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環球聚焦 > 閱讀信息
陳潔華:六顆炸彈,炸出巨大精細的系統戰
點擊:  作者:陳潔華    來源:危機管理 陳潔華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3-01-07 11:36:13

 

 

一、戰斗復盤

 

時間:莫斯科時間1101

空間:馬克耶夫卡,俄軍臨時部署點。

(馬克耶夫卡,原屬烏克蘭頓涅茨克州內的重工業城市。2022927日,頓涅茨克公投,99.23%選民贊成加入俄羅斯聯邦。930日正式加入俄聯邦。)

攻方:烏軍向俄軍據點發射了6枚火箭彈,其中兩枚被俄攔截,4枚擊中俄目標。

俄損失:俄方稱“俄軍89人死,包括1名中校副團長。

烏方稱,俄軍損失400余人。

時機:烏方選在新年剛過1分鐘發起襲擊,刻意宣示2023年的作戰決心。

 

問題

 

1.美烏方如何知道是俄軍據點?

 

有人認為是烏方地面間諜偵察到這情報。

 

其實不是。請注意俄烏雙方發布的細節:俄軍有人使用了手機。由此證明,手機才是正真的“泄密者”。

 

但這又引出如下重要問題:

 

2.這批俄軍是新兵,即之前是平民,美烏方又如何知道其身份轉變的?

 

由此可斷定,美烏方掌握了俄百姓身份轉換的動態過程。盡管這是俄羅斯絕密信息。

 

問題是,用什么手段,如何獲取的?

 

3.美烏方獲悉“俄軍有一人使用了手機”情報后,怎么會發射6枚海瑪斯火箭彈呢?

 

據查,海瑪斯火箭彈110萬美元,6枚就是60萬美元。

 

打擊1個人,絕對不會如此奢侈用彈。

 

由此證明,美烏方通過“一個手機”,進而推論、研判“這里駐扎一個營”!

 

這個研判背后,藏著嚴謹的邏輯、精細而巨大的技術和系統。

 

4.還有一個重要細節:俄軍士兵一開手機,烏軍火箭彈就飛來了。由此證明,美烏方擁有巨大而快速的信息智能比對系統、快速決策系統、快速作戰反應系統。

 

對此,我們必須一一解明整個系統。

 

二、美烏系統戰 15個子系統

 

此次烏軍偷襲,背后是美國長期積累的“系統化、集成化戰法”。

 

1.手機

 

“俄士兵一開手機,烏炮彈就精準落地。”

 

這個細節,暴露了美國對俄長期間諜工作的概貌真相:美國很早就在和平、商業的偽裝下,對俄進行著全面、系統的間諜工作。通過平時手機系統,獲得俄方巨大的手機信息資源。

 

“蘋X”手機在俄市場占有率是14.5%

 

“蘋X”后臺,首先全面獲取該機主通訊錄,每個手機都內存許多人的通訊錄;

 

然后通過“蘋X”機主通訊錄,進一步獲取“通訊錄的通訊錄”,即A是“蘋X”手機機主,他有一批親友通訊錄,而每個親友手機上,都有各自的大批通訊錄。“蘋X”后臺復制A通訊錄后,就可以迅速進入他親友手機號,并獲取所有親友的通訊錄。如此,就可以輕而易舉獲得俄羅斯巨大的手機號資源,幾乎可以覆蓋全俄居民。

 

有人會認為,“自己不用“X果”,就不會被美國監測”。這是嚴重誤判。

 

正確答案是:只要知道手機號,只要該手機開機,后臺就可以操控任何手機,獲取如下20個重要信息。

 

1)通訊錄(2)年齡(3)姓名(4)性別(5)家庭住址(6)家庭成員信息(7)職業(8)單位地址(9)通訊錄(10)竊聽通話(11)竊取短信

12)竊取照片和錄像(13)監視社交軟件內容,如臉書、推特等(14)行為軌跡(15)銀行信息(16)個性偏好(17)生活習慣(18)身份證號(19)社保號(20)軍人證號

 

我們選取幾個細節來解釋。

 

第一,入伍通知

 

俄軍征召平民入伍、通知集合地點和時間、入伍須知等,是通過什么方式傳達的呢?還會像過去那樣,紙質通知書嗎?還會由專人一家家上門通知嗎?肯定不是的,而是通過手機通知!

