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周文:西門慶的政治經濟學
點擊:  作者:周文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1-04-11 08:50:47

 

1.webp (4).jpg

西門慶,號四泉,小說《金瓶梅》主人公,為歷代公認的“淫棍+惡棍”標準反面型人物。如果站在道德評判的角度,西門慶這廝肯定為人所不齒。然而,這一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結論,并不是蘭陵笑笑生創造西門慶這一人物的真實原因。因為任何典型人物的誕生總是與時代背景相聯系,更是那個時代的產物。西門慶是明中后期的人物,因此全面準確認識西門慶,必須將西門慶置于與明中后期的社會、政治、經濟以及當時的社會形態復雜關系中去評判。

通讀《金瓶梅》,可以發現,西門慶不是“富二代”。上無父母,下無兄弟,也沒有任何遺產可繼承。用現在流行的語言說,西門慶的成功完全屬于“屌絲”逆襲。西門慶孤身來到世界,面對整個社會,赤手空拳打拼,在當時的復雜社會網絡中殺出一條自己的生存之路,從而立足于社會,名聲顯赫。黃仁宇說,“明末之巨商,多為鹽商,但因鹽商由官廳專賣,其能在此間牟利者,多為官僚資本。大商人多依政治,小商人之業務,則限于本人親身之所經營。”因此,西門慶后來有著巨大家產,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可以想象一路走來付出的艱辛。在小說中,他是一步步發達起來,僅僅四、五年就成了清河縣的首富。縱觀西門慶后來的所作所為,仿佛他一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一個目的:不顧一切地大把大把的掙錢;不顧一切地用所掙的錢財沉迷聲色,縱情享樂。事實上,西門慶這一形象恰好反映了明中后期整個社會的普遍“征象”。

但是,西門慶的人格不應是簡單化的臉譜,而是具有多重人格。在非經濟方面,西門慶就是翻版的“還珠格格”,呈現出的是孩子般的天真、任性甚至是愚鈍。與那些精明的如李桂姐、吳銀兒、應伯爵、吳典恩之流打交道,西門慶的膚淺、愚鈍顯得尤其醒目,幾乎是次次被騙,處處被愚弄。但是,每次都是西門慶以大度和包容的心態去化解,從不計較于心。在經歷一場又一場騙局后,西門慶總是又以心甘情愿的姿態投入到下一場被騙的游戲中,而且樂在其中。這固然反映出當時社會道德的淪喪、頹廢和人世間的冷漠,以及西門慶的無奈,但是從另一方面也體現出西門慶的內心沖突。西門慶笑看人世間的“云卷云舒”,恰恰體現出西門慶的精明和狡黠。

反觀西門慶在金錢的攫取上卻是長袖善舞,如魚得水,玩得游刃有余地。旦凡是有任何經濟利益的機會,他馬上脫胎換骨成為另外一個人,生意人的精明立馬呈現出來。天生對經濟利益的直覺,使他絕對不過任何有經濟利益的機會,并敏銳地捕捉到一切賺錢的機會。精明過人又意志堅韌,手法老到又冷酷無比,判斷精準而攫取得又淋漓盡致。自始自終,沒有任何的失算和失誤,從未虧損過錢財。可以說,西門慶是專為金錢而生,更為金錢而來。當然,最終結局也是為金錢而死。
 

一、西門慶對婚姻中金錢的貪欲與搜尋

 
在小說的第七回,薛嫂給西門慶提親,一開始介紹孟玉樓就直入主題:死去的丈夫是販布的商人,家境殷實,有著數不盡的金銀鐲釧,現銀上千兩,上好梭羅錦緞二三百筒...... 西門慶之前從沒見過孟玉樓,但是他還是毫不遲疑地第二天即去孟玉樓姑媽家,送銀六錠三十兩,并許諾一旦娶進門,會再送七十兩。毫無疑問,讓西門慶動心的是孟玉樓的錢財而非孟玉樓本人的相貌。還好,孟玉樓除了臉上有幾個麻點外,長得也算是粉妝玉黛,亭亭玉立,西門慶總算是抱得“人財”雙歸。

