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個“熊孩子”高空潑墨,讓樓下鄰居全遭了殃,事后家長帶孩子挨家挨戶道歉,并把染臟的衣物拿回家與闖禍的孩子一起手洗,另外找專業(yè)人士進行清洗外墻,并讓孩子站在太陽底下看著整個清洗過程。通過這種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的做法,讓孩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家長這種“不留情”的做法得到了網(wǎng)友們的一致點贊。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孩子們由于心智尚不成熟,做事情不會考慮后果,很容易成為“熊孩子”,父母們面對他們?nèi)绻皇且晃兜呐u指責,那更會加深孩子的叛逆心理,進而甚至會影響到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因此選擇一種合適的教育方式就尤為重要。孩子是一張白紙,家長的正確教育與引導至關重要。孩子做了錯事,前面這位家長的教育就非常及時有效,讓孩子懂得了將心比心,這個“熊孩子”以后也就不會再“熊”了,網(wǎng)友們都說“這樣的家庭必定會出優(yōu)秀的小孩”。
《三字經(jīng)》中有一句“養(yǎng)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養(yǎng)育孩子如果僅僅是“養(yǎng)”而缺乏“育”,父母如果不能給孩子應有的教育的話就是當父母的責任了。如何讓孩子成為有教養(yǎng)的人,筆者認為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就是父母最該教育給孩子的一件事。
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首先父母要和孩子將心比心,要在乎孩子的感受。孩子總是在潛移默化中向大人學習的,如果父母都不能和孩子將心比心,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學會將心比心呢?
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才能讓孩子走好人生之路。將心比心可以說是說一種社會生存法則,人與人之間相處,只有能夠互相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人們的關系才能得以維持。“熊孩子”通過將心比心可以認識到自己做錯了事,對他人產(chǎn)生了不好的影響,如果別人這樣對自己,自己肯定也會非常生氣,所以以后就不能再做這樣的事情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孩子的教育就是從家長的作為開始的。當孩子犯錯了,做父母的要學會給孩子補上一堂課,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就是家長應有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孩子刻骨銘心!
作者:李秋凱 單位:烏馬營鎮(zhèn)人民政府 來源:昆侖策網(wǎng)【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wǎng)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quán)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nèi)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diào)查 ?
圖片新聞