最多的。因此,要想盡快部署盡可能多的清潔能源,對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加以限制將帶來反效果。
(來源:“參考消息”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