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百姓話題 > 學習教育 > 閱讀信息
楊東平:警惕新一輪的“教育產業化”
點擊:  作者:楊東平    來源: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發布時間:2018-01-05 10:09:10

  

【編者按】1223日,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四屆年會暨教育創造美好生活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來自海內外的17位嘉賓圍繞激發教育活力,發表了精彩紛呈的演講,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來自全國各地的800多名關心教育的各界人士參加了論壇,并與嘉賓交流,觀看網上直播的朋友超過一百萬人。

 

今天推出的是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楊東平老師的演講《警惕新一輪的教育產業化》,面對熾熱的課外補習公退民進名校辦民校教育產業化等現象,楊東平老師大聲呼吁請善待我們的學生和孩子,他們的名字叫未來!  

 

1.webp.jpg 

論壇成員 楊東平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

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

 

警惕新一輪的“教育產業化”

 

這次論壇的主題是教育創造美好生活。請問,我們的生活美好嗎?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以后,這個美好就喪失了。幼兒園的虐童事件,日益熾烈的課外補習熱, 大城市激烈的擇校競爭……教育正在摧毀童年,摧毀家庭幸福。

 

這一輪新的教育產業化,有幾個比較典型的事實。

 

1課外補習正在綁架學校教育

 1.webp (1).jpg

課外補習的規模和能量都非常大。目前我國教育培訓機構總數約為20萬家,中小學輔導的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上課外輔導的學生達1.37億人次,參與輔導機構的教師有700-850萬。 

 

這就造成了中國學校教育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培訓機構的基本模式是提前教育。以致于很多學校一年級開學的時候,老師發現只有一兩個學生還不會,大多數都已經達到了二年級的水平,這讓學校怎么教? 這就是綁架。

 

2012年的PISA測試中,上海取得了世界第一的優異的成績,但上海同時還得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第一,就是課業負擔、學習時間世界第一,而且還是遙遙領先。具體數值是上海學生每周校內上課時間為28.2小時,在65個國家(地區)中位于第9位;每周課外作業時間13.8小時,名列第一。加上校外輔導和私人家教,每周校外學習時間17小時左右,遠高于OECD的平均值7.8小時。

1.webp (2).jpg

這個PISA測試是非常嚴格的,因此可以澄清關于課外補習有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什么儒教文化圈的東亞國家和地區,都追求考試成績,望子成龍,改變不了,都一樣。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港澳臺的課外學習時間約為上海的一半,日本僅為上海的1/3,而他們也都是PISA第一梯隊的成員。

把全國人民都帶到坑里、最負盛名的奇談怪論,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卻不斷地前移,從高中移到了初中、小學和幼升小,現在學齡前兒童的補習已經非常成熟了,成為了一個巨大的產業。不久前媒體報道,上海的一個兩歲半的男孩,父母給他報了五個培訓班,包括主持人培訓班,結果發生嚴重的脫發,到了醫院檢查,是斑禿,因為精神過度緊張。什么叫做奧托班?托兒所的奧數班。做這種事情是不是有點喪盡天良   

 

熾熱的課外補習熱,基本特點是城市大于農村、東中部大于西部、重點學校大于非重點學校,就是參加補習的重點學校學生多于非重點學校學生;還有小學生多于初中生。課外補習在國外稱之為影子教育,如影隨形跟在學校教育后面,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尤其是為后進學生提供課外輔導,就是所謂補差的功能。但是在中國,其功能普遍成為培優,越是學習好的人上的補習班越多。有一句話是不怕班里有學霸,就怕學霸放暑假。越是在大城市,越是在重點學校,越是在優勢階層,補課的強度越大。所以,課外補習進一步擴大了教育不公平,正在成為一種新的階層再生產的重要機制。

 

2小升初擇校競爭:公退民進

1.webp (3).jpg

小升初擇校近幾年出現的情況是除了北京和深圳是以公辦學校為主,上海、南京、西安、廣州等等大城市擇的都是民辦學校,就是初中階段的名校基本是民辦學校。盡管全國宏觀統計,初中階段的民辦學校占10%左右,但是在成都,初中民辦學校學生的比例達19.8%;上海有的區的這一比例,達到了30%40%

 

義務教育的學校系統正在發生分化,民辦教育成為優質教育的代名詞,而公辦學校成為二流的學校。一系列的統計說明了這一點。上海2015年中考成績排名,前十名均為民辦(平均分從 570  590),而公辦學校中成績最好的,平均分則在 560 分以下。杭州2015 年的中考成績統計,500分以上的考生中來自民辦學校的超過90%。公辦學校正在逐漸被邊緣化。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兩極分化面臨的危險,北京大學的王蓉教授稱之為教育的拉丁美洲化,就是有錢的上優質的私立學校,普通老百姓上平庸的公辦學校。這是我們的目標和理想嗎?

 

3新一輪名校辦民校

1.webp (4).jpg 

第一輪名校辦名校是在90年代末的時候,把一批公辦的名校轉化為實行民辦機制的轉制學校,公辦學校換了一個馬甲就可以高收費。當時主要是為了彌補政府教育資源不足。由于產生了亂收費和制造學校差距之類嚴重問題,到2005年左右就被叫停了。

 

目前這一輪新的教育產業化,特點之一是名校和房地產市場的深度結合。最具有可視性的現象就是超級中學的擴張。衡水中學在全國各地辦了23所學校,基本上都是和房地產或者大企業合作。為什么今年在衡水中學的平湖分校遭到強烈的抵制?實行提前招生,用高額的資金攫取高分學生和優秀老師,一百萬聘一個校長,然后以高升學率來自我循環。用這種方式,幾乎所有的公辦學校都無法與它競爭,這就是教育界的野蠻人

