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微博網友@粉se印記
地震預警,5秒真的太短嗎?
龔先生
工人日報客戶端
原文首發于2020年7月12日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7月12日0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在北京、天津等地,不少人是從電視上彈出的這樣一條地震預警,第一時間得知了地震消息。
圖片來源:中新社
44年前唐山大地震,人們記憶猶新。如今唐山再次發生地震,公眾難免有一份特殊的緊張和擔憂。好在據唐山應急管理公眾號公布的信息,震中無人員傷亡,個別老舊房屋有開裂情況,社會秩序正常。公眾懸著的一顆心總算平復下來,倒是“提前預警”一時成了網上的熱議話題。
“沒想到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經歷地震。”
“提前一個小時預警就最好了,5秒有點短。”
“再進一步推送到手機上吧。”
“以后住宅小區是不是可以安裝災難預警廣播系統呢?別僅限于電視,手機短信的提醒方式。”
地震預警厲害了——網友驚嘆于時下我國強大的地震監測預警能力,欣慰于高科技手段加持下信息的精準高效傳遞,大家迫不及待在網上交流各自經歷和體驗,天馬行空地提出設想和建議,這當然包含了對高效地震預警的更高期待,也折射出在這方面仍有進一步的科普空間。
地震預警是地震已經發生、但地震波還沒有傳來、提前幾十秒發出的警告,距離震中越近越不好預警。有研究表明,作為世界上公認的能有效減輕地震災害的新技術手段之一,成功的地震預警可以為人們爭取寶貴的逃生時間,當預警時間為3秒時,可減少傷亡14%;時間為10秒時,減少傷亡39%;時間為20秒時,減少傷亡63%。
圖片來源:網絡
當天早上發生的地震中,唐山市提前3秒就發出了預警,震中附近地區開通了地震預警功能的手機、電視、互聯網電視用戶,都能提前收到地震預警信息。北京和天津部分民眾提前30秒收到預警。
很多網友還不知道,這次地震的成功預警,是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成的大陸地震預警網的功勞。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正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組建的,致力于我國地震預警領域的技術、機制、標準體系和服務模式的創新。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官網
截至目前,該研究所開發的大陸地震預警系統已成功預警50余次造成破壞的地震,包括四川蘆山7級地震、魯甸6.5級地震、九寨溝7級地震、宜賓長寧6級地震、威遠5.4級地震等,并取得了減災效果。我國成為繼墨西哥、日本之后,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
2019年6月17日四川宜賓長寧發生6級地震后,多位成都市民曾拍攝地震預警電視畫面視頻并發布到網上,當時中國的地震預警系統就刷屏了世界,日本網友直呼:“中國的預警能倒數計時,好厲害!”
圖片來源:網絡
如何通過既往案例熟悉預警發布的渠道和流程?接到地震預警該怎樣合理避險?如何擅用預警信息爭取寶貴的逃生時間?這些都是在一波集體點贊之后,我們更需要重視的問題。
有必要澄清一下,地震預警不是地震預報。地震預報是對未來的地震提前發出警報,它是如今仍未解決的科技難題,因而一些網友“提前一個小時預警”的建議,在現階段仍是難以實現的。
對公共服務部門來說,需要在更廣的范圍實現相關數據的對接和共享,豐富預警渠道和端口,推進預警觸角的全面無死角覆蓋,鋪設好地震預警接收的“最后一公里”。如今,電視廣播在打開狀態時,居民可以收到地震預警信息,手機用戶下載“地震預警”APP,設置好相關參數后,可以在第一時間知悉地震發生情況。此外,人們期待,新聞媒體、政務服務終端等在地震預警方面,也應擔起重任。
科技改變生活。對多數人的生活來說,地震預警技術注定不是“一日三餐”,但關鍵時候則是“救命良藥”。從這個意義上看,它離我們看似很遠,其實很近。
期待地震預警技術更多造福人類,期待我們科學避險、從容應對的能力不斷提升。
拓展閱讀一
地震預警,我們等了半個世紀 | 風向
文 | 望舒 庖丁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鳳凰網”
原文首發于2020年6月18日
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地震發生之后包括成都主城區在內的不少地方都提前發出了地震預警,并通過電視、大喇叭等多種手段提醒民眾及時避險。
一時間,這個地震預警系統引發全國關注。
什么是地震預警?為什么在汶川地震發生后的第11年,它才開始普及?
