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百姓話題 > 學習教育 > 閱讀信息
吳銘:關于紅色影視作品的音樂問題
點擊:16363  作者:吳銘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19-09-25 10:13:09

 

1.webp (3).jpg


昨天,看了司馬南老師關于電影《決勝時刻》中音樂使用問題的文章,也引起了我一點感想。

共產黨及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人民群眾,有自己的特別的、具體的、且廣為傳誦的、群眾耳熟能詳的文化符號,當然體現在黨的性質、宗旨、路線、方針、政策、行動上,更體現在每個黨的干部、革命群眾的言行舉止上,甚至體現在他們走路架式、語氣、表情上,也體現在共產黨人、革命群眾、革命戰士的歌聲中。黨領導下的紅軍、游擊隊、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是有專門的音樂和歌曲創作宣教力量的軍隊,恐怕也是世界上最愛唱歌的一支軍隊,是創作歌曲最多的軍隊。我們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威武之師、勝利之師、文明之師,這“文明之師”,某種意義上,就體現在其歌聲上。

1.webp (4).jpg

歌聲、音樂,也是革命斗爭的武器。不同歷史時期的歌聲、音樂,同樣體現了人民軍隊、人民群眾在黨和毛主席領導之下斗志昂揚的熱情,傳遞了黨和人民群眾的心聲,體現軍民一心、黨政同心、團結起來,戰勝一切困難,打倒一切敵人,爭取革命勝利的信心、士氣。

革命文藝就是運用情節、背景、攝影、色彩、音樂、動作等手法,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渲染不同于舊社會、不同于國統區的無產階級革命文化氣氛。總體看來,革命影視作品,大都非常注重音樂、歌曲的作用,用音樂歌曲來渲染這種氣氛,推動劇情轉變,烘托主題思想,實現創作者和觀眾的情感溝通,從而把主題思想自然而然地傳遞給觀眾,引起觀眾的共鳴,這樣,作品就達到了目的,取得了成功。些音樂、歌曲,伴隨著影視作品的傳播,成為人民群眾革命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成為革命文藝寶庫的組成部分,成為我黨我軍及革命群眾的一種標志。只要一聽到這些歌,我們就條件反射地感覺到,共產黨、解放軍要來了!

舉幾個例子,電影《難忘的戰斗》插曲《解放區的天》《迎著風雨去戰斗》,《地道戰》背景音樂和主題插曲《太陽出來照四方》,《我們村里的年青人》插曲《櫻桃好吃樹難栽》,《董存瑞》插曲《八路軍和老百姓》,《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黨的女兒》插曲《興國山歌》。應該說,這是革命文藝的一種極普遍的現象,無法一一列舉。

1.webp (5).jpg

也有影視作品,直接使用不同歷史時期的創作的革命可見,作為主題插曲或者音樂,效果同樣很好。比如,《獨立大隊》使用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撲不滅的火焰》使用了《游擊隊歌》。革命樣板戲,雖然是京劇,但是,基本上都使用相應的革命音樂作為旋律,烘托主題。比如,《沙家浜》《白毛女》都使用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旋律,《奇襲白虎團》使用了《國際歌》旋律,《智取威虎山》使用了《解放軍軍歌》的旋律,等等,表現力極強。

1.webp (6).jpg

天,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應該吸取革命文藝的這些寶貴經驗,傳承這種創作風格,突出運用音樂、歌曲來提升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要么直接借用相應時代的革命音樂、革命歌曲,要么從劇情、主題思想、氣氛、人物心理活動等各方面的需要出發,汲取并改造各地方戲曲、小曲甚至是西洋音樂等音樂旋律,自行創作新曲子,都很好。但是,既不自己創作音樂、歌曲,也不采用相應歷史時期的革命音樂或者歌曲,而是采取亂七八糟的曲子,我就覺得很煞風景。

有一部電影《陳毅在茅山》,里面出現一個場景:根據地的一群小學生從陳老總面前走過,唱的居然是“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我覺得大煞風景,非常可笑,破壞了氣氛,不知道主創人員是怎么想的。新四軍辦的小學,不應該唱新四軍軍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那個時代的革命歌曲嗎?怎么可能唱反映小資產階級生活情調的《城南舊事》插曲?與革命背景嚴重不相符。

幾年前央視一套播出的電視劇《十送紅軍》,很不錯,但,也是音樂讓人很不舒服。一位紅軍女戰士,為紅軍戰士慰問演出,唱的居然是“何時才能夠解我心頭恨……”。同樣很煞風景,破壞氣氛。似乎是風塵女子才適合唱的歌,怎么可以讓紅軍女戰士來唱其他戰士聽?紅軍女戰士,難道不應該唱“紅米飯、南瓜湯,挖野菜也當糧”“炮火聲,戰號聲,唱一曲山歌,給你們聽哩”“萬泉河水,清又純,我編斗笠,送紅軍”……

1.webp (7).jpg

這樣的例子同樣很多。

前段時間播出的《特赦1959》,應該說是近年來非常好的一部作品。其劇情發生的歷史時間應該是新中國建國之初到60年代中后期。這個時期的文藝氛圍,特點是熱烈、熱情,現在的很多人也都很熟悉。但,作為反映建國后黨政軍民革命斗爭和生活的作品,從頭到尾,都沒有聽到《東方紅》《社會主義好》,也聽不到《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聽不到《解放軍軍歌》等反映共產黨、解放軍精神面貌和軍民魚水情深的歌,僅僅是梁冬芳唱幾句《解放區的天》,氣氛遠遠不夠熱烈,不能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沒有反映出新中國成立人民群眾那種歡天喜地的歷史真實。也沒有聽到《學習雷鋒好榜樣》,其實,只要一聽到這首歌,我們就知道,時代已經是60年代中期了。相應的革命音樂的缺位,讓人感覺這個作品與我黨我軍有些貌合神離,差很大味道,讓人遺憾。

剛剛播出的電視劇《偉大的轉折》,基本上沒有使用當時的革命歌曲。只是在一個小戰士的哼哼中唱到《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但起不到什么作用。這部戲的開頭和結尾,使用了《抬頭望見北斗星》《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效果很好,能引起觀眾的共鳴,但是,為什么在劇中就不使用類似的音樂呢?

1.webp (8).jpg

忽視音樂、歌曲在文藝創作中的作用,或者雖然不忽視,但是,在革命文藝創作中不能很熟悉、很好地使用音樂、歌曲來表達主題、烘托氣氛、推動劇情、實現作品與觀眾的心靈溝通,我覺得,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一是對革命歷史不熟悉,對我黨我軍的革命文藝工作情況及各時代相應的經典作品不熟悉,所以不會使用,恐怕創作能力也還需要大大提升;二是,恐怕,我們的主創人員,在使用音樂以烘托氣氛、推動情節轉變方面,是不是有些不熟練?是不是音樂創作和劇本、攝影、剪輯、制作有些脫離?

簡單講幾句,未必正確,請大家批評。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吳銘再評說”)

 

2.webp.jp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吳銘:關于紅色影視作品的音樂問題

    2019-09-25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