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6日下午,習近平在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蘋果園同老鄉們親切交流。(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市考察時強調:“中國共產黨就是人民的黨,人民生活好起來了,我們就高興。”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對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人民”二字,在中國共產黨人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人民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以百姓心為心。“人民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南海要始終直通人民群眾,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腦中。”[1]“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就是要讓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一年比一年過得好。”[2]“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唯一選擇就是為人民群眾做好事,為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拼搏、奉獻、服務。這種執著追求100多年來從未改變”“我們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代接著一代干”[3]。“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4]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5],“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6]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人民至上”“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腦中”等重要論述,讓群眾體會到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始終就在人民群眾身邊,對于新時代的黨員干部來說,我們工作的對象是群眾,工作的重心在基層。我們的工作應該是領導圍繞群眾轉,而不是群眾圍繞領導轉。群眾路線旨意就是工作要始終圍繞群眾所思、所想、所盼而轉動。如果工作不是圍繞群眾轉,而是圍繞領導轉,那豈不變成了“領導路線”呢?到頭來我們黨的生命線就會失去生命,根本工作路線就會發生偏向,“給我上”的老爺作風就會涌起,“跟我上”的公仆作風就會式微。
“現在基層的種種問題,很多是因為黨員、干部心里沒有群眾。”[7]但在基層實際生活中,“群眾圍繞領導轉”的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不看群眾臉色看領導臉色,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出名掛號的事搶著做,默默無聞的基礎性工作不愿干;見到領導是一副面孔,見到群眾是另外一副面孔,常常為領導不經意的一個表情、一句話而忙忙碌碌、費心費力,而對員工群眾的事情則常常糊弄過去,媚上欺下成為習慣;還有的甚至毫無原則地落實上級領導指示,哪怕領導的話不符實情;還有的欺騙領導、忽悠領導,經常揣摩領導的心思,打聽領導的喜好,一味看領導眼色行事,專盯著領導眼色和喜好,喜歡阿諛奉承或投機攀附,領導說東就是東,領導說西就是西,領導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力求把事情辦到領導滿意,唯恐領導不高興影響了自己的“烏紗帽”。在這些人眼里,領導的小事就是天大的事,群眾和員工天大的事也是小事。也許這些人會認為,圍著領導轉是對上負責。但“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8]忠誠不是唯命是從、言聽計從,也不是“推拉門”“墻頭草”,而是負責任地服從,是以尊重事實、堅持真理為前提的服從。無原則的對上負責就是不負責,而對下負責才是真正的對上負責。工作要讓群眾滿意,對下負責是最好的對上負責。共產黨員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常被比喻成公仆與主人、魚與水的關系。水可以沒有魚,但魚不能沒有水。黨和黨員都是不能離開水的魚。公仆當然應該圍繞主人轉,魚兒更不可能離開水。
毛澤東把黨群關系比作種子和土地的關系,強調黨要植根于群眾;把黨群關系比作魚水關系,強調黨不能脫離群眾,黨要和群眾打成一片;把黨群關系比作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強調先當學生,再當老師,黨要向群眾學習;把群眾比作黨的真正的銅墻鐵壁,強調黨要依靠群眾;把黨比作人民的勤務員,強調黨要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依靠民眾則一切困難能夠克服,任何強敵能夠戰勝,離開民眾則將一事無成。”[9]“群眾是從實踐中來選擇他們的領導工具、他們的領導者。被選的人,如果自以為了不得,不是自覺地作工具,而以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錯了。”[10]“群眾有偉大的創造力。中國人民中間,實在有成千成萬的‘諸葛亮’,每個鄉村,每個市鎮,都有那里的‘諸葛亮’。我們應該走到群眾中間去,向群眾學習,把他們的經驗綜合起來,成為更好的有條理的道理和辦法。”[11]毛澤東同志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12]毛澤東同志在《堅持艱苦奮斗,密切聯系群眾》一文中強調:“共產黨就是要奮斗,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13]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的展覽墻上,懸掛著當年被人普遍稱頌的毛澤東總結的延安的“十個沒有”:“一沒有貪官污吏,二沒有土豪劣紳,三沒有賭博,四沒有娼妓,五沒有小老婆,六沒有叫化子,七沒有結黨營私之徒,八沒有萎靡不振之氣,九沒有人吃摩擦飯,十沒有人發國難財。”這“十個沒有”反映了當時延安良好的黨風、政風、民風,甚至令赴延安參觀的愛國華僑都感嘆不已。[14]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使我們同群眾有距離。”董必武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好比一塊補丁,哪里有洞洞,黨要我去補,我就去把它補起來”“甘為民仆恥為官”。 孔繁森同志說過:“人民公仆的辦公室在基層,在群眾中,在百姓的土屋和帳篷。”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引用過歷史上“三命而俯”的故事。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父是幾朝元老,但他對自己要求很嚴,他在家廟的鼎上鑄下銘訓:“一命而僂(lǚ,脊背彎曲),再命而傴(yǔ,駝背),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余敢侮。饘(zhān,稠粥)于是,鬻(zhōu,“粥”的古文,指稀粥)于是,以糊余口。”意謂每逢有任命提拔時都越來越謹慎,一次提拔要低著頭,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彎腰,連走路都靠墻走,通俗的意思是說,我曾經三次被國君任命,每一次都誠惶誠恐。平時我總是順著墻根兒走路,生怕別人說我傲慢。盡管是這樣,也沒有人看不起我或膽敢欺侮我。不論是煮稠粥還是熬稀粥,我都是在這一只鼎里,只要能糊口度日就滿足了。[15]
1973年,習近平(左二)在陜西省延川縣。(網絡圖源:新華社)
