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長期以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直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推動地區和平發展的指導原則,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基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歷久彌新,其歷史經驗對于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促進國際關系理論建設具有重要啟示。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更加凸顯時代意蘊,是以人類共同利益與共同價值引領國際關系發展的堅實基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秉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核心要義,賦予其新的時代價值,為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提供強勁動力,是新時代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重要旨歸。
關鍵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外交思想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2024年6月28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大會并發表題為《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新華社圖片)
2024年6月28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深刻指出:“70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跨越時空、超越隔閡,經久愈韌、歷久彌新,成為開放包容、普遍適用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一項開放包容的國際交往原則,歷經70年國際格局演變和國際風云變幻考驗,已經成為維護國際關系穩定、妥善處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關系、促進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推動國際秩序改革和完善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不僅維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還為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發揮了積極作用。只要人類發展進步的大方向、世界歷史曲折前進的大邏輯、國際社會命運與共的大趨勢不改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就會歷久彌新。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重要歷史經驗
70年前,民族獨立解放運動蓬勃發展,亞非拉新生國家渴望建立更加公平正義的國際新秩序。他們一方面借鑒與發展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探尋和平解決國家間爭端的有效路徑;另一方面,順應戰后廣大發展中國家反帝、反殖、反霸的時代要求,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體現了國際關系民主化的發展特征。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今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依舊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為新時期開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境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的歷史經驗借鑒。
一是堅持主權平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強調國家不分大小強弱,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參與者,人類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反對任何國家壟斷國際事務。70年來,中國始終堅持在主權平等原則基礎上與各國交往,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主權與領土完整是各國的核心利益與重大關切。中國始終堅持各國的事務應該由各國人民自己做主,推動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反對少數國家以“教師爺”“救世主”自居,以強凌弱、以大欺小,肆意干涉他國內政、侵犯他國主權。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發展,國家間的相互依存程度愈益加深,國際關系民主化重要性日益增強,堅持主權平等原則的必要性日趨凸顯。
二是堅持相互尊重。相互尊重是國家正常交往的前提,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基礎。各國歷史文化傳統、發展階段不同,各國都有走符合本國國情發展道路的權利,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理應得到尊重。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國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國家治理模式,不應存在由個別國家說了算的國際秩序。恃強凌弱、干涉別國內政、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絕不能成為國家間交往的準則。
三是堅持共同安全。安全是普遍和相互聯系的,沒有哪國可以離開他國實現絕對安全。各國都有平等參與國際和地區安全事務的權利,也都有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的義務。在長期實踐中,中國始終堅持合作之道,提倡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矛盾,主張以對話增進互信、以對話化解紛爭、以協商促進安全。面對變幻交織的國際形勢,中國賦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新的時代價值,提出要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尊重和保障各國安全。
四是堅持共同發展。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負責任大國,中國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促進其他國家和世界共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天空足夠大,地球足夠大,世界也足夠大,容得下各國共同發展繁榮。”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引下,中國努力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與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和平衡發展。中國始終堅持通過磋商化解經貿摩擦,從不主動實施單方面制裁,積極維護全球經濟安全。作為“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員,中國一直積極倡導和支持南南合作,增強發展中國家的自主發展能力;推動南北對話,努力縮小南北差距,以解決全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進而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夯實世界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基礎。
五是堅持合作共贏。“合作”即中國堅持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與各國進行平等合作,“共贏”即摒棄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冷戰思維。合作共贏不僅適用于經濟領域,也適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其他領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合則強,孤則弱。’合作共贏應該成為各國處理國際事務的基本政策取向。”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持續推進,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各國唯有合作共贏才能從根本上保障自身安全與發展利益。中國始終把合作共贏作為處理國際事務的基本政策取向,堅持同舟共濟、權責共擔,攜手各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重大自然災害、資源與能源安全、網絡安全等全球性挑戰,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六是堅持包容互鑒。文明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包容互鑒是推動人類社會和世界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發展充滿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等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化解人類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需要依靠物質的手段攻堅克難,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誠意正心。”中國始終尊重文明多樣性和平等性,堅持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倡導各國共同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積極落實全球文明倡議,與各國一道,攜手促進人類文明進步。
