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美聯社
提倡新學術、新文風:
追求精細,而棄麗語空言;
追求精準,而棄臆想猜測;
追求精簡,而棄繁縟規范。
外交是華麗的,但這只是表象。外交是極其嚴謹的,每句話都經過許多專家、領導反復斟酌把關,因為每個字都代表國家主權、利益與安全。
筆者堅守“嚴謹”,并通過“數字細化”,把繁復的外交辭令,解剖為細化、易懂的體系,以便讀者能用更短的時間,更精準地把握外交關系的本質與全貌。
一、對中美方向的4種爭論
2023年,拜登政府異乎尋常地對中國發起強勁的緩和攻勢,11月15日達到高潮,中美元首在舊金山舉行峰會。如何研判美國政府意圖,中國國內形成4類觀點:
1.理想主義者,和平論
認為中美峰會,中美走出了沖突,進入和平、合作時代了。持這觀點的,主要是留美年輕人、非政治專業人士、善良人士。
2.現實主義者,對抗論
認為美國根本不可信。根據是,美國從對蘇冷戰、瓦解蘇聯、到迄今對華言行,沒有絲毫可信之處。據此,強烈主張中國對美態度:不訪美、不見面、不會談。
3.迷惑論
國盛智庫總裁彭勝玉認為,美國急于與中國會晤,其意圖是迷惑中國:
(1)讓中俄不結軍事同盟
(2)讓中國別趁美國被其他戰爭拖累時動手統一臺灣
(3)讓中國別大幅撤回海外資產及減少美債
(4)讓中國別下決心把美國推向中東戰略泥潭
(5)讓臺灣有時間精心準備及接收美國軍火和充分訓練
(6)讓美國可以耗到俄烏戰爭結束再專心對付中國
(7)讓拜登可以安心忙于連任
(8)讓中國重新燃起對美的幻想
4.積極應對,智慧兩手論
主張國家領導人應該去訪美、去見面、去會談。
二、基本判斷、中美階段與周期
1.戰略研判
以中國為最重要的敵人,是美國持久不變的國家戰略。嚴防美國顛覆、分裂、破壞,是中國持久不變的國家戰略。
2.階段研判
中美關系處于何種狀態?是散亂、隨意、無序的?還是沿著特定歷史軌跡發展的?復旦大學黃仁偉教授提出兩個重要觀點:
(1)中美現在處于“戰略相持階段”;
(2)在該階段內,有“波動周期”:緊張與緩和。
中美“波動周期”的主動力來自美國:美國日子好,就顛覆破壞中國;美國危機重,就緩和中美關系。
因此,制造緊張是美國霸權本質、是戰略;緩和是其策略。當前就是美國主導的“策略緩和”。
三、冷戰經驗與重慶談判
面對空前復雜的中美關系,中美兩國都不會拍腦袋,憑空臆想些對策,而是根據各自的歷史經驗與現實情況,給出務實的解決方案。
美國會基于什么經驗?
美國基于冷戰經驗:上世紀60年代,蘇聯在許多方面全面超越了美國,引起美國極度恐慌,這與當前中美關系極度相似。當時,美國不斷釋放緩和煙霧彈,掩蓋其顛覆蘇聯的戰略意圖,要求全面對話、合作,在此過程中,全面掌握蘇聯動態情報,最終顛覆、分裂了蘇聯東歐,轉敗為勝。美國這套戰略、策略,在蘇聯東歐獲得巨大成功。既如此,美國一定要照樣畫葫蘆的。
中國會基于什么經驗?
