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文 | 佳睿
最潔白的棉花正在遭受最黑暗的打擊!
眾多外國品牌紛紛被曝出拒絕和“新疆”產生聯系,既不用新疆棉花,也不雇傭新疆員工;
這件事在短短的48小時內不斷發酵,在國內外鬧得沸沸揚揚;
事情的發展方向卻一再跑偏:越來越多的外國商戶,不但沒有收斂,反而開始了對新疆棉的全面大圍剿。
微博上有人爆料,美國亞馬遜下架了全部中國棉品;
沒錯,是!全!部!
圖源:微博
亞馬遜稱:來自中國的85%棉品含有新疆棉,因此所有從中國來的棉品都有可能被扣留,除非出示證明,該貨物不含有新疆棉。
圖源:微博
這一招,真的老流氓了!
你不僅要證明你是你,還要證明你不是他,不然就一視同仁,一律斬?
一些賣浴巾和沙灘巾的亞馬遜中國商戶,已經收到了產品下架通知:
圖源:微博
在一份冗長的通知中,亞馬遜稱,此舉是按照“美國海關以邊境保護局”最近發布的指令行事;
賣家不僅首先要“自我保證”賣的產品不含新疆棉,更要提供高達6份訂單及發票,從棉花原絲采購到棉線,一個步驟都不能落地開證明。
回過頭看這個“自我保證”,就是赤裸裸的精神壓迫大法……
圖源:微博
爆料人說,紅框中的證明,一般賣家根本提供不了;
也就說明,中國商戶只得被逼無奈,離開亞馬遜。
圖源:微博
更有人透露,除了亞馬遜以外,美國知名家居電商平臺Wayfair也于近日給商戶發了一封警告信,稱“抵制新疆地區以及中國其他地區的產品,因為存在強迫性勞動”,要求商戶公開自己的供應鏈;
并且威脅,如果商戶不聽指令,將會對進口商進行民事處罰(Civil penalities)。
圖源:微博
其實,美國從去年9月份就對新疆棉花禁令躍躍欲試;
今年3月,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 (CPSC)加入了美國報關機構,成了美國政府機構的參與分子,和政府審查平起平坐,并新增規定:進口商品即使通過了申報,如果CPSC不放行,也不能售賣,只能積壓在倉庫。
圖源:豆瓣
這些消息一曝出,評論區有人哀嚎,有人殺紅了眼;
“看看人家這魔高一丈,我們還在燒耐克鞋呢。”
“看看他們怎么對待咱們?必須要回擊!”
“有本事把從中國進口的口罩銷毀掉。”
很多人認為,貿易戰已經全面打響;
有人則認為,美國這次的陰謀詭計,不只是“新疆棉”那么簡單;
如果中國政府以牙還牙,下令違禁外國電商,會被盯著的人借機稱“中國違反自由貿易”,到時候會亂上加亂,最后吃虧的還是中國自己;
選擇權,首先在普通民眾手上。
西方電商這種不留情面的行為,讓人氣憤的同時,也很費解;
眾所周知,新疆的棉花生產歷史悠久,產量大,質量上乘,已經廣泛滲透到商品生產的每個環節,想要徹底割裂,很難;
這些電商明顯在突擊商戶,想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倒占據平臺75%的中國賣家。
網友提問:“電商又是怎么知道產品含有新疆棉的?”
對中國的種種傷害,西方并沒有認錯的意思,還很剛;
王一博和耐克解約后,耐克立刻上線,刪光了自己微博里有關王一博的內容,還取關了王一博。
美國曾經讓無數黑人為棉花而滴血,如此積累了大國的資本;
在文明社會,又蠢蠢欲動,想以自己制定的“規范”收服一水小弟,讓別人為它的瘋狂買單;
我們嚴厲拒絕!
雖說BCI是個歐洲機構,但美國是它背后的“金主”;
參與抵制新疆棉的企業,美國數量遙遙領先。
圖源:界面新聞
為什么美國總抓著外國的棉花說事?
還記得電影《為奴十二載》中的摘棉花的經典鏡頭嗎?
他們自己就坐擁一段轟轟烈烈的黑奴采棉歷史,是“強迫勞動”搞得最強烈的人。
18年代末,美國在殖民時期開始之初,便積極開拓棉花種植園;大量黑奴生活在白人奴隸主的皮鞭下采集棉花;
無論是女奴,還是童奴,都在監工的威懾下沒日沒夜地勞作。
為了提高產量,美國的白人監工們制定出一套詳盡的規范,叫“壓迫系統”(the pushing system)”,稱之為“創新技術”,一旦流行開來,可以大大提高采棉花的效率。
這所謂的“創新”,不是機器生產,而是嚴格管理、鞭打黑奴,讓他們無時不刻不活在恐懼和壓力之中。
在黑色皮膚和白色棉線攪混而成的血腥熔爐中,資本世界像盤古開天地一般,被打開。
誕生的尤物,就是美國棉花業盤踞全球之首的成績:
1831年至1870年的短短40年間,棉花就占美國出口額的一半以上;
南北戰爭結束后,工業革命到來,世界棉花需求量漲了500%,遭遇了棉荒;
此時的美國靠著黑人血汗累積起來的“白色黃金”,大發橫財,出口的棉花高達4億英磅重,占出口額的68%,讓美國掙了2億多美元。
黑人提供的無償勞動,承受的強迫性的壓榨,讓美國從一個狹長的海岸國家,一個默默無聞的海岸帶,一舉擴張為經濟實力全球之首的發達國家——
幾乎壟斷了世界上所有炙手可熱的交易。
“美利堅合眾國”,合起來的是誰,丟棄的又是誰?