 

可以說,手機機主本人還沒看到“征召入伍通知”,美國先獲取這些信息。

 

第二,照片

 

青年入伍,是人生、家庭、情侶最重要的大事,此時,誰不拍照?不拍錄像呢?但是,現在還有誰是用照相機拍照,或用錄像機錄像呢?都改用手機了。

 

美方平時就掌握著俄羅斯百姓大批手機號資源,后臺可通過“智能”設定,實時篩選出手機內的特定照片、錄像,如軍事場面。而照片、錄像的參軍場面、軍服暴露了該機主身份轉換,也暴露了參軍的時間、地點和場景。

 

第三,入伍新團隊

 

新兵入伍,組成新團隊。按常理和習慣,要做第一件事,就是“互加微信(俄版社交軟件)”“互問手機號”。由此,該機主形成新的“通訊錄群”。

 

美方要檢驗該批通訊錄群是不是軍人,是非常容易證明的——這批手機內存的照片和錄像會說話!

 

美方接下來的操作就簡單了:鎖定、跟蹤這批手機!

 

第四,定位

 

手機有衛星定位功能,精準“暴露”機主移動軌跡。美方只需耐心,等“這批機主”進入火炮射程內,就一鍋端。

 

由此解釋了,美烏方偷襲的決策速度為何那么快!

 

2.衛星偵察

 

這次偷襲前,美烏方是怎么探測到“該據點是俄軍火庫”的呢?

 

衛星監測效果:

 

1)定點

2)長時

3)大面積監測精細掃描監測

4)清晰圖像

 

衛星監測指標和內容:

 

1)地面所有車輛

2)車輛類型:運輸武器都是大型車;車輛變換外面偽裝,立刻成為重點監測對象。

3)車輛牌照:衛星可清晰看到車輛牌照;同一車輛卻變換不同牌照,立刻可研判在執行特殊隱蔽任務。

4)車輛數量:大量可疑車輛,從同一地點,駛向同一方向,等于暴露大規模行動。

5)車輛移動軌跡(俄后方軍備倉庫幾乎是公開秘密,從那里發出大量車輛,能運什么呢?而其終點必定是武器庫。

 

3.高空偵察機:

 

1)手段:包括有人機和無人機。

2)定點:可長時間滯留某空域監測。

3)長時:各機輪番長時間滯留戰區高空。

4)動態圖像:監測地面活動所有車輛、人員活動信息。剩下就是比對、研判了。

5)各類信號:軍用通訊信號、手機信號等。

 

4.低空無人機偵察

 

功能:最后驗證衛星、高空偵察所獲得的信息和研判。

 

5.信號類別與不同效果

 

1)圖像識別

2)手機信號跟蹤

3)手機通話監聽

4)雷達監測

5)紅外線監測

 

6.X軟軟件系統”

 

X軟系統”本身可全面控制用戶電腦,并全面竊取用戶電腦信息。

俄羅斯人只要電腦聯網,其電腦信息就立刻被竊取。

 

7.各類軟件

 

現代設備,“萬物皆軟件”。但同時,還有一句話,“軟件皆漏洞”,“漏洞皆可破”。

尋常百姓,感覺天下太平。但網絡世界,早就真刀真槍干翻了。

 

8.互聯網

 

現在是“萬物互聯網時代”。

軍事現代化=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

軍事設施只要聯網,就絕無安全。

軍隊不聯網,就絕非現代化軍隊。

這就是軍事現代化的悖論,也是軍事安全領域最弱的軟肋。

全球整個互聯網都被美國壟斷掌控。所有經過互聯網的信息,都沒有任何安全可言。

 

