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防衛政策于2022年12月16日出臺,因為首次將對“敵方基地”的“反擊能力”寫入,事實上已經掏空了日本憲法,使得日本和平憲法成為一個空殼。日本的戰略家們喜極而泣,國內不少專家學者卻仍然認為這三個戰略文件不過是日本希望成為正常國家的嘗試,我們有些小瞧日本。下面是我對日本新防衛三文件的分析以及岸田內閣新一年走向的預測,如果您能看完,絕對會感到驚心。臺灣島成為美國全球戰略和日本民族野心的契合點,如果臺灣在軍事上被日美掌控,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今后美國國力衰弱的角度講,日本都將成為臺灣海峽周邊的實際掌控者,也是最大的獲益者,臺灣回歸將變得無比艱難。日本的防衛三文件包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力整備計劃》和《防衛戰略》,《防衛戰略》原名《防衛大綱》,雖然日文寫成《防衛戰略》,但是防衛省的PDF文件名的英文卻只有“strategy”,也就是戰略,也就是說,英文名字已經擺脫了“防衛”。《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在三文件中居于首位,認為國際社會“歷史性的力量變化正在以印度太平洋地區為中心展開”,日本“周邊用武力改變現狀的壓力不斷提高”,這一點是日本制定國家安保戰略的背景,安保戰略直接將其描述成:日本“面臨著戰后最嚴苛最復雜的安全保障環境”,中國是日本和國際社會“最大的關切事項,是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安保戰略多次提及“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雖然針對俄羅斯也使用了同樣的描述,但是,從“最大挑戰”的用詞,以及安保戰略文字的含義可以看出,日本主要針對的目標是中國。這一點其實不存在任何爭議,然而,由于美國也將中國當作最大的挑戰,日本使用同樣的提法就容易讓中國放松警惕,認為日本不過是跟隨美國的迫不得已,目前為止,很多情況日本的確是不得已地跟隨美國反對中國,但更多的時候,日本對美國的跟隨都是能動的,絕不是盲目簡單的追隨,日本會將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與對美國的跟隨揉在一起,在迎合美國的同時獲得最大的好處。這里不提歷史,只提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爭,中美對立尖銳之后,日本挑撥美國替自己火中取栗,屢屢提及南海事務,極盡所能將東海釣魚島事務揉到印度太平洋戰略構想之中,并最終取得重要成效,成功地將日本與中國之間關于釣魚島的糾紛發展成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問題。日本新防衛政策中關于中國是日本最大挑戰的說法也不是單純對美國意見的追隨,是日本政治野心的真實反應,因為美國所謂的挑戰與日本的挑戰意義完全不相同,美國是在擔心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被中國分流或者奪走,而日本,則試圖與中國爭奪在東亞的霸主地位,也就是說,日本將積極主動地將中國當作對手,從對抗中國中撈取利益。考慮到美國以臺灣要挾中國的特點,日本趁機擴大對臺灣島軍事影響力的可能性急劇上升,數年前日本的經濟地位被中國超越,而今,防衛三文件的出臺,則為日本在軍事、政治、外交、武器出口等方面超越中國提供了可能,而這個可能很大比例會體現在日本對臺灣島周邊各種形式的掌控上,如果日美聯手軍事部署完畢,將給中國統一臺灣帶來極大的麻煩。

二、防衛三文件的核心是針對中國,核心中的核心則在于臺灣岸田文雄在防衛政策上大刀闊斧地改革,突破了戰后日本專守防衛的防線,中國成為岸田這些舉措的重要借口,中國是日本新防衛政策的核心,然而,核心中的核心卻是臺灣。這一點看上去有些隱晦,由于西方國家對臺灣事務的干涉,日本提及臺灣的用意就容易與美歐其他國家的用意混淆,因為地理位置等因素,歐美這些國家打臺灣牌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國內政治或者是牽制中國,即便是美國,雖然與蔣介石的關系久遠,雖然在日本、在亞洲有著眾多基地,但是,對于臺灣仍舊是長臂干涉,借力打力,或者尋找代理。