在小說主人公李瓶兒的婚事中也是如此。雖說是西門慶與李瓶兒一見“銷魂”。但是真正打動西門慶的恐怕還是錢財,因為李瓶兒是標準的“白富美”、“國民媳婦”。西門慶與李瓶兒勾搭成奸時,其丈夫尚在牢獄中,西門慶就從其家中偷偷運走大元寶三千兩,后來李瓶兒隨嫁的財產又不計其數,金銀首飾,西洋大珠等等。單單剩下的胡椒和白蠟等物就賣了三百八十兩銀子。所以小說中說,“西門慶自娶李瓶兒過門,又兼得了兩三場橫財,家道營盛,外莊內宅煥然一新。米麥陳倉,騾馬成群,奴仆成行。”(二十回)

應該說,自古及今,婚姻斂財,政治聯姻,這類現象十分常見,并不是西門慶的發明。然而,西門慶對婚姻中錢財的貪欲和搜尋,可以說是眼疾手快,發揮極致,往往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捕捉一切可乘之機,巧取豪奪,無所不至,這恰恰是凡人難以企及的地方。西門慶的婚姻沒有任何愛情,有的是千絲萬縷的金錢與婚姻的合體。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說過:一切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而在西門慶眼里,任何沒有斂財功能的婚姻都是“瞎扯淡”。
 

二、西門慶在生意場上的馳騁

 
在生意場上,西門慶更是有著天生的敏銳。在小說的第七十七回,花子繇反復游說西門慶與無錫米販子做生意,強調此人急于要在運河結冰前將米賣完回家,價格相對低廉。花子繇道:“門外一個客人,有五百包無錫米,凍了河,緊等要賣了回家去。我想著姐夫,倒好買下等價錢。”這種說辭相當于今天街市上許多的廣告,“虧本賣完,回家過年”,其中真假很難鑒定?;ㄗ郁順O力勸說西門慶將米買下等著賺錢,這也符合生意場上的“逢低買進,逢高拋售”的慣例。可是,西門慶見識非同一般:南方稻米收下后,搶先往北方發賣,說明這個無錫米販也是精明的生意人。但西門慶一眼就看穿伎倆,凍河前賣完回家,完全是假的把戲。河凍米沒人買,說明北方此時并缺糧。倘或此時買下這批糧,等到運河解凍,大批南方糧食運往北方,糧食就會現積壓,一旦開市糧食價格就會猛跌。由于與花子繇平時來往較少,“無事不登三寶殿”。西門慶斷定,此時上門推銷,必然是暗中勾結,深知有“詐”。因此,西門慶斷然拒絕了這筆看起來到口的“肥肉”。西門慶的回絕既堅定又委婉:“我平白要他做甚么?凍河還沒人要,到開河船來了,越發價錢跌了。如今家中也沒銀子。”(七十七回)

在小說的五十回,西門慶面對李三(李智)、黃四的“不明覺歷”,應伯爵暗中收取兩人的傭金,因而屢屢慫恿西門慶向李黃二人放款。伯爵因說:“今日早晨,李三、黃四走來,說他這宗香銀子急的緊,再三央我來求哥。好歹哥看我面,接濟他這一步兒罷。”考慮到應伯爵的狡詐,所有人都為此捏把汗,心想這次西門慶虧定了。但是,西門慶一概不加理會,大膽向李黃二人放款。西門慶道:“既是這般急,我也只得依你了。你叫他明日來兌了去罷。”(五十五回)一個有意思的情節出現了。正當放款時,由于李黃二人撇開應伯爵徑直與西門慶交易,惹惱應伯爵,由此導致內訌,進而揭短,盡力破壞這筆生意,可謂是故事情節高潮跌宕。伯爵道:“你看這兩個天殺的,他連我也瞞了,不對我說。嗔道他昨日你這里念經他也不來,原來往東平府關銀子去了。你今收了,也少要發銀子出去了。這兩個光棍,他攬的人家債多了,只怕往后后手不接。昨日,北邊徐內相發恨,要親往東平府自家抬銀子去。只怕他老牛箍嘴箍了去,卻不難為哥的本錢!”(六十一回)事實上,西門慶對他們的行徑并非不了解,其實早已了然于心,并作了通盤考慮,運籌帷幄,步步為營。對應伯爵的伎倆,西門慶也心知肚明,只是故作不知,顯得舉重若輕。而且一旦被騙,也有萬全應對之策。那就是關鍵時刻動用衙役甚至官衙的生殺大權,亮出殺手锏。所以,西門慶道:“我不怕他。我不管甚么徐內相李內相,好不好把他小廝提在監里坐著,不怕他不與我銀子。”(六十一回)