七是堅持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世界人民追求的崇高目標。在當今國際關系中,公平正義遠未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中國堅持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推動各方在國際關系中遵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國堅持公平正義,依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由大家共同書寫、共同維護國際規則。中國積極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中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與各方一道維護國際法和國際秩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反對某些國家為了一己之私利,凌駕于國際社會之上,大搞例外主義、歪曲國際法則、打著“法治”的幌子侵害他國的正當發展權利,破壞國際和平穩定。中國堅定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不斷增強“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2024年7月25日,與會嘉賓在緬甸仰光舉行的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研討會上合影。(新華社圖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時代意蘊
70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歷經洗禮與磨煉,展現出強大生命力和感召力。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也不斷煥發出新的時代價值。
首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平共處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當前,西方主導的世界政治秩序在歷經百年變遷后,亂象頻發,新自由主義已現頹勢,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逆流而動,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此起彼伏,給世界發展帶來諸多消極影響。在此背景下,中國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時代意義愈發凸顯。一方面,誕生于亞洲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差異的理念,揭批了原本為西方壟斷的、以所謂民主、人權等為代表的“普世價值”話語霸權,為正確處理國與國關系貢獻了東方智慧,已成為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另一方面,中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提出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超越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等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和實踐窠臼。中國提出建設新型國際關系,無意與他國爭霸和對抗,并提出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向世界表明堅定地追求和平共處目標,化解其他國家對“國強必霸”的擔憂,也有利于彰顯自身對和平發展的不懈追求。
其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開辟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境界。作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首倡者之一,中國始終將該原則貫徹到中國參與的一系列國際事務之中,推動全球治理公正化進程。中國基于該原則提出“中間地帶”“三個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等一系列理論與論斷,應對國際上各種風險挑戰,形成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出了一條以和平發展為特征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進入新時代,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角色發生了顯著變化,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的實踐也不斷發展和深化。在經濟領域,中國堅持平等互利原則,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等,并于2021年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打造全球開放平臺,發起成立“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落地一批“小而美、惠民生”項目,如尼泊爾微笑兒童(糧食發放)項目、塞拉利昂宮頸癌篩查防治項目等,為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帶來切實的改變和可及的希望。在安全領域,中國踐行和平共處原則,把握時代發展特征,于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各國在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指導下樹立起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積極推動地區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在文明領域,中國堅持相互尊重原則,于2023年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各國共同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加強國際人文交流,為促進文明交流、維護世界和平展現了大國擔當。這一系列重要舉措彰顯了中國將周邊國家看作風雨同舟的命運共同體,更是中國堅持正確義利觀的具體體現,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思想一脈相承,共同塑造了新時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獨特風范。
最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推動實現天下大同的價值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將繼續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秉持求同存異的精神,不以意識形態劃線,不糾纏價值觀的差異,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和政治選擇的多元性、多樣性。冷戰結束以來,西方罔顧發展中國家的歷史與現實,鼓吹“歷史終結論”,借“顏色革命”大肆推廣西方模式,給一些國家和地區造成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和持久的政治動蕩。基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中國對外交往理念和準則而提出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匯聚了建設更加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其所蘊含的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各元素環環相扣,形成一個整體,相得益彰,既是中國向動蕩頻仍的世界提供的重要思想性公共產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共同財富。
2023年10月24—25日,第十屆中阿關系暨中阿文明對話研討會在阿布扎比舉行。與會代表圍繞“加強文明交流,實現和平共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新華社圖片)
新時代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重要旨歸
當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遭遇嚴峻挑戰,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面對前所未有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如何在新時代繼續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一重要理念超越“國強必霸”的西方邏輯,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不僅是對全球性問題和挑戰的有力回應,更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時代升華。
首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傳統中國外交準則,實現了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內核的繼承和拓展。新時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相互輝映,在推動國際社會合作共贏、構建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一方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內核的繼承。其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全球治理觀相一致,并更加注重公平與正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蘊含的全球治理觀繼承“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原則,并通過發展這一原則,中國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堅持平等相待、尊重各國主權,切實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其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家安全觀相一致,并更加注重客觀公正的立場。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的“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內政”原則是維護國際和平與穩定的基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繼承并發展了這一思想,中國在新時期歷次國際重大事件與沖突中秉持客觀公正的基本原則,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身的立場,呼吁各國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國際爭端。其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發展觀相一致,并更加注重國家間的相互依賴。面對世界經濟的復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為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強調各國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這正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的“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這一理念的新發展。其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全球觀相一致,并更加凸顯全人類共同價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倡導國際社會友好合作和共同發展,無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還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提出,都是對這一原則的應用與發展、升華。