9.美西方打印機

 

打印機具有聯網、保存、遠程傳輸功能。

俄方打印內容,都可以被實時傳輸到境外指定信息空間。

 

10.推特、臉書等社交平臺

 

所有使用美國社交平臺者,都被完整、系統地記錄保存信息:誰、身份、年齡、性別、地點、喜好、社交群、談話內容、反對誰、支持誰等。

 

11.智能車“特X拉”

 

“特X拉”智能車可全面掌握用戶如下17個重要信息:

 

1)用戶姓名(2)年齡(3)性別(4)職業(5)階層(6)家庭地址(7)家庭成員信息(8)單位地址(9)人臉信息

10)移動軌跡(11)移動習慣(12)沿途圖景錄像:軍隊基地還是民房(13)銀行信息(14)通話竊聽(15)車內講話竊聽(16)行車錄像竊取(17)手機號及其通訊錄

 

有人會說,俄士兵不用“特X拉”。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特X拉”用戶在其車上、或用其手機與俄軍親人電話,只要一接通,俄軍手機號、機主身份信息、通話內容、軍人所在地理位置就立刻被暴露,并被記錄。

 

所有這些基礎信息,就形成“俄軍大數據庫”。需要時,美烏方通過檢索比對,可瞬間精準鎖定目標。

 

12.情報人員

 

俄軍深入烏境內作戰,烏克蘭越是靠西邊,百姓越親西方。烏方情報人員容易監測到俄軍一舉一動。同時,美西方在俄間諜工作也有成效,而俄反間諜工作卻沒做好。

 

13.大數據中心所有信息都匯聚到一個巨大的數據中心庫,才能形成“戰爭力量”。這個中心,一定不在烏克蘭,而在美國。

 

14.快速決策指揮中心

 

上述衛星、高空、低空、地面、手機等全方位獲得的動態信息,可迅速與巨大的信息庫智能比對,即可研判:是不是俄軍?多少人?做什么?空間位置在哪?剩下就是命令:海瑪斯開炮。

 

15.地面快速反應部隊 

 

 

三、馬克耶夫卡戰斗——14個新特點

 

1.快速:整個過程,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一氣呵成完成。

2.低成本:烏軍僅發射6枚海瑪斯火箭彈,就全殲俄軍一個營。

3.小部隊:作戰部隊非常小。估計這次烏軍只動用一臺海瑪斯炮+一個終端接受器,就在一分鐘內全殲俄軍一個營。

4.非接觸:烏軍沒有與俄軍正面戰斗,只是遠距離襲擊。

5.零損失:烏軍整個戰斗,沒損失一兵。

6.大戰果:摧毀了俄軍整個營和軍火庫。

7.小部隊,大系統、大數據:這如“冰尖與冰山”之間的關系:“光鮮戰果”是冰山一角,空間一點,時間瞬時;但其背后,是巨大的系統,是美西方很早就在和平、友好的偽裝下,全面、系統地收集了俄羅斯事無巨細的海量信息,并組成現代“高效、快速、精準”的作戰系統。

 

小部隊與大系統;冰山與冰尖,平時與戰時的龐大系統 

 

 

8.平時與戰時無縫隙

9.平民與戰士無縫隙

10.前方與后方無縫隙

11.虛實空間無縫隙

12.立體空間無縫隙(高、中、低、地面)

13.時間信息無縫隙

 

14.決戰勝負條件:

 

1)決戰勝負,不在戰時,而在平時積累

2)決戰勝負,不在戰場,而在大數據

3)決戰勝負,不在肉搏,而在遠程精準打擊

 

四、俄方——15個錯誤

 

俄羅斯錯誤,成就了美烏偷襲成功。

 

六枚炸彈,也炸出了俄羅斯戰術與戰略兩方面的15個嚴重錯誤:

 

1.俄軍戰術管理7個錯誤

 

