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發展戰略 > 閱讀信息
李明海:積極應對新型戰爭形態的挑戰與機遇
點擊:  作者:李明海    來源:昆侖策網【綜合】  發布時間:2020-07-12 09:21:37

 

1.webp (12).jpg

【摘 要】隨著高新技術的迅猛進步,智能戰、斬首戰、生物戰等新的戰爭樣式出現,未來戰爭將徹底顛覆現有的戰爭觀念,世界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格局也面臨根本性的沖擊和挑戰。我們必須立足更高的戰略基點審視面臨的各種威脅,緊跟新型戰爭形態發展趨勢,加強軍事理論創新,凝聚國際合力應對全球風險挑戰。


傳統戰爭樣式被顛覆

 

 

縱觀世界軍事發展史,每一次重大科技進步和創新都會引起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的深刻變革,同樣也深刻影響現代軍事革命的發展方向,成為塑造未來戰爭不容忽視的影響因素。我們必須準確把握和深刻認識新的戰爭形態,比如“全域作戰”“馬賽克戰(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多種系統、武器平臺的實時靈活組合,并進行網絡化作戰)”“決策中心戰”“斬首戰”“混合戰爭”“灰色戰爭(針對戰略對手所采取的具有挑釁性、卻又不致于引發軍事沖突的行動策略)”和“生物戰”等。

 

1.webp (13).jpg

 

▲ 馬賽克戰作戰示意圖

首先,戰爭觀念被顛覆。傳統的戰爭哲學是“大吃小”,現在的戰爭哲學是“快吃慢”,未來的戰爭哲學將是“新吃舊”。戰爭的目的將從爭人、爭地向爭太空、控意識轉變,從爭奪有形資源向爭奪無形資源演變。

其次,戰爭時空特征發生變化。軍事科技推動戰爭進入新形態,作戰空間將突破地球三維空間的約束,不斷向太空、網絡和電磁空間、深海和極地等“全球公域”拓展,“瞬間交戰”成為可能,可以真正做到“發現即摧毀”。

1.webp (14).jpg

 

 

▲ 2020年5月29日,美國防部網站發布消息稱,美空軍正大規模推進“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賦能技術開發

再次,制勝技術手段不斷拓展。軍事技術形態將加快向智能化、網絡化、精確化方向發展,武器裝備微型化、隱身化、無人化趨勢凸顯,毀傷機理從“大規模殺傷”轉向“精確控制”。戰爭呈現出非接觸、非線性、非對稱和非正規的特征。未來戰爭很可能追求有限目的,不再追求完勝或全勝,可能會更加強調定點毀傷、心理震懾相結合的有效控制。

 

 

1.webp (15).jpg
▲ 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五代隱形戰斗機殲-20已列裝部隊

最后,傳統戰爭樣式發生變革。科技進步使戰爭形式多樣化成為常態,戰略、戰役與戰術行動趨于融合,戰爭無前方后方之分、軍用民用之別。攻防一體、跨域協同、并行作戰成為主要作戰方式,逐級搏殺、累積制勝的傳統大規模戰爭模式走向終結。

生化戰爭死不見血

在這些新的戰爭形態中,有一些是我們當前就必須更加關注的。例如生化戰爭,是指使用病原體、化學毒劑等生化武器進行作戰的一種戰爭樣式。生物戰爭具有成本低廉、高隱蔽性、極速傳播性、大規模殺傷、治療難度大、無差別性、變異性等特點,對人類構成重大威脅。疫疾就是戰爭,病菌就是武器。

1.webp (16).jpg

 

▲ 美國已經在多個國家都建立生物實驗室

 


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病毒,就是一場生化戰爭,已經持續將近半年時間,以中國、美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為主戰場,波及全球各地,目前累計確診病例超過440萬人,死亡接近30萬人。這已經是一場以醫療人員為主要作戰力量、全民參與戰斗的沒有硝煙的全面生化戰爭。

這場新型戰爭已經展露了未來戰爭的神秘與殘酷,未來的戰爭很可能是死不見血的戰爭,同時因其隱蔽性而更難應對。例如,雖然美國也加入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公開說不搞生物戰,不再做生物戰的相關準備和技術研究,但美國作為締約國長期獨家阻攔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給出的理由是生物領域不可核查,這種高度不透明,難免令人心生疑惑。

世界上很多東西可以重復,但戰爭不能復制還原。上一場戰爭的作戰樣式、作戰理論已是明日“黃花”,下一場又將是全新的作戰形態。現代戰爭告訴我們,殺傷豈止在戰場,豈止在軍隊,對民意的另類軟殺傷,亦是未來戰爭中的鋒利武器。

 

 