一、什么是地震預警?
首先需要注意一點,地震預警≠地震預報。
地震預報指的是地震發生前通過某些征兆對地震進行預測。
而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以后,根據縱波和橫波之間的時間差,和地震波“賽跑”,來贏取提前預警的時間。
地震預警原理圖
地震發生最初時,跑得快的是強度較小的縱波,速度約每秒7公里,而破壞性更大的橫波由于傳播速度相對較慢(約每秒4公里)則會延后數十秒到達地表。
深入地下的探測儀器檢測到縱波后傳給計算機,計算出震級、烈度、震源等大致信息,有關部門可以搶在橫波到達地面前10余秒通過電視和廣播發出警報。電視廣播依靠的是電磁波,它的速度比橫波速度要快得多。
當然,目前地震波的接受和判斷需要6秒鐘,意味著居住在震中21千米以內,是無法及時收到預警的,這就是預警盲區的概念。
以本次長寧地震為例,長寧縣和宜賓市基本都處在盲區(紅圈)內。而相對較遠的成都則可以提前61秒收到預警。
有學者認為目前的預警系統需要8秒鐘來判斷,預警盲區至少在50千米(藍圈)。
原因有很多,包括應對地震的思路、監測地震的技術以及成本。
思路:從預報到預警,中國地震學界半世紀轉換
1868年,J.D.Cooper提出在舊金山東邊斷層邊上建立地震觀測站,利用電報對舊金山提供地震預警。雖然他的建議沒有得到實施,卻給后人提供了有意義的思路。
20世紀50年代,日本在鐵路上布置了簡單的地震報警儀。60年代,又設計出預警系統,該系統利用一個地震臺的觀測資料,粗略判斷地震的基本要素,如果檢測到強震發生,則通知高速列車采取制動措施,避免脫軌事故。
1970年,新干線電力車組。
自1966年起,中國進入強震活躍期,在國務院的指示下,科學界立志解決外國從未解決的地震預報問題。
前面提過,預報是指在地震發生前通過自然現象的變化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規模。1970年初,云南通海發生7.7級強震,1.5萬人死亡,地震工作加速發展,帶有預測性質的國家地震局開始籌組,次年8月正式成立。
當時,地震局會對地震長期趨勢、中期趨勢、和震前情況進行預報。1974年6月,在一片報警聲中,地震局召開了地震形勢會商會議,向國務院提交了《關于華北及渤海地區地震形勢的報告》,很快國務院下發第69號文件,向若干省市通報震情,這是一次空前絕后的國家級地震中期預報。
很快,遼寧通過“群測群防”觀測到海城區域小震密集等異?,F象,于1975年2月4日上午10時30分發布臨震預報,命令“人離屋,畜離圈”。當晚7時36分,強烈地震在海城發生,提前的預測大大減輕了人員傷亡。
海城地震成功預報紀念碑
有了這個經驗,國家地震局在1975年12月由中科院代管改為國務院直屬,當時,地震預報差不多就是地震局的全部工作。
但成功預報海城地震,運氣成分很大。相關的經驗在唐山大地震中無法重現。而在1976年四川松潘案例中,預報信息過早發布,又引起了相當的混亂,廣播里頻頻發布地震警報,甚至公社的業余觀測員也可以發布地震預報,媒體形容,當時“公眾緊繃的神經幾乎斷裂”。
1976年8月16日22時06分,地處四川省西北部的松潘、平武地區發生了7.2級地震。
地震預報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受到了很大的質疑。
尤其是地震預報失準對經濟活動造成了太大的干擾,大規模依靠群眾經驗發布地震預報的方法式微。
1988年,國家地震局發布《關于地震預報的規定》,規定了地震預報的發布權限:長期預報(幾年到幾十年)由國家地震局發布;中期(幾個月到幾年)由國家地震局或省級政府發布;短期(幾天到幾個月)和臨震預報(幾天)由省級政府發布,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要經過國務院批準。而地震工作者、群眾測量點和測報員不得擅自散布地震預報意見等。
1998年,國務院頒布《地震預報管理條例》取代了上述規定。基本延續了上述規定。但這一條例公布以來,媒體并未查到國務院和省級政府公開發布的地震預報。
1996年開始,地質學家羅伯特·蓋勒等人在《自然》、《科學》連續發文,認為地震不能預報,引發了國際地震學界的激烈爭論。學界普遍認為,進行確切的地震預報還是夢想。
羅伯特·蓋勒目前任職于京都大學。
自此開始,地震預報的調門逐漸走低。
技術和成本:數字化觀測,覆蓋全國并不便宜
也是在世紀之交,隨著計算機技術、數字通信技術和數字化強震觀測技術的成熟,地震預警的優勢也慢慢顯現出來。
加上美國、日本、墨西哥等都在探索和研發地震預警技術,中國的地震預警開始慢慢起步。
地震預警國家和地區簡介。圖片來自高峰、楊學山&馬樹林. (2014). 地震預警系統綜述。
中國最早的地震預警系統,是法國人承建大亞灣核電站時建立的由地震監測網絡和人工決策相結合的地震預警系統。