1)把兵力部署在海瑪斯打擊范圍內。

 

2)暴露了武器運輸車軌跡。

 

3)暴露了運兵車軌跡。

 

4)把一個營兵力部署在彈藥庫內=增強烏軍打擊效力。

 

5)偵察弱,預警弱:缺乏對烏軍及其海瑪斯炮火移動軌跡監測;因而也無法及時預警。

 

6)防空系統弱,只攔截了烏軍兩枚火箭彈。

 

俄軍一再犯這類錯誤。開戰以來,俄軍經常是大批軍車在烏境內排長龍出行,上面卻沒有偵察,地面沒有防空系統,被烏軍屢屢偷襲成功。

 

7)軍紀松散:開戰以來,俄軍屢屢犯此錯誤,未能嚴格管理將士,導致多名俄將軍被斬。

 

2.俄羅斯戰略管理8個錯誤

 

1)過去長期迷信、相信美西方。

2)松懈手機防御。

3)松懈互聯網防御。

4)松懈電腦、打印機防御。

5)松懈軟件防御。

6)松懈智能車防御。

7)松懈社交軟件管理。

8)松懈系統化、信息化、集成化軍事改革。

 

3.俄烏戰爭走向

 

美烏此次是“戰斗”級別的勝利。不足以改變戰役,更不能改變戰略態勢。

 

烏克蘭的致命弱勢和俄基本優勢都沒發生變化。

 

俄烏戰爭,美始終不敢進入戰場,因為俄對美擁有核威懾;

 

但在信息戰領域,俄無力對美威懾。因此,美就在俄弱項領域放手用烏打擊俄。

 

其實,俄有三招反擊能力:

 

第一招,用遠程導彈,大規模摧毀烏軍事設施、基礎設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烏全境都失去戰斗力、經濟再生能力,再強大的網絡信息都無濟于事。

 

第二招,“同毀互聯網”:互聯網是美強項,卻是俄弱項。但俄要破釜沉舟,毀掉互聯網主干線,結果會如何?美立刻掉入與俄同一條起跑線。

 

第三招,“同毀后臺老板”:美打代理人戰爭,自己躲在后面。如俄被惹急了,說:“我與后臺老板同歸于盡!”美還敢打嗎?為了遠在天邊的小國,美國甘冒核戰爭被毀的國難嗎?當然不會!

 

最危險的,其實是最安全的。

 

“沒有俄羅斯,還要這世界干嘛?!”基本真理,永恒不變。

 

五、中國的反思與覺醒

 

1.中國問題現狀

 

1)“蘋X手機”:截至20217月,在中國有2.43億用戶,占33.3%

2)“特X拉車”:據說在中國用戶50萬。

3)“X軟系統”:在中國有多少用戶?

4)美國打印機:在中國有多少用戶?

5)美國互聯網霸權:如何破解?

 

上述5項,美國可獲得無數中國人的手機號及其基礎信息。

 

2.中國軍改

 

中國軍改易點

 

構筑衛星、高空偵察、低空偵察、地面偵察、改革軍隊編制配置等,都是容易達成。

 

中國軍改難點

 

1)能否徹底排除某國手機品牌?

2)能否徹底排除某國智能車?

3)能否徹底替換微軟系統?

4)能否另起爐灶,另建中國互聯網?

5)要實現上述每個目標,都極為困難。

6)比這更困難的是,已泄露的全國大數據,如何解決?

 

廢掉,不可能;

重建,也不可能。

 

3.中國4個選擇:

 

1)忍:什么都不做,一切信息都被竊取。一旦戰爭,就是滅頂之災。

2)防:盡速獨立另建互聯網、芯片、軟件等信息安全系統。雖成本大,時間長,但必須如此。

3)攻:以其系統,同樣獲取其大數據。實現雙向透明,同等打擊,同等威懾。

4)向俄看。

 

中國,現在警醒,為時不晚!

 

作者:陳潔華;來源: 危機管理 陳潔華微信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