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無核武器國家在有核武器國家參與或支持的情況下對俄羅斯實施的侵略都應被視為對俄羅斯聯邦的聯合攻擊。俄羅斯有權使用核武器進行回應。俄羅斯修改核戰略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高度關注,美國媒體多次討論美國的核戰略計劃。早在2024年3月,美國總統拜登批準了一項高度機密的核戰略計劃。美國首次明確將中國視為其核威懾的主要焦點之一。美國調整核戰略,不僅顯示了中美軍事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凸顯美國為了維持全球霸權無所不用其極的瘋狂立場。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北約傾盡所能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美國、英國、法國、波蘭等國家派了大批軍事專家和戰斗人員進入烏克蘭與烏克蘭軍隊協同作戰。2024年8月,烏克蘭北約聯軍甚至攻入了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即便如此,美國依然堅持表態不直接介入俄烏戰爭。根本原因是美國不敢也不想與俄羅斯這樣的一個核大國爆發直接沖突,一旦失控就會走向核戰爭。在俄烏戰場,美國表態不直接參與沖突,表現出了對俄羅斯的畏懼。然而,圍繞中國臺灣問題,美國總統拜登曾四次公開表示,如果中國武力攻臺,美國將會出兵保衛臺灣。但白宮事后澄清說,美國對臺政策未變,沒有計劃放棄“戰略模糊”政策。美國對中俄的態度差別如此之大,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的核武庫比美俄差距比較大。于是,在全球大變局時代,中國不斷提升核武威懾能力,美國終于要面對自己本該意料之中的局面。美國《紐約時報》評論稱,“中國的核設施目前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據美國國防部的估測,中國的核彈頭數量已從2014年的250枚增長到2024年的約500枚,并有可能在2035年擴充到1500枚,達到與美國和俄羅斯核武庫相當的規模和多樣性。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一直認為依靠核優勢可以威懾蘇聯(俄羅斯)之外的所有國家。冷戰結束后,美國一直認為依靠常規軍力的優勢可以碾壓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然而,隨著北約東擴,美國霸權野心的暴露,中俄越來越緊密的站在一起。美國發現,核威懾不足以戰勝中俄聯手,常規軍力也沒有擊敗中俄聯盟的把握。于是,美國軍事戰略乃至核戰略走到了無路可走的窘境。在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多次要求把中國包括進美,俄,中三方核武軍控談判,取代即將到期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對于美國的要求,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表示,中國加入談判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可以說不存在。俄方完全理解中方立場,因為中國的核武庫規模遠小于美俄。中國的出發點是,俄羅斯和美國是最大的核軍備擁有國,就其核武庫的規模而言,美俄最大的核國家。在此背景下,現在要求中國以任何形式加入軍控談判,是不合理的。按照《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規定,美俄雙方部署在戰略導彈上的核彈頭總數量不得超過1550枚。而中國要差一個數量級!

近幾年,美方陸續退出《反導條約》《中導條約》及伊核全面協議,通過核共享在國外部署核武器,向無核武器國家轉讓核潛艇造成事實核擴散,已經嚴重破壞了國際核不擴散體系。除了在國際上不負責任之外,美國還肆意挑釁,利用對臺軍售軍援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顯而易見,美國對中國提出核軍控談判的要求完全不合理,純粹是為自己提升核軍備找借口。中國也不可能上美國的當!2024年6月16日,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布最新核武角色年度報告。報告估計,中國核彈頭數量已從2023年1月的410枚,增加至2024年1月的500枚。2023年同期全球核彈頭總數為12512枚。盡管全球核彈頭的總數持續緩慢下降,但實際可用的核彈頭總數卻在增加,從2022年的9490枚增加到2023年的9576枚,再到2024年的9585枚。約有2100枚已部署的彈頭處于“高度戰備狀態”。數據顯示,美國現在擁有1770枚處于部署狀態的核彈頭、1938枚處于儲存狀態的核彈頭,此外還有1336枚退役但尚未拆除的核彈頭。俄羅斯擁有1710枚部署狀態的核彈頭、2670枚處于儲存狀態的核彈頭,以及1200枚退役但尚未拆除的核彈頭。英國、法國和中國分別擁有225枚、290枚和500枚核彈頭。印度、巴基斯坦、朝鮮和以色列分別擁有172枚、170枚、50枚和90枚。2023年底,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中國軍力報告,認為中國于2027年前擁有的核彈頭不超過700枚,但到了2030年,將達到1000枚核彈頭。在美國的挑釁和威脅下,中國加快了核武庫的現代化進程。新型洲際彈道導彈東風-41、戰略核潛艇096和潛射彈道導彈巨浪-3以及戰略轟炸機轟-20,使中國逐步建立起核三位一體的威懾體系。相比9月底中國發射的東風31AG洲際導彈,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射程更遠,還具備多彈頭分導重返大氣層載具技術,一次發射可以打擊多個目標。094型核潛艇和即將下水的096核潛艇,搭載巨浪2和巨浪3導彈,在中國沿海或者公海發射足以覆蓋美國本土。至此,三位一體核威懾體系構建完畢,美國不可能繼續高枕無憂為所欲為。

為了保持核威懾優勢,美國也在不斷更新逐漸老化的核武庫,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海基核潛艇以及空基戰略轟炸機都在更新強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俄羅斯、中國和美國三國不僅在核武庫更新方面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和資金,而且還在準備進行核試驗所需要的各種活動。這三個核大國的核試驗場地近年來都增加了一些隧道、公路和儲存設施。美國內華達國家安全基地的地下設施在2018年至2023年進行了大規模擴建。美國能源部國家安全管理局稱,內華達國家安全基地主要進行“亞臨界”核試驗。2023年全球核武器開支將近914億美元,其中美國核武器占了515億美元,比其他國家的核武器開支總和還多。但是,美國國防部的估計,截至2023年5月,中國擁有超過500枚可使用的核彈頭。在洲際彈道導彈方面,美國戰略司令部估算中國的陸基固定和移動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裝置,超過了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數量。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編發】,轉編自“ 漢唐智庫”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