九五(1995-2000年)期間,首都圈建立了由72臺衛星傳輸、80臺電話撥號傳輸的數字強震臺組成的地震烈度速報系統,目標就是當首都圈發生3.5級以上地震時,5分鐘內提供初步位置,10分鐘內給出地震參數和地震烈度分布。十五期間,還計劃在北京、天津、蘭州、昆明、烏魯木齊五大都市建設以強震動觀測臺網為基礎的地震動強度速報系統。
這段時間地震預警技術先期研究,取得了部分成果。但由于相關研究費時費力,所以很多學者選擇其他方向。地震預警似乎優勢并不明顯。
1987年中國數字地震臺網開建,2000年通過驗收,開啟了中國地震學數字化觀測的時代,提供了全球一流的地震速報信息。
而總投資23億人民幣的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絡工程也在2008年4月通過驗收,剛好是汶川地震前一個月。這套系統包括地震前兆臺網、數字測震臺網、數字強震動臺網、地震活斷層探測技術系統、地震信息服務系統和地震應急指揮系統。
這一網絡在汶川地震速報、余震監測、強地面運動監測、地震應急和地震信息發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絡工程的目的是建立完善的全國抗震救災指揮體系,做到信息靈、決策準、指揮有序、救援響應快;
但這一工程副總工程師陳會忠也坦承,汶川地震檢驗出我國缺乏有效的地震預警系統。
很快,這一短板得到彌補。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王暾,就是看到汶川地震中民眾沒有收到警報,決定回國創辦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借鑒日本和墨西哥的經驗,填補中國在地震預警領域的空白。
回國后,他建立了名為“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并依靠汶川地震的余震,開始實際地震預警檢驗,2011年首次發出預警信息。
同樣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在福建省試點,可以對破裂層50千米到兩三百千米的范圍有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和福建省地震局形成了官方和民間預警競賽的趨勢,一時引人矚目。
2017年7月,中國地震局局長鄭國光在四川考察期間,還特意與王暾進行了一次座談,鄭國光稱:“中國地震局贊同減災所推動地震預警技術和市場,也允許其它地震預警技術在市場推動。減災所應靠技術、走市場,服務社會;中國地震局應包容各種地震預警技術,支持、容納地震預警技術之間的競爭”。
但之前的零星實驗,尚不足以引起公眾的關注。
預警的核心是地震監測臺網。眼下中國的臺網密度還不夠,要想建立全國覆蓋的預警系統,必須增加地震監測網點。
“現在在中國,你能接收到的地震預警信息的唯一來源,就是我們減災所支撐的大陸地震預警網”,發出此番豪言的王暾也有自己的底氣。這一預警網是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地震部門聯合建設,在全國建設了5600個傳感器,減災所的預警中心對傳感器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和判斷。而為了打通“最后一公里”,王暾上月底還與四川廣電確定了電視預警方案。
推行這么大的項目要花多少錢?除了王暾自己帶回國創業的300萬元,從2008年到2013年5年間,高新所從政府獲得的資金支持大約在3000萬元左右,當時的傳感器總數是700個。
將11年的總費用合計,上億資金恐怕少不了。那么目前的5600個地震預警臺站足夠了嗎?并沒有,如果要像日本一樣建設覆蓋全國的預警網絡,全國大致需要布設26000個地震監測臺站。
福建省地震局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他們的傳感器更為復雜,可以承擔預警、速報和觀測的任務,而他們的方案是在全國布設5000個臺站,耗資約20億元。
要知道,2019年國家地震局一般公共預算44億元,其中地震預測預報項目預算大約5億元。這還是近年來此類業務發展,經費迅猛增加的結果。其中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
雖然截至目前沒有誤報,但還是有很多網友并不習慣。比如擔心誤報的成本:
王暾說:“八年前,我們想用到學校去,學校說不行,用了萬一發生誤報,我們校方承擔不了責任。”
比如認為用處不大:
更多的網友表示支持地震預警,并且提到很多建議:
比如還應該配合應急演練,否則反而令人緊張;
再比如把字體變大;
還比如說解決一下bug……
