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宣布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將出售其在和記港口控股及和記港口集團的全部股份。這兩大集團合計掌控著和記港口集團80%的全球權益,此次交易涉及的標的資產堪稱龐大,覆蓋亞歐美洲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其中不僅包含199個泊位,還有配套的智能碼頭管理系統以及全球物流網絡等核心資源。而此次交易備受矚目的關鍵原因,在于長江和記此次向貝萊德出售的43個港口中,赫然包含巴拿馬的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這兩個重要港口。
貝萊德此次反常的溢價收購行為,無疑讓眾人意識到這絕非一場普通的商業交易。人們不禁聯想到特朗普上臺后,便主張美國要掌控巴拿馬運河,其政府甚至計劃將多達50艘油輪列入制裁船只名單。如今,李嘉誠又打算將43個關鍵港口出售給美國公司。至此,眾人恍然大悟,特朗普企圖通過把控關鍵港口、運河、海峽以及大型船舶等要素,來推高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畢竟,一旦達成這些目的,中國貨輪或是裝載中國貨物的貨輪,在美國的肆意盤剝下,被收取高額費用,這比單純征收中國關稅更為致命,足以讓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大幅攀升,致使中國的競爭優勢喪失殆盡。如此一來,美國既能達到打壓競爭對手的目的,又有望實現本國制造業的再度復興。
這一方案極具可行性,卻也將中國置于極為危險的境地。中國在全球貿易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份額,一旦出口商品失去價格優勢,便如同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面臨重重艱難險阻。
李嘉誠手中的這43個港口,戰略意義極其關鍵。一旦完全被美國公司掌控,中國貨輪或是裝載中國貨物的貨輪,在停靠這些港口時,必將被征收高額費用。這對美國而言,恰似瞌睡之時有人送上枕頭,正中下懷;而對中國來說,無異于自己人將利刃遞給對手,任其傷害自己。
難怪《香港大公報》會連續數日發文,公開批判李嘉誠的這一行為。3月13日,《大公報》發表首篇評論《莫天真 勿糊涂》,從國家安全的維度發出嚴肅警示。文章明確指出,涉及23個國家43個港口的跨國交易,絕非普通商業行為,它直接關乎國家航運安全與民族利益。倘若任由具有戰略意義的港口資源被美國資本掌控,極有可能成為“以華制華”的地緣博弈工具。因此,文章以“助紂為虐”來警醒相關方,務必慎之又慎。
隨后,港澳辦官方轉載了這篇文章,批判之意不言而喻。文章末尾“面對如此大事大義大節,有關企業當三思;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么立場、站在哪一邊”的表述,更是將官方的不滿態度展現得淋漓盡致。
次日,《大公報》發表《飲水思源有擔當 背靠祖國謀發展》一文,側重從歷史維度進行分析,以勸誡為主。文章呼吁香港企業家應秉持家國情懷,在全球化布局過程中,始終將國家利益作為根本遵循,避免陷入“重利輕義”的商業誤區。
第三篇評論《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則從價值維度進行升華,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地進行引導。文章強調,真正具備戰略眼光的企業家,應當將民族大義置于商業利益之上。文章警示,若在關鍵領域向境外勢力輸送戰略資源,恐怕會面臨“商業行為”向“政治立場”的實質性轉變。
然而,何祚庥卻在3月17日于今日頭條上陰陽怪氣地發聲:“不能理解今日頭條網忽然將評論的矛頭轉向了李嘉誠?!中央不是反復強調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兩個毫不動搖’嗎?為什么人代會一結束,就立即由香港《大公報》接連寫了幾篇責問李嘉誠是否愛國的系列文章?! 是不是這一‘毫不動搖’的‘民營’企業里并不包括李嘉誠這樣的企業家?!”
看到何祚庥此番言論,還會有人覺得我最近一系列批判他的文章毫無道理嗎?他如今的這種行徑,實則已然站在了西方陣營,助力西方通過文化霸權來遏制中國發展。“西方的幫兇”這一標簽,對他而言已非無端指責,而是確鑿事實。
此前,有人為何祚庥在3月15日欣賞那副將“五花肉”與“八路軍”相聯系的對聯進行辯護。但何祚庥的立場與價值觀向來如一,否則也不會公然將矛頭對準中央,質疑中央對李嘉誠出售港口一事的態度,甚至還搬出“兩個毫不動搖”作為壓制手段。這種行為實在令人膽寒,因為按照他與李嘉誠的意圖,一旦美國的目的達成,中國失去制造業優勢,后果不堪設想。怎能有人如此對待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既然他有這般行徑,我們又怎會不理解他為何會污蔑八路軍與五花肉相提并論呢?
