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我與雷鋒同志同年出生、同年入伍,我們那一代人有著大體相同的人生經歷和思想感情。
1959年3月30日,我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六中學讀高二時,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到今年已是60周年了。60,是一個吉利、喜慶的數字,60年算作一個甲子,60歲是耳順之年。在過去,60歲的人,就算老年人了。我入黨60周年了,也是一個老黨員了。
在革命戰爭年代,很多革命志士、熱血青年,不到18歲就光榮入黨了。1949年的黨章規定,年滿18歲才能入黨。我是18歲零3個月的時候入黨的。這在當年的高中生中是很少見的。對此,我一直懷有一種光榮感和自豪感,同時,更有了一種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我于1940年12月24日,出生于河北省無極縣西漢村。那時正處于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我們那里屬于冀中游擊區,司令員是大名鼎鼎的呂正操同志。
聽父輩介紹,我祖輩兄弟五人,爺爺排行老大,奶奶早逝,爺爺帶著三個弟弟闖關東,二爺還算拼出了點模樣,爺爺和三爺、四爺因為身無分文,又沒文化,去后杳無音信,估計是凍餓而死。五爺沒有闖關東,他給地主當長工,是地下黨員,堅決抗日,被一劉姓地主告密,日本鬼子用大刀殘忍地砍下了他不屈的頭顱!
我的伯父和父親相依為命,艱難度日,他倆都是堅決抗日的積極分子,我家是堅決抗日的“堡壘戶”,八路軍的三位武工隊員就住在我家。對我最好最親的是張斌叔叔,他是武工隊長、共產黨員。記得一天早晨,他把一支盒子槍掛在我的左肩上,把另一支手槍掛在我的右肩上,拍著我的肩膀說:“好樣的!長大了參加共產黨,當八路軍!”過去70多年了,當時的場景我依然記憶猶新,念念不忘。
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深深地播下了兩粒種子:一粒是對共產黨、八路軍無限熱愛的種子,一粒是對日本鬼子、國民黨反動派無比仇恨的種子。
1954年,我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無極縣初級中學,讀初二時光榮入團。當時縣里還沒有高中,所以,我于1957年考進了石家莊第六中學讀高中。讀高一時擔任學校團委宣傳部部長,高二時又擔任學校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由老師擔任。在從事共青團工作中,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鍛煉和提高。
記得在1958年的一個晚上,我們觀看了一場令人感動、至今難忘的電影《董存瑞》。影片中有這樣幾個鏡頭: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之前,向黨組織交納黨費。黨組織負責人說:“你還不是黨員,怎么交黨費呢?”董存瑞激動而堅定地說:“我一定會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影片中的這幾個鏡頭,深深地感動和教育了我,只覺得全身熱血沸騰,當晚就懷著激動的心情,向學校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學校黨組織根據我的平時表現和入黨申請,于1959年3月30日下午,召開黨支部大會,先是聽取我宣讀入黨申請書,接著大家提問和講評,最后舉手表決,一致通過我光榮入黨。當時,我的心情異常激動,暗暗下定決心:爭取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高中畢業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繼1959年3月30日光榮入黨之后,又于1960年7月1日被免試保送進入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參軍入伍,在部隊一干就干了42個年頭。
參加工作之后,我從基層干起,主要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經過多崗位、多層次鍛煉,一步一個臺階向前邁進,開始被授予少尉軍銜,最后被授予少將軍銜,2001年5月18日,在原總參謀部兵種部政委的崗位上退休。
我的一切都是黨、軍隊和人民給予的,自感得到的多、奉獻的少,受之有愧,常覺不安。只有盡力而為,做好工作,才能報答黨、軍隊和人民。