但是日本卻不同,從明治維新后對“臺灣出兵”的論及,再到50年殖民地占領,說白了,日本是因為美國那兩發原子彈才不得不離開臺灣,日本人有著十分復雜的臺灣情結,可以說十分眷戀,因為臺灣曾經是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基礎,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進軍東南亞的軍事要沖和補給點,還是日本當年稱雄東南亞的橋頭堡和中轉樞紐。戰后的日本龜縮在和平憲法的殼子里,顯得老老實實,政治家們一心埋頭發展經濟,但是,內心里卻一直對大日本帝國的輝煌念念不忘,要不然執政黨自民黨也不會從1955年成立之后一直將修改憲法、成為正常國家當作夙愿。“一帶一路”政策下的中國在東南亞的發展,雖然讓日本人眼紅,但是卻不敢向美國一樣公開干涉臺灣事務,因為現行憲法之下,日本對自己的定位是聯合中國發展經濟,支持臺獨的勢力一部分人是為了討好美國提高政治聲譽,一部分人是牽制中國從中國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
即便是中美尖銳對立,美國加強在南海活動,日本也是希望借助美國,在釣魚島主權主張方面占據優勢,趁機在沖繩以及西南諸島部署更重的兵力,在支持臺灣獨立、或者保持臺灣現狀的前提下,維持住日本海上供應鏈的平穩,借著美國鼓吹中國威脅,適當發展日本的國防,突破憲法防線,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包括已故的安倍晉三在內,日本人做夢都沒有想過還會再有插手臺灣事務的機會。
然而,俄烏沖突的爆發、美國力量的衰弱、世界多極化引發的動蕩,窮兇極惡的美國竟然允許日本擁有反擊敵方基地的能力,在國家安保戰略方面實現如此巨大的變革,雖然有著各種漂亮的修飾,但是,正如韓國媒體所說的那樣,日本實際上已經擁有了發動戰爭的能力,而且,因為這個“反擊能力”主要針對中國,又因為美國意圖武裝臺灣要挾中國,于是,在日美同盟之下,日本一下子就有了再次覬覦臺灣的可能。美國對日本防衛三文件給予高度評價,稱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美國駐日大使伊曼紐爾稱日本全方位修改了防衛政策,“在世界安保環境不穩定的當前局勢之下,日本的反擊能力將成為威懾力的基礎”,日本是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時“美國最大的同盟國和友好國家,還是戰略實施的重要伙伴”,日本將在自衛的基礎上,“為日美共同的戰略目標投資,在伙伴關系中承擔必要的責任 ”,而防衛預算增加和反擊能力的持有,則意味著“日本將在自衛和同盟戰略目標的實現過程中發揮作用”。伊曼紐爾這些話的意義和信息量都非常大,體現著美國對日本防衛方針的期待,表明美國希望以武裝了的日本對付中俄,其實主要是對付中國,當然,這只是美國的目標,而日本,不僅戰后七十年臥薪嘗膽終于得償所愿,還迎來了一個今后日本民族在亞洲、在世界立足的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日本方面的行動非常迅速,12月19日(防衛三文件12月16日周五傍晚出臺,19日是第一個周一)一早,時事通訊社發表文章,說日美軍事一體化迅速展開,日本政府根據新的國家安保戰略三文件,正式開始與美國協商如何使用“反擊能力”(敵方基地攻擊能力),雙方將共同商討威懾力和應對能力的強化,修正劃分有事時的程序及責任分擔的合作計劃。“反擊能力”在針對中國和朝鮮時,將是美軍威懾力的補充。日本政府將著手與美國構建有效發揮反擊能力的“合作體系“,2026年度以后,將陸續配置遠程國產“12式地對艦導彈”,2026、2027年度引進美國“戰斧”巡航導彈。合作計劃將對運用“反擊能力”的合作方式進行規定,要將日本導彈防衛系統編入美軍“綜合和防空導彈防御系統(IAMD),靈活利用美軍宇宙、網絡、陸海空方面的情報,為此,日本政府和自民黨內有人提議修改對日美責任分擔和任務進行規定的防衛合作指針。鑒于中國擁有1900發可以將日本納入射程之內的中短程導彈,而美國因為中導條約廢除了中程導彈,因此,“美國希望日本的反擊能力一定程度地填補一下中美之間的差距”,岸田首相計劃明年1月訪問美國,日美外交防衛2加2會談也在籌備當中,日美關于該領域的合作屆時將成為重要話題。另外,行使“反擊能力”能力之前需要確定對方導彈的信息、以及敵國防區內的軍事目標,這些都需要美軍方面提供情報,因為一旦判斷失誤將有可能成為先發制人的攻擊,違反國際法,因此,日美兩國軍隊推進一體化的進程中,如何將“反擊能力”框在“專守防衛”范圍之內十分關鍵。