習近平總書記無論是在基層、地方工作,還是在中央工作,都始終把人民掛在心頭、念在心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16]習近平在正定工作時走遍了全縣的每一個村,他經常騎著自行車下鄉,每次騎到滹沱河沙灘就得扛著自行車走,雖然辛苦一點,但確實摸清了情況,同基層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離、增進了感情。他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時走遍了所有鄉鎮,任福建省委副書記時又走遍了所有的市,為黨員干部樹立了榜樣。
1972年12月30日,習近平交售了59斤公糧的收購單(網絡來源:《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在我的家鄉三秦大地的陜西省延川縣,前些年有人淘到習近平到農村插隊當知青時糧店交糧的收購單。這張蓋有公章的收購單,“交售單位或個人”一欄填的是“習近平”,住址留的是“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內容顯示,1972年12月30日,習近平交售1包高粱,凈重59斤,收購金額5.19元。當年的老支書粱玉明回憶,“當時大隊里幾個人分一個爐灶,省下的余糧可以去糧站換些糧票和零用錢。”習近平交糧的年份,正是延川縣旱情比較嚴重的時期,能從本來就不多的糧食中省下幾十斤,再拿到糧店去交售,很不容易。[17]
小小的糧店收購單,見證了習近平知青時代實踐延安精神的艱難歲月。1969年元旦剛過,不到16歲的習近平來到梁家河,盡管省吃儉用,習近平依然生活拮據,錢和糧票并不多,但別人需要幫助時,他總是慷慨解囊。村里有位年輕人考上了師范學校,習近平拿出30斤糧票,讓他出門在外用;離開梁家河前,看到一個老鄉生活困難,習近平硬塞給他50斤全國通用糧票。在那個困難年代,這些糧票是何等的金貴。[18]這些善舉體現了習近平“看人民高于自己,愛人民勝過自己,為人民舍得自己”的為民情懷。
為什么幾十年過去了,人們仍然深深地熱愛和敬重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呢?我感到,除了老一輩革命家戰爭年代沖殺于槍林彈雨之中、戰斗于白色恐怖之下,新中國成立后又為人民立下不朽功勛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位高不忘本、功高不自居、權重不謀私,廉不言貧,勤不道苦,始終保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格。哪怕是在一般人看來不起眼的小事,他們也認真對待,毫不含糊,時時處處堅持黨性原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先天下之奉獻而奉獻,后天下之索取而索取,為我們做人為“官”樹立了光輝榜樣。他們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我們做人為“官”就應該像他們那樣,崇尚真善美,鄙夷假惡丑,心中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
今天,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只有“俯下去做群眾的牛,站起來做群眾的傘”,處處圍繞群眾幸福謀、圍繞群眾利益轉、圍繞群眾企盼干,堅持變接訪為下訪,變坐診為出診,變管理為服務,變轉辦為承辦,力倡志存高遠,力戒急功近利;力倡苦練內功,力戒貪圖安逸;力倡腳踏實地,力戒心浮氣躁;力倡創新求變,力戒守成守舊;力倡崇德修身,力戒只“專”不“紅”;力倡虛心向學,力戒自命不凡;力倡心存敬畏,力戒自由散漫,牢記“媚上欺下不可為,拉幫結派不可為,自吹自擂不可為,攀龍附鳳不可為,黨同伐異不可為,互送高帽不可為,欺師滅祖不可為”,始終“惴惴如臨深淵,矜矜如履薄冰,栗栗如不滿日”,問“柴米油鹽”、思“安危冷暖”、解“急難愁盼”,不能在“月黑風高無人見”的自欺欺人中亂了心智,不能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語中迷了方向,不能在“富貴險中求”的僥幸心理中鋌而走險,不能在“法不責眾”的錯誤認識中恣意妄為,只有這樣才能和群眾無距離,才能真正貫徹好群眾路線,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不斷涵養為大公、守大義、求大我的精神境界,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嚴防誘惑之微、嚴堵蛻變之漸、嚴拒氣節之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19]。
注釋:
[1] 見習近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維護黨中央權威》(《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189頁)。
[2] 見習近平《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66頁)。
[3] 見習近平《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67頁)。
[4] 見習近平《堅持人民至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53頁)。
[5]見習近平《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63頁)。
[6] 見習近平《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65頁)。
[7] 習近平:《重整行裝再出發,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2018年1月11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508頁。
[8]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頁。
[9] 《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二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第381頁。
[10] 《毛澤東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387頁。
[11]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33頁。
[12]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39頁。
[13] 《毛澤東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285頁。
[14] 轉引自《在黨史學習中立德鑄魂》,《光明日報》,2021年4月6日第2版
[15] 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 黨建讀物出版社承制,2016,第62頁)
[16]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145 頁。
[17] 參考《共產黨員》《習近平的一張糧站收購單》,2022年8月6日。
[18] 參考《共產黨員》《習近平的一張糧站收購單》,2022年8月6日。
[19]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660頁
(作者系中國聯通政企客戶事業群高級政工師;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來稿)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挺博:“中國共產黨就是人民的黨,人民生活好起來了,我們就高興”
2022-10-31黨的二十大秘書處負責人就黨的二十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答問
2022-10-27有關負責人就黨的二十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答記者問
2022-10-27?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