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突然看到網上有這樣一句話:司馬南的粉絲都是社會上的失敗者。
乍一看這句話,說實話我真挺傷感——這簡直是“批評之殤”!
我是司馬南的忠實粉絲,我喜歡他詼諧幽默、一針見血的批評風格。至今我仍然堅持每天收聽收看司馬南頻道,至今我仍然堅信我們建立在核心價值觀上的“成功”!
在某些世俗的眼睛里,或許所謂的成功就是當了多大官,掙了多少錢,睡了多少人,打敗和放倒了多少競爭敵手。
作為司馬南的粉絲,雖然咱沒當大官也沒掙大錢更沒讓多少人“躺平”,但從軍26載我帶出來的成千上萬名優秀士兵,至今還有許多人在祖國的四面八方,站崗執勤,沖鋒陷陣,為了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安寧,默默堅守在高山、海島、大漠的界碑身旁。
我驕傲,我曾守衛了96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主權,捍衛了14億人民生命的尊嚴。我曾帶領數千人的部隊抗擊過臺風、地震、洪水、雨雪冰凍災害。在我們軍人的詞典里“成功”的定義是:帶領了多少人,培養了多少人,幫助了多少人,成全了多少人。
我相信許多和我一樣沒當將軍的老轉們,不是沒有能力和水平勝任更高職務,而是人到了一定年紀沒心思和自己較勁,身體和心理諸多方面吃不消了,不如主動申請轉業地方工作把帶兵打仗的崗位讓給年輕人。但,這絕不意味著人生的落?。?/span>
生活處處是戰場。濃濃的家國情懷,常常讓許多老兵脫下軍裝依然是軍人,遇到不公、不平、不義、不忠、不良、不法,仍然會拔刀相向,拍案而起。于是,我成為了司馬南粉絲,并且以筆代槍,拿起批評武器,在我的公眾號上勇敢地向一切黑惡勢力瞄準擊發。
但是,正如有人質疑和污蔑司馬南的粉絲,是社會的失敗者,失意者一樣,現在有一種現象,只要你一批評誰,就有人立馬要質疑你的批評權力、批評資格和批評動機。也常常有人給批評者潑涼水:誰沒有自己的問題,少去批評別人,多批評自己吧。
這種現象,我覺得是非常危險的!作為一名曾經的軍隊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名老兵老黨員,我認為正確的批評必不可少,這是對集體高度負責任的表現。我寧可不說話,也從不說假話。我覺得,說假話就是犯罪,就是謀財害命。作為一名捍衛紅色江山近三十載的人,我從心底里熱愛我們的黨我們的偉大祖國,希望我們能夠不斷克服自身問題,不斷發展進步。
但是,有些人有些部門就連善意的批評也聽不進,只能聽好話,聽贊揚的話。這些同志對待媒體網絡,只要聽到批評的話,就是“刪、刪、刪”、“封、封、封”。這些同志,正以一種極端的方式破壞和顛覆著我們的優良傳統和三大作風。
眼下,我們的關注點不應該放在批評者本身,而應該關注批評的問題是不是真有問題;或者關注批評者提出的觀點是不是科學合理;即對事不對人,只要是觀點正確,論證充分,證據確鑿,那么無論是誰提出的,我們都要聽,都要繼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面對批評的虛懷若谷的境界和精神:聞過則喜。
對于被批評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正視批評,將批評看做鞭策和警示,提醒自己;對于管理者而言,對于群眾監督所提出的問題要進行調查,分清是非對錯,給群眾一個明確的定論,不包庇、不縱容、不無視。
這才是正確對待批評的態度,而不是去質疑提出問題的批評者——當然,如果是捏造、誹謗,那么也可以提出證據來進行反駁和舉報,這些都是大家都享有的權力。
沒有批評,就沒有是非。沒有質疑,就沒黑白。如果一味批評批評者、質疑質疑者的資格和動機,或者用“每個人皆非百分之百圣賢之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狐貍尾巴”論調來打壓攻擊批評者和質疑者,必然導致所有人喪失批評和質疑的資格和權力,在所有問題和所有隱患面前表現為集體失語、失聲、失憶,最后只會導致集體失控、失足、失色、失??!
道德危機的最大悲哀就是:那些失去道德底線的人,在臺上給那些堅持道德底線的人上道德課。
到那時,我們終將都是失敗者。
作者:楊新軍;來源: 新軍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