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探索中,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與價值觀的統一,立足于解決當下中國社會現實中的突出問題,強化鮮明的人民立場,以全面從嚴治黨為統領,著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擔當精神,披荊斬棘,強力開拓,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局面,有力地推進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一、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一個最鮮明的特點就是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2年11月25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開門見山便明確了這一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立場,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
以人民為中心充分體現在對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堅持和運用上。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作為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和價值觀的集中表達,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堅持人民立場,就是要在理論上堅持人民主體觀,在實踐中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人民主體性既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結果,也是衡量社會歷史進步的重要尺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我們黨才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人民群眾信任與擁護的堅強戰斗堡壘。
以人民為中心充分體現在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以人民為中心是“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之綱。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建議,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作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在闡釋新發展理念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在馬克思看來,人民群眾是否得到真正解放,不僅僅決定于生產力的發展,而且還決定于生產的成果是否歸人民所有。很顯然,沒有堅定的人民立場,就不可能提出和解決做好蛋糕和分好蛋糕的統一性問題,也不可能以決戰決勝的政治勇氣完成脫貧攻堅這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2013年11月12日,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的要求。他指出:“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 2014年10月23日,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將“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五個必須”之一,指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而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把我們黨搞得堅強有力,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以人民為中心,還充分體現在對文藝、新聞輿論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要求上。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他指出,“能不能搞出優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文藝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須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做人民的孺子牛。”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百姓情懷、人民本色,憂患著人民的憂患,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感動著人民的感動”。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概而言之,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是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理論與實踐的全部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堅持問題導向,將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理念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必須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緊緊把握和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現實而急迫的需求。
將滿足人民群眾的期待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是堅持和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在充分肯定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總體向好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相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比人民群眾期待,相比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相比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有許多不足,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四個相比”全面系統地揭示了當前中國重大而緊迫的現實課題。以“相比人民群眾期待”而言,應該看到,在我國現有發展水平上,社會上還存在大量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公平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對社會不公的問題反映越來越強烈。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然要求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必然要求積極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5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西代表團的審議時指出:“各級黨政機關和每一位領導干部、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增強法治觀念、法律意識,堅持有法必依,善于運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讓人民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徇私枉法的要嚴肅問責、依法懲治。”在近年來的司法實踐中,這些思想得到了初步體現,不少錯案得到糾正,在人民群眾中產生了很好的反響。
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入手,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綠色福利、生態福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和最重要的民生福祉;必須把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牢固樹立生態為民、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的理念,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當前,一些地方存在霧霾頻發、垃圾圍城、飲水不安全、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等環境問題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社會極其關注,群眾反映強烈。針對于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強化環境保護督察,堅決向污染宣戰,下大力氣解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兩年來,各地把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民生工程,全面進行整改,中央環保督察組分批次全覆蓋進駐地方,環境保護形成高壓態勢,成效前所未有,一些環境污染的突出問題得到解決,人民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三、狠抓全面從嚴治黨,為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供堅強力量保證
黨自身狀況的好壞決定了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實踐效果。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4月19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人民群眾最痛恨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最痛恨各種特權現象,這些現象對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最具殺傷力。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我們必須下最大氣力解決好消極腐敗問題,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形成了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提高,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鞏固,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成果,人民群眾給予了很高評價。
整治黨內“四風”形成破局之勢。一段時期以來,黨內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愈演愈烈,為廣大老百姓深惡痛絕,嚴重傷害了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侵蝕了黨的執政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抓住改進作風這個主題,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將杜絕“節日腐敗”成為反對“四風”問題的有效突破口。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使出“撒手锏”,于節日前后點名道姓通報典型案例,加大對案件的公開力度;集中曝光典型問題,對違法違紀者形成了有力震懾。一大批多年積累的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得到有效化解,一大批信訪積案得到切實解決。
“打虎拍蠅”的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拳反腐,成效顯著。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問卷調查顯示,93.7%的領導干部、92.8%的普通干部、87.9%的企業人員、86.9%的城鄉居民對中國反腐敗表示有信心或比較有信心。其中,巡視效果明顯提升是十八大以來反腐一大亮點,充分發揮了震懾、遏制和治本作用,成為反腐敗斗爭的一把“利劍”,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有力支撐。
完善黨內法規扎牢制度籠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一系列法規相繼頒布實施,黨內法規不斷完善,更好發揮了管黨治黨“法寶”“重器”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觀點,蘊含著鮮明的人民立場。他指出,人民擁護和支持是黨執政最牢固的根基。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從嚴治黨必須依靠人民。強調,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意見是我們最好的鏡子。真正有效反腐敗不能只依靠專門機構,以少數人對付多數人;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用多數人防范少數人。在今年7月26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他指出,全黨要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可以看出,這些重要論述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深厚的人民情懷、鮮明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的深刻體現。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