另一方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國家間關系視角的延續。中國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當代國際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并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擴大到國際體系各領域的建設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處理國家間關系的基本原則。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中國提出一系列處理大國關系、周邊關系、發展中國家關系的準則:從倡導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到與美國等發展新型大國關系,同歐洲發展和平、增長、改革、文明伙伴關系;從以親誠惠容理念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到秉持以義為先、義利兼顧的正確義利觀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實現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國家間關系視角的延續和升華。
中國恪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將該原則精神不斷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使其成為全人類在價值層面的最大公約數。在具體國際事務中,中國始終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始終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來解決自身與其他國家的矛盾,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錨點。面對大國博弈,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格局,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面對地區安全問題,中國倡導通過政治對話解決問題,在烏克蘭危機和巴以沖突等問題上,積極開展斡旋外交,充分展現了中國對和平共處的期待和堅守。面對主權問題,中國呼吁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爭端,體現了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高度尊重。針對“文明沖突論”,中國注重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通過推動不同文明間的對話與合作,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理解與友誼。中國通過這些務實合作不僅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弘揚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時代精神,為國際社會樹立了尊重各國主權、促進和平共處的典范。
其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賦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新的時代內涵,實現了從國家間關系向人類整體性視角的理論升華和實踐超越。習近平主席指出:“新形勢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不是過時了,而是歷久彌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意義不是淡化了,而是歷久彌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歷久彌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新時代的實踐和升華,是中國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時代之問給出的時代答案。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拓展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適用范圍,實現了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視野提升。近年來,中國在國際關系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論斷,形成習近平外交思想。其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其核心理念,該理念不僅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脈相承,聚焦處理國家間關系,還拓展了該原則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適用范圍,實現了從“國家間關系”到“人類整體”的視角提升。其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立意高遠,以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奮斗目標,攜手各國共同打造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新世界。其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著眼世界,以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為實現路徑,面對全球性挑戰,積極倡導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充分體現友好合作與共同發展的精神。其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立足全人類根本利益,以踐行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普遍遵循,打破美西方唯我獨尊的“普世價值”,堅決維護以聯合國為代表的國際多邊組織的權威,積極支持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促進全球和平發展等方面開展的重要工作。其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響應世界人民呼聲,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戰略引領,提供了解決全球“四大赤字”問題的原則和路徑,為人類發展進步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其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面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的重大問題,提出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實踐平臺,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了全球經濟的包容性發展。
最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僅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創新,而且推動了國際關系理論的突破,實現了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繼承發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與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一脈相承,本質上是全人類熱愛和平、渴望發展、創造美好未來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植根于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傳統文化。例如,中國講究“親仁善鄰”“講信修睦”“協和萬邦”,印度也有內涵相近的“潘查希拉”理念。中國、印度和緬甸三國首先倡導超越不同意識形態和制度藩籬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符合大多數國家的根本利益。面對時代之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指導下,中國遵循國際關系的本質特征,順應國際社會共同期盼,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世界各國命運休戚與共,推進開放包容、公平正義、和諧共處、多元互鑒、團結協作。當下,繼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內涵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經從中國倡議擴大為國際共識,從美好愿景轉化為豐富實踐,從理念主張發展為科學體系,成為引領時代前進的光輝旗幟,為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貢獻了新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劉恩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世界思潮所所長,教授,博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