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人們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咨詢臺拍攝仿生人形機器人。(新華社)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記者 葉偉
最近,人形機器人賽道熱鬧非凡。
3月18日,英偉達CEO黃仁勛與9款人形機器人同臺,并宣布推出全球首款人形機器人通用基礎模型GR00T;4月16日,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宣布液壓版人形機器人Atlas退役,隨后發布一款全新的純電驅動人形機器人Atlas。
無獨有偶,我國人形機器人熱度同樣飆升:3月21日,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視頻展示全球首款全尺寸電機驅動人形機器人H1原地空翻絕技;4月27日,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自主研發的通用人形機器人母平臺“天工”。
“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形機器人產業方興未艾。”達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黃曉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人形機器人技術與國際最高水平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均處于行業發展早期階段,距離商業化應用還有一段路要走。
何時走進千家萬戶
人形機器人一直是人們對未來科技憧憬的期盼之一,如今其正逐漸從虛構走向現實。
“人形機器人是指具有人類外形和特征的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載體。”黃曉慶說,簡單地理解,人工智能是魂,機器人是身體,將人工智能這個魂與機器人這個身體結合,讓機器人能像人一樣思考和行動。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博士楊雨昕說:“人形機器人就相當于給大模型技術安裝了身體。”
為什么要發展人形機器人?黃曉慶表示,發展人形機器人,主要強調其通用性、功能性、互動性和情感連接等特征。人們不僅希望機器人能夠在人類生活的環境中工作,使用人類工具工作,而且更喜歡與自身相似的機器人溝通交流。
“之所以熱衷發展人形機器人,系其中蘊含著技術第一性原理。也就是說,我們希望用一套方案去解決大多數問題時,需要這套方案具有足夠好的通用性。”寧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郭繼舜說,人們希望有個人工智能體能夠盡可能地融入人類生活,并且能夠在方方面面對人類給予足夠多的服務和幫助,所以要發展人形機器人。
優必選董事長兼CEO周劍說:“人形機器人將人機協作的交互模式從被動交互變為主動交互,從鼠標鍵盤的交互變成自然語言交互。”
近年來,在國家產業政策支持下,人形機器人正成為科技領域最新的火熱賽道。
人形機器人將如何服務于人類?其何時走入尋常百姓家?黃曉慶表示,人形機器人將在工業場景、商業場景和服務場景等領域實現應用。比如,進入工廠從事3C制造,前往建筑工地扎鋼絲,在醫院照顧癱瘓病人,進入家庭當保姆……
“人形機器人將在標準化、固定化的場景率先實現應用。”郭繼舜預測,未來2-3年,人形機器人將在工業生產場景實現應用,未來5年內將在專用服務場景實現應用,未來10年內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形機器人融入家庭,走進千家萬戶。
我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走在前列
前不久,世界知名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發布其電動人形機器人H1做后空翻的視頻:向后翻騰360度,雙腳落地、微調,平穩站定,一套后空翻行云流水。這是世界上首款全尺寸電機驅動可后空翻人形機器人。
在此之前,電動人形機器人H1與其他8款人形機器人亮相全球矚目的英偉達2024 GTC大會,引發業內廣泛關注。
“H1采用先進的動力系統,在速度、力量、機動性和靈活性等方面具備最高水平,移動速度可達到每秒3.3米,創下全尺寸人形速度世界紀錄。”宇樹科技市場部經理王其鑫介紹說,目前已有國內外客戶采購該款人形機器人,首批客戶主要來自科研端和高校端。
在人形機器人行業賽道競逐中,我國企業搶占先機,實現領跑,相繼推出了一批純電人形機器人產品,比如達闥機器人Cloud Ginger、優必選Walker S、宇樹科技H1、均普智能賈維斯等。
這展現出我國人形機器人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宇樹科技專注于消費級、行業級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機器人及靈巧機械臂的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我們高度重視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全自研電機、減速器、控制器等機器人關鍵核心零部件和高性能感知及運動控制算法,在機器人領域實現全球技術領先。”王其鑫說。
國內智能機器人領域獨角獸頭部企業達闥機器人是一家云端機器人創造者、制造商和運營商。“我們開發出云端大腦操作系統,創新性地提出云端機器人架構并成功實現云端機器人的商業化。同時研發出安全神經網絡和智能柔性關節等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黃曉慶說。
此外,均普智能正積極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新技術新應用。“目前我們在人形機器人傳感器、旋轉關節,以及人形機器人感知、規劃、決策、控制算法,多模態大模型接入等技術領域取得階段性研發成果。”郭繼舜說。
需行業協同發展促商業化
雖然人形機器人賽道火熱、前景可期,但其還面臨著商業化落地難題。
“一方面,現有機器人的本體結構沒有考慮人或動物的脊柱構型,在完成匍匐、攀爬等方面缺少靈活性;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在運動協調、穩定性、精度等方面有待提高。”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機器人中心主任孫富春教授說。
郭繼舜表示:“應用場景亟待擴展、場景泛化能力不足、關鍵零部件及制造成本高企是現階段阻礙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三大阻力。比如,目前一臺人形機器人的造價在數十萬元。”
如何推動人形機器人快速發展和商業化落地,盡早走入千家萬戶?“需要盡快讓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盡快成熟起來,研發出高性能低成本的電機、傳感器等。同時,需要盡快建立人形機器人行業標準和法規監管體系。”黃曉慶說。
郭繼舜表示,未來需要行業協同發展,也就是需要行業企業基于同樣的一個技術目標和應用場景協同研發,共同推動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應用。
“企業要繼續修煉技術內功,在機器人‘大腦、小腦’等關鍵技術群,以及機器人本體關鍵技術群等領域持續創新,并打造適用于人形機器人的智能大模型,推動行業快速發展。”周劍說。
受訪專家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孫富春表示,要讓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深度融合,讓機器人具備高度泛化能力和思維鏈能力。同時,未來人形機器人視覺解決方案,不僅聚焦環境感知和物體識別,還要拓展至移動物體的追蹤、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的捕捉等方面。
楊雨昕表示,人形機器人的創新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需要全行業培養出更多的專業人才,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微信號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