答案明了。
值得一提的是,臭名昭著的金三角貿易,也是由棉花帶動起來的:
黑奴在美國生產的棉花,以低廉的價格賣到歐洲;
英國利用動力紡織機,把棉花紡織成衣服后,再賣到非洲,購買黑奴。
這樣,棉花作為翹板,翹起了美國和英國的帝國:既讓美國掙錢,又讓英國的生產力得到發揮。
廢棄奴隸,改變思想,進入現代社會?這一切在美國都沒那么簡單。
雖然美國屢次經歷大大小小的廢奴戰爭,但遠遠不夠,很多人還沒欣賞夠自己一手打造起來的奴隸制,擅于詭辯;
曾有人說:“反奴不切實際,因為黑奴給世界帶來了經濟利益,想要這份利益持續下去,就必須堅持奴隸制,繼續讓他們干活。”
這里講一個荒唐的戲碼:
廢除黑奴的《憲法第13條修正案》正式簽署后,當時只有四分之三的州同意這一憲法。
密西西比州連續20年投反對票,1995年終于通過了;然而,他們卻“忘了”通知聯邦檔案管理員,州議會也就沒有批準,相當于這次通過是無效的。
結果,密西西比州2013年才正式廢奴,奧巴馬當時都已經上任5年了……
就論美國廢奴有多困難吧,自己都跟自己繞不清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棉花給西方帶來了巨額利潤;
西方試圖壟斷棉花生產,壓迫其他國家,已經不是什么新聞;
讓他們眼饞的,不僅是中國,還有印度。
大部分國家產業發展都是以紡織業作為起點的;
西方國家作為后起之秀,他們的棉花技術大多是從印度進口的,沒有自己的技術(對黑奴的“壓榨技術”除外);
于是資本家出主意,想發展自己的工業資本主義,就要牢牢控制印度。
“我們羊毛發展的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人民穿的不是我們生產的衣服,是印度生產的。”
這成為一句流行語。
于是,英國率先開始了對棉花制品的貿易保護主義,屢屢給印度棉加關稅,直到把它逼入絕路,變成了一份違禁品;
往英國運輸印度棉的人,甚至會被判死刑。
憑著自己巨大的棉花產量,英國不但把美國的錢搶著掙了,還靠發達的工業機械發展在全球稱霸,成為“日不落帝國”。
美國便效仿英國,也增加關稅,實行保護主義,往復循環。
圍剿了印度之后,便是西方自己的舞蹈。
直至今日,美國也對棉花看得死死的,貿易爭端屢現。
2002年,巴西向WTO投訴美國的棉花補貼,原因是美國向本國棉花提供各種補貼政策,增強了美國棉花的國際競爭力。
而巴西是世界上第五大產棉強國,也曾是棉花需求量最大的國家,深知棉花產業的重要性,所以堅決要求WTO去修正美國的反傾銷和補償措施。
2004年,WTO宣布美國敗訴。
這是WTO史上唯一的一樁因棉花而起的案子。
可惜的是,勝訴后,巴西卻啞了;
WTO給了巴西制裁美國的權利,巴西卻一再推遲;一直拖延到十年后,和美國和平和解了……
要說巴西由于實力不足,對美國的依賴性強,只能采取“看破不說破”的態度,不敢在WTO里真和美國鬧矛盾;
那么中國目前的發展,已經逐步完善了自己對產品的定價權和定義權,不會也沒必要屈服于西方國家的暗箱操作和惡意競爭,
這一套游戲,我們玩兒起;因為我們的貿易戰略是“雙循環”:既可以出口,又能在國內擴大自銷,無風險。
相信,通過這些歷史,不難看出,西方國家這次主導的“抵抗新疆棉”,和以前的“抵抗印度棉”很相似。
形式可以不同,但內涵還是那一套。
只能說一句:如果美國已經習慣了在血雨腥風中暗搓搓地收割成果,幻想贏的總是自己;
那就讓它在我們這一關面前停止吧。
作者:佳睿 來源:北美留學生日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剛剛,美國亞馬遜疑下架全部中國棉制品!中國商戶遭新型貿易戰圍剿
2021-03-28圓圓:造中國人的謠,到美國去賣錢?方方武漢日記上架亞馬遜后被罵慘了
2020-04-10造中國人的謠,到美國去賣錢?方方武漢日記上架亞馬遜后被罵慘了
2020-04-0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