中國基于重慶談判經驗:國共合作,經過三大戰役,奪取天下,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945年毛主席冒著極大危險,去重慶談判,與蔣公坦誠交心,并發表了一系列講話。如果有人認為,主席講話是說給蔣公聽的,是為了“說服蔣介石放下屠刀”,那就大錯特錯。主席熟讀史書、兵書,具有千年不遇的大智慧,主席在重慶一系列講話,醉翁之意不在酒,成功實現了4個目的:
1.爭取世界輿論
2.爭取中國民心
3.爭取短暫和平
4.爭取寶貴時間
從重慶到舊金山,時代變了,舞臺變了,但歷史劇本,還在續寫。習主席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撫今追昔,感恩偉人。我們要以史為鑒,把握方向,慎籌戰略,巧謀策略。中美關系向何去?應該如何應對?這是事關國家興衰存亡大事,我們必須從海量信息中,用實證方法,去偽存真,精細解剖美方對華真實意圖與策略。
四、中美峰會日程地點:
舊金山 斐洛里莊園
時間:
2023年11月15日
當天日程
1.兩位元首單獨敘談
2.兩位元首大范圍會晤(近2小時)
3.拜登總統設午餐(近2小時)
4.兩位元首花園散步
5.峰會后,兩國國安團隊舉行小型會議(與沙利文、布林肯)
6.其他領域官員就具體問題舉行專業會談
7.當晚,亞洲協會(Asia Society)、外交關系委員會、美國商會和美國中國總商會等組織合作舉辦歡迎晚宴,習主席演講。
峰會定位:不是正式國事訪問,不是正式會談,而是“會晤”。
因此“3個沒有”:沒有繁瑣歡迎儀式;沒有共同會見記者;沒有發表聯合聲明。
五、中美向何去——中國方案兩種選擇、兩個方向
習主席與拜登會晤,開場白就指出:“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加強團結合作,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安全和繁榮。另一種是抱持零和思維,挑動陣營對立,讓世界走向動蕩和分裂。兩種選擇代表著兩個方向,將決定人類前途和地球未來。”
中國選擇、中國方案中美關系指導意見“12不+3多”
既然去訪問了,坐下來談了,習主席自然要對拜登總統重點闡述應該爭取第一種方向的“中國方案”,同時,對“第二個方向”也亮明中方立場。
為此,習主席對中美關系提出:
1.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
2.想改變對方是不切實際的
3.沖突對抗的后果是誰都不能承受的
4.大國競爭解決不了中美兩國和世界面臨的問題
5.不偏航;
6.不失速;
7.不碰撞
8.不折騰;
9.不挑事;
10.不越界
補充說明:2021年7月,王毅會見美國副國務卿舍曼時表示:提及中美關系“2不”:1.雙方誰也取代不了誰2.誰也打倒不了誰。由此形成“12不”指導意見。“3多”:多溝通;多對話;多商量。冷靜處理分歧和意外。
“13不”安神丸
為了打消美國對中國的“疑慮、誤解”,習主席在與拜登會晤、以及在當晚舊金山美中各界聯合晚會上,都闡述了中國發展方針,筆者歸納為“13不”安神丸:
1.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
2.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
3.也不搞意識形態輸出
4.永不稱霸
5.不擴張
6.不強加于人
7.不謀求勢力范圍
8.不同任何國家打冷戰熱戰
9.中國沒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國的規劃,美國也不要有打壓遏制中國的打算。
10.中國從不賭美國輸,從不干涉美國內政,也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樂見一個自信開放、發展繁榮的美國。同樣,美國也不要賭中國輸,不要干涉中國內政,應該歡迎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中國。
11.大國競爭不是這個時代的底色,解決不了中美兩國和世界面臨的問題。
12.對話而不對抗
13.結伴而不結盟習主席還指出:“繼續奉行合作共贏的開放戰略”,“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我們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
中國底線
中美近年經過激烈博弈,相互都向對方亮明了底線。中國的底線,由兩部分組成。
習主席3個必須
習主席對拜登總統明確指出,中國有3個必須:1.必須維護的利益2.必須捍衛的原則3.必須堅守的底線
王毅外長3個底線
2021年7月26日,王毅外長在天津會見舍曼副國務卿時,明確指出美國不得碰中國3個底線:制度、發展、主權。1.美國不得挑戰、詆毀甚至試圖顛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2.美國不得試圖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的發展進程。3.美國不得侵犯中國國家主權,更不能破壞中國領土完整。因此,中國的底線體系,美方是非常清楚的。
5大共同支柱
為把上述原則體系,落到實處,習主席提出了“5大共同支柱”方案:1.共同樹立正確認知2.共同有效管控分歧3.共同推進互利合作4.共同承擔大國責任5.共同促進人文交流
臺灣問題習主席對拜登亮明立場: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美方應該將不支持“臺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臺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