其實,岸田在16日晚的記者招待會上就已經表示:日本將在各個層面與美國進行緊密協商,強化日美同盟的威懾力和對應能力,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在岸田講話后迅速發表聲明回應,表示“對于通過責任分擔、任務、能力的強化手段促進同盟現代化的日本的決心給予肯定”,日本政府巧妙地避開了國會討論的拖沓,以內閣決定的方式對已有的防衛方針做了一個大手術,并趁著老百姓還沒有反應過味來迅速開始了具體行動。這一場軍隊或者說國防大改革將從與美國的合作方式入手,日美兩國政府開始對日美同盟的內部結構進行修正,以適應“反擊能力”的行使。12月24日,共同社披露,防衛三文件通過的同時,還通過了海上保安廳新方針,2023年海上保安廳的預算額達到歷史最高額度2432億日元,以加強釣魚島周邊巡邏船和飛機的警備能力,利用無人機加強海上監視,新防衛政策針對臺海的意圖已經如司馬昭之心一般明顯。隨后,美國出臺了新的武器授權法,向臺灣出售大批武器,從戰略上與日本的國家安保戰略呼應,因此,日本必然會加大對日美同盟等軍事體制的改革,以適應美國對臺灣政策的節奏,日本將反擊能力用于抵御中國對臺灣的統一,插手臺灣事務已成必然,臺灣成為美國的戰略與日本民族的野心交匯的地方,防衛三文件成為日本染指臺灣事務的依據。
日本新防衛三文件的核心就是臺灣地位,但是日本卻仍然以“單方面改變秩序”為口實,試圖瞞天過海,目的就是為了掩飾日本意在臺灣的真實意圖,然而,防衛三文件宣布之前,自民黨政調會長萩生田光一的防衛臺灣便十分意味深長。在臺灣宣布將增加稅金以補充防衛費用,遭到國民反對的可能性最小,因為日本人,上至統治階級,下至平民百姓,都對臺灣有著特殊的感情。美日兩國干涉臺灣事務的性質不同,美國用臺灣牽制中國的意義占比多一些,而日本,主要目的則是將臺灣歸于自己的力量管轄范圍,當然,這一力量管轄與殖民統治時期的意義不同。現行憲法限制了日本,只能放棄對臺灣的幻想,但是美國不僅解除了對日本的封印,還寄希望于日本以臺灣政策針對中國,這對日本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美事兒,所以行動非常迅速。日美共同運用“反擊能力”的行為,提升了日本軍事力量的地位,使其不再是從屬或者是跟隨美國,而是攜手攻擊,本次防衛文件修訂的重要特點就是更加突出了日本的主動性,由日美同盟中受庇護的地位上升至并肩作戰,或者說并肩出擊的地位。由于韓國除了要求日本對朝鮮發射導彈之前知會一聲之外,對日本防衛方針的重大變革保持沉默。因此,隨著日本軍事體系的完善,即便臺灣與日本、美國之間不存在某種軍事合作機制,沿著日本列島、臺灣島都將被日美韓軍事、日美同盟、美英澳奧庫斯、美日印澳四國機制以及日本與歐洲諸國(英、法、德等)的軍事合作機制,將從宇宙到海上再到海底豎起一面屏障,將中國屏蔽在大陸內部,而日本,則因為地理位置的優勢,近水樓臺,成為實際掌控臺灣的最終、最大受益者,鞏固日本在東亞的地位,實現日本在東亞與中國對峙的局面,在東亞建立霸權地位,實現大日本帝國的復興。所以,臺灣對于日本,用日語說就是“死活的問題”,中文就是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因為有日本媒體表示憂慮,稱日本的軍工企業雖然技術過硬,但是資金、人才等方面嚴重不足,與新的防衛方針不相適應,也有專家提議為擺脫軍事情報依靠美國衛星提供的被動局面,日本應該趁機發展軍事衛星。所以,日本政府還會發展軍事衛星和武器制造、出口,提高軍事經濟的比重。臺灣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不同尋常,防衛三文件的出臺,不僅使日本一舉成為正常國家,還具有了擁有臺灣的可能,這個擁有與殖民地時期的擁有不同,是一種戰略擁有,或者說是一種掌控。岸田政府在防衛政策上之所以實現重大突破,與岸田內閣的支持率有著重要關系,日本憲法現在已經被掏空,但是,近日內憲法修改應該還不會被提到日程上來。鑒于岸田內閣支持率十分低迷,近期日本自民黨內各派斗爭更加激烈,而岸田屬于自民黨內第四大派系,有些弱勢,因此自民黨大佬都不希望將修憲的功績留給岸田,因此,倒閣運動將越來越激烈,只是目前擁有壓倒多數支持的人還沒有出現,希望接替岸田的人一邊緩緩倒閣一邊拉攏人頭,所以,岸田還不會迅速倒臺。岸田則在各個派系之間游走,不斷迎合各派政策獲得短暫支持,以維持統治,岸田與各派之間互相掣肘平衡,維系著岸田政權現在的統治。繼任首相應該會完成憲法修正,岸田的任期還有近三年的時間,看現在的情況,岸田政府將很難維持三年,為了維持統治,岸田很有可能劍走偏鋒,討論臺灣關系法甚至武器授權法等法律,更加完善日本在西南諸島以及臺灣周邊的軍事部署,以獲得民意支持,從外圍反壓自民黨,延長自己的統治。岸田已經完全放棄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不再是一個溫和的自由主義者,而是將延長統治、迎合反共保守選民當作第一要務,結合美國對中國政策的日益惡毒,岸田的中國政策也將日益惡毒,中國必須在近期完成臺灣的武統,否則將十分被動。