1.webp (17).jpg
▲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使用的電子戰飛機

加速影響世界政經格局

冷戰結束以來,核戰略平衡成為了一個新常態,但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并不斷加劇,新型戰爭形態以一種常人想象不到的方式不斷沖擊著世界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格局。新冠病毒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基辛格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稱,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永久改變世界秩序。

新型戰爭形態的發生與發展,都伴隨著國際政治格局中力量對比的深刻變化。新型戰爭形態的出現,形成新的戰爭理論,并通過與國家安全戰略密切結合,改變了國家安全格局,對國際政治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一,新型戰爭形態催生了新的安全防御困境。新型戰爭形態將加劇世界軍備競賽,大大阻礙國家間建立安全互信,造成國際安全體系極不穩定。

第二,新型戰爭形態使獲得軍事優勢的國家全面強化軍事力量在國際政治中的基礎性作用,美國之前發動的四次斬首戰(“基地”組織首領本·拉登、塔利班領導人曼蘇爾、“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和伊朗軍隊高級指揮官蘇萊曼尼),加深了國家政治人物的擔憂,也進一步削弱大國間的戰略互信。

第三,新型戰爭形態將影響國際體系的重構。新型戰爭形態改變了國家間的軍事實力對比,導致地緣政治失衡,加劇了大國間的地緣爭奪。美國不斷發展和更新戰爭理論,產生新型戰爭形態,就是要在國際政治中運用新軍事手段謀求地緣政治優勢,重塑國際政治權力結構,從根本上改變國際政治權力結構的競爭態勢,謀求穩固美國主導的霸權地位。

1.webp (18).jpg

 

▲美軍計劃在2030年前后實現無人機蜂群作戰


新型戰爭形態的出現,也在深刻改變世界經濟走向。新型戰爭形態所具有的創新理念、高新技術、巨大威力,帶有特殊而強大的帶動沖擊效應,能夠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突破,沖擊影響世界經濟形勢,給全球經濟帶來深刻而長遠的變化。技術發展無疑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推動力,不僅再造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優勢,同時重塑了新型戰爭形態的發展軌跡。

高新技術作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變量,往往引起經濟和軍事上的同步快速迭代。例如,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在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的同時,也在加速推進軍事領域大步邁向智能化戰爭時代。我們還清晰地看到,新型戰爭形態所應用的創新理念和高新技術,同時也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的戰略性技術,具有帶動性很強的溢出效應,對經濟結構發展變化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如“人工智能+”對傳統產業滲透的廣度、深度前所未有,不斷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創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

1.webp (19).jpg
▲ 2018年珠海航展中我國展出彩虹7等多款智能化無人機

 

積極應對新型戰爭形態挑戰與機遇

 

 

習主席指出,“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我們必須摒棄一切僥幸心理,緊跟世界軍事革命特別是新型戰爭形態發展方向,發揮基礎研究先導作用、新型戰爭形態融合作用、全球力量綜合優勢,主動作為,把握機遇,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

緊跟新型戰爭發展趨勢,搶占世界軍事革命制高點。進入21世紀,世界軍事發展呈現新的特征,新型戰爭形態為軍事發展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適應新型戰爭形態發展需要,高度關注和積極推進新質作戰力量建設,改變“追趕者”角色,實現從追趕潮流到跟上潮流、引領潮流的嬗變。

 

 

1.webp (20).jpg
▲ 俄軍在敘利亞戰爭中采取“混合戰爭”戰略取得良好效果

融合各類新型戰爭形態,發揮單項優勢和整體效能。把握戰爭形態演變、透析戰爭機理、預判戰爭未來走向,勾勒設計未來戰爭圖景,是贏得戰爭主動權的關鍵。我們要認真研究借鑒俄軍在敘利亞戰爭中“混合戰爭”等經驗,開創我軍特色“混戰制勝”理論和遏制危機手段,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從多個領域各個層面形成有效打擊的整體合力。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凝聚全球力量應對威脅挑戰。新型戰爭形態及人類由此面臨的挑戰,同樣也為擁有使命感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國家提供了機遇。誰能在威脅人類安全的科技領域協調出合理而有效解決的方案,誰就會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獲得真正的軟實力。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促使很多國家政治、軍事、經濟上進行改變,不僅推進了我國和世界各國在多領域的合作,而且形成了戰勝人類各種威脅挑戰的蓬勃力量。

 

 

未來戰爭模式已經初露端倪,我們必須時刻有危機意識,把握戰爭演進脈搏,透析戰爭內在本質,探索戰爭制勝機理,提高駕馭未來新型戰爭的能力水平。

(作者系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戰爭與危機應對訓練中心教授;來源:昆侖策網【綜合】,摘編自“環球時報-環球網”“國防大學”,原標題《新形態戰爭正加速國際格局巨變》)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