美方單邊制裁習主席明確要求:希望美方嚴肅對待中方關切,采取行動,取消單邊制裁,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
六、中美向何去——美國方案美國對華政策——9大變化
拜登在會晤中,措辭謹慎地念著稿子,系統表述了對華政策,與他上任初期的對華政策相比,明顯發生了9個重要變化:
1.“美中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沒有了。
2.對中國評價積極了:“一個穩定和發展的中國符合美國和世界的利益,中國經濟增長有利于美國,也有利于世界。”
3.新冷戰,不提了。
4.脫鉤斷鏈,不提了。
5.逆全球化,不提了。
6.對抗,不提了。
7.遏制,不提了。
8.改變體制,不提了。拜登政府上臺初期,提出對華3條軌道:對抗、競爭、合作。這次,拜登及其國安團隊,都不提“對抗”了,而更多強調“合作”。
9.最大變化:從“5不”到“10不”
2022年11月,拜登總統在巴厘島“拜習會”時,作出“5不”承諾:
(1)美國不尋求新冷戰
(2)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
(3)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
(4)不支持“臺灣獨立”
(5)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這次,拜登總統重申了上述“5不”,并追加了兩個“不”:
(6)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發展
(7)不尋求同中國脫鉤其實,拜登執政后,從總統到沙利文、布林肯還明確表示過另外“3個不”:
(8)不會讓各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9)不阻攔中國
(10)不牽制中國由此形成美國對華“10不”政策。
上述內容,美國是經過多次明確表示、多次確認的,其內容毋庸置疑。
但,唯一無法確定的是,上述“10不”是美國政策,還是策略?
政策,必須嚴格執行;策略,只是忽悠對方。
究竟屬于何者,中國拭目以待。從特朗普到拜登,兩屆政府最初都明確把中國視為最嚴重的挑戰“敵手”、“對手”。
如今,美國對中國口氣大大緩和了,現在中國是美國什么“手”呢?是敵手?對手?伙伴攜手?美國在忽悠別人的過程中,把自己忽悠瘸了——拜登、沙利文、布林肯如今自己也說不清楚了。
七、中美關系7項共識習主席提出“中美3原則”:
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習主席3原則,高度概況,層次分明。從價值鏈角度看,是由“心”到“和平”,再到“合作”的立體價值鏈體系。從措施選項看,習主席其實提出了中美關系“上、中、下”三策:
上策:合作共贏中策:和平共處(至少相安無事)
下策:相互尊重當然,還有下下策:美國思維:“零和思維,挑動陣營對立,讓世界走向動蕩和分裂”。習主席指出3原則“是從50年中美關系歷程中提煉出的經驗,也是歷史上大國沖突帶來的啟示,應該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
拜登提出“中美7原則”:開放坦誠的溝通;增進了解;避免誤解;保持穩定;防止沖突;管控分歧;在符合雙方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
“中美7項共識”這里做個背景說明:2021年中國農歷新年除夕,習近平主席同拜登總統通電話,達成3項共識:加強溝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
根據兩國元首3年來達成的多項共識,這次歸納提煉成“7項共識”,其中,中國貢獻2項;美國貢獻2項;共同貢獻3項。
中美7項新共識
中國方案 |
1相互尊重 |
2和平共處 |
|
美國方案 |
3防止沖突 |
4在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 |
|
共同提案 |
5保持溝通 |
6恪守聯合國憲章 |
|
7負責任地管控雙邊關系中的競爭因素 |
細心讀者一定會發現:怎么中國提的“合作共贏”沒了?這正暴露了美國心思。
中美峰會 成果與關系圖
拜登總統拿著手機,展示手機中的照片,問習主席:“你認識這位年輕人嗎?”習主席說:“哦,是的。那是38年前的事了。
圖片來源:華春瑩社交媒體X
八、美國9項絕不改變
美國對華政策、策略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筆者敢大膽預測,如下9項,美國絕對不會改變:
1.顛覆、分裂、破壞中國,絕不改變
2.組織國際勢力圍堵中國,絕不改變
3.挑動地緣矛盾、代理人戰爭,絕不改變
4.打壓中國科技發展,絕不改變
5.最大限度脫鉤斷鏈,不會改變(美西方企業同時不向中國企業下訂單了,就是證明)
6.最大限度獲取中國利益,不會改變
7.武裝臺灣,阻遏統一,絕不改變
8.用歪門邪說,搞亂中國價值觀,絕不改變
9.冷戰、對抗、獨霸思維,絕不改變企圖說服美國,棄惡從善,放棄上述國策,是與虎謀皮。上述“9不”是美國本質,是始終存在于美國霸權血液、骨髓中的,這也定義了中美關系特征:沖突。
美國“9不”,在主觀、本性上想時時刻刻發作,但客觀上是受如下條件限制:
當中弱、美強,“9不”就發作當中強、美弱,“9不”就收斂沒人能夠改變美國,中國只能改變自己,快速發展國力軍力,靠實力、靠智慧,逐個破解美國的“9個絕不改變”。
九、中美緩和會持續多久?