通覽整部《金瓶梅》,寫盡西門慶對金錢的精于算計,錙銖必較,同時又撒潑用錢,淋漓盡致。西門慶雖然有著對金錢的貪欲,但是又有著不同于時代的金錢觀。西門慶需要重塑的是欲望帝國,金錢的魔力并沒有使西門慶成為吝嗇鬼,而是對金錢的大肆揮霍。因此,在對待金錢的態度上,西門慶不同于《儒林外史》中視錢如命、走火入魔的嚴監生,更不同于巴爾扎克筆下的渴望積攢天下錢財的葛郞臺。西門慶身上盡管有著十六世紀中后期迷漫整個中國社會的頹敗風氣,但他所構建的金錢倫理超越了常人的認知,也擺脫了傳統道德的約束,更反映出西門慶本人超越了當時中國的時代背景,有著資本主義萌芽的“雛形”:金錢不是簡單的價值體現,也不是簡單的交換媒介,而是一開始就著力以資本的形象出現,不斷地謀求下一場更大的利潤和財富,西門慶源源不斷的非理性動力就在于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強調,“貨幣是資本的最初的表現,不必回顧資本產生的歷史。這個歷史每天都在我們眼前重演。”“只有越來越多地占有抽象財富成為他的活動的唯一動機時,他才作為資本家或者作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識的資本執行職能。”因此,在小說六十四回中,西門慶的感嘆就是“兀那東西(銀子),是好動不好靜,怎肯埋沒一處。也是天生應人用的。”
 

三、西門慶官商勾結,大肆斂財

 
在《金瓶梅》中,很少見到西門慶與商人的交往記述;更多的是與官府的人情應酬。不是與周守備、夏提刑做生日、賀千戶慶升遷,就是往東京太師府打點;加官后更是整日忙于官員之間的迎來送往,不亦樂乎。其實,對于西門慶的所作所為,稍作細思,一點也感覺不到唐突和奇怪。因為西門慶“志存高遠”,“放長線釣大魚”。西門慶深知,自古官官相護,官商一體,要想保住家業,買賣越做越大,缺少了官府的照應與庇護是萬萬不能的。可謂是“官商合壁,天下無敵。”

一開始,西門慶與官府的交情尚屬禮節上的一般性往來,僅限于慶賀生日之類,有事臨時送禮打點一番。送杵頭何九十兩銀子遮掩武大尸首,得知武松告狀時讓心腹家人來保、來旺打點縣衙官吏,武松誤殺李皂隸后送李知縣一副金銀酒器、五十兩雪花銀等即屬此類。等到東平府府尹下文添提西門慶等涉案人員時,他才不得已動用了親家陳洪、親家的親家楊戩提督這層關系。此后為李瓶兒所求衙門免提花子虛之事又動用了一次親家的關系。關鍵是,這兩次打點,最后均牽動到蔡太師,等于用不菲的金銀在太師府先掛了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及至親家陳洪受楊提督案情牽連,西門慶怕禍及自身,又用一千兩銀子到東京太師府買回一命,終于悟出結交官府的生死攸關:“早時使人去打點,不然怎了。”(第十八回)從此,西門慶瞄準蔡太師,由被動到主動,極力攀援。西門慶對蔡太師的趨附可謂一擲千金,出手“灑脫”。通過前幾次的打點,他深諳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沒有大投入就沒有大產出的“硬道理”。為此,他煞費苦心,花五百兩銀子到杭州替蔡太師制造慶賀生辰的錦繡蟒衣,再花三百兩金銀打造蔡太師上壽的銀人、兩把金壽字壺,又兩副玉桃杯、兩件大紅紗,兩件玄色蕉布及其它禮物。第二次慶壽誕時,西門慶更是不惜血本,光生辰禮物就達二十來扛:“大紅蟒袍一套、官綠龍袍一套、漢錦二十匹、蜀錦二十匹、火浣布二十匹、西洋布二十匹,其余花素尺頭共四十匹、獅蠻玉帶一圍、金鑲奇南香帶一圍、玉杯犀杯各十對、赤金攢花爵杯八只、明珠十顆,又另外黃金二百兩,送上蔡太師做贄見禮。”(五十五回)兩次慶壽誕的巨大投入,深得太師歡心,由此換來了更大的回報:第一次領回了五品官帽(后來又被太師提擢為掌刑正千戶);第二次被太師收為干兒,并單獨設宴款待。自此,西門慶根基已牢,從此官商一體,呼風喚雨,風光無限。