日本防衛三文件出臺之后,中國和俄羅斯都對日本進行了批判,但是,為了掩飾日本的意指臺灣的真實意圖,日本媒體介紹俄羅斯批判的文章比中國的多,俄羅斯批判日本復活軍國主義。其實,日本不會復活軍國主義,而是復活大日本帝國,復活一個經濟發達、武器制造發達、軍事部署(海陸空宇宙、軍事衛星、網絡)發達、與歐美擁有同盟關系的經濟、政治、外交、軍事皆強的強國。日本發展西南地區軍事,從某種意義上講削弱了對俄羅斯的軍事威脅,俄羅斯之所以如此激烈反對,不僅因為防衛三文件中提及俄羅斯,還因為俄羅斯發動俄烏沖突的一個目的,是打算沿著太平洋南下,進入印度太平洋這個被日本國家安保戰略定位成世界力量變動中心的地方,如果日本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建立起一個隔斷中國進入西太平洋的屏障,對于俄羅斯來說也是一個進入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障礙,因此,俄羅斯非常忌憚。臺灣島成為美國全球戰略和日本民族野心的契合點,如果臺灣在軍事上被日美掌控,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今后美國國力衰弱的角度講,日本都將成為臺灣海峽周邊的實際掌控者,也是最大的獲益者。日本將憑借美國和澳大利亞、韓國這些周邊國家的配合以及英、法等歐洲國家的呼應,以龐大的經濟體量為基礎,發揮制造業的優勢發展軍事經濟,實現富國強兵,日美同盟、日美韓軍事合作、美英澳奧庫斯、美日印澳四國機制,上至宇宙下至海底,日本列島與臺灣島連成一道牢固的屏障,將中國徹底封在第一島鏈內部,如此,距離最近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軍費第三大國日本,便可以近水樓臺,圖謀在東亞的霸主地位,至少可以與中國“隔海”對峙,形成“兩霸”相持的局面。因此,日本防衛三文件完全掏空了日本現行憲法,為日本今后在臺灣海峽的進一步軍事部署和政治理念拓展奠定了法理基礎,軍事部署包括海陸空軍力、航天衛星、軍事情報、網絡防御體系,日本憲法的和平條款已經成為空殼,岸田政府的執政特點就是:為了延長執政時間,不斷迎合自民黨內各派系的政治主張,向保守派系妥協,保守派系也不斷逼迫岸田退讓,退讓的證據包括:1、總裁選舉時將敵方基地反擊能力當作自己的競選方針。敵方基地的反擊能力是2021年10月自民黨總裁競選時高市早苗的政策,為了取得選舉勝利,岸田在選舉中期將這一政策據為己有。岸田最大的長處,按他自己的說法是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具體表現就是在支持率下滑的時候,會將主要政敵的方針變成自己的;2、5年內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2%,其中的“5年內”,以及防衛三文件中5年防衛總金額的43萬億日元都是安倍派以及安倍支持的高市早苗的政策,岸田“采用”政敵的這些政策,迎合著日本社會保守選民以及自民黨內部保守派系的支持,但是,自民黨內岸田的政敵其實內心十分窩火,不愿意岸田繼續搶奪自己的政治理念,因此自民黨內倒閣勢力日漸龐大。而岸田則為了實現更長時間的執政,留下政治遺產,將更加不予余力討好保守選民,所以,岸田可能在軍事外交等領域邁出更大、更極端的步子。基于日本社會反對中國的內部環境以及美國將中國當作最大競爭對手的外部環境,岸田將集中全部精力針對中國。防衛三文件出臺之后,日本迅速開始了行動,首先在修正日美合作方式上動手,進行體制改革,一方面配合美國新出臺的國防授權法案,一方面趁熱打鐵,將日本突破憲法的成果鞏固且具體化,今后日本政府還將對防衛三文件進行各種完善,包括國內政治領域的完善,可能是臺灣關系法,臺灣武器出口法,或者日本版國防授權法,或者臺灣海峽海岸線聯防、巡邏等等法律或將陸續出臺,防衛三文件將為日本實現霸權,或者說大日本帝國復興的政治野心保駕護航。防衛三文件標志著日本不再是過去的日本,在中美對立的大前提之下,日本將更加主動地加入到世界百年大變局的變動之中,以前的日本是一個被動的要素,今后的日本將成為最主要的要素之一,因此,中國的對日本政策必須發生重要改變,中國必須在日本軍事部署完畢之前,攻下臺灣。否則,美、日、澳與臺灣連成軍事屏障之后,臺灣的攻打將變得異常困難。
(作者:王墨,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墨讀春秋”今日頭條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