中美緩和能持續多久?取決于3個要素:
1.看美國何時擺脫綜合大危機?
美國此輪內外綜合大危機,是無解死結,難以解決。
2.看哈以戰爭持續多久?
軍事上,估計半年可結束;政治上,如果巴以、阿以緩和,美在中東軍事壓力減輕,美會調兵對付中國。但筆者預測,巴以、阿以矛盾將會更嚴重,會轉為更持久的暗戰對抗,這會久久拖住美國戰略力量。
3.看俄烏戰爭持續多久?
哈以戰爭,直接決定俄烏戰爭時間。在以色列與烏克蘭之間,美國必須重以輕烏,美國戰略資源必然從烏克蘭轉向以色列,這給普京總統創造了戰略機遇窗口,普京總統會抓緊這半年時間、冬季有利時機,迫使澤連斯基投降。再說,現在澤連斯基是“4沒了”:錢沒了,兵沒了,炮彈沒了,人氣沒了。還能堅持多久?一旦俄烏戰爭結束,美打擊俄、分裂俄歐的牌沒了。如果特朗普當選,俄美關系將緩和。美策略會轉為“聯俄反華”。但我堅信,普京總統、俄羅斯人民不會再上美國當。美“聯俄反華”策略不可能實現,但俄美關系會緩和。結論:此輪中美緩和,或許能持續3年至5年。
建議:
1.兩手準備: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2.不松懈、不上當
3.不惹事、不怕事
4.用足緩和機遇期,加速強國強軍
5.不能動搖中俄合作
6.不能動搖中國與阿拉伯、伊斯蘭關系
7.不能動搖中國與全球南方戰略互信關系
十、中美峰會 對世界十大影響
現在,全世界都不相信美國有誠信、有善意。美國承諾,無人相信。盡管如此,此次中美元首會晤,還是有重大積極意義的,必然對世界產生巨大連鎖的積極反應,其結果是不可抗的:
1.美國成功避免了一次“系統綜合大危機”,但美國危機本質無法改善。
2.俄烏戰爭,俄羅斯因獲得戰略機遇而取得軍事勝利。
3.哈以戰爭,以色列因有美國強力支持而獲得軍事勝利。
4.美歐分化:歐洲領導人會紛紛訪華,歐中關系會回暖。
5.五眼分化:五眼聯盟成員會紛紛訪華,改善關系。
6.美日分化:日本首相會將搶先訪華,再唱“中日友好”。
7.美韓分化:韓國政府會加速緩和中韓關系。
8.美菲分化,律反華舉動會有所收斂。
9.美印分化:印度會緩和對華關系。
10.中國外交環境會空前改善。
11.世界經濟會改善。
結語
中國對美“13不”,是國策,也讓美安神。美國對中“10不”,策略色彩重于政策。
中美關系“12不”,是雙方意愿。
美國霸權“9不改變”,是其本性,是中美航線上的暗礁、險灘、地雷。由此形成的“44個不”體系,它定義了中美關系的方向、性質與規則。中美是一艘超級巨輪,有兩個舵手共同駕駛。
前“35個不”,規定了中美航行的規則,誰違規,中美超級巨輪就會翻船。只有雙方謹慎遵守“35個不”規則,中美超級巨輪,才能順利駛向合作共贏的彼岸。同時,我們必須警惕,美國還有“9不改”惡性,別讓他發作翻船了。
從太平洋到地球、再到宇宙的遐想
2013年4月13日,習主席提出“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
2023年11月15日,習主席對拜登說:“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從太平洋到地球,剛好10年。那么再過10年呢?中國或許對美國說“宇宙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
來源:“危機管理 陳潔華”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