黨號召軍人安心服役、多做奉獻,我參軍后十年沒有回過一次家,一心一意搞好學習,做好工作;黨號召學習毛主席著作,我積極響應,被評為“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黨號召計劃生育、晚婚晚育,我30歲以后才談戀愛,32歲結婚,38歲有了一個女兒,就毅然決然地做了絕育手術;黨號召扶貧捐獻,我積極響應,多次捐錢捐物……
不多說了,這些都是作為一名黨員所應該做的。下面講講我印象深刻的三件事。
第一件是1993年10月,我在國防大學研究系進修時,參加將軍和省部級干部代表團,到俄羅斯參觀考察。離開俄羅斯的前一天,我們到一個很大的油畫市場去買畫,在這里遇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俄羅斯老漢,身穿破舊大衣,在那里出售一些物品。當他得知我們是中國人時,猛地揭開大衣,指著胸前佩戴的原蘇共黨徽徽章,激動地說:“我是原蘇共黨員,可惜蘇聯解體了、蘇共垮臺了,我們都跟著倒霉了,這些壞事都是戈爾巴喬夫那幫家伙們干的!中國的道路走對了,你們堅持共產黨的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日益繁榮昌盛,你們做得對、干得好啊!”他還拿出十幾張列寧畫像,免費送給我們作留念。
第二件是2001年5月18日,在宣布我退休命令的大會上,時任副總參謀長的吳銓敘上將,在肯定我所做的一些工作后,突然站起來,面向我說:“為了充分肯定田政委作出的成績和貢獻,我向他敬一個軍禮!”我當時真是有點不知所措,大有“受寵若驚”之感。我何德何能,享受如此殊榮!一位上將在大庭廣眾之中,站起來向一位即將卸任的少將敬禮,此舉實屬罕見。當時,整個大禮堂響起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第三件是2013年3月,我們一行人到雷鋒故鄉湖南省長沙市開展學習活動。有一次活動分工是我到長沙大學演講。演講之后還有半個小時的提問環節。這時,一位女大學生站起來問:“請問田將軍,作為一位農民的兒子,您是怎樣成為共和國將軍的?”這位女同學提的問題很大也很突然,的確有些不好回答。我沉思片刻,大聲回答:“我有‘后臺’!”這時,整個大禮堂鴉雀無聲,全體師生都緊緊盯著我,他們可能以為我的“后臺”是某位“大官”,以為我這個將軍可能是跑來買來的。見此情景,我又提高聲調:“我不僅有一個‘后臺’,而且還有兩個‘后臺’!”這時,大家大眼瞪小眼,臉上寫滿了驚詫和疑惑。我這才慢慢道來:“我的兩個‘后臺’,一位是毛澤東同志。我有幸先后見過他八次,《毛澤東選集》近160篇文章,我認真讀過三遍,毛澤東同志的很多文章、詩詞我都能背誦,是毛澤東的思想哺育了我!我的另一位‘后臺’是雷鋒同志。我與雷鋒同志同年出生、同年入伍,雷鋒生前我沒有見過他,但我一直響應毛澤東同志的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講到這里,我又提高聲調說:“我的兩位‘后臺’,都是你們湖南人!”這時,整個禮堂響起了長時間的熱烈的掌聲,還有歡呼聲!
退休對于我的軍旅生涯來說,是畫了一個句號;但對于我的整個人生來說,只是畫了一個逗號或者分號。
退休之后,我做了一個退休生活規劃。退休18年了,我過得很充實、很快樂,也很有意義、很有收獲。平時,我主要做四件事:鍛煉身體、讀書看報、寫文章、作演講。每年有計劃地閱讀幾十本書,在中央和地方報刊發表幾十篇文章,到全國各地作幾十場演講。這些事雖然微不足道,但我深切地感到,對于一個退休人員來說,有用就是福!
我經常對他人說,我這個人很普通、很平凡,我這個將軍是個“三無將軍”:一是參軍后上的軍校,沒在戰斗部隊當過兵;二是一直在總部機關或軍事院校工作,沒上前線打過仗,這也是我軍旅生涯的最大遺憾;三是我從未立過功,連個嘉獎也沒得過。
可以“吹牛”的只有三件事:一是20世紀60年代曾被所在單位評為“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二是20世紀80年代曾被評為“總參謀部計劃生育先進個人”;三是退休八年之后被評為“全軍先進退休干部”。
我入黨60年,年近80歲,感覺自己生逢其時,親身經歷并且見證了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三大歷史變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期盼實現三個夢想:一是強國夢,二是統一夢,三是百歲夢。
我想,如能實現這三個夢想,我這個小人物,也可以算作“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可以壯著膽子,到馬克思和毛主席那里報到了。
作者:田永清;來源: 秘書工作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