無論如何,技術手段只是保障地震預警系統成功運行的一部分。部署地震預警系統,是一個整體的社會工程,從半個世紀前到現在,我們和地震的搏斗,還有很多課要補。
吳林斌. (2013). 中國地震預警系統現狀與發展前景綜述.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33(A02), 123-125.
閆巖. (2009). 中國地震預警之路. 科學新聞, 66-68.
錢鋼. (2008). 中國的地震預警史. 炎黃春秋(11), 39-45.
高峰, 楊學山, & 馬樹林. (2014). 地震預警系統綜述. 自然災害學報, 23(5), 062-69.
胡欣. (2008). 體系建設之二:我國地震信息系統建設直面新挑戰——對話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絡工程副總工程師陳會忠. 中國通信(3), 70-72.
科學網:民間機構成功預警地震暴露中國官民預警之爭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2/275077.shtm
人民網:地震可以預警 預報難(專家解讀)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19/0618/c1008-31164455.html
科普中國:地震預警的“能”與“不能”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391151?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933573617254617088
中國科學院:應急地震學的研究進展http://www.cas.cn/zt/jzt/wxcbzt/zgkxyyk2008nd4q/kjzz/200807/t20080721_2668403.shtml
王暾 | 5·12汶川地震過去11年 中國人在地震預警上有什么進步?http://m.sohu.com/a/312608481_99912680
拓展閱讀二
“環球網”綜編自觀察者網、中國青年報等
原文首發于2020年6月18日
網友:聽到預警聲音想哭,這個地震預警網真的很厲害,希望能普及!
地震預警系統是一個全自動的物聯網,可實現全自動的秒級響應。通過在主要地震區布設密集的地震預警監測儀,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優勢,在地震造成破壞前,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發出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民眾據此及時避險以減少傷亡,重要工程緊急處置以減少經濟損失和次生災害。
研究表明,預警時間10秒,傷亡減少39%;時間為20秒,傷亡減少63%。
據成都市高新減災研究所王暾博士介紹,成都提前61秒收到預警。成都的180個學校和110個社區都收到了預警,大家也因此及時進行了疏散。
另據澎湃新聞報道,地震發生時,宜賓市提前10秒收到預警,瀘州市預警時間18秒,自貢市預警時間27秒。
另據中國青年網報道,早在2017年1月,成都高新區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民生工程項目意見建議時,就有市民通過成都高新區公眾信息網提出加強地震預警的建議。
就在今年5月28日,四川省有線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還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簽署了地震預警接收“最后一公里”深化合作協議。這意味著,將有更多地方可以實現電視預警。
目前,電視地震預警延伸到四川所有地震區所有13個市州,覆蓋79個區縣,占四川省地震區區縣60%。
看到這樣先進的預警系統,有網友表示,聽到預警聲音想哭,這個地震預警網真的很厲害,希望能普及!
那么,在地震預警倒計時這寶貴的幾十秒內,你到底該做什么?請看:《地震預警十問十答》。↓
來源: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微信公號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瞭望智庫”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地震橫波將在5秒后到達!”科學家半個世紀“搶”來的救命時間,我們應該做點啥?
2020-07-1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