傍上蔡太師,西門慶并未忘乎所以。他更知道縣官不如現管的道理。為此,他一方面注意維持好與地方官員的關系,另一方面更加注重開發官府中的潛力股。對太師府翟管家引薦的新科蔡狀元、安進士,熱情款待之余,又是送金銀又是贈緞帛,以圖后報。對路過的宋巡按、蔡御史,西門慶張燈結彩,大擺筵宴,饋贈厚禮,不惜花費千兩金銀。夜間,還對蔡御史進行性賄賂。盡管在李瓶兒的喪事期間,對前來歇腳的黃太尉,西門慶也不敢怠慢,精心準備,大擺千人宴席,以圖上司歡心。對待宋御史,西門慶“宰了一口鮮豬,兩壇浙江酒,一匹大紅絨金豸員領,一匹黑青妝花纻絲員領,一百果餡金餅。”反過來,宋御史隨即差人,送了一百本歷日,四萬紙,一口豬來回禮。更大的回報還在后面,“一日,上司行下文書來,令吳大舅本衛到任管事。西門慶拜去,就與吳大舅三十兩銀子,四匹京段,交他上下使用。”(七十八回)

西門慶更擅長“官倒”,利用批文大肆斂財。某日,應伯爵領李三見西門慶,本來是打算做合伙生意。李三道:“東京行下文書,天下十三省,每省要幾萬兩銀子的古器。咱這東平府,坐派著二萬兩,批文在巡按處,還未下來...... 老爹若做,張二官府拿出五千兩來,老爹拿出五千兩來,兩家合著做這宗買賣。” 西門慶聽了,知道發財機會來了,說道:“比是我與人家打伙而做,不如我自家做了罷,敢量我拿不出這一二萬銀子來?” 至此,西門慶急不可待,馬上又問道:“批文在那里?”李三道:“還在巡按上邊,沒發下來哩。”西門慶隨即教陳敬濟寫了書,又封了十兩葉子黃金在書帕內,與春鴻、來爵二人。分付:“路上仔細,若討了批文,即便早來。”(七十八回)

同時,西門慶游走官場,上下通竄,左右逢源,兩頭獲利。諸如,為收監的揚州鹽商王四峰到太師府說事,凈落一千兩銀子的人情;替圖財害主的苗青開脫,又賺得五百兩銀子的外快;游說蔡御史“早掣一個月”的一紙批文,成就數萬兩銀子本利的緞子鋪;做朝廷古器生意時,宋巡按竟將發出的批文快馬追回送與西門慶。由此,西門慶好事連連,利益接踵而至:免遭曾巡按彈劾,擠走夏提刑、升任掌刑正千戶,促成荊都監、周守備、吳大舅獎掖升遷等等。西門慶打出的這一列連環套拳,獲利匪淺,同僚也彈冠相慶,可謂一石數鳥。 

正是官場的黑暗與腐敗,促成了西門慶經濟化人格的屢試不爽和愈演愈烈,西門慶由此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也正因如此,大明王朝的末日已為時不遠了。
 
 (作者系復旦大學教授;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