這一輪教育產業化的一大特點是資本市場的介入,無論培訓機構還是名校辦名校,背后都有資本強大的力量,資本兇猛。

 

教育培訓業的兩大巨頭,20174月,新東方、好未來美股的市值突破 100 億美元大關。20177月,好未來集團市值達到127.4億美元,2018財年第二季度總凈收入增幅66.8%;新東方教育集團K12業務營收在2017財年增長44.2%,已經占到總營收的55% 

 

新東方一開始辦的是面向出國留學的英語補習教育,不是面向中小學生的。俞敏洪自己多次表達過后悔上市,一上市就被資本綁架了,必須要向董事會報告每年的增長率,但是教育是這樣做的嗎?是要把攤子鋪得越來越大、不斷榨取學生作為自己的業績?這些年中國教育機構上市的規模是非常大的。無論學前、K12、職業教育還是高等教育,民辦教育的舉辦者都盯著資本市場,盯著新三板,他們的最高理想就是上市。辦教育成為一個圈錢的事業。

 

4  解析教育的劇場效應

 1.webp (5).jpg

嚴重的課外補習和擇校競爭,自媒體稱之為劇場效應,就是在劇院看戲,第一排人站起來了,后面的人沒辦法,結果大家都站起來,所有的人都被綁架了。在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培訓機構和家長這幾個不同主體中,公辦學校認為民辦學校考試掐尖、家長非理性擇校,培訓機構推波助瀾。每個主體都有自己的責任,受罪的是兒童。這個結構圖其實缺了一個主體:政府在哪里?要解析劇場效應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政府在干什么?我們知道沒有一個劇院會所有人都站著看戲,因為有保安和警察。為什么教育市場如此混亂?講得好聽一點是政府失靈,其實,就是政府失職,該管的不管,背后還有很多尋租行為。

 

因而,關鍵是教育治理的改善,促進教育治理的現代化水平。

 

1)重新思考義務教育

 

我們需要要回歸初心,就是回到教育價值和教育理想的層面,重新認識義務教育的價值、功能。是制造學校競爭嗎?是打造名牌學校嗎?還是其它什么?今天,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從應試教育突圍,真正建立以兒童為中心,以學生的健康發展和終身幸福為本的價值,實行善待兒童的教育,使兒童免于恐懼的教育,使兒童能夠保障睡眠的教育,尤其是保護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習興趣、想象力和好奇心。

 

為此,需要重申義務教育的屬性和價值。義務教育的性質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是政府用納稅人的錢舉辦的,是免試免費、就近入學、非競爭性、非選拔性、非淘汰的教育,是一種基礎性、保障性、公益性、公共性的教育。所以,現在我們把小升初、幼升小搞得天翻地覆,每個家長都像熱鍋上的螞蟻,完全違背了義務教育的初衷。 

 

2)政府治理:重建基礎教育的公益性。

 

破除教育拉丁美洲化的危險,必須認識教育市場化的遺產和遺毒,強調義務教育的保障性、公共性和公益性,避免被資本、培訓機構、房地產綁架。

 

教育公共財政應當傾斜關注20%學生,而不是為優勢學校、優勢家庭的學生錦上添花。很多國家都有面向弱勢學生、后進學生的補救教育,課后再用兩個小時上課,經費和教師都是由教育部單獨撥付。

 

治理小升初擇校競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治本辦法,就是示范性高中指標下放,下放給普通學校。教育部要求下放的比例不低于50%,但是在上海和北京這些大城市遠遠做不到,也就不到20%。有人提出如果這個比例進一步擴大,譬如擴大到70%,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生源競爭就消失了,因為上一般的學校進入示范性高中的概率也很大,不見得非要上民辦學校。可見解決這個問題是有一些簡單有效的做法的。

 

更進一步,在已經普及高中教育的特大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已經達到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應該適時地提出高中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即將義務教育的概念擴大到高中階段,取消高中階段的重點學校,整個基礎教育秩序也就穩定了。

 

改革的理想是適性揚才,多元辦學,形成一種低競爭、低控制、低評價的教育生態,從掐尖走向均優。我們知道世界公認教育質量最好的芬蘭,沒有考試、沒有評優、沒有職稱、沒有績效工資,但做到了教育質量最好。 

 

3)在分類管理的框架中,規范民辦學校的發展。

 

今天我們要重新認識這個問題,民辦教育的公益屬性、教育屬性和營利商業屬性之間怎么平衡?需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和政策環境,義務教育階段的非營利性學校明確以公益性為主,改變現在的學校行為和發展模式。 

 

4)標本兼治,建立教育培訓行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就是通過法制、行政管理和行業自律,標本兼治地改變培訓機構的行為。這種行業自律希望培訓機構自己來做。北京、成都和上海都已經頒布了新一輪的禁令,禁止在小學開展各類學科競賽,但是,是不是應該建立培訓行業起碼的底線原則?譬如不應該對學齡前的孩子教奧數等等。

 

此外,也要建立具有約束性的社會評價機制。旅游業、餐飲業都有這一機制,有問題可以投訴,投訴的結果就是執法。通過公眾參與和社會力量的約束,通過法制和行政管理,這個問題并不是不可解決的。

 

5)教育競爭的新階段:走向教育創新 

 

我們面臨的真正的挑戰,是面向未來的教育創新。因而,新的學校競爭并不是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的競爭,而是創新學校和傳統學校的競爭!需要通過源頭治理,開展中小學辦學體制改革,促進教育的多樣化和高品質,鼓勵教育創新創業,鼓勵多種途徑辦學,探索建立非營利的學校,從資本家辦學走向教育家辦學

 

請善待我們的學生和孩子,他們的名字叫未來!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