深入剖析,我們不難發現何祚庥屢屢與國家和人民唱反調的根源。他將徹底私有化奉為畢生追求的奮斗目標,也難怪他會把李嘉誠的事件與所謂“國家打壓民營經濟”強行掛鉤。在他心中,私有化企業的發展占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因此,當李嘉誠的公司與國家根本利益發生沖突時,他便毫不猶豫地選擇支持李嘉誠,只因他堅信私有利益神圣不可侵犯。他甚至曾表達過蘇州何園應歸何家所有的意愿。
理解了他的這一終極目標,我們便不難理解他為何總是站在美國的利益立場上看問題,處處維護美國。畢竟,美國是私有化最為徹底的國家。
也正因如此,我們便能理解他為何崇拜中國資產階級革命代表孫中山,甚至將偉人的思想與實踐歪曲成是孫中山革命思想和實踐的分支,還將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貶低為“慘勝”。
前不久,國家召開民營經濟座談會,一些與何祚庥臭味相投的人吹捧他,稱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國家才召開了此次座談會,且座談會之后民營經濟即將迎來騰飛。何祚庥看到這些言論后,頗為享受,真把自己當成了了不起的人物。然而,我們都清楚,那次座談會的核心主旨是要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對時代、國家和人民的擔當。被邀請的代表絕大多數都是民營科技企業的典范,國家期望它們能在前沿領域沖鋒陷陣,助力國家攻克科技難題。但在何祚庥眼中,卻變成了自己多年的呼吁得到了落實,國家在給民營企業“開小灶”,對它們特殊關照。
實際上,何祚庥在這個話題上常表現得異常積極。也難怪他看到亞洲首富被批判就急于打抱不平,可問題在于,李嘉誠此舉是要配合美國推高中國的制造業成本,這分明是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連這樣的“雷區”他都敢涉足,可見他對徹底私有化的執著已到了何種程度。
許多網友好奇,為何何祚庥這般行徑卻能安然無恙。其實原因不難理解,私有化的追求是某些權貴階層最為核心的訴求。當年,蘇聯的權貴為了擺脫蘇聯的束縛,不惜推動蘇聯解體。如今,類似“蘇聯病”的現象在中國也有所顯現,且這股勢力不容小覷。
何祚庥正是察覺到了這一因素,才肆無忌憚地引導輿論,配合美國的文化霸權,對中國展開認知戰。
綜合來看,在與美國的博弈中,上述這些因素已然成為我們最大的短板。倘若大家能夠認清這一點,并及時補齊短板,那么我們與美國的博弈必將愈發順利。
如今,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國家不會被何祚庥之流隨意帶偏節奏。據香港媒體報道,3月18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行政會議會前接受記者采訪。當被問及香港長和向美國財團出售港口資產,被批“無腰骨跪低”一事時,李家超表示有三點看法:第一,社會對該事件的關切值得重視;第二,特區政府要求外國政府為香港企業提供公平環境,反對使用脅迫施壓手段;第三,任何交易都必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港府會依法依規處理。
當被進一步追問港府是否可動用《香港國安法》阻止交易時,李家超重申,任何交易都要符合法律法規,港府將依規處理。
日前,國務院港澳辦網站連續轉載《大公報》關于香港長和出售港口資產的評論文章,引發廣泛關注。其中一篇文章援引網友觀點稱,“這是沒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
種種跡象表明,我們正在采取行動阻止這項交易。倘若李嘉誠方面不予配合,其未來恐怕不容樂觀。巴拿馬港口若不是有中國政府的支持,又怎會輪到李嘉誠染指?全球港口資源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多年前,招商局曾與長江和記洽談過收購或入股港口業務事宜,但遭到拒絕。如今,李嘉誠卻一股腦地將港口賣給美國公司,這種對中國的“背刺”行為,無疑是他向美國遞交的“投名狀”,企圖借此獲得美西方的庇護。然而,看看如今特朗普對臺積電和臺灣的態度,臺積電被特朗普整個“搬家”,而臺積電無條件配合便可知曉,越是甘當奴才之人,在關鍵時候,越容易被主子拿來當作犧牲品。
綜上所述,李嘉誠與何祚庥已然走上歧途。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徹底私有化的美國,正因過度“放飛自我”,才淪落到如今這般田地。但利欲熏心的何祚庥卻對此視而不見,對美國的衰落充耳不聞,依舊為其唱贊歌。正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不過,對于我們而言,何祚庥這樣的反面教員,具有極大的教育意義和作用。正因他極具典型性,我才撰寫文章。倘若大家能從文章中汲取有益之處,我便也算不虛此行了。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共產主義之家”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志敏:何祚庥為李嘉誠配合美國抬高中國出口成本辯護?背后真相引人深思
2025-03-20?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